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園地》

書名:北歐瑞典的幸福設計

作者:山本由香 譯者:劉惠卿、曾維貞 出版社:西遊記

出版日期:20060522

內容簡介:「適用於每個人的,才是好設計」,設計應像空氣、像水一般,關懷每個人,為生活帶來幸福。北歐這片北國極地,除了峽灣、極光與森林外,也以生活品質及美感著稱,在日常生活中,傑出的設計作品無所不在,其中又以瑞典為代表。

  瑞典設計一向師法自然、以人為本,線條理性簡潔,又極具功能性。本書從早晨的餐桌開始,循著北歐的生活步調,介紹日常的生活雜貨、家具家飾,公共空間如地鐵站、醫院、社區住宅、圖書館、墓地,及辦公用品、衣著等。讓讀者充分體驗北歐擁抱自然、體貼入微的幸福況味,包括:超市就是設計寶庫;趣味盎然的圖案設計,居家最佳拍檔;地鐵站,全世界最長的美術館;像設計家旅館一樣舒適的醫院;連麥當勞也在斯德哥爾摩展現不同樣貌;去跳蚤市場找古董……等。並特別介紹新生代的設計師,預測北歐未來設計潮流。

本書特色:北歐設計近幾年在台灣逐漸受到矚目,本書則是第一本從生活出發的書籍。作者以一篇篇隨筆和照片,從日常生活的小處出發,引領讀者進入北歐生活,了解瑞典的設計觀念,及其背後的生活態度、價值觀,進而體認幸福的真諦。

歐瑞典的幸福設計

地鐵站,全世界最長的美術館

  斯德哥爾摩地鐵站,風貌豐富多變,原因之一是車站建築體的內部構造很像洞窟,特別是「藍線」上的車站,是鑿開石灰岩層建成,牆壁和天頂都是裸露的岩盤,第一次看到可能會不習慣吧。這些凹凸不平的岩層上,有各種不同顏色的彩繪裝飾,還有具現代感的立體作品鑲嵌其上,讓人大飽眼福。另一個原因是:地下鐵全長一一○公里,該市活用車站,使它搖身一變,成為全世界最長的美術館。

  該市地下鐵於一九五○年通車,當時已有利用藝術美化地下鐵的計畫,這種結合公共空間與藝術的構想,源於瑞典的社會傳統:「設計或藝術不為少數人服務,任何人都有權利享受。」五○年代,斯堪地那維亞設計風格趨於成熟,簡單美觀、價格實惠的家具與日用品陸續出現,將地鐵站打造成美術館的計畫,也是那股風潮下的產物。

  今日,我們可以在九十個地鐵站內,欣賞到約一百四十位藝術家的作品,作品年代與起用的設計師各個不同。有座車站大廳正中央,有巨大的鬱金香裝置藝術;有座車站請最尖端的工藝設計師在整面牆上畫滿視覺藝術,圖案會隨觀賞角度不同而改變。光是逛車站,就能領略瑞典藝術、設計多采多姿的面貌。

  在斯德哥爾摩,車站裡川流不息的人潮與其他大都市沒什麼兩樣,但是,一旦把目光轉向五彩繽紛的浮雕,及形狀奇特的雕塑時,心情就會和緩下來。地下鐵藝術是心靈的綠洲,幫我們找回都會生活中容易遺忘的悠閒。如果想細細品味該市的地下鐵藝術,我推薦交通局主辦的藝術之旅,每天規劃不同路線與區間,導覽車站內部的藝術作品。即使如此,要想全部飽覽一遍,不知道要參加幾次才行呢!

郵政的設計來自溝通

  瑞典的象徵色,就是他們國旗上的藍與黃,相傳源於古代王朝徽章上的黃十字與藍底,街頭巷尾的郵筒和郵局,也看得到黃藍配的標誌。

  郵局的標誌從過去就一直是王冠與號角,逐漸改良成現貌,本來是藍底黃色圖,後來二○○一年更新形象時,只將配色對調,洗鍊的設計感則始終不變,很有意思。為郵局重塑形象的,是為亞拉設計牛奶瓶的「DDB方程式」,他們不只做外表,更呈現「溝通的設計」,塑造人見人愛的企業形象,範圍不僅限於標誌,連郵筒、制服、郵務車和郵遞系統也一併更新,我們對郵局的觀感也跟著改變。

  回想起來,以前的郵筒是大型黃色四角箱子,上面有藍色標誌。現在的郵筒比較小,國際(含外縣市)郵件投進黃色郵筒,國內(市內)則投進藍色的,雙色郵筒並排在一起,果然很有瑞典味。既有的郵務系統也統一使用黃藍兩色區分,例如:黃色紙箱和信封是國際郵件,藍色則是國內郵件。色彩成了傳達概念的語言,而且非常簡單易懂。

  郵局每年固定發行的新郵票也讓人期待,雖然最後還是要用來寄信,只要看到喜歡的郵票設計,我還是會多買一些收藏。十二月發行的聖誕郵票,會有兩款不同的設計,分別供國內和國際郵件用,總讓人捨不得拿來寄,要是不早點去買,有時可是會向隅的呢!一到聖誕節季節,郵資就會稍作折扣,令人欣喜;結果,想寄的聖誕賀卡又更多了,算算總共花的錢不減反增呢。

  此後,郵政系統又有些許改進,去附近超市就可以寄信,也買得到郵票,我們就很少上郵局了。雖然以前一進郵局總要排好久的隊,我不太喜歡,現在卻開始懷念那獨特的溫馨氣氛。

  斯德哥爾摩有一座斯堪森野外博物館,展示前人的生活方式,博物館一角展示一間古老的郵局,同時出售受歡迎的郵票,在這裡寄信,蓋的郵戳可是斯堪森的呢。我在那裡買了斯德哥爾摩市區紀念郵票,還有玩具圖案的,現在還捨不得用,小心翼翼地收藏著。

五彩繽紛的廚房用品,讓烹飪時光更歡樂

  初次邂逅卡斯特羅馬克斯的廚房用品時,我真的嚇了一跳。當時,從日本帶來的白色橡皮攪拌匙已經不太好用了,為尋找代替品,我在廚房雜貨店逛來逛去,一眼就看到這個原色的攪拌匙,橡皮部分是黃與橘色,握柄則是紅與綠色,這種配色簡直顛覆常識,可是因為設計實在太美,我連價錢也沒看仔細,就直接拿到櫃檯結帳。像這樣令人驚豔的邂逅,根本不用考慮錢的問題。其實,它也只要區區六百日圓……

  生產這款鮮豔攪拌匙的,就是卡斯特羅馬克斯。聽說,他們的廚房用品是為專業廚師設計的,一般家庭廚房當然也適用。主原料是塑膠,安全性高,握柄的大小、形狀也恰到好處。不但好用、機能性強,最棒的還是它的設計,令人印象深刻。除了攪拌匙,還有各種攪拌器、打蛋器和削起司器等。我想,就算你對烹飪興趣缺缺,如果可以使用它們,廚房工作也一定會更加趣味盎然。

  說到顏色鮮豔的廚房用品,我想起有次拜訪某位擅長做點心的朋友家,第一眼就被她用來混合蛋糕麵糊的攪拌碗吸引。那是個淺藍色的塑膠碗,顏色很美,雖然是塑膠製,卻不會有刮痕,讓人佩服。據說那是五○年代的設計名品。既然是舊時產品,一般市面上一定也買不到,必須去古董店找──當時我是這麼想的。

  沒想到,之後我居然在某間設計專門店裡,找到這款攪拌碗的新品,高興極了。雖然很可惜沒有淺藍色的,倒有天藍與豔粉紅等好幾種色彩,還有四種尺寸。這款美耐皿攪拌碗,是丹麥塑膠用品製造商羅斯提的產品。

  一九五○年代,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第一批工業設計企業「伯納多提&碧雍」成立,就是它們為羅斯提設計出這款產品,我看到的是該品的復刻版。一口氣買下三個大小不同、顏色各異的碗後,不久,我又在杜卡和NK百貨公司看到同樣的東西。碗底有一圈橡皮,很穩,用來打蛋也不會留下刮痕,碗緣還有凹嘴,把東西倒進平底鍋時很方便,最小號的攪拌碗更是我做煎蛋捲時不可少的法寶。

  常與顛覆常識的設計邂逅,是生活在瑞典的最大樂趣。日本的傳統設計雖然簡單,但在和服圖案或琳派(譯注:江戶時尾形光琳開創的繪畫流派,畫風單純明快)作品上,也有讓人驚訝的大膽配色。一思及此,我就覺得北歐與和風設計兩者間,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玩著連大人也想要的玩具,那些孩子的煩惱是?

  瑞典和其他先進國家一樣,深為「少子化」所苦,卻仍得以有效遏止,以免繼續惡化,背後當然有種種原因。首先,和日本比起來,他們養兒育女的條件好得太多。瑞典雖以稅賦沈重聞名,據說只要生兩個孩子就能回本,孩子到大學為止的教育基本上都免費,醫藥費到十八歲止也全免,含牙醫在內。所以父母都會讓孩子定期看牙醫,並算好時機讓他們接受齒列矯正,大概就是因為這樣,瑞典人的牙齒才都特別整齊漂亮吧!每個國民長大成人所需的基本費用,都由國家負擔,真是讓人羨慕得不得了。

  瑞典女性就業率非常高,因此只要小孩一出生,父母就有請育嬰假的義務。既然是父母雙方,父親也必須請假照顧孩子,我就常在散步時看見推嬰兒車的年輕父親。看到這些在上班前賣力推嬰兒車進托兒所,或和孩子一起玩耍的瑞典男性,自然而然就讓人覺得:好帥喔。

  斯德哥爾摩以特別重視育兒環境聞名;例如:市內公車都有方便推嬰兒車搭乘的設計,甚至只要推嬰兒車坐車,就不用錢!所以有些孩子看起來已經會走了,爸媽還是讓他們坐嬰兒車上公車。此外,社會也多方保障兒童權利,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就算雙親或老師要管教孩子,也不可以用打的。

  瑞典極度重視兒童福利,也特別用心製作供兒童使用的商品,絕不偷工減料。玩具大多都是觸感柔和的木製品,原料也都經過嚴格檢驗,包含塗料在內,都不能有害健康,不管孩子怎麼舔怎麼玩都不用擔心,幼兒用餐具也不用塑膠製,而以富質感的陶器為多,設計很有品味,連大人看了也想要。

  在瑞典,兒童雖然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卻也有不為人知的辛苦。因為每個人都被視為獨立自主的個體,必須為自己負責,父母最重視的,也是自己的幸福,只要覺得伴侶和自己合不來,就馬上離婚,所以離婚率很高。另外,無異於夫妻的同居伴侶「Sambo」也非常多,似乎婚姻並不能為夫妻感情提供保障。

  如果父母離婚時,孩子還未成年,法律規定父母雙方都有養育子女的義務,最常見的是孩子每星期輪流,或在週末假日去和另一方住,絕對不會因為父母分開,就從此見不到爸爸或媽媽。當雙親又找到新伴侶,自己也會多出新的兄弟姊妹,家庭關係越來越多樣化。有時在孩子的生日宴會上,爸媽、新爸媽與新舊兄弟姊妹一起登場,雖然解釋起來有點複雜,大家的感情卻都很好。也許是因為在瑞典社會裡,不用自我犧牲,每個人都可以放手追求自己的幸福吧!

去跳蚤市場找古董

  在斯德哥爾摩街頭,經常可以看見史丁•林白義設計,大葉片圖案的「樹蔭」系列,陳列在古董店櫥窗內。店內還有林白義的其他作品,往往令人不由細細鑑賞,渾然忘我。不過,在古董店中,有年份或限量、狀況又好的東西往往價格不菲,尤其在老城等觀光客多的地區,更是貴得嚇人。

  因此,我建議大家不妨去跳蚤市場,瑞典文叫「Loppis」。要是運氣好,可以發現有人以不可置信的低價,出售林白義的年份限量品。我有一位愛逛跳蚤市場的朋友,竟然只花一千日圓左右就買到林白義的彩陶盤子。盤子狀況十分良好,要是在古董店買,大概得花上兩萬。

  我也懷抱一絲希望,前往尋寶。乾草廣場每星期日舉辦跳蚤市場,從斯德哥爾摩去很方便,就在舉行諾貝爾頒獎典禮的音樂廳前面,平常是果菜市場,人潮眾多,熱鬧非凡。

  一到星期日,這廣場就化身為破銅爛鐵大賣場,仔細瞧瞧, Arabia及古斯塔夫白義生產的古董就混在裡頭,有時還會碰上整組出售。一次購買多件物品,還可享受殺價樂趣。如果在市區內的古董店,一般不能殺價,但來到跳蚤市場,就盡情喊出你心目中的價格吧,要是態度夠誠懇,說不定對方會心軟成交呢。

  即使不是年份限量品,能在這裡找到一見鍾情的好東西,也不失為樂事一樁。花時間慢慢逛,從中發現屬於自己的珍藏品,這就是專屬於跳蚤市場的無上樂趣。

文章摘於《北歐瑞典的幸福設計》、山本由香 著、西遊記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