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羹
【幽默】 麥克走進餐館,點了一份湯,服務員馬上給他端了上來。服務員剛走開,麥克就嚷嚷起來:
“對不起,這湯我沒法喝。”服務員重新給他上了一個湯,他還是說:
“對不起,這湯我沒法喝。”服務員只好叫來經理。

經理畢恭畢敬地朝麥克點點頭,說:
“先生,這道菜是本店最拿手的,深受顧客歡迎,難道您……”
“我是說,調羹在哪里呢?”

【頓悟】 有錯就改,當然是件好事。但我們常常卻改掉正確的,留下錯誤的,結果是錯上加錯。

○ 穿錯
【幽默】 飯廳內,一個異常謙恭的人膽怯地碰了碰另一個顧客,那人正在穿一件大衣。
“對不起,請問您是不是皮埃爾先生?”
“不,我不是。”那人回答。
“啊,”他舒了一口氣,
“那我沒弄錯,我就是他,您穿了他的大衣。”

【頓悟】 要做到理直氣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理直的人,往往低聲下氣;而理歪的人,卻是氣壯如牛。

○ 回電
【幽默】 一個蘇格蘭人去倫敦,想順便探望一位老朋友,但卻忘了他的住址,於是給家父發了一份電報:
“您知道托馬的住址嗎?速告!”當天,他就收到一份加急回電:
“知道。”

【頓悟】 當我們終於找到最正確的答案時,卻發現它是最無用的。

○ 傷心故事
【幽默】有三個人到紐約度假。他們在一座高層賓館的第45層訂了一個套房。一天晚上,大樓電梯出現故障,服務員安排他們在大廳過夜。

他們商量後,決定徒步走回房間,並約定輪流說笑話、唱歌和講故事,以減輕登樓的勞累。笑話講了,歌也唱了,好不容易爬到第34層,大家都感覺精疲力竭。
“好吧,彼德,你來講個幽默故事吧。”彼德說:
“故事不長,卻令人傷心至極:我把房間的鑰匙忘在大廳了。”

【頓悟】 我們痛苦,所以幽默;我們幽默,所以快樂。

○ 賣書
【幽默】 一個很有名的作家要來書店參觀。書店老闆受寵若驚,連忙把所有的書撤下,全部換上作家的書。作家來到書店後,心情非常高興,問道:
“貴店只售本人的書嗎?”
“當然不是。”書店老闆回答,
“別的書銷路很好,都賣完了。”

【頓悟】“拍馬屁”是個奇怪的詞:你像是在奉承他,又像是在侮辱他。

○ 幫忙
【幽默】在郵局大廳內,一位老太太走到一個中年人跟前,客氣地說:
“先生,請幫我在明信片上寫上地址好嗎?”
“當然可以。”中年人按老人的要求做了。
“謝謝!”老太太又說:
“再幫我寫上一小段話,好嗎?”
“好吧。”中年人照老太太的話寫好後,微笑著問道:
“還有什麼要幫忙的嗎?” 嗯,還有一件小事。”

老太太看著明信片說,
“幫我在下面再加一句:字跡潦草,敬請原諒。”

【頓悟】你若不肯幫忙,人家會恨你一個星期;如果幫得不夠完美,就會恨你一輩子。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月暈效應 - 非常好的文章

被狗吠的人,不一定是賊;留長鬍子,也不一定是藝術家。
但有了「偏」見,就會把「人」看「扁」了?

每星期五晚上,小吳都開車送太太到火車站搭車,去探生病的媽媽。

十分鐘後,小吳妹妹所乘的火車就到站。
他接她回家幫忙他們料理家務。
每逢星期日整個程序正好相反。
小吳妹妹的火車開出十分鐘後,他太太才到。

有一晚,他的妹妹剛走,小吳正等著接太太的車,一個站務員慢慢走過來。他笑容詭異地說:
「先生,你真有辦法。難道你不怕有一天會被她們逮到嗎?」
((((((((月暈效應))))))))

和別人相處時,我們都慣於戴上一副「先入為主」的眼睛,將別人放進一個「框框」裡,再用這個框框解釋此人的角色與行為他是好人、他是壞人,他好像有外遇、她很愛佔小便宜........

我們甚至把想法投射到對方身上,以致經常偏離事實真相。

也許你也聽過這則故事..
有兩個女人,坐在同一張桌子喝飲料。

其中一個,把雨傘靠在桌邊,另一個在喝完飲料時,迷迷糊糊的,順手拿起雨傘就走。

雨傘的主人大聲叫說:「喂!妳拿了我的雨傘。」

前面那個女人一臉尷尬,紅著臉向對方道歉,說是忘了自已沒帶傘,一時誤拿。

這件事,讓她想起需要買把雨傘,順便也買一把給孩子,於是她便去買了兩把。

回家的路上,她正巧又跟那位之前被她誤拿雨傘的女人坐在同一輛公車上。

那女人注視著那兩把雨傘,說:「我看妳今天的成績還不錯嘛!」

人們在判斷別人時常有一種傾向,就是把人概分為「好的」或「不好的」兩部分。

當一個人留給人的印象是「好的」時,人們就會把他的言行舉止用「好的」角度去解釋,反之, 如果一個人被歸於「不好的」的印象時,那麼,一切「不好的」看法都會加在他的身上。

這種現象稱之為「月暈效應」。

意即當人們看到月亮的同時,周邊的光環也會被注意到當一個人的「印象確立」之後,人們就會自動「印象概推」( Halo Effect)將第一印象的認知與對方的言行聯想在一起。

「成見」能有多荒謬?

有一名年輕猶太人和老猶太人坐在同一列火車上。

年輕猶太人問老猶太人說:「先生,請問現在幾點了?」
老猶太人卻默不作聲。

「對不起!先生,請問現在幾點了?」
老猶太人還是不答

「先生很抱歉打擾您了!但是我真的想要知道現在是幾點鐘。你為什麼不回答我呢?」

老猶太人答道:
「孩子,下一站就是最後一站了。
而我一點都不認識你這個陌生人。
如果我現在回答你,依照猶太人的傳統,我就必須邀請你到我家坐。
你長得很英俊,而我有一個很漂亮的女兒。
你們倆一定會愛上對方,然後你就會把我的女兒娶走。
你告訴我,我為什麼要一個連手錶都買不起的女婿呢?」

幾乎每一分鐘、每一件事,我們都依憑著過去所得的知識、經驗在作判斷。

比方,我們常聽說(或認為):「生意人都很狡猾」、「女人都是爛駕駛」、「男人都很不衛生」、「猶太人都很吝嗇」、「美國人都很浪漫」.......等等。

此後我們心中就會建立一套刻板的印象,並用這個「成見」去解釋或評斷周遭的人事物。

一對男女若看到一個男人拿把花走在街上,女的可能會想:
「哦!他真體貼、好浪漫。」

男的也許會認為,「天啊!我看這傢伙完了」

有一則故事,大意是這樣的:

有一位先生初到美國不久,某個早上到公園散步,看到一些白人坐在草坪上聊天、曬太陽,他心想:
「美國人生活真是悠閒,有錢又懂得享受生活。」

走了不久,又看到有幾個黑人也悠閒地坐在草坪的另一邊,這位先生不禁想到,
「唉!黑人失業的問題還真是嚴重,這些人大概都在領社會救濟金過生活。」

艾斯曾有這麼一段妙喻,當你暗夜走在街上,看見某扇窗亮了一盞燈。

也許有人會說:「這一定是母親為還沒有回家的子女在禱告」
也有人會說:「老天,一定有人在偷情。」

哈茲立特有句話:「偏見是無知的孩子。」

說得一點都不錯,「人」「扁」為偏,人一旦有了偏見,就會把「人」看「扁」、看「偏」了。

大多數的人並不了解你,
你也不完全了解這些人,
既然如此,
我們就不該輕易地去論斷他人,當然也不必在意別人的論斷。

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扣錯第一顆釦子,不是嗎?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心"

在西藏雪域高原上,住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喇嘛。

有一天,老喇嘛救起了一隻小老鼠,
從此小老鼠就陪伴在老喇嘛的身邊,
但他卻日漸感到不安與憂愁。

小老鼠一直對老喇嘛的家貓感到很懼怕,
小老鼠希望老喇嘛能夠把他變得比貓還強壯,
這樣他就不會再害怕貓了。

老喇嘛沉思之後,決定幫小老鼠達成心願,
於是,小老鼠就搖身一變成為一隻大灰狗。

可是沒想到,這隻小老鼠變成的大灰狗,
見到那隻家貓,卻還是被嚇到躲回老喇嘛的房裡。

小老鼠希望老喇嘛能夠再把他變成更兇猛威武的動物,老喇嘛了解小老鼠的恐懼,所以就把他變成一隻雄壯的金色老虎。

這隻小老鼠很滿意自己的威武能夠嚇壞所有人,直到他又看見那隻家貓,又逃回老喇嘛身邊去。

老喇嘛告訴小老鼠,一個人的外表如何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的「心」,
他的內心深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那就是真正的他,
外表與掩飾,或許騙得了人,但卻騙不了自己的內心。

在別人面前,
我們可以裝、可以騙、可以假,
唯有我們自己知道,我們是什麼就是什麼!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靜思語

◆生命的序曲是幾聲的哭泣,而終結郤只是一聲的歎息!

◆生命的本質超越時空之外,「死」只不過是此世他生形式的改變,但生命卻不因此而消失。

◆生命有如鐘擺,在追尋與幻滅中搖盪。

◆「生命並不限於肉體,他只是我們意念的影像罷了。」肉體,恰如一口井周圍的框柱一般,它只是那充沛的地下水源中的一個出口而已。

◆生命是一口氣,快樂是一個念頭。

◆要使生命開花結果,必定要經過患難的洗滌灌溉,經常在安逸的空氣中,反會使生命花朵的枝條,柔弱無力,一遇意外摧折,便會凋落。

◆從有限的物質中,觀內在無限的生命。

◆無論命運之手對我們是否殘酷,我們都可以把人生的每一刻過得最好——這就是生活的藝術。對具有理性的人而言,這是真正的財寶。

◆人間之大智,在乎洞悉本身之缺點。

◆人的價值在於他懂得善盡他的義務。

◆「心地安祥」的快樂,比世間一切財物的價值都高。

◆單純的心是一種最美的心情。

◆「親切」像美麗的花朵,可以美化我們的人生。

◆親切是一種無聲的韻律,它能讓你周遭的人產生共鳴。

◆「不親切是一種殘忍的自私,因為它不僅會阻止你擁有快樂,同時,也阻止你擁有朋友。

◆思想是一個雕刻家,它可以把你塑造成你要做的人。

◆我們習慣性的思想在我們腦子裏,給予一切我們所接觸的事物,一層特別的裝飾,這是一種虛偽的思想——這將扭曲真理。由於我們習慣性的思想,所製造出來的周圍氣氛,對我們每個人都形成了某種比我們所居住的房子更堅硬的東西,如同蝸牛隨時隨地帶著走的殼一樣。

◆如果我們不要為別人的說法和作法而忙亂,心中必會安祥得多。

◆沒有內在修養生活的人,是環境的奴隸。

◆有時我們為了小小一句話,爭得臉紅脖子粗,哭笑不得,好似語言有「生命」一般。

◆安祥的精神境界——就是以豁達淡泊、順應自然的心態,來面對人生的種種無常變化,將痛苦憂傷的情緒降伏到最低點,於每一分,每一秒中都具足喜悅、滿足,內心一片安寧,沒有任何不滿、懷疑、抱怨在心頭。

◆不知事情原委,只是茫然看著的人,或不知自己站立何處的人,是可悲的。

◆以諍止諍,不得止,唯忍,能止諍,此法乃真尊貴也。

◆憤怒是盲目的,在能掌握判斷事實之前,就遮避了智慧的眼睛。

◆擲骰子的方法,只有一種是贏的,那就是把它們擲到九宵雲外去。

◆人生並不是受環境的支配,而是隨著你自己的習慣思想而擺佈。

◆人生有百分之十是看你的行為,而其餘的百分之九十,則看你如何接受。

◆假如人生對你而言並非一種大喜悅,那只因你的理性走錯了方向。

◆終生讓步,看你如何!

◆全世界的黑暗,都不足以讓一根小小的蠟燭無光。

◆最好最飽滿的稻穗,最貼近地面。

◆對失眠的人而言,夜是冗長的。對於疲倦的人,一里路都嫌遠。對無知的人來說,一生是漫長的。

◆當你心中的光消失的時候,你的去路便只有黑暗一片。

◆只有驅走心中一切自私之念時,理性之光才不會讓黑暗吞噬。

◆用你的內心深處,虛心的去學習。那麼,天地萬物都是我們的導師。

◆時間是神聖的禮物,每日是小小的人生。

◆柏拉圖——一切現象皆是我們的牢獄。

◆佛說——一切現象皆是我們本來的面目。

◆心容太虛,何處不是你的故鄉?

◆智者,不會坐著為他的損失垂淚,而會愉快地起立,尋找減少損失的對策。

◆無限的和善,是所有真正偉大人物,所擁有的天賦和至寶。

◆認識自身的缺點,是一個人最高智慧的表現。

◆以溫和的態度對待譭謗你的人,其實對方已被你征服。

◆能克服自己的暴怒,便能克服最強的敵人。

◆鞭子能留下傷痕,口舌能造成創傷。自古死於誹謗者,比死於刀劍者多得多。

◆你無法控制外在的環境變化,但是你可以控制對它們的反應。

◆我們不要在憤怒中回顧,在恐懼中前瞻,而要在清醒中環視。

◆假如你不能學會在困境中大笑,那麼直到你年老,都不會遇到值得大笑的事情。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忍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忍耐與緘默,是對誹謗最好的回應。

◆小隙縫也能容陽光穿透,小事情也能夠顯示個人的品格。

◆性格其實是習慣的延伸。

◆沒有任何岩石,堅硬到足以經得起小水流千年的衝擊。

◆對於小事疏忽懈怠的人,他人生的船已有了破洞,若不予以修補,終必難免沉沒。

◆江海之所以成為百谷之王,接受百川之水,是因為江海善於自處低下的位置。

◆住在山上的人,比住在山下的人較早看到日出。擁有精神生活的人,比受到物質約束的人,較早看到光明的出現。

◆所謂小事,乃大事之根苗。

 

埋怨,是心靈的癌症

有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是說到有一個樵夫,總覺得自己需辛苦工作才能有收入,心裡非常不平衡,有一天,他越想越氣,便在吃中飯時對著妻子大大的埋怨一番,弄得妻子的心情也不好,並遷怒到正在廚房裡做菜的女兒,女兒也很火,盛怒之下,煮飯時一不小心,多放了一匙鹽,這下子,樵夫吃了更火了!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夠悲慘,居然連頓好飯也沒得吃。

於是,飯後他氣衝衝地回到山上去砍柴,一邊砍,一邊氣急地對其他的樵夫訴說著自己那 "倒楣的人生",他越講越氣!

砍柴時一個不小心,斧頭脫手飛了出去,打中了一個路人,那路人不是別人,而是由鄰國來訪,路經途中的鄰國王子,鄰國國王氣得派兵大舉進攻,一場戰爭就此爆發。

一場戰爭,居然間接導因於一頓充滿埋怨聲的午餐。

這個小故事給了現代人不小的提醒,我很喜歡用一個比喻----
埋怨,是心靈的癌症!

為什麼我要說「埋怨」是心靈的癌症呢?
有以下的兩個原因:

.埋怨會擴散:
一個人如果常怨天尤人、批這評那,那麼,他(她 )的情緒很容易就會波及到旁人,甚至影響了整個群體中的氣氛與風氣,漸漸地,群體中充滿了怨聲載道、楚囚相對的消極氣氛。

.埋怨會吸光您的「養份」(福氣):
埋怨的情緒會吸光您的快樂,吸光您的人緣 ,吸光您的自信,吸光您的動力,不但得不到原本所沒有的,還會讓您原本所有的也漸漸被噬去。

所以我說:
埋怨,是心靈的癌症!
親愛的朋友,千萬不要讓「埋怨」的情緒毀了您的生活。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人人心頭均有個靈山塔

佛陀在哪裡呢?「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並非遠在印度的靈鷲山,「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我們內心的真如自性、佛性,就是靈山塔,要修行,「好向靈山塔下修」。

過去有一個屠夫非常不孝順母親,然而對觀世音菩薩卻有熱烈的信仰。
他不辭千里到普陀山朝聖,希望能看到活觀音。

到了普陀山東尋西找,始終看不到活觀音,就問路旁一位老婆婆:
「到哪裡才能看到活觀音呢?」老婆婆笑著說:
「你要看活觀音?他已經到你家去了!」屠夫大吃一驚:
「喝!到我家去了?真的嗎?」老婆婆一臉虔誡:
「當然是真的。」

屠夫想想,又問:
「活觀音是什麼樣子呢?」老婆婆說:
「活觀音衣服是反穿的,鞋子倒著踏在腳上,你只要看見反穿衣、倒踏鞋的人,就是活觀音。」

屠夫匆匆趕回去,回到家門已三更半夜了。
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熟睡的母親,為了趕著開門,慌忙中把衣服穿反了,鞋子倒踏著。

門一開,屠夫一眼望見這付樣子,心裡豁然驚覺,馬上跪下來頂禮:
「觀音老母!」那母親也吃驚:
「你怎麼啦?我是你娘,不是什麼觀音老母呀!」

屠夫連連叩頭:
「我到普陀山朝拜,有人親口告訴我反穿衣、倒踏鞋的,就是觀音老母!」

原來,堂前雙親你不孝,遠方拜佛有何功?
觀世音菩薩是在我們自己家裡,佛祖也是在我們心中,能孝順父母,多行慈悲,多修道德,就是我們人人自性的一座靈山寶塔了。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夢想,只留給一心想贏的人!

世界,是屬於有勇氣的人!

期中考結束後,數學老師於發下考卷前,宣布了全班的考試成績。

老師說:「這次數學考試,成績分布得滿特別的,九十分以上和八十分以上的人數一樣多,而且,七十分以上的和六十分以上的人數,也是一樣多!」

哇,全班同學一陣叫好、歡呼!
後來,一名男同學問老師:「那不及格的人數有多少呢?」

老師吸了一口氣,緩緩地回答說:「不及格的人數和全班的人數一樣多!」

其實,數學成績不好,也沒啥關係啦!以前我的數學也很糟糕,不及格是常態,及格才是意外。

然而,現在回想起來,不懂什麼三角函數、機率,或不會微積分,又有什麼關係;因為,人生的路有千萬種,學業成績差,不代表走投無路呀!一個人只要有信念和決心,人的成功方式,也有千萬種啊!

不久前,日本有一家公司要招考三、四名幹部,他們老闆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將面試的地點,從冷氣房的辦公室,移到日本最高峰「富士山」;想要來應徵的人,都必須用行動和毅力,來證明自己的誠意和勇氣。

您知道嗎,富士山高度超過三千七百公尺,氣溫很冷,山上積著雪;可是,這是一家很棒的公司,您想被錄取嗎?想要被錄取,就得不畏艱難,勇敢地向「高度和難度」挑戰!而且,在面試之前,該公司的員工,已經把面試時所需要的桌子、椅子全搬上富士山頂,老闆的創意說到做到。

面試當天,山上的天氣溼冷陰霾,但是,有五十多名大學畢業生成功地爬上富士山頂,積極爭取三到四名的就業機會。

美國一次最新的調查顯示,在有夢想的人當中,百分之八十五的人「根本都沒有採取行動」。也就是說,只有百分之十五的人,會有「達成目標、積極圓夢的行動力」。

哥倫布說:「世界,是屬於有勇氣的人!」
也有人說:「夢想,只留給一心想贏的人!」

真的,只要一心盯住目標、立即行動,再加上必勝必成的「決心和毅力」,就可以「把不可能化為可能」、「把夢想變成真實」!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養生十三法

孫思邈,又被稱為藥王孫天醫,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生,亦是氣功養生的實踐家。

他在西魏時代出生,相傳他活到141歲才仙遊,可見他的長壽心得實在值得學習。

孫思邈少時因病學醫,博通經史百家學說,隋唐時曾推拒當官,唐太宗更親自上山拜會,名噪一時。不過,更為出名的是他總結了唐代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編成兩部醫學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不說你或不知,原來孫思邈是中國四大發明:火藥的發明家。在《丹經內伏硫黃》一書中,記述他用硝石、硫黃和木炭混在一起,製成火藥。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又名耳聰明法。

1. 髮常梳
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做10次。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經常做這動作,可以明目袪風、防止頭痛、耳鳴、白髮和脫髮。

2. 目常運
(a) 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覆3次。

(b) 搓手36下,將發熱的掌心敷上眼部。這動作可以強化眼睛,糾正近視和懶視。

3. 齒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輕輕鬆鬆慢慢做36下。這動作可以通上下顎經絡,幫助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 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a)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轉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 口微微合下,這次舌頭不在牙齒外邊,而在口腔,圍繞上下顎轉動。左轉12圈後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時,盡量想象將口水帶到下丹田。從現代科學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因此經常做這動作,可以強健腸胃,延年益壽。

5. 耳常鼓
(a)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然後放手,應該有卜一聲。重覆做10下。

(b) 雙掌掩耳,將耳朵反摺,雙手食指壓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卜卜有聲。 這動作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憶和聽覺。

6. 面常洗
(a) 搓手36下,暖手後以後上下掃面。

(b) 暖手後雙手同時向外圈。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臉色紅潤有光澤,同時不會有皺紋。

7. 頭常搖
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直至恢復原位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覆。

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頭腦靈活,防止頸椎增生。不過,注意要慢慢做,否則會頭暈。

8. 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

反方向重覆。最少做50下,做夠100下更好。這動作可以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9.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後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當自己的身體是一個時鐘。
揉的範圍由小到大,做36下。這動作可以幫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脹。

10. 攝谷道。即提肛
吸氣時提肛,即將肛門的肌肉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後呼氣放鬆。

這動作無論何時都可以練習。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
相傳這動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養生功法。

11. 膝常扭
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這動作可以強化膝頭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要延年益壽,要由雙腳做起。

12. 常散步
挺直胸膛,輕鬆地散步。最好心無雜念,盡情欣賞沿途景色。民間有個說法,「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雖然有點誇張,不過,散步確實是有益的運動。

13. 腳常搓
(a) 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

(b) 兩手大拇指輪流擦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常做這動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腳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區。經常搓腳可以強化各器官,對身體有益。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瀰天大罪,一懺便消;蓋世功德,一驕便無。

浙江奉化雪竇寺的開山祖師--妙高禪師,在妙高台上用功修行,晝夜不息,但因體力有限,時常打瞌睡。

他為了警惕自己別再瞌睡,就移到臨山崖的一邊結跏趺坐,下面是十丈的懸崖山澗,如果打瞌睡,一頭栽下去,絕對沒命。

有一天妙高禪師忍不住又打瞌睡,真的就這樣摔下去,他以為這一次一定沒命了,沒想到到半山腰時,忽然覺得有人托著他的身體往上回到崖上,他很驚訝的問:
「是誰救我?」

空中回答:
「護法韋馱!」妙高禪師心想:還不錯,我在這裡修行,居然還有人為我護法!

於是趾高氣揚的問:
「像我這樣精進修行的人,世間還有幾人?」空中答道:
「像你這樣修行的人,有恆河沙數之多。從現在起,因你有這一念傲慢之心,我二十世不再護你的法!」

妙高禪師聽了,察覺自己貢高的心尚未根除,頓時慚愧萬分,痛哭流涕,左思右想,倒是想開了:
「唉!不管他護不護法,我還是在這裡修行我的,修不成,一頭栽下去,死了也就算了。」

就這樣,他依然坐在妙高台上修行。
坐不久,又打瞌睡,又一頭栽下去,他認為這次真的沒命了,可是快落地的時候,竟又有人雙手托著他送上台來。

妙高禪師又問:
「是誰救我?」空中回答:
「護法韋馱!」
「你不是說二十世不來護我的法?怎麼又來?」韋馱菩薩說:
「法師,因為你一念慚愧心起,已除去二十世的傲慢心。」

 

from inter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