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祖麗/著

出版社:

九歌

出版日期:2005 年 12 月 01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鮮明的「澳洲背景」故事,每一篇敘述的每一件事情,都發生在澳洲這塊土地上;隨著內容故事的發展,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有趣的人文與風土,更見到人與事背後的知識層面和人生智慧的結晶。搭配精彩綺麗的圖片,深具可看性。

作者簡介

夏祖麗
  擅長報導文學的著名作家,也是林海音的女兒,這幾年她先後撰寫父母何凡、林海音傳記,為文壇留下佳話。
  曾任婦女雜誌編輯、純文學出版社總編輯,現旅居澳洲。早年以寫人物專訪著稱,近年來旅居澳洲之後,視野更為開闊,筆端擴及散文、兒童文學與移民文學。編著有《她們的世界》、《握筆的人》、《人間的感情》、《異鄉人‧異鄉情》、《天堂鳥與奶瓶刷》、《南天下的鈴鳥》、《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等書,曾獲頒圖書金鼎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跨越地球,下筆神遊   夏祖麗 二○○五年十一月  於 墨 爾 本

  三十多年前,詩人余光中先生來澳洲訪問,在澳洲中心的沙漠城鎮愛麗絲泉(Alice Springs)住了一晚。後來他在一篇文章描述當夜的心情:「到了夜裡,人籟寂寂,天籟齊歇,像躺在一隻壞了的錶裡,橫聽豎聽都沒有聲音,要不是袋裡還有張回程的機票,真難相信還能生還文明。」而澳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派崔克.懷特 (Patrick White)更以「大空虛,大寂寥」來形容澳洲。

  三十年來,澳洲東海岸的幾個大城市,布里斯班、雪梨、墨爾本,南部的阿德雷德及西岸的柏斯,人口雖年年增加,但中心內陸仍然是一片寂寞無邊。

  多年來,常有朋友問我,遷居澳洲感受到與台灣的最大不同是什麼?我的回答是「空間感的改變。」台灣人口兩千三百萬,比澳洲兩千萬多一些;台灣面積三萬六千平方公里,還不到澳洲的兩百分之一。幾年前,雪梨郊外山區森林大火,燃燒的面積竟有三分之一個台灣大。有一年,開車在澳洲的沿海內陸旅行。那條公路筆直伸展,彷彿永無止境。突然,路邊閃過一個廣告牌,「再走一百七十七公里有麥當勞」。我們立刻停車拍照留念,倒不是大家想吃漢堡,而是想到,要走半個台灣的長度才能找到食物,真不可思議。後來又見到一個牌子,居然是「再走四百公里有KFC」,那豈不是過了恆春,下海了。即使現在,我還經常在空間和距離上做這類有趣的比較。

  一九八六年,由於工作的機緣,我們從台北遷居澳洲,這一住竟然二十年了。剛到的頭兩年,我以家中兩個兒子的角度,寫他們在異鄉的少年路。始料未及,這一系列「哥兒倆在澳洲」的作品,成為當年許多台灣移民家庭行囊中的必備書。接著,我又訪問了各國移民婦女,以她們的處境,寫了《異鄉人.異鄉情》。後來繼續以「小留學生」、「海外養老」、「移民社會」、「澳洲風情」為主題,寫下系列作品出版。台灣大學榮譽教授齊邦媛女士讀了《異鄉人.異鄉情》後為文,一針見血指出:「祖麗寫了不同的移民心情,其實也是她從一種超越的角度,看自己拒絕受困的困境吧!」

  二十年來,我開車天南地北發掘訪問,興致勃勃報名參加各種澳洲人文歷史及語文課程,這種中年以後的二度就「學」,雖然辛苦,但自動自發,心情愉悅,原本枯燥的異鄉生活,不斷注入新鮮和創意,使我深深感到吾生有涯,學無止境。

  八年前,我們七個好朋友,組成了「婦女寫作小集」,每個月輪流在不同人家裡聚會,分享自己的作品、讀書心得,交換寫作經驗,也品嘗主人精心準備的午餐。「小集」裡只有我是用華文創作的東方人,其他六位是以英文寫作的英裔澳洲人,東西文化的交集、融合,使我獲益良多。其中年齡最大的伊莎貝爾今年八十一歲,可敬的是她在七十二歲才回到大學拿到文學碩士文憑,她不只一次感慨的說:「真希望這一生能學會說第二種語言;有機會在風俗文化及語言種族不同的地方生活。」

  而我,多有緣生活在這片奇異大地,在異文化的悠遊中,感受到文化跨越的挑戰與驚喜。

  《看地圖神遊澳洲》收錄了我多年來所寫文章中的十五篇,內容排序從呈現澳洲這一片大陸國度開始,接著是城市風貌,然後進入人文領域。希望讀者隨著這條途徑,跨越南半球,顛倒四季時序,認識另一個國度,體會另一種文化,或是領受另一類趣味。

from博客來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