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需要好人緣?

如果永遠以「人不和」當成理由「轉換跑道」,那麼致富之路將會離你愈來愈遠!

「靠人吃飯」的業務員

在我那個年代,只要肯賣力工作、跑得勤快,業務員就不愁沒訂單,但是現在景氣直直落,愈來愈多不確定因素,讓達不到目標的業務員處於「內外相煎」的困境。 送禮應酬的交際費用被長官大筆一揮,砍得讓人出手寒酸,但是業績目標絲毫不能放鬆。可是再怎麼不景氣,還是有人的業績不斷成長,他們的祕訣到底在哪裡?回 想創業打拚一路走過來的點點滴滴,其實只要懂得用心經營人脈,不需要花大錢,自然能和客戶建立長久的關係,互動良好,讓生意順利成交。

失業族找工作要透過人脈關係

失業率逐年上升,寄履歷表的傳統做法充其量只能當做輔助工具,現在求職靠的是自我行銷,長期累積人脈資源,才能主動為自己創造機會。

過去的人認為只要努力工作、擁有光鮮亮麗的學經歷,就可以保證找到好工作。但許多企業的重要職務都沒有採取公開徵選,而是透過人脈關係求才。因為與傳統履歷表比較起來,透過口碑可以對於潛在的人格特質和辦事能力有更深入的了解,自然求職成功的機率也比較大。

所以,人脈就像是個人與工作之間的聯繫橋樑,沒有它居中牽線促成,就算擁有再好的工作能力,也無法找到識人的伯樂。當然啦!如果工作能力不好,就算有再多的橋樑,一樣也是白搭!

專業人士靠人脈拓展業務

印象中,只有業務員才會在離開辦公室之後,為了工作去應酬結識人脈。但是,現在的社會競爭激烈,即使是專業人士例如教授、醫師、設計師等,也必須將人脈視為個人的競爭籌碼,在工作之餘努力經營人際關係。

這一點從台北許多夜店、一家接著一家開幕的景況就可以獲知一二,穿著入時的男女,交談內容從美食、品酒、打球到休閒旅遊無所不包,不時還穿插幾句生意經,可見得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都需要建立人脈的連繫。

以人為中心的辦公室遊戲規則

沒有人可以單獨完成工作,即使是現在流行在家工作的SOHO族,也需要透過電腦和人溝通。我常聽到「我不喜歡這個上司,真想換部門」或是「我和同 事甲合不來,不是他滾蛋就是我離開」之類的話。的確,辦公室內的人際關係是造成很多人工作不快樂的主要原因,複雜的職場關係,說穿了,也就是一個小社會的 縮影,以人為主的遊戲規則。如何提高自己的職場EQ,保持幽默快樂的心情,進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尋求工作發展的不二法門。

畢竟在公司裡面,就算看對方不順眼,還是必須一起工作,如果永遠以「人不和」當成理由「轉換跑道」,那麼致富之路將會離你愈來愈遠!從現在起,努力經營和諧的人際關係吧!

好人脈就有好錢脈

人人想要成功致富,在客戶、長官面前成功地推銷自己、推銷商品,根據現代行銷學的七P理論(product, position, promotion, place, price, people, public opinion),其中的people,簡單而言,就是「人脈」,也就是可以幫助我們踏上成功之路的「key-man」。

想成功致富,愛拚就會贏!但有很多人可是拚到臉發青都沒贏,甚至還遠遠落後目標呢!所以我不喜歡「拚」這個字,因為「拚」代表埋頭苦幹,埋頭苦幹的人沒有時間抬起頭來留意身邊的有緣人、用心珍惜生命的貴人,沒有時間省視自己的行為習慣,為成功做最好的準備。

所以,我認為賺錢不要太用力,只要努力就行了。賺錢其實很輕鬆,經營人脈也應該是很自在地交朋友才對,千萬不要抱著戒慎恐懼的心態,四處拚命想認識人,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想要和人「交朋友」之前,你得先給自己做好心理建設,掌握人際關係的關鍵,破除真正核心的問題和禁忌,才能讓人際關係的經營,變為成功的助力,而 不只是認識很多人而已。「建立人脈關係只是為了接觸更多的人,創造更多的機會。」 ──《建立專業人脈關係》(Power Networking)的作者唐娜.費雪(Donna Fisher)如是說。縱橫商場的行銷經驗提供給我的成功心得是:透過認識更多的人,取得更多的資訊,就是通往致富最近也是最快速的道路。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擔心,自己的個性內向不容易交朋友,豈不是注定與成功無緣?

當然不是,人與人的交往,「用心」最重要,用心找出人際問題的重點所在,多了解自己,善用自己的優點,彌補自己的缺點。有人喜歡結識新朋友、喜歡參加社交活動、在別人面前可以很有自信的談論;但是有人卻喜歡透過電話或信件的方式與人溝通。

外向的人可能會認識許多新朋友,收集到最多的名片;內向的人,認識的新朋友雖然不多,但是願意對每一個人付出更多心力,深入認識對方。清楚自己的性格取向,就可以發揮自己的優點,改進缺點,建立屬於自己的好人緣。

【輕鬆一下】

公車上人很多,一位小姐擠在人群裡面手抓拉環,隨著車子晃動,突然車子緊急煞車,這位小姐用力抓緊拉環,沒想到竟然硬生生把拉環扯下來,在整車乘客的關注下,滿臉尷尬的她手拿著拉環,準備下車時,小聲地向司機說:「對不起……司機先生,我把拉環扯斷了。」

司機溫柔地回答:「沒關係,集兩個拉環,送司機的照片一張。」

全車頓時響起一陣掌聲和笑聲。


四歲的眼睛



四歲的眼睛能看見什麼?小狗、小貓?糖果、餅乾?聖誕老人?還是童話裡的小精靈?

當幼稚園的老師把一碗小魚稀飯遞給四歲的小慈,她突然吃不下去,她看見所有的小魚張著大眼瞪著她。

「這些baby小魚應該跟爸爸、媽媽在海裏玩耍,為什麼統統跑到我的碗裏?」

小魚哀傷的眼睛,深深地觸動了她幼小的心靈。她沒有掉淚,只是輕輕地把飯碗推開。從那天開始,小小的心靈跟自己有了一個暗暗的約定。

她還是跟往常般嬉笑玩耍,唯一不同的是,她開始有點「偏食」,起初並沒有人注意到,是後來她到麥當勞吃飯時,阿姨發現她一反常態地只點了沙拉和薯條;到了奶奶家,她也不再吃她最喜愛的排骨和煎魚,奶奶心疼地直嚷著說:

「是誰要她吃素?小小年紀怎麼會吃起素來?」大家一再追問,她卻從來不答。

有一天,媽媽在她的小書包裏發現了一本護生故事,媽媽於是趁機又問她為什麼要吃素,她這才把小魚眼睛看她的事告訴媽媽。

「動物實在好可憐!」說著說著,她淚眼汪汪地哭了起來。

四歲的眼睛,能看見小魚在生死大海裡的掙扎。

同樣一個四歲的眼睛,居然也能照見人間的悲憫。

當四歲的愛西看見電視上衣索匹亞的孩子,用無助的雙眼凝視著她時,她餐盤裏的雞肉就嚥不下去。

「我想把雞肉送給他們!」愛西告訴奶奶

奶奶說:「傻孩子!衣索匹亞好遠,等雞肉送到那裡,也不能吃了!」

「那我們家附近有沒有小孩沒飯吃?」

奶奶說:「我想一定有。」

「我們把雞肉送給他們好了。」

就這樣,一個電視的畫面,一雙雙飢餓的眼睛,讓四歲的愛西生起了強烈的愛心,愛西‧強森基金會因而成立,它的宗旨就是向全世界的貧窮挑戰。剛開始,祖孫二人沿街敲門,很快的,消息傳了開來,她的家裏頓時變成了食品救濟中心。

耶誕節前一天,她第一次發放食物,結果送出一千多件,NBC及其他媒體爭相報導,四方打來的電話響個不停;第二年,一共動用了七個壯漢,才把食品抬上卡車分送各地。

後來,颱風過境,她又增加了衣物的發放。

有一天,有個小男孩在街上被流彈射中,他的父母沒錢為他安葬,愛西聽了非常難過,於是開始為他募款。

愛西今年已經十三歲了,這位四歲就有勇氣和毅力向貧窮挑戰的小女孩帶給世界一句話---

「只要有心,不論膚色、年齡,任何人都可以貢獻己力,改變世界!」

四歲的眼睛,能看見什麼?當我們被俗世纏繞,心靈粗糙,心眼關閉時,孩子真實觀照、慈悲溫暖的雙眼,往往能帶領我們返樸歸真,找回失去已久的童真與清明。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遇到一直搖擺不定的主管或老闆,你(妳)該如何做

遇到一直搖擺不定的主管或老闆,你(妳)該如何做



雅麗的老闆名叫克維,聰明、溫暖又有活力,他經營一家很大的消費型雜誌社,不但對自己的工作瞭若指掌,對屬下的工作也是。雅麗剛進公司對於自己的老闆印象還不錯,一個月後,她聽見同事背後稱他為「搖擺先生」,當時她還感到不解,不久後她就明白了。

有次他說:「雅麗,我很喜歡妳那個關於日本整型手術的點子,找個自由作家來寫吧!看看能不能趕著放在下個月出刊。」

下個月!!!接到「指令」的雅麗匆匆忙忙跑回辦公室去,打電話給位自由作家,向他說明這個案子,然後打電話給旅行社安排飛東京的機票和旅館,又打電話給主編,告訴她克維要把這篇報導放進下個月的雜誌,所以得把其它東西抽掉……

兩天後,克維把雅麗叫進辦公室。

「我考慮了一下,那篇整型手術的報導還是不要做了。」

「為什麼?」

「我們的讀者真的會對遠在日本的事有興趣嗎?這些新科技台灣沒有,至少現在還沒有,所以雖然這是個好點子,但是我想還是下會再做好了。」

天哪!!!雅麗聽到老闆這樣說,又匆匆忙忙跑回辦公室去打電話,好險自由作家還沒去機場,接著打去旅行社說對不起,退了機票和旅館,再打給主編說明……,克維的搖擺不定浪費了她一整個下午。

從赴不赴午餐約會,到換不換雜誌封面,他對什麼事都是這樣,一下要,一下不要,一下又要……。雅麗開始懷疑自己有沒有能力應付,她非常沮喪,於是把自己的不安說給最好的朋友惠珍聽,惠珍邀她晚上過去吃個飯,聊天散心。

惠珍住在她有錢的阿姨家裡,凱莉阿姨準備了簡單又美味的晚餐,邊吃邊說她前陣子在印度旅行的有趣故事。吃完飯,大家一起到沙發上看錄影帶,電影一開演,凱 莉阿姨就起身去廚房拿餅乾,惠珍把電影停掉等她回來;再開演,凱莉阿姨又跳起來說她應該去拿蛋糕給大家吃,電影只好再停一次。同樣的事發生三次之後,雅麗 忍不住同情惠珍。
「沒關係的,我按暫停就好了。在我們家裡,凱莉阿姨一下這樣一下那樣是出了名的,遙控器剛出來的時候,我哥抓過它就說:『看!可以按暫停耶!發明這個的人,家裡一定也有個凱莉阿姨!』」

那個晚上,雅麗不但散了心,連「搖擺先生」的問題都解決了。往後再遇到他一下要,一下不要,一下又要的時候,她就按下暫停鍵,不要立刻去辦,緩個幾小時或幾天(看情形而定),再去勸他改變主意。

「我一直在想你說的那個市調,它真的值得做嗎?要花不少錢哪!」

「妳知道嗎?我也一直在想這件事,我想的跟妳一樣,還是先不要做好了。」

克維每天都有許多的計畫,她都勸他晚點做或不要做,如果他堅持要做,她才動手。往後,她也遇過其他「一下要,一下不要,一下又要」的上司或同事,但她已經有了對付這種人的好法子:按下「暫停鍵」。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有捨才有福

有捨才有福



  房間是家裡的財庫,如果房間裡堆滿了衣物或是不用的東西,最好可以捐出去、義賣或者送人,或慈濟的回收桶都好,總之,就是不要讓這些不穿或廢棄的東西 留放在你的房間,以免佔掉你財庫的位置,佔得越多,錢就會存得越少,所以只要懂得好好的運用居家空間,財運自然會跟著變好。

  佛家說:「有捨才有得,不捨就什麼也得不到」。例如在台北寸土寸金的地段,有些人用一個房間來當做儲藏室,堆滿了舊棉被、舊皮箱、衣物和家具,滿懷著 念舊的心、不捨的心,希望將這些視為傳家之寶的物品一代一代留傳下去,殊不知,後代子孫與這些「傳家寶」已有代溝,不知珍惜,也無法用上,只好年復一年的 擺在原處,任它灰塵滿滿、任它孳生蚊蟲,久而久之家裡細菌叢生,霉氣衝鼻,久住其中,不生病也難。

  因此每一個房間、每一個氣場,都要求採光明亮、通風良好、地盡其利、物盡其用,這是現代科學陽宅學的觀點。但舊社會觀念為珍惜舊資源,無形中卻浪費更 多的資源,以每坪平均二十萬元的價位來看,存放雜物是需要付出相當昂貴的成本的,所以妥善的處理雜物、利用雜物,才能有效的節省空間並聚集財氣。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雞的智慧--與大家分享並共勉之

雞的智慧--與大家分享並共勉之



歐洲一個專門研究動物的機構中,有位教授負責研究「雞」,他很用心地觀察各種雞類的生活形態。

有一天,他在樹林裡發現一隻山雉生了好多蛋,就悄悄地拿了幾個蛋帶回去。

剛好有一隻母雞也生蛋了,他把母雞生的蛋取走,換上山雉的蛋。

母雞看到蛋不一樣,猶豫了一下,但是很快地就去孵這些蛋,既溫柔又謹慎,好像在孵自己的蛋一樣。

經過一段時間,小山雉破殼而出,母雞帶牠們到樹林裡,自己用爪子將土撥開,尋找土和樹根之間的小蟲,然後咕咕地叫著那些小山雉來吃。

教授看了好驚訝!因為以前這隻母雞生的小雞,都是餵食人造飼料;這一次,母雞居然知道小山雉不吃飼料,只吃自然界中的食物。

教授又拿了一些鴨蛋讓母雞孵化,母雞一樣耐心地把鴨蛋孵化成小鴨,然後帶著小鴨到水池邊,讓小鴨在水裡游泳。

這兩件事讓教授明白一個道理──人類認為愚蠢、沒有感情的雞,其實是既有愛又有智慧!

牠僅僅幫忙孵蛋就能了解新生命的習性,並帶領牠們學習上帝賦予新生命不同的生存技能, 牠們都能如此,更何況是我們,有著不同的個性、習慣、觀念. 但是我們往往會要求鴨學雞鳴,山雉學雞吃人工飼料,強迫他人按自己的意思走. 往往人與人之間的誤會、衝突,源自於此。

一個團體能否和諧安定,關鍵就在於團體中的個體,能否相互尊重、包容,以慈悲的胸懷彼此扶持,而非相互計較、埋怨;以清淨的智慧化解紛爭,而非任由無明的情緒蔓延。

一隻母雞能夠以愛心和智慧,對待外形和生活習性皆與自己不同的異類,身為人類的我們,只要肯用心,當然也能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彼此相待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最後一個最珍

最後一個最珍



我將車子彎進加油站洗車,看到我前面已經排了六輛車,心中開始覺得不耐煩,加上車陣移動得很慢,決定放棄不洗準備離開, 但看到已經有車跟在我後面,動彈不得,只好很沒耐性的坐在車上繼續等下去。

喘了一大口氣後,卻看到一幕對比鮮明的景象,景象中是一位年紀大概已有六、七十歲,頭髮與鬍子都已是白灰色,但是卻滿面笑容的歐吉桑,以及另一位年輕人, 判斷應該是打工的學生,臉上則沒有什麼表情。這兩位年紀相差很多的搭擋,分別站在洗車道的兩邊,拿著大毛巾幫通過洗車隧道的車子擦拭乾淨。

這位歐吉桑雖然年紀已經是那位年輕人的三倍,看得出來,他的動作比起年輕人卻要乾淨俐落許多,但是歐吉桑擦車的速度卻是年輕人的兩倍慢,每次當年輕人擦完 一輛車,站在一邊等下一輛車時,歐吉桑大概都只擦到一半車身而已,因為他擦得實在是細心。原來洗車速度慢的原因,是出在這位老先生的緣故。我心中暗地拜託 這位歐吉桑加快速度。

好不容易輪到我,一樣的,當年輕人已經把我的車子右邊擦完時,歐吉桑仍然精神抖擻的幫我擦著車子的左半部,我壓下車窗,輕敲著我的方向盤,從後視鏡中看著歐吉桑擦拭車子的行李箱與後車窗,希望能趕快結束離開。

好不容易全部都擦完後,歐吉桑走到我的車門邊,很誠懇地跟我講說:『先生,你的車比較高,車頂擦不到,很抱歉喔!』

天啊,在這裡洗車是免費的,歐吉桑盡職的樣子讓我很好奇地問他:
『你是加油站老闆嗎?』
『不是啦,給人僱的啦!』
『為什麼那麼賣力?年輕人都跟不上你!』
『少年郎機會多,這裡可能是我這輩子最後的工作機會了!』

呼!對歐吉桑而言,因為可能是最後一個機會,因此他會真情地看待自己的工作,熱情地付出自己來珍惜它,很顯然的,珍惜讓他打開真情,真情讓他全力付出。對年輕人而言,因為還有很多未來,因此無需珍惜現在。

這一幕讓我想起一個『珍惜才算擁有』的寓言故事,有一位農夫跑去找神父,希望神父能幫他想個辦法,因為農夫抱怨自己的房子實在是太小,全家五口要擠在只有一個房間的房子裡,擁擠不堪。神父聽完後,答應幫忙,但條件是農夫必須照著神父的指示做。農夫點頭同意。

神父於是叫農夫先回家,並要農夫把養在戶外的雞鴨全部趕到房子內,農夫納悶地問神父說,既然房子已經太小,為何還要再把雞鴨趕進房內湊熱鬧,神父沒有多做解釋,只要求農夫照做。

第二天,農夫氣極敗壞的跑去向神父抱怨說,房子現在更擁擠了。神父沒有多說,只請農夫先回家,但是這次卻要農夫把拉牛車的牛也趕到房子裡,農夫更加不解,一臉不情願地回家把牛也趕到房子內。

第三天,農夫疲憊地跑去找神父,因為房內根本沒有空間可以睡覺,懊惱地向神父抱怨為何要如此折磨他。神父一樣笑而不答,然後請農夫回家,但這一次是要農夫回家後把牛雞鴨全部趕到屋外,然後隔天再回來找神父。

隔天,農夫依約回去找神父,看到神父時,不待神父開口,農夫高興地向神父說:『房子現在夠大了!』

房子沒變,農夫卻變得滿足了,工作沒變,歐吉桑卻比年輕人滿足,農夫與歐吉桑似乎都已體會到,滿足源自於珍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