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摸象-探索整體與部分

文/鄭志凱

從前,小學教科書裡有個瞎子摸象的故事,每個瞎子心中的象各不相同,即使有人會讀心術,能把瞎子們心裡的象縫接起來,還是不能拼湊出一頭完整的象的全貌。

某人寫了一本厚厚的小說,興沖沖地抱給一位出版名家,請他品評,他看了幾頁,就退給了這位未來的小說家,小說家失望之餘,憤憤質問:書都沒看完,怎就蓋棺論定?出版家冷冷的回答:你不需要吃完整顆蛋,才知道它壞了。

整體和部分(Whole and Parts)是一個令人目眩神迷的議題。2,400年前,亞里斯多德思索兩者的關係,就說出了以下的名句:整體多過所有部分的總和(The whole is more than the sum of parts)。2,300年後,提倡身心合一的德國心理學家科夫卡(Kurt Koffka),又加了一句補充:整體有別於部分的總和(The whole is other than the sum of parts),言下之意是,不能靠分析部分的性質來推論整體。筆下充滿哲思的偉大物理學家海森堡主張,部分與整體相互間的合一與互補,才能構成完整的現實 (reality),他甚至把他回憶錄的書名定為:《部分與整體》(The Part and The Whole);以測不準原理名垂物理學史的海森堡,深刻了解要認識經驗和實相、概念和現實之間的分際,不能不追究部分及整體兩者間不一不異的關係。

新瓶舊酒—用系統看整體與部分

20世紀後,系統的觀念興起,用一種新的方式呈現整體和部分。最早探討系統性質的多是生物學者,後來工程背景的學者嘗試用系統模型來建立企業管理或經濟理 論,電腦科技發達之後,系統這個名詞處處可見,人人可用,諸如系統科學、系統工程、系統分析,系統變成了流行的形容詞;任何名詞也可以加在系統二字之前, 像是 生產系統、教育系統、生態系統等等,幾近乎無物不可以成系統。

然而無論用系統或整體與部分的角度來分析問題或者了解現象,有兩個天塹必須面對。

學過電腦ABC的人都知道最簡單的系統模型包括三部分:輸入、處理,和輸出。要定義輸入和輸出必須先區別系統與環境,如何能把系統從環境中分辨出來?自然 得先畫出系統的邊界,邊界內的領域屬於系統,之外便是環境,一個完整的系統是一個整體,系統再細分,裡面可以有次系統,或者元件,這些都是所謂的部分。

策略性模糊的邊界線

天塹之一在於介於系統與環境之間,是否能夠畫出一條明確的邊界。在三維空間內占據體積的實體比較容易定義邊界,像是一部電腦、一輛汽車,或一個人的身體; 但是真要認真追究起來,這條邊界線還是有一些模糊性,像是電腦後來安裝的軟件或周邊設備,存在雲端的資料或儲存容量,一個人身體內的空氣、食物,以及水 分,應該屬於系統之內還是系統以外?至於系統內的次系統或者元件(都是所謂的部分),更是難以釐分清楚,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雖然名為系統,其 實彼此交錯重疊;人體手足五官等各個部分,好像各有其指,但要說清楚眼耳鼻舌的明確界限,還真不容易。

至於不占空間、抽象概念中的系統,邊界線要不是人為的一刀兩分—例如MIS系統中的生產或是財務系統,就是模糊概念(fuzzy concept)下隱隱約約策略性模糊的邊界;例如說到教育系統,大家很快的想到學校,但是家庭或社會是否也可以包括在教育系統內呢?或者談起金融系統, 當舖或地下錢莊算不算?更多的時候,在真實世界裡,「整體」的邊界往往求之不可得,瞎子摸象的明顯錯誤令人發笑,是因為我們明眼人清清楚楚看到一頭完整的 大象;其實當我們尋索一個整體的邊界時,往往像在暗室中摸象,既不見大象,也不知道是否為大象;更多時候,我們根本像是天生的瞎子,完全不知大象究竟為何 物,摸到一隻長鼻子,心裡納悶,又摸到一條象腿,朦朦朧朧的就拼湊出一個所謂大象的認知。

見樹則不能見林

天塹之二是如何充分了解部分和整體之間的因果關聯。為什麼蛋吃一口就知道壞了?可是一個爛蘋果,切掉爛的部分,好的部分照樣可吃?同樣是蘋果,你可曾吃過 一 半甜,一半不甜?人這麼複雜的生理系統,體力有強有弱,年齡有老有少,外在溫度有高有低,為什麼每一個正常人的體溫都是37度?

用剖析的方法,透過對於部分的分析來了解整體,稱為還原論(reductionism),是系統科學的一大貢獻,但也造成它最大的局限。無論我們對於人體 的肢體器官有多麼先進的知識,仍然不能解釋為什麼人的平均體溫是37度,狒狒卻是38度,貓則是39度;相同的元素,由於空間裡不同的排列,會產生截然不 同的整體性質,例如石墨和鑽石;一堆水分子從空中降落,一路形成不同圖案的雪花,這是因為時間也會影響到空間的排列。整體所呈現出的獨特性質,乃是這個整 體 系統的呈展性(emergence),只有直接通過對整體系統的認知,才能掌握這種獨特性。

體溫,甚至於生命,是一個動物體的呈展現象;我們看到的顏色,感受到的軟硬,也是一個物質體的呈展現象;股票市場的指數、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城市的風格、 文明的傳承,又何嘗不是?林與樹各有其不同的認識領域,因此科夫卡會說整體有別於部分的總和,也因此,要想融會貫通系統中部分與整體間的邏輯因果,這條鴻 溝可真難以跨越。

有位朋友講了一個故事,真人真事。一位美國青年,生來失明,每次回家,大部分從前門進入,總會經過某個房間;偶爾從後門進家,也會經過某個房間。有一天他 突然想到,這兩間房會不會是同一間?於是他前後走了一遭,果然是!這個發現讓他興奮地喊叫,好像當年阿基米德發現測量固體體積的方法。我們透過各種知識或 感官經驗去了解這個現象界,還真像這位失明者,只有線性、局部、片段的認識,既看不清整體,也不能確定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空間關係和時間因果; 偶有一得,其實往往像發現到原來那是同一間房,還沒弄清楚,那間房,只不過是大象的鼻子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