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子樟

經濟富裕、思想解放、資訊傳播快速及讀者的需求等等因素,促使臺灣的出版業十分蓬勃。尤其各類獎項的設立,更帶動風潮,對讀書人口的量及質的提昇,有一定的貢獻。然而,對臺灣的作家、讀者與評論者而言,少年小說則是一種發展頗為緩慢的文類。到目前為止,由本地作家撰寫結集出版的少年小說依然不多,評論文字則更少。事實上,臺灣社會急速變遷,青少年的生活日益複雜,面對的衝擊更是五花八門。他們的需要值得我們關切,他們的思想值得作家執筆關照,為時代留下一些動人的軌跡與感人的記錄。作家除了刻畫當前的社會變遷實況這一部分題材之外,也可以檢視與追溯歷史,揣摩以往的青少年生活,還可以想像未來世界青少年的實況,虛擬實境,揣想他們如何在不可知的未來面對生活。

 本書重點即在反思有關少年小說的一些論點,希望能對少年小說的?#92;讀、創作、評論與出版,提供一些淺見。因此,本書提及的幾個討論重點,都以國內外現有的作品做為實例來檢驗理論。

 第一篇討論的是少年小說的永恆主題──啟蒙與成長。少年小說設定適讀年齡層為十至十八歲。這段年齡的孩子正處於快速成長的轉變期,面臨?#92;多困惑與期待。啟蒙與成長並非少年小說的專用主題,但少年小說的內涵卻可用啟蒙與成長全部概括之。本章重點在深入探討啟蒙與成長和少年小說的密切關係,並依據作品內容予以分類,略加介紹。

 第二篇從作者、文本與讀者三者的互動,來談論青少年讀者的?#92;讀行為。?#92;讀是傳播的一種方式,人人都有自己的?#92;讀方式,每個人的?#92;讀過程無法避免預存立場。意見領袖與守門人也同樣出現在?#92;讀行為中。因此,讀者如何?#92;讀是第二篇的主要討論重點。在讀者反應方面,本章則特別強調?#92;讀時的填補、延伸與偏離、背叛的過程。

 少年小說與成人小說一樣重視人物的刻畫。少年小說的人物塑造,可從角色的動作、長相、言談、他人的評估與作者的描述等表現出來。少年小說的人物衝突雖不像成人世界那樣慘烈,但還是可分為個人與自我、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另一個人,以及個人與自然等四種衝突。人物類型以扁平人物與靜態人物較多,然而圓形人物與動態人物也不少。第三篇即針對上述重點討論。

 青少年成長過程深受家庭、學校與社會的影響,其中與家庭的關係尤為密切。父母除了提供養育的場所之外,還擔任兒女的學習對象。現當代少年小說常以男孩為主角,父親為配角,兩人親密與疏離的過程,成為小說中主角成長的基調。第四篇的重點在探討少年小說中的父子關係,細讀中外現當代作品,梳理出幾種父親形象的類型,詳加分析比較。

 雖然?#92;多兒童文學作品曾觸及生死問題,但並未以其為最主要訴求。實際上,生死問題常常成為少年小說裡,角色啟蒙與成長過程中最難以克服的關卡。作品中的青少年勇敢面對死亡後,得到某種啟示,往往能脫胎換骨,遠離青澀的青春階段,成為自立、自主、自強的成人。第五篇〈未知死,焉知生〉一文的主要內容在分析少年小說中的死亡呈現。

 少年小說以寫實起家,寫實作品一向最多。二十世紀末,奇幻文學重整旗鼓,加上圖象媒介的推波助瀾,「少年小說童話化」變成一種時尚,無人能夠抗拒,成為青少年文學不可忽略的一支。於是,所謂的「少年小說」不再局限於寫實,以比較寬闊的視角融寫實與幻想於一爐,這種文類也就沒有任何限制,作者可以隨心所欲,盡情遨遊於想像世界裡,因此,新版第六篇〈真真假假的幻想世界〉一文特別談及奇幻文學,使內容更為充實。

 第七篇談到臺灣少年小說的未來。這一篇介紹美國出版界、學術界與學校密切互動的情況,他們三方面的努力與配合,使少年小說發揮了可觀的?#92;能,?#92;多地方值得我們參考學習。本土少年小說的論述不多,特地補上〈作者、文本、出版者與讀者──臺灣少年小說現象〉和〈臺灣少年小說怎麼走〉兩篇文字,使得讀者能進一步了解當前臺灣少年小說的發展概況。

 文本剖析部分有三篇。〈從歷史與?#92;讀趣味看少年小說──淺析《少年噶瑪蘭》〉一文對筆者有雙重意義:它是筆者從事兒童文學研究的第一篇論文,這篇作品的作者李潼先生把歷史小說的概念和魔幻寫實的技法帶進臺灣少年小說的創作,令人耳目一新。他的《臺灣的兒女》系列以近百年的臺灣歷史做為大背景,企圖以有限篇幅呈現臺灣某些年代的生活實錄,構想壯偉、架構明晰。本書〈發現臺灣人〉這一篇,只選擇其中與花蓮有關的三冊來討論。李潼以「愛」來闡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刻畫臺灣人的某些特殊性格,西元一九六○、七○年代的臺灣社會百態充分展現於他生動活潑的筆下。他與所有具有良知的人一樣,希望臺灣?#92;脫數百年來族群爭鬥的情緒,為這片土地貢獻一分力量。

 第十二篇討論的作品是當前問題小說的一本代表作。《嗑藥》(Smack)這本爭論性頗高的得獎小說,在大西洋兩岸議論不斷,主要是因為它的內容與形式都可以大作文章,衍生不少問題。內容不僅敘述毒品對青少年的傷害,還談到現代父母難為、同儕壓力、青少年藐視法律、人際疏離等現象。在形式方面,也有?#92;多問題值得深入探討,例如多重人稱敘述法的應用、適讀年齡的確定、其他媒體的配合等。這本書以說實話、不說教贏得青少年的喜愛,超逸的筆觸確實傳達了部分徘徊法律邊緣的青少年的苦悶與迷惘。

 
 
 
 
〔本期主題書〕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最新修訂版)

作者:張子樟

★ 收錄近二十年來臺灣地區少年小說最完整出版書目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張子樟教授,多年來潛心研究少年小說,成果豐碩。本書最新修訂版共收錄其十二篇少年小說論述,見解精闢深入,對臺灣少年小說的未來亦提出實際的建議。本書是兒童文學研究者、創作者、出版者,以及有志於推廣文學教育的老師、家長,所不可或缺的少年小說導讀指南。

[最新修訂版新增篇章]

‧真真假假的幻想世界──漫談奇幻文學
‧路是無限的寬廣──談臺灣少年小說的未來
‧作者、文本、出版者與讀者──臺灣少年小說現象
‧臺灣少年小說怎麼走
‧從歷史與?#92;讀趣味看少年小說──淺析《少年噶瑪蘭》
‧發現臺灣人──試論李潼關於花蓮的三本少年小說
‧談問題少年小說中的問題──以《嗑藥》(Smack)為例
‧附錄:1989~2007年春臺灣地區少年小說出版書目
‧附錄:追憶李潼~是逃避,也是征服──李潼的時間與敘事

 

from www.tienwei.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