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台灣有400萬「新年輕人」冒出


生命的下半場,該如何看待?盧素蘭,61歲才學攝影,靠一張照片轟動鳥界;美國前總統卡特,74歲開始學習寫小說……赤子之心,讓他們忘卻年齡,永遠在成長!

文●李盈穎 研究員●劉承賢 攝影●楊文財

如果我們都會老,那麼最好盡可能活得老,也活得好!」這是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華特博茲(Walter M. Bortz)對生命的看法,他因此提出「敢」(DARE)活到一百歲的妙方,從飲食(Diet)、態度(Attitude)、更新(Renewal)、運動(Exercise)四個方向「熱活」。

拍鳥的她:扛近十公斤器材走兩公里 
一張新過境鳥種照,一夕成名


盧素蘭就是台灣的「熱活族」。

她一下車,帶著攝影器材,沿著防風堤,躡手躡腳,快步走進紅樹林溼地。她肩上負著三角架、長鏡頭、相機,重達九.六七公斤。

馬來西亞鷹島的溫度大約三十四度,兒子邱銘源頻頻拭汗,盧素蘭卻沒感覺。她眼觀八方,搜尋鳥蹤,全身緊繃,昨天另一隊隊友拍到金背啄木鳥的消息,讓她忘路遠近,扛著器材走了兩公里。直到發現標的物,驚喜之情蓋過了身體的疲累,盧素蘭輕輕放下角架,旋轉鏡頭對準鳥兒,可惜啄木鳥站的位置不好,與背景顏色糊成一片…。

結束一天行程,回到飯店用飯已八點半,盧素蘭將手提電腦、讀卡機拿出來,上傳、整理照片,她一張張地看,看到第十五張又回過頭去看第二張,比較兩張幾乎快一樣的「鳥表情」何者好看,邊看邊滿足地笑。一個晚上,電腦鍵盤不斷發出「喀喀喀」聲音,直到十一點。邱銘源轉頭一看,完成工作的母親酣聲連連,才就寢一分鐘,已進入夢鄉。

盧素蘭,一隻耳朵已聾、一隻耳朵重聽,今年六十五歲,學攝影四年,這是她第二次為了拍攝鳥類出國,因為聽不到,她無法用聽力尋找鳥兒,每張照片都是她窮盡眼力四處張望來的。同時,她是酒商約翰走路(Johnnie Walker)第三屆夢想資助計畫,在百人中挑出五位得獎者的其中之一,得到新台幣一百萬元獎金;她也是台灣第一個拍到新過境鳥種——棕眉山岩鷚的攝影家。這種鳥生活在西伯利亞東北處,很少到江蘇以南,二OO四年十月下旬於野柳,盧素蘭在牠出現的十分鐘裡,因相機功能較好拍到清楚全貌,轟動鳥界,被當時的《大地地理雜誌》採訪(編按:已於二OO五年七月停刊),以高齡銀髮族、初學攝影的身分,被稱為鳥界的「野蠻阿嬤」。

盧素蘭純粹為著興趣拍鳥的照片,被兒子結集成power point檔,外加有趣的文字說明,想不到在網上傳開,網友一集集傳閱「素蘭阿嬤」拍的鳥照片,目前已有十八集。在讀者不斷鼓勵下,素蘭阿嬤買了一本圖鑑,朝著記錄圖鑑裡台灣的六百五十種鳥照片邁進。每拍到一種,她就在上面打個勾,目前已拍了二百六十五種。圖鑑被翻了千回,黃昏的生命也躍動起來。

如果,已經六十五歲的你,一耳已聾、一耳重聽,將如何與這世界相處?今天之前的素蘭阿嬤,怎麼也沒想到人生如此多彩,六十五歲會成為攝影家,會成為《商業周刊》的封面故事主角。素蘭阿嬤,是華特博茲論述的「熱活族」代表,活得「不耐凡」,以赤子之心看待生命的下半場。

台灣老化速度之快已居世界第二 
勇敢追尋第二生涯夢想的人卻不多


如果人口推估模型正確,二○一八年,台灣將由「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進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也就是六十五歲以上人口達一四%,增加速度是全世界第二快的國家,僅次於日本。換句話說,法國歷時一百一十五年、瑞典八十五年、美國七十二年,台灣只用了二十五年的時間,就讓老年人口從七%變成一四%。

而老年化速度最快的日本,已有很多針對團塊世代(指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者,如美國的戰後嬰兒潮)開始進行退休後何去何從的討論。在《二○一○年的日本,從雇用社會轉變為創業社會》書裡提到,傳統的退休概念即將崩解,團塊世代的第二生涯將是三種生活方式的綜合:

一、從壯年期的義務性勞動中解放,開始追求自己的人生,也就是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
二、因為長壽化而必須繼續工作賺錢。
三、回饋社會的生活方式。

當這份調查要團塊世代具體寫下自己的第二生涯夢想,有九三%的人很詳盡地描述想做的事,這表示大部分的人早已在建構準備自己的第二人生。有人希望坐上世界各國的鐵路環球旅行;有人要用數位相機拍下所有的樹木,分類樹木種類;或是用陶器做成吃飯用的所有食器。挑戰目標則有人挑戰文學獎、馬拉松、網球比賽、短跑賽。有趣的是,預計未來一年日本將會有十萬人自行創業,而創業的內容有許多獨特的企畫,譬如「修理小孩子的玩具」、「開鑿炭窯的工作」、「產業動物獸醫」、「墳墓清潔」、「開遊漁船」等。

可惜的是,台灣的「熱活族」不多。根據內政部二○○三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老年生活期望前三名分別是身體健康、與家人團圓和樂、經濟來源無虞。第四名才是「過與自己興趣相符的生活」,其他像是出外旅遊、繼續進修、做志工的比例並不高。

在華特博茲的「DARE」理論中,提到兩大心靈指標:態度(Attitude)與更新(Renewal)的項目上,他提出要多訓練腦力,多寫信、作義工、學語言、學樂器、關心外界事務、不封鎖自己。因為人有創新的靈感是與生俱來的能力,重點是要操練,不活動就老化。

歸納起來,隨著時間過去,身體雖然有許多機能大不如前,但一個人的內心如果堅強、意志堅剛、情感豐沛、心思清明,反而會勝過身體的難處。所以要熱活、活得熱情有三件事:一、有夢,讓興趣大發揮。二、要嘗鮮,好奇心不死。三、以赤子之心綿延學習。

好奇心,是非常神奇的心靈魔術。如果,你覺得成為美國總統已是人生的顛峰,卡特的故事會顛覆你的刻板思維。一九八一年,五十六歲的美國前總統卡特退休,想不到卻開啟他人生的新頁,他給退休者的忠告是:「追求未完成的夢」。他自己則是寫了十多本書、做家具、蓋房子、打網球與滑雪,更在七十四歲時學習寫小說。

未來時代,誰有權力定義我們的年紀?

這世界上,有兩種極端的人,「老邁的」年輕人與「年輕的」老人。顯然,定義誰是老人的權力,不是歲月。

from商業周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