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護肌膚,不當乾美眉

文/劉紫彤

冬季皮膚的角質層會較平時來得乾燥、脆弱,
依膚質用對保養品,
才能讓自己內外都散發出美麗光澤!

天氣漸漸轉涼,許多皮膚方面的疾病也趁乾冷群生。曾在英國行醫多年的麗姿添身醫學美容診所醫師鄭丁靚表示,由於冬季氣候偏屬乾燥,濕度也相對不足,加上人 體本身皮脂及汗腺分泌下降,使皮膚的角質層較平時來得乾燥、脆弱,患者的求診率明顯增加。據她觀察,在門診中約有四成左右的民眾都是因季節轉換所引起的皮 膚病而前來就診,當中又以冬季癢、凍瘡最常見。


冬天常見皮膚問題1
愈洗愈癢的冬季癢



「冬季癢」又稱缺脂性皮膚炎(Asteatotic dermatitis) 或老年性濕疹(Eczema hiemalis),其好發族群以中、老年人為主。鄭丁靚醫師表示,這是因為人類的皮脂腺及汗腺活性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減衰退甚至萎縮,皮膚會較年輕時乾燥 許多。這也是為什麼孩童時期不必額外塗抹保濕、護膚保養品,老了卻必須注意皮膚是否缺水,並時時補充油脂的原因。

通常患者的皮膚會奇癢無比,甚至會影響睡眠。一般門診常見的症狀是在四肢與軀幹上見到不規則紅斑、紅色網狀的龜裂、粗糙、脫屑及抓痕。鄭丁靚醫師指出,有 人誤以為冬季癢是因為「沒洗乾淨」所引起的,而大量使用沐浴乳、藥皂、消毒水,甚至加上刷子拚命搓揉刷洗。事實上,這樣不但會洗掉皮膚表面的天然水脂層, 還會刺激角質基底層,使角質不正常增生,導致皮膚變得更厚、更粗糙、脫屑更多,而對防禦乾燥的能力卻反而降得更低,皮膚搔癢的感覺更加嚴重。

另外,原本即為乾性膚質或乾性皮膚疾病的人,如異位性皮膚炎、魚鱗癬患者,由於先天較缺乏皮脂分泌及角質層功能失常,冬天也比較容易引起搔癢。鄭丁靚醫師 表示,若患者因皮膚癢而任意抓搔,很容易發生濕疹樣病變,甚至是局部性感染,因此最好盡速就醫,千萬不要小看皮膚表層的搔癢,或是聽信偏方,隨便買成藥來 擦。



冬季常見皮膚問題2
紅腫癢痛的凍瘡



凍瘡常出現在寒流來襲後幾天,症狀是在手指、腳趾或耳朵等身體末稍部位,產生泛紅、灼熱、腫脹、疼痛或搔癢等不適感。

鄭丁靚醫師指出,這是因為外露的肌膚受到低溫刺激,皮下小動脈發生痙攣收縮,產生血液瘀滯,長時間下來局部組織開始缺氧,導致細胞受傷。一旦凍瘡產生,皮膚表面會浮現如瘀血般的色塊,嚴重時不但會產生水泡,導致潰爛,痊癒後也會留下傷疤,該處對冷空氣的敏感度也會提高。

凍瘡的治療與預防最重要的就是「保暖」,尤其是四肢及頭部。室內溫度最好能保持在15℃以上,相對濕度在50%左右。此外,鄭丁靚醫師建議民眾平時應增加 身體的運動量,不要太過勞累或承受太大的壓力。在飲食方面,營養要均衡攝取,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穿衣時,也不要因為怕冷就穿太小或太緊的衣服,否則容 易造成血液循環不良,進而產生凍瘡的症狀。

必要時,也可搭配藥物治療,以減緩症狀。此外,若有末稍神經病變(如糖尿病患者),對於溫度、痛覺比較不敏銳,更需特別當心。這些人常對於四肢末端的傷口,尤其是腳趾受傷而不自知,導致皮膚發炎、感染,造成更多併發症。因此,冬天更要注意四肢和耳鼻末梢的保暖,以免凍傷。

大家健康雜誌》100年12月號更多精采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