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為善才能財源廣進

做生意篇

一個有生意頭腦的人,一個能洞察行情的人,一個有著良好的人際關係的人,一個具有良好的經商心態的人,一定會在商場上左右逢源,穩步發展,財源廣進。這就是李嘉誠成功做生意的奧秘。


【生意場待人之道】
與人為善才能財源廣進


中國古代有「和氣生財」的說法,這裡的「和」就有「與人為善」的含義。李嘉誠正是這樣一個深得和氣生財要訣的聰明人。

「要照顧對方的利益,這樣人家才願與你合作,並希望下一次合作。」追隨李嘉誠二十多年的洪小蓮,談到李嘉誠的合作風格時說,「凡與李先生合作過的人,哪個不是賺得荷包滿滿!」

香港廣告界著名人士林燕妮對此更有深切體會。她因主持廣告公司,曾與長實有業務往來。廣告市場是買方市場,只有廣告商有求於客戶,而客戶絲毫不用擔心有廣告無人做。這樣,自然會滋長客戶尤其是像長實這樣的大客戶頤指氣使、盛氣凌人的氣焰。

林燕妮回憶道,頭一遭去華人行的長江總部商談,李嘉誠十分客氣,預先派了穿長江制服的男服務生在地下電梯門口等我們,招呼我們上去。

電梯上不了頂樓,踏進了長江大廈辦公廳,更換了個穿著制服的服務生陪著我們拾級步上頂樓,李先生在那兒等我們。

那天下雨,我的一身被雨水淋得濕漉漉的,李先生見了,便幫我脫下外衣,親手替我掛上,不勞服務生之手。

雙方做了第一單廣告業務後,彼此信任,李嘉誠便減少參與廣告事宜,由洪小蓮出面商談下一步的售樓廣告。

有時開會,李先生偶爾會探頭進來,客氣地說:「不要煩人太多呀!」

我們當然說:「愈煩得多愈好啦,不煩我們的話,不是沒生意做?」

加拿大名記者John Demont對李嘉誠的為人讚嘆不已:

「李嘉誠這個人不簡單。如果有攝影師想為他造型攝像,他是樂於聽任擺佈的。他會把手放在大地球模型上,側身向前擺個姿勢……」

李嘉誠的「與人為善」,更多的是他所受的傳統文化的薰陶,以及父母對他的諄諄教誨。而難能可貴的是,李嘉誠將他與人為善的哲學真正落實下來,並堅持下來了。

李嘉誠金言: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較難,生意跑來找你,你就容易做。那如何才能讓生意來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結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慮到對方的利益。

◎聽得進勸告

任何一件事情的完成,絕對不可能是單獨一個人的力量所造成的,即所謂眾志成城。

凡是參與這件成功事業的人,都是我們的夥伴和朋友,跟我們息息相關。可是我們卻常常有意無意間失去了朋友。要知道,損失一個朋友像損失一條胳臂。時間雖可使創口的痛苦減除,但失去的永不能補償。尤其失去一位好友是相當遺憾的一件事。

我們務必要深深地檢討:為什麼會失去我們的朋友呢?

可能是他們發現了我們的缺點多得使他們吃驚,錯誤大得使他們無法容忍,雖然他們再三規勸,可是我們仍然是我行我素,絲毫沒有改過的意思,他們在失望之餘,悄然離開了。當我們發覺時,已經失去了一位朋友。

知道嗎?那些私下忠告我們,指出我們錯誤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因為他們為我們著想,才甘冒不韙,希望我們改善無法立足於社會的缺點。這樣的朋友,我們應該緊緊抓住,好好的跟他相處,多從他們那裡得到忠言。

但是,大多數人的耳朵是聽不進刺耳忠言的即所謂「忠言逆耳」。人們一般都喜歡聽到阿諛、讚美,喜歡戴高帽,以致分不清是真是假,陶醉在美麗的謊言中。一聽到刺耳的真心話,便認為這個朋友故意揭他的瘡疤,有意跟他過不去,嘴裡不說,心裡不服,漸漸躲避那個朋友了。

請轉換一個角度想想,假如我們有這樣一個朋友:他喜歡說謊,不守信用,很多朋友都對他的缺點感到不滿。我們怕他如此下去,會失去很多朋友,而陷於孤立。於 是基於一片好心,誠誠懇懇地勸告他,希望他知道自己的過失,下決心改過。我們把他當作自己的親兄弟般,懷著「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心裡,苦口婆心的去規 勸他。

儘管我們說得非常誠懇,非常得體,但一語道破他的隱私,一下子觸著他的瘡疤,他是會感到痛楚的。如果他能夠忍著痛楚,立下決心改過,我們會很高興。因為我們的勸告發生了作用。使一個不守信用的朋友變好,如同老父親看見浪子回頭般,既難過又歡喜。

反過來,假如我們的朋友對我們的勸告感到不滿,認為我們是存心揭他的瘡疤,因而態度惡劣,出言不遜,相信我們會難過得勃然而起,拂袖而去。同理,我們如果用這種態度去對待敢於規勸我們的朋友時,我們等於是「自絕於人」,從此失掉一位好友了。

生意場上的人應明白:那些私下告訴你錯誤的人,才是你真正的好友!





桃樂絲老太太的小冊子

 


生病時,小學尚未畢業,學校念我平日功課不錯,勉強頒我一張畢業證書,這是我最高學歷。


生病的人多愁善感,想到同學都能如願升學,參加聯考,只有我坐困愁城,便不由兩眼淚汪汪。母親被我哭煩了,就找了些「閒書」給我打發時間。這一招還真是管用,沉溺在書中世界的我,忘記病痛,忘記眼淚,忘記時間的流轉。


記憶最深的就是每天傍晚,母親忙完一天的家事後,出門為我借書。躺在床上無所事事的我,看書如吃書,狼吞虎嚥,囫圇吞棗,一本厚厚三、四十萬字的小說,往往一天就可以看完。很快的,鄰居以及附近村落的書報雜誌都給我借光了。


天無絕人之路,正巧此時,父親認識一位服務圖書館的沈振宇先生,彷彿「芝麻開門」,我簡直像掉進了知識的寶庫,藏書不但豐富,而且本本都是名著。


我想沈大哥一定察覺我純粹打發時間的讀書習慣,因此常在書中夾封短信,問我讀書的心得,建議我試著做一些分析,也把他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我討論。慢慢的,我從消遣式的讀書方法開始懂得如何賞析一篇文章。


沈大哥開啟了我的文學大門,後來之所以能夠走上創作之途,沈大哥的啟迪絕對是重要因素。


既然對文學產生了興趣,順理成章的報名參加當時頗富盛名的中華文藝函授學校。顧名思義,文藝函授學校是利用通信的方式授課,每周發一課講義,隔周交一篇作業,由老師批改。其中王文欽先生是我國文先修班和進修班的導師。


說 來沒人相信,我的第一篇文章從頭至尾「一氣呵成」,連段落都不會分。在王老師的循循善誘下,進步神速。我不知王老師給分數是否一向寬厚,總之,我每篇文章 都是九十幾分,遇到老師認為精采的句子,更是紅筆連連圈點。可想而知,對一位失學的少年孩子,這是多麼大的鼓舞和激勵,老師的肯定幫助我找回遺失已久的自 信和自尊。


這其中還有段小插曲。我的手腕關節因病變周轉不靈,以致寫起字來歪歪扭扭,王老師含蓄的問我,是否用左手寫字,我當然明白他的意思,但好強的我不願因此博取別人的同情,並未說明,但因這樣的刺激發憤練字,到後來我的一筆字還獲得不少人的稱讚呢!


事隔四十年,我和沈大哥意外的取得聯繫,但王老師卻始終緣慳一面,十分遺憾。


從閱讀到心中有話想說,從創作到集結出書,這又是一段漫長辛苦的路。


認 識九歌出版社的蔡文甫先生則別有一番曲折。蔡先生和儼弟的岳父是一起穿草鞋長大的好朋友,在儼弟的婚禮上認識。時任《華副》主編的他立即向我邀稿,後來他 創辦九歌,我也順理成章成了第一批作者,結下一段文字緣。後來我才發現蔡先生曾是當年中華文藝函授學校的教務主任,又多了一層師生關係。


蔡先生的確是位忠厚長者,對後進晚輩如我者提攜甚多,知道我以版稅度日,經常打電話關心我錢是否夠用,幾次住院,他都前來探望,送錢給我。


外人很難了解,家有殘障兒或慢性病童,對父母來說是多麼大的負擔,許多家庭為籌措醫療費用甚至傾家蕩產,我比較幸運的是父親服務軍職,可以以軍眷的身分享受免費的優惠,父親退伍後,我仍在他的庇蔭下做一名小小的榮眷,及至創辦伊甸,戶口遷出,才發現從此看病失了保障。


偏偏我這個董事長屬於資方,不合勞保資格,對於一個經常以院為家的慢性病人,沒有任何醫療保險,簡直無法生存,茲事體大,非同小可。幸好蔡先生及時伸出援手,特別在他的出版社內給我補了一個編輯的名義,方才解了我燃眉之急。


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特別容易記恨,誰得罪了我們,誰辜負了我們,誰又背叛了我們,我們總是耿耿於懷,忿忿不已。可是卻往往忘了在我們一生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感謝的人和事,或許是幾句鼓勵的話語,或許是一抹善意的微笑,或許是在孤單時陪我們走了一段路……很可能這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一些亮光和熱度。


某次和一位知名藝人參加一個座談會,席間她曾提到幼年生活困苦,父母日日操勞也難得溫飽,每次看到玩伴都有錢買零嘴吃,就羨慕不已。有天,實在嘴饞得厲害,伸手向阿母討五角錢,沒想到換來一巴掌,阿母罵她說:


「死囝仔,飯都沒得吃,還想吃糖,乾脆去死好了!」


她心裡又是委屈又是氣憤,一路哭哭啼啼往河堤跑,決定死給阿母看,叫阿母後悔一輩子。


她原本是賭氣,希望阿母回心轉意,誰知阿母根本不理她,一個人蹲在河堤上騎虎難下,越發哭得傷心。


大概是她的哭聲引起河邊垂釣的一位老阿伯的注意,老阿伯問清原由後,呵呵笑著說:「嘸要緊,五角而已,喏,給你,別哭啦!」老阿伯在她手中塞下一枚五角硬幣,她很想拒絕,又捨不得拒絕,半推半就的收下了。不過,她並沒有拿去買糖,而是珍藏起來,直到今日,她還記得陽光下閃閃發燦的那五角硬幣。


另一位朋友也同樣家境貧寒。他說,念小學五、六年級時,每晚補習到九點多才回家,總會經過一個賣魚丸湯的小攤子,在又累又餓的情況下,總覺得那魚丸湯噴香撲鼻,教人饞涎欲滴,只可惜囊中羞澀,只能望梅止渴一番。


有一次,他忘記什麼原因,父親獎賞他五角錢,可是一碗魚丸湯要兩元,他躊躇許久,終於鼓起勇氣,怯生生地對老闆說:「我只有五毛錢,可不可以只買一粒魚丸?」


老闆看了他一會兒,舀了一碗魚丸湯給他,碗裡明明白白放了四粒魚丸,他吃了一驚,結結巴巴地說:「老闆,我只要一粒就夠了。」


老闆笑笑,慈和地說:「沒關係,免算錢!」


很多年後,他已經吃得起燕窩魚翅,但他發現,沒有一種食物比得上那一碗魚丸湯來得滋味鮮美,回味無窮。


感 謝,是一種美德,而能把這種美德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恐怕要數加拿大的桃樂絲老太太。根據《讀者文摘》的一篇文章報導,她在八十五歲去世之前,把她的遺產分給 兩百三十七個人,這些人在她一生中,曾有意無意間幫助過她,雖然他們自己都未必記得,然而桃樂絲老太太鉅細無遺的記錄在她那本保存了五十三年的帳冊上。


        但願我們手中也有這樣的一本小冊子,點點滴滴記下人世間的真情與恩惠,常存感謝之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