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   第  29 期  2007.04.01 作者:陳芳毓



網路的普及,讓消費者可以迅速比價;加上銷售過程中,殺價、折扣 、促銷等因素,讓成交價下跌,廠商利潤縮水。如何訂個好價錢 ,讓消費者覺得「值得」花這筆錢?請先搞懂定價的金字塔和常犯的4 個地雷。


2月12日中午12點,濱崎步(Hamasaki Ayumi)首次亞洲巡迴演唱會門票全省開賣。年輕歌迷們當時仍身 陷期末考,只有大學生已經開始放寒假。一個在新竹唸大學四年級的學 生,一早就跑到偏遠的售票點排隊。他與朋友集資,買了4張3000 元的門票,放上拍賣網站。不到1小時,第一張立刻以1萬元成交 。稍後,他又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聽起來像個年輕女孩: 「最便宜可以賣多少錢?」「1萬塊。」有了第一張票的行情撐腰 ,他毫不心軟。「那……我考慮一下。」女孩剛掛上電話 ,網站上又傳來得標訊息──第二張票也以1萬元賣出。不到一天 ,他的網拍創業秀已淨賺1萬4000元,報酬率233% 。現實生活中,門票搶手的程度更令人咋舌。最貴的4500元特區門 票在10分鐘內售罄,全部9000多張門票在2小時內銷售一空。如果能夠事先知道有歌迷願意付3.33倍的價錢買黃牛票,身為主辦單位,你會不會提高門票售價?


價格=價值+成本


近年來,低價策略導向的大賣場林立,寵壞了消費者;網路的普及 ,更讓消費者可以迅速比價;加上銷售過程中,殺價、折扣 、特殊合約等因素,會使成交價格下跌。種種因素影響之下 ,正確的定價策略,就成為獲利的關鍵。利潤與售價間的關係原本就相 當敏感。回過頭來看,你公司的產品價格是怎麼定出來的?


《定價聖經》一書指出,七成的企業都採用「成本加成定價法」 :財務部門算出成本,加上獲利,最後得出售價。這就是常聽到的 「餐廳食物的售價是成本的三倍」「服裝的售價是成本的10倍 」等說法的由來,「成本+獲利=價格」的定價方式固然簡單 ,卻有兩個大謬誤。首先,因為無法精確預測銷售數量 ,所以很難算出商品的單位成本。所以,當銷售量價下挫時 ,成本反而會增加,此時必須提高售價才能達成平衡 ,但提高售價又只會更壓低銷售量,而陷入兩難。顧客是根據產品帶來 的「價值」,選擇願意支付的金額。理解這個道理後,企業開始轉向 「顧客導向定價策略」,找出消費者「願意」付出的價錢 ,甚至藉由行銷與銷售技巧,提高顧客願意付出的價錢 。成本該扮演的唯一角色,就是價格的下限,原本的定價公式也翻轉成 「價格=價值+成本」。「你認為產品值多少錢,你就收多少錢,」 《好價錢讓你賺翻天》(The Art of Pricing)作者穆罕默德(Rafi Mohammed)下了結論說。


然而,定價,不只是給個數字。《定價策略》(暫譯,The Strategy and Tactics of Pricing)認為,定價錢就像造金字塔。最底層的「產品價值 」,是決定「價格結構」最重要的基礎;價格決定之後 ,行銷部門才能發展與顧客溝通的方法與策略;最後確立健全的價格政 策,確保不論遇到如何難纏的顧客或對手,產品價格都不會輕易變動 。經過一層一層紮實的規畫,最後出現在金字塔頂端的那個數字 ,才能帶來獲利。


第一層「價值創造」:你的藍海在哪裡?很多經理人都想訂出一個能反 應產品價值的價格。問題是,很多人卻不知道自己的產品在消費者心中 ,到底具有什麼樣的價值?定價時,要找出與競爭對手最大的差別 。接下來,就要藉由市場調查,找出這個「差異」在消費者心中到底值 多少錢?


如果產品效果好、維修少、服務快、時效長,如勁量電池 (Energizer),就具備為顧客省下時間與金錢的 「成本價值」;如果產品效率高,如英特爾(Intel )的微處理器,讓客戶能提早生產,搶攻市場,享受先行者的利潤 ,就具備「營收價值」;如果產品給人安全可靠的形象 ,如米其林輪胎(Michelin),就具有「心理價值」 。企業努力找出能取悅消費者的價值,而消費者也樂於被取悅─ ─只要不需要付出太多代價。然而,也有些精打細算的顧客 ,卻願意放棄價值,以換取價格上的優惠。為了說服最大數量的顧客 ,錢花得「值得」,了解不同顧客對價值的需求,以設定不同的價格 ,就成了登上定價金字塔的第二個挑戰。


第二層「價格結構」:價錢應該有一組!但問題又來了。顧客這麼多 ,怎麼知道他們每個人對「值得」的定義?穆罕默德認為 ,許多經理人把「定價」想成「尋找一個獨一無二的完美價格」 ,而這個價格就會讓獲利極大化。這會讓定價陷入兩難:訂得太高 ,損失低價端的潛在顧客;訂得太低,則損失利潤。最後 ,不得不選一個看起來「剛剛好」的價錢,結果賠了市占率 、又折損了獲利。因此,價錢不該只有一個,而該有「一組」─ ─依照消費時間、消費者特性、消費數量等各種價值,來差別定價 。至於什麼時候該漲價?「那些『上架後一下子就被搬光』的產品 ,應該立刻漲價。」穆罕默德說。他認為,許多企業主「不好意思 」索價太高;但是,當消費者願意多付一些錢買你的產品 ,你卻只開出單一定價,可能會造成利潤無法極大化的遺憾。


第三層「溝通價格與價錢」:會賣,還要會宣傳!售價上漲 ,市占率就下滑,是定價的兩難。對於某些「高價值」的產品 (如精品)而言,同時提高價格與銷售量,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但顧客不會了解產品所有的優勢和功能。企業知道自己的產品價值一 定要大聲說出來,讓顧客也知道、認同並且願意掏錢。這叫 「溝通價值」,靠的是行銷的力量。最好的例子就是iPod。 《定價策略》一書分析,一開始,因為品牌和風格等「心理價值」 ,iPod在美國定價299美金(約台幣1萬元) ,是一般MP3的兩~三倍;加上音樂必須從專屬網站上下載 ,讓許多消費者都對這個新產品態度觀望。於是,蘋果電腦 (Apple)找了些具有潮流引導作用的名人拍廣告 ,強調iPod的下載功能,傳遞「iPod不但流行,也很實用 」的訊息。接著又在公關活動上砸錢,提高一般消費者對新技術的評價 。這個行銷溝通策略,讓iPod在3年半內賣出1000萬台。 「如果顧客對產品評價頗高,往往會願意多花點錢購買─ ─只要你給他們機會。」《好價錢讓你賺翻天》裡的這句話 ,解釋了iPod的成功。


第四層「價格政策」:集思廣益,使獲利最大化定價的目的只有一個 ,就是獲利最大化。但每個部門都對價格有不同見解,業務部相信 ,降價可以提高產品競爭力,提高銷售量,進而提高利潤 ;財務部認為,嚴格控制邊際獲利,才能創造利潤,所以偏好成本定價 ;行銷部則認為,為了提高價值感,維持市場佔有率以建立長期獲利 ,要謹慎操作促銷折扣。


最後,就會出現財務部門要求定高價、行銷部門定價居中 、業務部門則希望低價的歧異。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企業會把定價的權 限,開放給第一線銷售人員。持肯定觀點的人認為,銷售人員可視顧客 反應,迅速調整銷售策略;反對的人擔心,業務員會為了達成業績而過 度讓步,顧客也會挑好講話的業務員交易,以壓低成交價格。 《定價聖經》認為,下放價格權限,會對長期獲利造成負面影響 ;為解決部門間的衝突,最好提高價格決策階層,由曾輪調不同部門的 高階主管,從客觀角度,提出全面性的價格建議。


定價的問題相當複雜,最好的定價法,就是讓客觀事實說話 。日本農產合作社COOP札幌專務理事(相當於台灣的資深執行理事 )大見英明,非常相信數據的蒐集與分析。他認為, 「如果不研究昨天POS系統資料,就無法解決今日的價格問題。 」COOP札幌每年要開4~6次「價格研究會」,找來製造商 、大盤商、採購人員等公司內外部人員共800多人 ,一起檢討產品價格。如果有兩方對價格有很大的落差 ,就先挑幾個店面測試消費者反應,成功後再推行到所有門市 。找出獲利魔術數字經過了前面四層的調查與分析,才能攀上定價金字 塔頂端,訂出最後那個讓獲利最大化的魔術數字。學會定價金字塔後 ,現在,你就能用比較有結構的方式,判斷產品的所有特點 ,究竟值不值得花這麼多錢購買。濱崎步演唱會已在3月24日開唱。


在開唱前夕,拍賣網站上的門票剩不到10張,價錢也跌至原價的兩倍 以內。當初買到黃牛票的人,少花了一個多月擔心買不到票 ,多了一個多月享受朋友羨慕的眼神。究竟這些心理因素值不值幾千塊 新台幣,那,就是個人的價值判斷了!


定價一定要避開4個地雷


訂出價錢


確立價格政策


溝通價格與價錢


建立價格結構


創造價值


價格政策的地雷:只讓單一部門主導價格


前肯德基(KFC)台灣區總經理吳美君,年初接受訪問時 ,提到了一個「會令她記一輩子」的定價教訓。肯德基曾推出 「買套餐可加購哆啦A夢」玩具的活動。因為玩具成本將近90元 ,財務部門為達到年度營運目標,堅持定價149元 ;行銷出身的吳美君卻認為,定價太高會增加庫存,所以不如訂99元 ,衝高套餐銷售量。最後,吳美君向財務部門妥協,卻讓50萬個玩具 庫存,賣了半年才賣完。雖然後見之明無法斷定,是否賣99元就可以 帶來獲利。但吳美君一席話,點出了兩個部門的差異: 「財務就是很保守,不斷提醒你風險。我是行銷的腦 ,總是喜歡看機會與成長。」不同部門之間的意見,如何整合 ,對經理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價格結構的地雷:常用折扣衝高銷售量


1990年代末,吉列刮鬍刀(Gillete)為了達成銷售業績以 刺激股價,所以在每季的最後一個月,只要業績不達目標 ,主管們便調降售價,倒貨給任何願意接受的大盤商,以衝刺銷售量 。這個約定成俗的季末大特價,很快就改變了客戶的行為和業務員的態 度。客戶很快就學會,不要在前半季下單,因為只要撐到下半季 ,吉列就會降價以求;業務員也知道,前半季不用努力跑業務 ,因為顧客絕不會下單。這個錯誤的價格政策,讓吉列在1999年和 2001年間,股價腰斬。讓忠實客戶擁有折扣時的優先購買權 、現金回饋或特殊的服務,提高利潤的長期做法。有行銷策略配套的定 價,可以教育消費者的行為,提高獲利;盲目降價,反而會讓你被消費 者牽著鼻子走。 價格與價錢的地雷:只看到產品而沒看到顧客


經理人常犯的錯誤,就是依產品不同,而不是依顧客差異來分類 。企業可以堅持說:「我只鎖定高階客戶!」但事實是 ,另外一半的低階市場並沒有被滿足。企業如果能稍稍調整產品的功能 (如軟體業常見的「家用版」和「專業版」),用較低廉的價格 ,賣給低階用戶,不僅可以貼補高昂的固定成本,也可以防堵競爭對手 進入低階市場,進而反噬高階市場。全錄(Xerox )曾主宰高階影印機市場。當日本的競爭對手進入低階影印機市場時 ,全錄卻認為那塊市場的利潤太小,而沒有採取任何行動。結果 ,競爭對手在低階市場站穩腳步、建立服務網絡之後 ,竟開始進攻原本全錄獨大的高階市場。 價值的地雷:誤解消費者心中的價值


蘋果的iPod與SONY的PDA產品Clie是同時期的產品 ,但下場卻截然不同。前者在一季內狂賣500多萬台 ,後者卻已經停產。


《美學的經濟》作者詹偉雄形容,Clie體積精巧,集筆記型電腦 、上網和數位相機等各種功能於一身,還有USB輸出介面 。Clie表現出向筆記型電腦與Palm挑戰的野心 ,是SONY家族「最登峰造極的產品」。反觀iPod ,只有最基本的聽歌與下載功能,從外型上根本分辨不出它是什麼產品 。然而,Clie有10個以上的操作介面,不拿著說明書仔細推敲 ,就很難使用它的特殊功能;iPod轉盤設計,免除了所有 「隱含學習壓力」的按鍵。儘管它只能用來聽音樂和儲存資料 ,卻滿足了音樂族最基本的需求。SONY工程師把產品做的比別人更 美、更高階、更多工,卻也讓消費者更難無師自通地使用 。新力把精神花在「製造上的精益求精」,蘋果卻把力氣集中在 「發現消費者的自由」。兩者的興衰,只證明了一件事 :企業擁有產品的製造權,但價值的解釋權,仍牢牢握在消費者手中。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太古可口可樂「多通路定價法」


 


經理人月刊   第  29 期  2007.04.01 作者:張鴻



「啵!」一聲多賺了30元!一般消費者到便利商店,買的是「方便 」;到餐廳,買的是「氣氛」。同樣一瓶可樂,可能因為在不同的通路 販賣,而有不同的包裝和價格。可口可樂從細分通路、口味、包裝 ,到建立多品牌策略,或許最能滿足消費者的「渴」望。


烈日正午,美淑懶懶地離開辦公室,旋即轉入巷口的便利商店 。拿了微波便當和可樂,心裡還掛念著下午要做的報告……。結帳時 ,可樂:20元。這個周末,美淑約了群朋友到大安路上一家新開的燒 烤店敘敘舊,烤肉搭配著可樂,友情和味蕾同時加溫……。


結帳時,可樂:50元。同樣是一瓶可樂,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價格呢 ?「消費者到便利商店,買的是『方便』;到餐廳,買的是『氣氛 』和『感覺』。」可口可樂業務暨行銷總監陸巍分析 ,消費者在不同通路,消費習慣也會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的產品也不一 樣。細分通路、口味、包裝所有的通路策略、定價法則 ,最終還是要回到消費者身上。因此,可口可樂(Coca Cola)的做法是:先將通路細分。便利商店、大賣場 /量販店是主要通路,其次是超級市場、軍隊營站及全聯社 、傳統柑仔店;另外,從2004年開始重點發展餐飲通路 ,像速食店、小吃店、中高檔餐廳、泡沫紅茶店等。接下來是口味 。但往往口味是比較大眾化的,只有在泡沫紅茶店,可口可樂會跟店家 一起研發新口味,利用店內一些已經有的原料搭配可樂 ,像最近流行的可樂多多、雪碧多多。因為消費者去泡沫紅茶店 ,就是希望嘗試一些特調的、跟包裝產品不一樣的口味 ,因而在口味上做區隔來滿足消費者的「渴」望。最後才是包裝。


像在量販店裡,我們會看到1.25公升4瓶裝和600毫升寶特瓶4瓶裝的可樂;但在超市只有600毫升,這是因為在量販店、跟在超市裡的消費行為 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消費者會利用周末假日全家人一起去量販店大 採購,也因為會開車去,所以大包裝大容量不會造成攜帶上的負擔 。但超市往往就在住家附近三五分鐘的路程,1.25公升對他來說太重了,相對而言,600毫升比較適合。


另外在超市或量販店還會看到350毫升6罐裝的包裝 ,這在便利商店就看不到。同樣,因為消費者不會去便利商店買多瓶的 包裝,如果要買,他會去超市,價格相對也比較便宜。但逢年過節 、或突然有朋友來訪,可能會想要多準備,可是又不想跑太遠 ,所以針對節慶,在便利商店就會推出4罐裝的促銷,來滿足消費者 「貪圖方便」的需求。「在包裝上做切割,除了是希望在通路上做區隔 外,也能夠在價格上做區隔,避免便利商店跟超市、超市跟量販店在價 格上直接競爭。」陸巍強調,尤其通路之間的競爭愈來愈激烈 ,量販店不只跟同業比,可能還會考慮到超市、便利商店或全聯社對自 己的影響。


因此,如何在通路、產品包裝,甚至價格上做區隔,建立消費者在不同 通路的消費習慣,進而對廠商「區隔化」就成為重點。感覺對了 ,價格翻兩番!通路切割得愈細,對消費者了解愈清晰 ,才能發展出適合這個通路的包裝和產品。以日本全家便利商店來說 ,同樣是便利商店,更細分為在學校附近、住宅附近 、還是在工業區裡面、辦公大樓裡、辦公室附近街道上的通路 ?附近的消費族群是誰?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年齡層分布如何等 。以可口可樂的餐飲通路為例,速食店和餐廳就是不同的通路。


在麥當勞(McDonald's),主要是販售汽水機的產品 ,售價約在20元上下;火鍋店、燒烤店則以6.5盎司/10盎司的玻璃瓶為主,售價幾乎是由店家喊價,只要消費者的「感覺 」對了,價格可能翻上好幾倍。


至於為什麼選擇玻璃瓶、而不用運送方便的鋁罐呢?陸巍分析 ,主要因為玻璃瓶是所有可口可樂的包裝裡,被認為口感最好的 ,搭配鮮食相得益彰;當打開玻璃瓶蓋的瞬間,「啵」的一聲 ,然後再慢慢注入裝滿冰塊的杯中,感覺非常好。再者 ,一般到餐廳消費,價格相對較高,如果同樣是罐裝 ,會讓消費者在價格上有先入為主的想法,「便利商店一罐才20元 ,為什麼這裡比較貴?」所以用玻璃瓶包裝來做區隔。


而在餐廳這個通路裡,又考慮到消費者往往是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去 ,因此又發展出20盎司的大玻璃瓶,大家可以一起共享 ,這其實還是從消費者需求出發。玻璃瓶的應用還包括了限量的 「紀念瓶」。


像可口可樂在去年就推過兩次120周年的紀念瓶、或更早的聖誕節或 奧運,都創造了不錯的買氣。陸巍認為,紀念瓶是最適合在便利商店販 售,因為會去便利商店的消費者,通常願意付相對於超市或量販店更高 的價格。但要注意的是,不能過分運用「限量」,因為運用過於頻繁的 話,會降低消費者的稀有感,覺得「反正這次買不到 ,下次再買就好了」,因此要小心控制活動的頻率。


了解消費者的價值觀「定價」說穿了,就是要消費者「埋單」,因此 ,定價還是要從消費者端的認知開始。一旦某項產品在消費者印象中已 有「定價」,就很難再改變了,以碳酸飲料來說,350毫升罐裝在便 利商店裡就是20元、600毫升寶特瓶就是25元。因此 ,廠商的定價是從零售價而來,消費者對這個零售價的定位是在哪一個 級距,例如咖啡飲料就比碳酸飲料貴一點,然後反推回來。第二步 ,要去了解這個客戶(指通路商)要求的毛利是多少 。當然每一家客戶要求的毛利不一樣,中間會經過多次談判的過程 ,包括配合促銷的活動等,然後可以提供什麼價格。然後再從公司角度 來看,這個價格是不是可以接受、有沒有利潤;也就是 ,消費者的零售價、客戶的毛利,再加上廠商的利潤 ,然後產生進貨價格。多通路發掘商機,以多包裝、多品類滿足消費者 ,正是可口可樂不敗的價格策略。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心理素質定高下---人類心理的「納爾遜效應」


 


 


 


心理素質定高下---人類心理的「納爾遜效應」

郭騰尹


先看一個歷史的故事:
后羿是夏朝有名的神射手,他百步穿楊的功夫全國知名 ,夏王聽說了這位男子的本領,想要領略一下他爐火純青的技術 ,於是找人宣后羿進宮。


夏王令大臣把后羿帶到花園裡找到一個寬漲a帶,叫人找來了一塊一 尺見方、靶心不過一寸的獸皮箭靶,對著后羿說:「我聽說你射箭的功 夫一流,不論立射、跪射、騎射都樣樣精通,現在這個箭靶就是你的目 標,如果你射中的話,我將給你黃金萬兩,但如果射不中 ,代表大家都高估了你,那就要削減你一千戶的封邑。」


后羿聽完夏王的話,臉上頓時凝重了起來,看著一尺見方的箭靶 ,想著這放箭的瞬間,將會立即造成財富的改變,一時之間心潮起伏不 定,平常習以為常的箭靶變得格外遙遠。后羿慢慢的走到離箭靶百步之 遙,取出了箭搭上弓弦,想到等一下可能出現的結果 ,他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手也不聽使喚的抖動起來 ,瞄了許久都沒有把箭射出,他的額頭開始冒汗......。最後 ,后羿一咬牙放開了弦,箭應聲而出,只是射中了距離還有幾寸遠的地 方,他不甘心的再次搭起了弓,可是成績卻一次不如一次 ,最後只能悻悻然的離開了皇宮,心中懊惱不已。


夏王在失望的同時也感到萬分的疑惑,就問起旁邊的大臣: 「你們不是說后羿平時射箭都百發百中嗎?為什麼今天都看不出他有此 能耐呢?」


這位大臣解釋:「后羿平常練習,都是在平常心的情況下進行 ,因此可以將能力正常發揮出來,可是今天的射箭,卻直接關係到他的 切身利益,根本沒有辦法冷靜的施展絕技,這是他今日失常最大的原因 。」


這種因心理負擔而造成壓力過大、以致於臨場表現失常的現象 ,在心理學上我們可以稱之為「納爾遜效應」,其典故是出自於一位名 叫納爾遜的運動員,他平常訓練有素、實力雄厚,可是每當正式比賽時 ,總是因為心理素質而功虧一簣,這種臨場因抗壓力不夠而失敗的例子 ,不論運動場上或工作及生活中,也常常屢見不鮮。


二十多年前的威廉瓊斯盃籃球賽比現在熱鬧多了,當時在南京東路的中 華體育館內坐滿了愛國的球迷,每次與世仇日韓交手時 ,各國選手們幾乎都在為民族自尊心而全力以赴。我記得當時韓國隊也 有一位神射手叫做「李忠熙」,他被喻為亞洲第一神射手 ,每次他上場,對手都要動員專人盯緊他,只是這壓迫性的防守依然擋 不住他假動作過人、挺腰、球兒呈現美麗的弧線勁射入網 。不久國內的職籃成立,李忠熙也曾加入當時的宏國隊 ,讓國內的球迷更容易一睹他百步穿楊的風采。


李忠熙這一身的本領來自他平日紮實的練習,他每天都要求自己練投時 要投進一千次才休息,所以任何位置的投籃都已經變成了一種本能的反 應,像是慣性的動作一樣,出身流暢,自然不會受到臨場的壓力影響 。這個經驗告訴我們,不斷的練習可以讓我們的心意與身體合而為一 ,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好的心理素質,因此成功與卓越來自於基本功的紮 實、來自馬步蹲得穩、來自不斷的練習再練習。


再看看大家所喜愛的王建民,他在美國大聯盟的投手排行榜中投出了台 灣人的驕傲,每當從電視上看到球賽的轉播時,美國的球場上總是坐滿 了四、五萬的球迷,我們從電視上會聽到加油聲及鼓躁聲 ,試著去干擾投手的心情,曾經有記者問王建民:有幾場輸的比賽 ,是否就是受到現場觀眾的影響?結果王建民說,當他站在投手丘上時 ,他根本聽不到外面的聲音,他的注意力都在捕手手套的位置 ,他唯一要做的就是仔細專注的把球投到捕手所指定的位置去 ,即使被擊出了全壘打,他也用同樣冷靜的心去面對下一個打擊者 。這就是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王建民總是酷酷的原因,因為王建民的心理 素質是建立在專注上。當我們專注在一個目標上,就能把握重心 、就不會顧此失彼、也不會分心;能讓自己的心放空 ,不讓過往的憾事影響我們此刻的當下,就會有最好的一次演出。


不論是王建民或是李忠熙,他們都是身經百戰過才有他們的地位與身份 ,王建民也是在小聯盟磨練多年後,才有在大聯盟大展身手的機會 。這告訴我們人類的臨場表現除了練習之外,還需要實戰經驗的累積 ,就像一回生、二回熟一樣,若是第一次總是會讓人心驚膽顫的 。國內的運動選手或是球隊,每次有重大比賽時,都會移地訓練 ,或是找一些國外的隊伍進行友誼賽或熱身賽,一方面讓選手們能夠直 接與外國選手對戰,吸引實際經驗,也可以調整每一個選手到最佳的狀 況。就像是我們在考聯考時,在學校有多次的模擬考 ,其應考時間及出題方式都比照真實的狀況,這樣可以增加臨考當天的 穩定性,否則若是壓力太大,恐怕在學校苦讀三年的東西都會因大腦一 片空白而想不起來。有些能力是不能夠用紙上談兵就獲得的 ,它必須要透過實踐,透過自己的經驗來累積。


一個成功的演說家或是傑出的銷售人員,不是靠看幾本書就能夠養成的 ,不是上過二天魅力表達或潛訓課程就能夠做到的,最寶貴的學習 ,是從親自體驗中得來的。作家鄭石岩曾說:「人必須在不斷的行動中 學習,所學的才是實用的能力;務必在實務中磨練,擁有的知識才會化 作生命的力量。」因此人生的每一次經驗都是老師,都讓我們越來越純 熟並且有自信,有了自信及臨場的放空,讓自己心無旁騖 ,一個神射手就這麼誕生了,一個優秀的棒球投手誕生了 ,任何的奧運金牌選手不也是如此產生的嗎?當然這也包括一位成功的 銷售人員。
心理素質已經證實是一個人出類拔萃的關鍵,而「練習」、「放空」 、「行動」就是養成的方法,希望你人生的這把箭,也能因這三個方法 而讓你命中紅心。

Action is Power
1. 走出患得患失的陰影。
2. 清楚的問自己,什麼是我工作、家庭、生活的靶心?
3. 什麼是我的工作所需要具備的基本功?請每天都去強化這個基本功。
4. 找到會讓你緊張的內在及外在因素。
5. 重要場合時,請相信自己,並且學會深呼吸。
6. 讓自己走出去,要在實戰中檢討改善。
7. 平常心對待自己,也以此心對待萬物。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面對壓力 - 希望我的朋友們都能看一看這篇文章


 


 


 


面對壓力 - 希望我的朋友們都能看一看這篇文章


 









有一天,四十歲出頭的女強人苦惱無助地出現在心理醫生面前:

『我不喜歡我的工作,對同仁沒耐性,我也不關心他們,

我對我的工作感覺沒什麼意義,我每天都覺得很沮喪,

早上爬不起來,晚上睡不著,還會無緣無故的掉眼淚。

我想把工作辭掉,而且我也不缺錢。』


心理醫師問:「你不工作,那你準備做什麼?」
「我只是不想做了!」這位女主管回答。

心理醫師聽完她的情況,立刻勸她打消辭職的念頭。

『你不能這麼做。你如果把工作辭掉,你就會馬上成了一個專職的鬱症 患者。你一定是遭遇到某些問題,你必須去緩解這些問題 ,而不是把工作辭掉。』心理醫生勸她。

當時,這位心緒煩亂的女主管正計劃把工作辭掉,準備到偏僻的鄉下買 一棟房子,一 個人住在那裡。
心理醫師一聽,「那就更危險了!因為你會更寂寞、更難過 。我希望您先就自己的環境調適一下。」

這位及時為女主管踩煞車的諮商師,就是著名的作家鄭石岩。

從事了二十幾年的心理諮商,鄭石岩教授發現,最近幾年,台灣憂愁 、煩惱的人口正不斷在增加。從流行文化裡,更可以感受到這種煩惱的 情緒,無處不在。

歌星周華健唱著中年男人的煩惱,從「鈔票愈來愈難賺 、孩子愈來愈胖,到威而剛的 藍色小藥丸」都讓中年男子煩啊!而原本應該「少年不識愁滋味 」的新新人類,隨著社會的複雜多元,情緒的困境四處蔓延。

歌手林曉培一曲《煩》,直率大聲地喊著:「煩啊!煩啊 !煩得不能呼吸」彷彿是這一代年輕人的心聲。

煩惱為何而起?憂愁為何而起?煩惱為何而生?現代人為何把焦慮變成 一種思考的習慣?

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毛衛中形容,現代人每天都生活在被恐嚇之中 。他指出電視廣告每天都在警告:

               
「你長得太胖了!」

               
「你在床上的表現還不夠好!」

               
「你吃的油裡頭膽固醇太多了!」

「你喝的水中有很多細菌」,搞得每個人都緊張兮兮。

與過去的壓力來源比起來,現代人焦慮的常常是一種?無形、抽象的 ,甚至是想像出的危險。

我們的身體對這些無形的壓力做出反應,肌肉緊張、血壓升高 、心跳加速,腎上腺分泌增加,這些反應可以讓人跑得更快 、跳得更高,在過去可以幫助人類逃離野獸、災難,然後我們的身體就 可以回復正常的狀態。但是到了現代,這種身體反應並不能增加我們解 決壓力的能力。

肌肉緊張並不能增加我們付帳單的能力;心跳加速也不能化解我們跟主 管的衝突。所以我們的身體一直處在應付壓力的狀態 ,但是壓力卻不能解除,身體就無法恢復常態。

【如何解決現代焦慮?】

要解決現代人的煩惱、焦慮,需要改變我們面對壓力的方式。

1
、認識壓力公式

鄭石岩教授在多年的諮商經驗中發現,人的壓力,可以用一個公式表現 ,
壓力=負載╱自我能力


負載等於是卡車上所載的東西,自我功能就好像這部卡車的承載能力 。如果上面負載的東西並沒有增加,可是你現在很難過 ,這就表示有幾個可能,一是你的自我功能減弱了,一是你在上面加了 太多別的東西、太多垃圾。

例如,在辦公室跟同事處不好,回家後跟家人處不好,這些壓力 、這些情緒,全都加到工作上去,就變成垃圾負載。這些衝突、情緒 ,其實跟你的工作並沒有關係,但都全部被加到你的工作裡面去。

2
、減輕垃圾負載

對於這些人來講,鄭石岩教授並不主張馬上把他們原來的主題負載減少 ,要減少的是他們的垃圾負載。
根據這個壓力公式來分析,鄭石岩教授為那位女主管開了三個處方。

               
第一個處方是運動

因為運動可以刺激腦下垂體分泌腦內啡,使人的心情變好。

               
第二個處方是儘量表現出開心的樣子

鄭石岩告訴那位女主管每天進辦公室前,就深深吸一口氣,裝一裝 ,假裝高興,感覺自己的胸口鬆開,把眉毛揚一揚,很高興 ,振作起來,再走進辦公室,並且要記得跟人打招呼。
鄭石岩解釋,一旦你經常這樣作,行為影響情緒,人真得會變得比較快 樂。

               
第三樣處方是

因為笑的時候可以產生內臟按摩。而且笑的時候通常都會深呼吸 ,也會刺激身體產生令人舒服、愉快的分泌物。
幾個星期下來,這位女主管真的有很好的轉變,她保持運動 ,心情也變好了,也不再有辭職的念頭了。

------------------------------ ------------------------------ ----

               
【化解壓力20招】

早起15分鐘→讓自己有更充裕的時間面對早晨的壓力。

改善外表→使自己看起來更美,心情也會更開朗。

把家裡或工作的環境整理一番→如此才能免去找不到東西的困擾。

家電、器具損壞馬上修理或換新→不要任由一些生活不便之處破壞您的情緒。

和樂天派的人做朋友→杞人憂天型的人物,讓您養成擔憂的習慣。

凡事事先計劃→別等到用完最後一滴油才趕著去加油。

做事一件一件來 →尚未完成眼前的工作時,別去想下一個任務。

討厭的工作儘早做完→免得令你心煩。

要懂得變通→有些事情不值得力求完美;有些事情必須妥協、折衷。

把問題說出來和朋友討論→別悶在心裡。

每天做一、兩件你最喜歡的事情→娛悅心情。

每天留給自己片刻寧靜→一方面休息,一方面整理思緒。

不能依賴「記憶」→重要的約會、工作應該用筆記下來,才不會耽誤。

當你感到愈來愈緊張時→試著放鬆肌肉,做幾個深呼吸。

懂得拒絕→學會對你沒時間或沒興趣參與的工作或活動說「不」。

碰到必須大排長龍的情形,不要感到不耐煩。

→因為這就是人生,何不一笑置之,安之泰如。

如果預期必須等候一段時間,應該帶本雜誌去打發時間。

避開吵雜→感到四周聲音過於嘈雜時,可戴上耳塞。

洗個熱水澡鬆弛情緒→夏季可改採冷水浴。

就寢前,先將第二天的生活做一計劃→包括進餐、衣著。

睡眠要充足→缺乏睡眠會使人變得焦慮、易怒。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兩個砍柴人


 


 


你的功夫真的夠了嗎?  越懂得自我充實的人,得到越多..

 有一個年輕的柴夫到山上砍柴,不久,另一位老柴夫也來了 。到了傍晚,年輕的柴夫發現,老柴夫雖然比他晚來 ,砍的柴卻比他多,於是,他暗暗下了決定,隔天要更早到山上去砍柴 。

 
第二天,年輕柴夫很早就到林子裡,他心想:「這次我砍的柴一定比較 多。」沒想到,當他挑著木頭回到柴房時一看,老柴夫所砍下的柴 ,還是比他的多。
 
第三天,年輕柴夫決定,他不但要比老柴夫早到,還要比他晚下山 ,他心想,這次自己所砍的柴肯定比較多。沒想到,這一天 ,老柴夫砍下的木頭,還是比他多。第四天、第五天也是一樣。
 
到了第六天,滿腹疑問的年輕柴夫終於忍不住了,他問老柴夫: 「我比你早到、比你晚下山、比你年輕有力氣,為什麼我砍的木頭還是 比你少?」
 
「年輕人啊!」老柴夫拍拍他的肩膀說:「我每天下山回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磨斧頭,可是你下班回到家後 ,卻因為太累就只顧著休息,斧頭都被你砍鈍了,所以 ,雖然我比你老、比你晚到、比你早下班,但是我的斧頭卻比你利 ,我只要砍五刀,樹就倒了,你卻要砍十幾刀,樹才會倒。」年輕人終於恍然大悟。
 
在經營組織的時候,我經常會鼓勵業務同仁們多多去聽演講、上課 ,但就是有些同仁會說:「我光跑業務就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去上課 ?」此時,我就會用「兩個砍柴人」的故事來做比喻,告訴大家: 「如果一直在砍樹,卻忘了把斧頭磨利,總有一天會感到事倍功半。」
 
人在努力的過程中,也不能忘記成長,所以要一邊做事 ,一邊充實自己。過去的時代或許只要努力砍柴就能生存 ,但在變化迅速的現代,光砍柴是不夠的,而是要邊砍邊磨斧頭 ,不斷地充實自己,終生學習,讓自己不會被市場淘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