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字幕】 如果沒有明天:《終極假期》
導演:Wayne Wang
出品:美/2006
延伸閱讀:http://www.imdb.com/title/tt0408985/
文 / Lydia
Darius: What is it?
Georgia: Nothing. It’s just what it says, It’s just “possibilities.”

-----

Store Manager: “Enough is never enough.”
Georgia: Enough is enough now.

-----

Chef Didier: Poor baby turnips, nobody likes them. Of course life is easy when you are a truffle or a mushroom. But the turnip is to be loved because she’s a self-made woman of vegetables.

-----

Chef Didier: It’s not how you start, but how you finish.
達瑞斯:這是什麼?
喬治雅:就像封面『寫』的那樣,就是『可能性』啊

-----

經理:「足夠」永遠不夠。
喬治雅:我現在就受夠了!


-----

狄迪耶主廚:沒有人喜歡可憐的大頭      菜,若你是顆松露或香菇,生命當然會輕鬆許多。但大頭菜應該得到關愛,因為它靠自己的努力而成功。


-----

狄迪耶主廚:生命怎麼開始不重要,怎麼結束才重要。
 
如果突然得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你會選擇如何度過所剩無幾的日子?

在《終極假期》(Last Holiday)裡,主人翁喬治雅懷抱太多遲遲未付諸實行的夢想,因此當醫生給她判下這晴天霹靂的死刑時,她崩潰了。夜深人靜,喬治雅翻著自己收納夢想的 「可能性之書」,內容包含總是提不起勇氣告白的心上人、一直想嚐的美食、渴望去的地方、但願一見的明星主廚…各種引人入勝的可能性。這些「可能」在喬治雅 眼前一頁頁地展開,她不禁悲從中來:原來膽怯令她虛擲了許多時光,始終沒有邁開步子追求夢想。「妳一直期待著好事降臨,突然卻得知自己快死了…」喬治雅翻 著書自言自語,語氣中盡是無奈與不甘心。但所謂危機就是轉機,這個突如其來噩耗也給了喬治雅空前的勇氣,她決定在死前度個假,把畢生的願望通通實現!這段 假期只有一個原則──絕不浪費任何一寸光陰。

發生重大變革前,喬治雅的生活範圍僅限於家和公司之間,她最要好的朋友是鄰居小男孩達瑞斯(Darius)。這天傍晚一如往常,喬治雅下班後帶了一些食材 回家,今天她要跟著電視節目中的大廚一起做料理,並邀達瑞斯來吃晚餐。然而今晚不同於以往,因為達瑞斯發現了「可能性之書」,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翻閱書 中所列的各種可能性,卻似懂非懂,所以問喬治雅「那是什麼?」她沒想到秘密會被發現,還是不願意透露太多細節,便心不甘情不願地答道:“Nothing, it’s just what it says. It’s just possibilities.”本文中“say”的用法本該顯示出中英文之間語言邏輯的差異性。以中文的角度來看,我們會說:「…就像封面『寫』的那樣, 就是『可能性』啊!」在中文的邏輯裡,文字被視作人為書寫的結果,強調令該字出現在封面的動作,因此用「寫」來表達。但英文邏輯則把字詞當作傳遞意義的載 具,其功能彷彿語言一般,能夠傳達它所代表的意義給讀者,所以會用“say”。然這段字幕卻偏重英文直譯「就跟上面『說』的一樣…」而沒能照著中文用語的 邏輯來走,敏感的觀眾或許就能感受到字幕的不流暢之處。

喬治雅任職於賣場,其大老闆馬修克雷根先生是個標準的成功生意人,是資本主義遊戲的大贏家。自視甚高的他學起歷史偉人,自創了一句名言“Enough is never enough.”不過有人自命不凡,也就會有人甘願跟隨;喬治雅的經理時時刻刻把老闆的箴言掛在嘴上,夢想踏上成功之路。一般電影中,這類角色的共同特質 就是深度的自我陶醉。於是當喬治雅來找經理,想坦言因健康因素而提出辭呈時,他一點也聽不進去。事實上,因她的業績一向優越,公司不願失去喬治雅這樣的優 良員工,因而,這次談話幾乎毫無建設性。經理不讓喬治雅說明來意,只希望她乖乖地回到工作崗位,於是他又祭出深信不疑的教條“Enough is never enough.(「足夠」永遠不夠)”。用英文玩文字遊戲很容易,許多字詞同時擁有相異的含意,例如“Enough”可以「量」而言,解釋為足夠;卻同時 能以「質」而言,解釋為情緒上的忍耐已到達臨界點。雖然對戲的角色再認真不過,這個橋段仍看似些許幽默。當經理拿這句話塘塞喬治雅,但她再也不願忍受,便 回以“Enough is enough now!”,然後奪門而出。兩句話字面上讀來有異曲同工之妙,涵義上卻大不相同:前者以「量」的角度而發──不論指名或利;後者卻指精神上「受夠了」的感 覺。

法國人和義大利人對於美食都有著特別的執著與熱情。喬治雅此行為的正是及時行樂,她不再像從前一樣,老是壓抑慾望。所以,當她看到飯店菜單上寫著最崇拜的 主廚狄迪耶的大名,便豪邁地將每一道菜各點一份。想當然爾,這份訂單引起了狄迪耶的好奇,他還沒見到喬治雅,就知道他們一定會成為好朋友,因對美食的熱愛 是他們的共通點。

全片中有個引人入勝的喬段:大廚狄迪耶用食物來比擬熱愛烹飪及美食的喬治雅。這裡須先了解,此時兩人已經有相當程度的交情,而狄迪耶又間接得知朋友時日無 多,於是想給摯友打打氣:“Poor baby turnips, nobody likes them. Of course life is easy when you are a truffle or a mushroom. But the turnip is to be loved because she’s a self-made woman of vegetables.”撰文時,「比喻」是項實用的技巧,妥善運用,就能收畫龍點睛之效。介係詞“of”雖看似不起眼的小兵,卻也能立大功。例如這段用 於比喻“she’s a self-made woman of vegetables.”就像中文口語說「她是蔬菜界中自立自強的女性」但本片的原譯將之稍作轉化,翻為「它靠自己的努力而成功」這樣的作法很有參考價 值,在不影響文意的前提下轉換表達方式總是比直接翻譯更高明一些。

其實狄迪耶為本段下了一個結論“It’s not how you start, but how you finish.”藉由這段肺腑之言,狄迪耶希望讓喬治雅知道,雖然生命的廣度已經來不及擴展,但她已經活得很有深度。不過原字幕於此再度掉入英中直譯的陷 阱「怎麼開始不重要,怎麼結束才重要。」英文以虛主詞“It”開頭,而對應至中文,其實就是指生命。雖然這麼翻並不算重大疏失,但若在字幕中表達清楚,全 句將會更完整。

本片的前身為50年代的同名電影“Last Holiday”兩片的故事主軸並無太大差異,惟主人翁由男性改為女性。這種角色設定其實反應了現代社會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女性過著獨立自主的生活;但相 對地,庸庸碌碌的現象卻也隨著商業發展的腳步而日益明顯。因此如本片或《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 2007)此類探討生命價值的電影通常也很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幾乎人人都能理解主人翁的膽怯以及有夢未了的無奈。面對內心的渴望,我們總是瞻前顧後,最後 享受生命的熱情往往被許多顧慮所澆熄,於是我們裹足不前,把夢想通通放入「可能性之書」作為觀賞用。似乎真要見到死亡,才更能襯托生的價值;其實只需要再 勇敢一些,許多想望其實並非遙不可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