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連結的進化—滑鼠不革命

文/楚知

我是連結體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神經認知科學研究所的宋教授(Sebastian Seung)在2010的TED論壇上作了一個有趣的演講,主題是「我就是我的連結體」。大意是「基因並不全然決定我們的性格,而是大腦無數神經元的繁複 交織,多向的通訊連結決定了我們心靈與行事風格」。

雖然這是目前最熱門的腦神經科學的實驗方案之一,但在我們日常的知覺經驗中其實是非常熟悉的經驗。例如視覺上觀察黑色背景下各種顏色都看起來都比較亮,而 把大東西與小東西放在一起,總是大者看起來更大,而小者看起來更小,這就是我們熟悉的「背景關係決定主題表現」的原理。而從社會現象來看,一個企業對應徵 員工的觀察,也常常由他所連結的社會關係網絡來快速浮現一個評價的輪廓。因此,若科學證實了生命或物體的意義由它所關聯的脈絡而決定,這推論一點都不令人 驚訝。

由無數的資訊區塊所交織建設的網絡社會就更不必說了,連結能力是網際網絡發明開始就賦予的基因與動力,不但搜尋引擎對資料與媒體依照連結與點閱數量來排名,即使社群的互動也依照贊同回應的數量,與訂閱者的人數來評估影響力。

但網絡除了提供連結的能力之外,連結的形態也不斷的進化。我們觀察每一次重大的網絡創新,其實都對應到連結的形態演變。例如搜尋引擎是以關鍵字來聚合關連 的資料,電子商務則是以商品為中心,連結到買賣雙方的交易行為。進化到維基(Wiki)與部落格(Blog)的時代,則是以主題為中心,由網絡向真實世界 的知識脈絡作縱向的連結。至於社群媒體就是以興趣為焦點,將各種社會脈絡橫向的連結呈現出來。

這些連結的形態變化,即使我們的社會活動在網絡裡相連結,也使網絡內容呈現了新的意義的與價值。

因此我們可以預期,網際網絡的大創新還會不斷地發生在連結形態進化的軸線上。

它將會如何進化?

聚集的熱點

連結是網絡社會的全球化力量的泉源,但人類事物之間連結關係往往是微妙多變而多向發展的。

以上述宋教授的腦神經認知理論為例:我們腦子裡有100億個神經元,這些神經元並不是因為表面上的接近而相連,而是潛入深處,多方面地蜿蜒延伸到無法預測的所在,與它要連結的對象相互通訊。

而我們所有的感覺思維等活動一方面像河水般順著河道(連結網)進行,一方面又常常因為主觀地意志活動而改變這些河道的連結網絡。於是在自我探索與思維慣性兩者的交互作用下,非常有機地呈現了我們對意義的認知與創造。

從這樣來看,網際網絡目前所提供的連結形態,以及所能呈顯的意義似乎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全球知名的德國政論雜誌《新視野季刊》(New Perspective Quarterly )在編輯守則裡曾經說;不能只是熱切地報導一大堆正在聚集的資訊熱點,而必須請最有知識能力的人為讀者描繪出點與點的微妙關係。這種「聚集的熱點」用來描 寫目前網絡連結的缺失似乎也是十分恰當。

因為事物的意義固然都取決於它所連結的脈絡,但生活事物的意義連結脈絡既會隨時間與經驗而進化,也隨著思想與創造的努力而主動拓展。因此在各種立即可見的 連結之外,還有無數可能的連結潛伏在表層之下,蘊藏著各種新的意義與資源。這種「進化的連結」顯然是目前的網絡媒體還非常缺乏的屬性。

這也是許多文化評論者對於網絡媒體甚至所有電子媒體都投以憂心質疑眼光的原因,因為傳統的文化論述如書籍與藝術創作等都有很長的沉澱與深思過程來形塑觀點 與價值脈絡。但電子媒體天性上就帶有現場目擊的感官模式與即席速寫的價值判斷。而網絡互動媒體裡每一個連結點後面還有無數的連結,訪客永遠是過客。以致在 讀者與作者雙方面都具有上述這種現場直擊,即興直說的熱切風格。

有英倫才子之稱的名作家艾倫迪.波頓(Alain de Botton,生於1969),曾經在演講中舉其自己的實驗為例;若將莎翁名著《奧賽羅》(Othello: The Moor of Venice)的內容,經由大眾化媒體的標題描繪,將會成為 「為愛癡狂,外籍新郎殺死政治大老愛女!」。而被稱為十九世紀不朽名著的《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 則會被書寫成為「風塵女購物上癮,信用破產服毒身亡!」由此可見表面直擊的意義連結與經過沉澱與創造之後提供的內容價值會有多大的落差。

而且網絡的熱切事件在事情過後,其內容記錄往往都只是凍結定格在那一刻,並無法以同樣的能量繼續進化與成長。如果我們現在回頭點閱當年小胖的歌聲短片,楊 淑君的失格事件,或是更早期的漢城跆拳道事件,閱讀那些過期而永遠凍結在當時那一刻的思維留言,實在很難找到任何經過時間沉澱或成熟的軌跡。

假若網路具有可隨著時間與活動進化的連結的形態,就可以期待某一種即時呈現,而又具有深度文化與藝術價值的內容,各種網絡事件的輪廓也可以隨著社會的成熟而演進。

滑鼠不革命

前陣子發生了一連串北非社會革命運動,其中埃及還成就了所謂史上第一次網際網絡參與完成的革命,從中觀察網際網絡的連結力量與屬性變化,以及網絡連結真實世界力量的幾個進程,可以得到許多啟發。

前《中時》記者黃哲斌就曾對北非革命與他自己爆出新聞業配事件後的社會運動經驗,在專欄中提出報告。

歸納他的陳述,我們對經由網絡到真實世界的連結與進化,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1.滑鼠點閱的連結:網絡點閱的連結與擴散,可以快速累積大量的認同熱潮,但這只是一種弱連結。因為點擊與按讚都沒有現實壓力的考驗,所以認同的熱潮不等於行動的熱潮,滑鼠並不革命。

2.從點閱按讚到行動連結:推出一連串真實行動的事件,讓弱連結經由過濾與強化,轉換為具體行動層次。以他的案例而言,即是推動連署的行動,產生針對現實考量過的,行動承諾的連結。

3.真實社會脈絡的連結:讓事件「跳窗」到主流媒體,藉以連結到更有說服力與行動力的真實社會脈絡,變成公共的理性議題。

以上三點也同時可以對照埃及革命在網絡熱潮後,經過廣場現身聚會,國際媒體專訪報導,以及各國政府的關切幾個進化階段。

因此連結從來就不是網際網絡內部的事情,而是在真實與數位兩個平行世界中不斷穿梭演進的的脈絡。

連結的進化

所以思索連結的形態的創新方式,就可以找到網絡創新應用的啟動點,也可以找到它與真實世界之間的轉化器。

例如腦波輸入法被發明後,只作為滑鼠替代品反而難用,但可以把腦波當成記錄與溝通傳送的情感格式嗎?

而若以現有的網絡功能來生產內容時,如何補充它目前的價值不足之處?只要思考網絡連結所欠缺的環節,就可以想到很多工作的方向。例如現有網絡書遺漏了哪些傳統書本的核心價值?或當前的社群媒體可能提供更深度的人際接觸嗎?

甚至我們在網絡內容上進行創新或加值應用時,也可以想想哪些有價值的知識與觀點從來沒有被連結過?例如近兩年當紅的擴增實境(AR)以及有統計學基礎的風水知識等可以整合應用嗎?或是線上課程是否從來都沒有捕捉到現場名師的緊湊生動與講演風采?

只要在連結的形態上創新與進化,每一種新型的連結都蘊含巨大的文化價值與商業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