Nikon機型

Nikon遲到1998年才生產旋轉鏡頭機型(Coolpix 900與稍後的Coolpix 900s),雖然Coolpix 900與同期機型相比稍好一些,但好得相當有限,而且外型也嫌笨拙。不過,Nikon在1999年2月15日發表的Coolpix 950(解析度為1600 x 1200)就完全改寫了旋轉鏡頭機型的歷史,在功能與設計上把這類相機推到高階DC的層次(見下面的照片)。與Coolpix 900的規格相比,950似乎沒有多大差異,鏡頭仍然是38-115mm(3X),光圈與快門也沒有不同,但950(與900s一樣)改用黑色機身。Coolpix 950至少有三點讓它鶴立雞群。第一是它的近拍能力,最短工作距離從900的20cm拉近到2cm,不但如此,950鏡頭在近拍時表現極為優異,而且近拍的焦距在標準與中望遠這一段,使效果比較自然。第二是950用1/2英吋的感光晶片,比當時流行的1/2.7英寸或1/3英寸來得大,當然像素也大,使950拍到的影像在顏色與色階變化上都漂亮而且自然些。第三,950的機身設計比同期的旋轉鏡頭機型來得容易掌握操控,譬如前方的把手厚度足夠、而且後方也有突起部份,不過有些手大的朋友仍然覺得抓起來不很舒服。




 


推出950後不到一年,Nikon在2000年1日27日發表了Coolpix 990(見下面照片)。Coolpix 990用1/1.8英寸晶片,解析度提高到2048 x 1536(3MP),其它規格與950相去不遠但有所改良,當然也保有950的近拍能力。另外,990的機身比950的稍大,把手設計用起來比950的舒服些(個人意見),並且機身換成深灰色,LCD則從950的2英寸縮小到1.8英寸。




 


Nikon在2001年4日25日推出990的改良版Coolpix 995,它仍然是2048 x 1536(3MP),不過它卻有很重要的改變(見下面照片)。首先,鏡頭從900/950/990的38-115mm延伸到38-152mm(4X),但仍然維持了2cm的工作距離。第二,最高快門速度從990的1/1000秒提昇到1/2300秒。第三,Nikon把900(1998年)到990(2000年)以來被人批評很多的閃光燈位置從鏡頭邊上移到鏡頭單元上方,大大降低發生紅眼的機會,在此之前的900/950/990只要開閃光燈、大概就會有紅眼現象。因為閃光燈放到鏡頭單元上方,995的機身長度要比990的短了近一公分。這些改良讓許多玩家認為995是這系列中的最佳機型,但我個人卻不很喜歡995,因為突出來的閃光燈使機身不再平坦、在相機包中不很容易放置,而且取相機時很容易把閃光燈彈出來。另一點是鏡頭單元部份是塑料製造,強度似乎不夠,當時不少人指出容易被撞裂;下面照片中的995鏡頭單元有裂痕,相信是搭飛機放在頭頂行李箱時被某人的重行李撞上而造成,雖然不影響成像,但從此之後我就比較傾向不帶995出遠門(除非是開車)。




 


一年之後,Nikon在2002年5月29日推出Coolpix 4500(見下面的照片)。Coolpix 4500可以說是這一系列旋轉鏡頭機型中最流線的一型,它回到950/990的金屬機身,使用黑色;機身部份也縮短了近一公分,所以4500也是這四型中最小的一型。Coolpix 4500仍然用1/1.8英寸晶片,解析度提昇到2272 x 1704,宣稱是4MP的機種,鏡頭方面在望遠端稍許延伸到38-155mm,但因為機身部份變小,於是LCD也縮小成1.5英寸。




 


Coolpix 4500的閃光燈仍然在鏡頭單元上方,不過卻是個新設計,避免了995那樣鏡頭單元上下方都有凸起部份的困擾,而且關機後閃光燈也不會因為誤觸按鈕而彈出來,這一點要比995好很多。

雖然950、990、995與4500的近拍最短工作距離都是2cm,但4500的近拍能力要比其它三型以及同時期機型來得好(個人經驗)。Nikon建議使用近拍(小花)模式、並且在LCD上標出最適用焦距的範圍,但我發現把焦距向望遠端推一點而離開建議的範圍,放大率會更高,大致上可以到達0.43X,也就是晶片上的像是實物的43%。這是在DC上相當高的值,甚至於超過很多宣稱有微距能力的SLR/DSLR變焦鏡頭。更重要的是,因為4500的1/1.8英寸晶片(7.716mm x 5.319mm)只有DSLR的APS-C晶片(25.1mm x 16.7mm)的9.8%(也就是面積的1/10左右),所以在顯示器上看4500只有0.43X放大率的照片時,會覺得比類似解析度的DSLR 1:1照片要來得大(也就是有4500的放大率高過DSLR 1:1微距鏡頭的錯覺),請參看拙著冼鏡光,數位相機:觀念、技巧與原理第K.2章的詳細說明,所以很多人認為4500是近拍之王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下面是Nikon從900起到4500的照片,中央的是990,其它自左上角起以順時針順序是900、950、4500與995:


 


下面的照片是四部相機型狀與大小的比較,從後排到前排分別是950、990、995與4500。很顯然地,4500最圓滑也最小、最輕。最早的950長寬厚(含把手,下同此)大約是147mm x 77mm x 55mm,重479g(含電池,下同此)。990的機身變大(149 x 79 x 60)而且稍重(520g)。從995開始瘦身(138 x 82 x 70),長的方向顯著減少但厚度不變,而且重量下降(452g)。到了4500,長寬厚都降低(130 x 80 x 50),重量也跌到386g。


 


Coolpix 4500是Nikon高階旋轉鏡頭相機的最後一型,從4500之後Nikon高階機種回到傳統的廣角(5000、5400與8400)以及高變焦率(5700、8700與8800)機型,這系列的發展分別到8400與8800(都在2004年9月16日發表)終了,此後Nikon就沒有十分高階的DC,而走回他熟悉的DSLR老路。 不過Nikon並沒有放棄旋轉鏡頭機型,事實上Nikon在2002年2月21日Nikon發表了Coolpix 2500(比4500還早),正好說明了Nikon把旋轉鏡頭機型定在中低階的策略。從2500起,Nikon陸續推出了3500、SQ、S4與S10,不過這是下一篇的論題了。


Nikon機型的幾個常見問題

雖然950、990、995、與4500在1999到2002四年間很有好評,但這四型相機有若干似乎是Nikon沒有太大意願克服、或是沒有處理得很好的問題,此地挑幾個自認為重要的討論。

第一,不但是旋轉鏡頭機型,其實所有在這個時期的Nikon機型都一樣,自動對焦速度很慢,比很多其它廠牌的同級或次一級的機型還慢。這一點在拍攝移動(甚至於緩慢移動)物體時十分令人頭痛,在近拍或是低亮度場合時更是如此。

第二,Nikon從900開始就支援與Nikon SLR相容的外接閃光燈,但相機上卻沒有閃光燈座,而得用特殊纜線插座,不過這卻不是Nikon的SLR/DSLR標準TTL纜線,而是為Coolpix系列開發的專用產品,雖然不貴但仍然是一筆開銷。更麻煩的是,Coolpix機型似乎不能辨認外接閃光燈的Ready/Stand-by等訊號,往往會造成拍攝時外接閃光燈已經進入Stand-by狀態、因而不會發光的情形。而且不論是那一型,控制外接閃光燈的選項都藏在好幾頁或好幾層選單的深處,於是改變閃光燈的設定是一件費時而且十分不方便的工作。

第三,因為Nikon的旋轉鏡頭機型都沒有ISO閃光燈座,在使用外接閃光燈時不很方便,因為外接閃光燈的燈頭不會隨著鏡頭轉。Nikon設計了SK-E900閃光燈架(見下面照片),這解決了安裝外接閃光燈的問題,但燈頭與鏡頭不同步仍然存在;如果要讓燈頭與鏡頭同步旋轉,得用副廠特殊燈架,而且還不一定很好用(有些是夾在鏡頭單元上)。


 


第四,Nikon宣稱這一系列機型都支援Nikon的TTL閃光燈系統,但事實是,閃光燈的測光並不是透過鏡頭(TTL)完成,而是用內建閃光燈邊上的一個小型閃光燈感應器(見下面照片中黃框的標示),於是測光的區域與鏡頭拍到的區域不同,測光錯誤在所難免。正因為測光用的感應器在閃光燈邊上,用外接閃光燈時還得把995與4500的內建閃光燈彈出來;另一個問題是,用環形閃光燈時多半會擋住這個感應器使測光錯誤。還有,這個TTL測光方式是Nikon的傳統底片TTL系統,而不是當時較新的D-TTL。


 


第五,在950與990時代,因為閃光燈在鏡頭邊上,拍人物時幾乎個個有紅眼,995把閃光燈移到鏡頭單元上方,情況有所改善,4500杷閃光燈再移遠一丁點,有紅眼的機會更低了些。不論如何,比較嚴重的紅眼現象一直是旋轉鏡頭機型的痛處,特別是在950與990上頭。

第六,從950到4500這四型的機身把手蒙皮都容易脫落,我的950、990、與995都發生過,必須用強力膠黏回去,而且這都發生在購入一年到兩年之間;4500還好,到目前幾年了蒙皮都沒有脫落。很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懷疑機身與鏡頭單元間的轉軸最容易斷掉,但經過多年的觀察,縱使是最早期的900與950也很少發生這個現象,反倒是950的電池室蓋最快出問題,得要送回Nikon維修。

第七,如果在950與990鏡頭上裝了比較重的配件(比如望遠鏡頭),由於旋轉鏡頭機型的腳架孔在機身上,於是在構圖後拍攝前,鏡頭單元受地心引力影響會向下轉離開原來的構圖方式。後來,Nikon在995與4500機身底部加了一個小扳手(見下面照片),扳到一邊可以把鏡頭的旋轉角度限定在90度(也就是鏡頭向前),於是加掛鏡頭後就不會向下旋轉。


 


第八,這是4500獨有的,它是不是個問題取決於腳架雲台的大小。因為4500機身變短,腳架孔到機身邊緣的距離也比950/990/995的短,如果把4500裝在比較大的雲台上,鏡頭轉到某個角度時會被雲台卡住使轉動角度受到限制(見下左照片);換言之,4500只能用雲台較小的腳架。以往有一兩家廠商生產了小型墊片,把它裝在4500的腳架孔上可以把機身墊高(見下右照片),於是裝上腳架之後鏡頭就可以自由轉動了。


 


以上是幾項個人使用950到4500這幾型相機所發現的困擾與課題,這些純屬個人意見以及與朋友交換心得的結果,當然不同的用法就會產生不同的見解,


Nikon 9xx/4500的重要週邊配件:一般鏡頭

Nikon為9xx與4500生產了一系列高品質的轉換鏡頭(converter lens),全用28mm螺紋,下面照片中後排自左而右是FC-E8 0.2X魚眼、TC-E3ED 3X(望遠、使用ED玻璃)與TC-E2 2X(望遠),前排(自左而右)是WC-E24與WC-E63 0.63X、裝在9xx與4500上可以有24mm廣角。這些可以說是各家小口徑鏡頭群中品質最高的一組,勝過它廠類似產品相當多。我個人的感覺是,多年來只有Nikon與Olympus在外掛鏡頭的設計與生產上下功夫,所以好鏡頭也以這兩家最多,其它廠家在開發外掛鏡頭上似乎有點聊備一格;近年來,Panasonic為FZ-10/20/30/50與Sony為R1生產的鏡頭也非常好。


 


FC-E8 0.2X魚眼鏡頭可以產生183度的圓形影像,在狹小空間中拍全景或是產生特殊效果時十分好用;下面是兩個例子,第一張是在大教堂內、第二張是在一個現代雕塑下方,兩者都是向上取景期望涵蓋週圍景物。




 


把相機鏡頭稍許向望遠端推,FC-E8也可以拍攝對角線180度的全格魚眼影像(見下面照片)。雖然透過接環可以把FC-E8裝上其它小口徑機型使用,但要注意的是,不少機型在全格魚眼時可能無法對焦。


 


Nikon的9xx與4500在最廣端相當於38mm,WC-E24與WC-E63都是0.63X的廣角鏡頭,把焦距降到24mm。WC-E24比WC-E63來得小而輕,但卻沒有裝濾鏡的螺紋;在銳利度方面,WC-E24略輸WC-E63,而且桶狀變形也較嚴重,但因為小而輕,許多玩家都傾向保留WC-E24。下面照片第一張用WC-E24、第二張用WC-E63。




 


TC-E2 2X與TC-E3ED 3X是兩個最好的小口徑望遠鏡頭,後者用了ED玻璃降低色散;因為兩者相當銳利、對比與發色(特別是TC-E3ED 3X)也十分好,一出現立刻就成為經典之作。Nikon後來又出了一個TC-E3PF 3X,它使用Phase Fresnel(亦即PF)技術降低鏡頭的太小與重量,與Canon的DO鏡同屬一類,但是TC-E3PF出現太遲而且也太貴,相信銷售不會很理想。下面第一張是用TC-E2 2X,第二張是TC-E3ED。




 




Nikon 9xx/4500的重要週邊配件:特殊鏡頭

小口徑機型很容易透過接環裝小型單筒望遠鏡,在9xx與4500的全盛時期這些小型單筒望遠鏡有5X、6X、8X等,但最有趣的一個可能就是Nikon Rayfact的產品:TelescoMicro。這個TelescoMicro有兩型,舊型是白色8X、沒有用ED玻璃(TelescoMicro 8 x 20D),新型是黑色6X、用了ED玻璃(TelescoMicro ED6 x 18D);ED6 x 18D的倍率較低但品質較高,下面是它的照片。這個鏡頭本身是一個小型單筒望遠鏡,附了護目罩、腳架座、提供37mm螺紋的接環、以及專用近拍鏡頭(照片中左上的小圓筒)。不知道是生產量較少還是其它原因,ED6 x 18D很少在二手市場上出現,在美國Nikon網站曾經有過新品,但短短幾個月就銷售一空。


 


下面是把TelescoMicro ED6 x 18D裝在4500上的樣子:


 


ED6 x 18D中的ED6表示6X(這是TelescoMicro中Telesco的部份),因為4500的最長焦距是155mm,裝上ED6 x 18D就變成930mm!下面第一張照片是用4500在152mm左右拍的,第二張則是加上了ED6 x 18D(焦距為912mm)的結果。




 


在小型單筒望遠鏡中,TelescoMicro ED6 x 18D並不是最頂尖的產品,以銳利度而言,它不如EagleEye OpticZoom 5X(英製)與CrystalVue Sharp Shooter 8X(日製),但色散較低(也許是用了ED玻璃的緣故)。不過ED6 x 18D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近拍能力,因為加上專用近拍鏡可以有45X的放大率,幾乎就是顯微攝影了(這是TelescoMicro中Micro的部份)。下面的第一張照片是用4500最高放大率拍的,第二張是用ED6 x 18D加上專用近拍鏡的結果。詳細的討論請看拙著冼鏡光,數位相機:觀念、技巧與原理第K.5章。




 




Nikon 9xx/4500的重要週邊配件:翻拍配件

Nikon也為9xx與4500系列設計了一個底片翻拍配件:ES-E28(見下面的照片)。除了900之外,其它機型在近拍模式下的最短工作距離是2cm,所以很容易拿來翻拍底片。這個ES-E28其實是一個圓筒,一端有28mm螺紋可以裝上相機,另一端是毛玻璃,底片夾則放在圓筒內毛玻璃的前方,所以定好白平衡後再讓相機進入近拍模式,就可以翻拍底片了。




 





我的觀點

回頭看看Casio、Nikon與Sony在這四年中的發展, Casio很明顯地是落後的,至少在人人都在追求解析度的年代,Casio比其它廠家慢了一步。Casio機型中比較值得稱道的是QV-8000SX、QV-2800UX與QV-2900UX的8X變焦鏡頭機型。在旋轉鏡頭機型歷史中,只有早期的JVC GC S1(1998年)與後來的Nikon S4(2005年)與S10(2006年)有10X的變焦鏡頭,但JVC GC S1在市場上表現不佳,所以我們可以說Casio這三款8X的高變焦率機型在旋轉鏡頭機型歷史的前八年中獨領風騷。但遺憾的是,就像JVC GC S1一樣,解析度落後同期機型幾乎一個世代。

在Sony方面,Fx與Fxx系列的推出速度與頻率讓人覺得它們不是Sony的發展主力;好比說,這一系列要到F88(2004年)才有3X的變焦鏡頭就是個好例子。在Fxxx系列方面,前面提過它們既可以看成是旋轉鏡頭、也可以視為旋轉LCD的機型,但以操作習慣而言,Fxxx系列或多或少是旋轉LCD機型(個人意見)。不論如何,Fxxx系列才是Sony成功的機型,從1999年的F505起一直延續到2003年的F828,各型都極有好評。

但是真正佔據旋轉鏡頭機型王座、而且也被認為是旋轉鏡頭機型代表性產品的,是Nikon的9xx與4500系列,這一系列奠定了旋轉鏡頭機型的幾個里程碑。第一,小型旋轉鏡頭機型也可以有高品質鏡頭與高品質影像。第二,旋轉鏡頭機型在近拍上有其方便之處,特別是用特殊角度拍攝時更是如此;又因為9xx與4500系列各機型的近拍能力、較小的機身、與小口徑鏡頭(28mm),這一系列機種在轉接到望遠鏡與顯微鏡上拍攝時更是方便。第三,小型旋轉鏡頭機型也可以發展成一個包含了廣角、望遠、小型單筒望遠鏡、顯微鏡、外接閃光燈等等的系統,在旋轉鏡頭機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系統做得比Nikon的9xx與4500系列完整,到今天很多各廠家的小口徑DC還可以透過轉接環使用這一系列高品質鏡頭。雖然Sony也曾經為Fxxx系列生產了一些鏡頭,但在質與量上都不如Nikon 9xx與4500系列的產品。

旋轉鏡頭與旋轉LCD兩者何者比較容易使用?答案見仁見智,但是在1999到2002這四年間旋轉LCD機型相繼出現,當然這個問題也就會在雜誌、網路、與茶餘飯後的閒聊中出現。如果不計較使用人操作相機的方式,理論上旋轉鏡頭與旋轉LCD的效果實在沒有差異;但若考慮到使用人的操作方式,依我個人看法,旋轉鏡頭機型的確有少許優勢,關鍵就在快門鈕的位置。

旋轉鏡頭機型的快門鈕在機身上,縱使是用很獨特的角度拍攝,按快門的食指與手腕的位置也大致上可以調整到與一般拍攝時相同,因為使用人靠旋轉鏡頭取景。反過來,旋轉LCD機型因為鏡頭在機身上,在一些很獨特的取景場合,食指與手腕可能得要有不很自然的扭曲,從而影響相機的穩定度。舉個例子,如果要把相機幾乎貼著地面向上拍(生態攝影)、或者是把相機高舉過頂而幾乎垂直向下拍(在人群中搶拍),用旋轉鏡頭機型時只要轉動鏡頭、而不必扭曲手腕的角度來遷就機身(含LCD),但用旋轉LCD機型時手腕很可能要扭到某個不一定很舒服的程度才能讓鏡頭對正被攝體。

從1999年到2002年可以說是旋轉鏡頭機型的顛峰四年,過了2002年之後,Sony只推出了F828與U50,Nikon則放棄了9xx與4500系列而把旋轉鏡頭機型定在中階與入門的層次、陸續推出了2500、3500、SQ、S4與S10。有意思的是,不但Nikon與Sony把旋轉鏡頭機型定在中階與入門,其它廠家似乎也這麼想,於是相機的造型就不能古板而得有變化,所以2002年以後的旋轉鏡頭機型的造型(除了Sony的F828之外)都十分活潑而且極富創意,但在功能上就弱了些,我們會在下一篇討論這些有趣的機型。

from http://www.mobile01.com/newsdetail.php?id=5199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4&t=52079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