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認識過敏的成因,瞭解針灸與過敏

室內的灰塵、花粉、霉菌、動物的毛屑、蛋品、牛奶、藥品……等等,對一般人來說不成問題,但是異位性過敏的病患就會對這些敏感而起反應、發作,以免疫學的用語來說就是「對抗原過敏」。

有的人是只會對一種抗原過敏,但是通常大部分的人,都是同時對多種抗原過敏。另外,異位性體質較嚴重時,在幼年就容易發病,異位性體質不嚴重的話通常到青壯年也不會發病,而治療的原則就是避開會導致發病的抗原。

異位性是指特定過敏症狀的名詞,原本異位性(atopy)的意思是「奇妙的」,是1923年柯卡(Coca)用以描述擁有對外因性抗原容易敏感的遺傳性體質的個體狀態,有外因性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花粉症、蕁麻疹、過敏性腸胃炎……等疾病。

有很多人會問:針灸是減敏療法嗎?在籠統地提出結論之前,我們不妨先試著瞭解過敏吧。

認識過敏1:因努伊特人與花生四烯酸

常常聽說多攝取沙丁魚及鯖魚等藍色背部的魚,會比較不容易得到動脈硬化及腦梗塞。此一說法是衍生自英國人——約翰.范恩(John Robert Vane)的免疫學研究。

此一研究發現:相較於歸化丹麥,並與丹麥人採取相同飲食生活的因努伊特人(舊稱愛斯基摩人)而言,住在格陵蘭的因努伊特人較不易形成血栓,幾乎不會罹患心肌梗塞、腦梗塞及糖尿病等等,擁有不易造成動脈硬化的體質——也就是擁有不易止血的傾向。推測原因可能是因為:因努伊特人所食用的魚類油脂中,花生四烯酸含量很少,反倒是結構相似的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較多。

以食物形式被攝取的花生四烯酸,會以脂質的形式蓄積在人體的細胞膜裡,一旦花生四烯酸因為發炎反應而從細胞膜游離,就會進入細胞內製造前列腺素與白三烯,並吸引白血球靠近並將之活化,結果導致——血小板凝集,也就是延長發炎症狀




認識過敏2:過敏就是發炎反應

我們都知道——發炎反應是生物體防禦機制的重要機能,然而為了消炎而被生成的花生四烯酸,其代謝產物一旦製造過多時,卻又會導致發炎症狀延長,反而使得症狀惡化。為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謝,醫師通常會選用消炎藥物,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及吲哚美辛(Indomethacin)等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物,它們的作用在於:阻斷花生四烯酸經環氧合酵素的代謝過程

認識過敏3:減敏療法

既然無法避開導致過敏的抗原,那麼就必須進行「減敏療法」。

也就是,以少量的抗原讓身體敏感,誘發微弱反應,等身體習慣了這樣的反應後再重複刺激,一旦慢慢習慣的話,不久身體就會降低對抗原的敏感性,順利的話這種敏感性還會消失。針灸對異位性疾病的治療會讓人覺得類似減敏療法,因為針灸的刺激會讓花生四烯酸游離而有微弱的敏化反應。但是,扎針與針灸的刺激與病因並不一致,所以也有反對論認為這不算是利用特定抗原的敏化反應。


在談了這麼多關於過敏的知識之後,我們瞭解到:當今的醫學,對於以針灸治療過敏的研究仍不夠完備。若是真的希望透過針灸的方式治療過敏,還是建議應該到合格醫療院所,接受專業醫師的諮詢。




fr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