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白解析】 女傭的秘密心事:《姊妹》
導演:Tate Taylor
出品:美/2011
延伸閱讀:http://www.imdb.com/title/tt1454029/
文 / Gina Wang
Aibileen: I loved that baby. And he loved me. That's when I learned I could make children feel proud of theyself. Alton used to always be asking me how come I was black. Just ate him up. And one time, I told him it was because I drank too much coffee. You should have seen his face.
---

Hilly: Tell Raleigh every penny he spends on a coloured's bathroom he'll get back in spades when y'all sell. it's just plain dangerous. They carry different diseases than we do. That's why I've drafted the Home Health Sanitation Initiative. A disease-preventative bill that requires every white home to have a separate bathroom for the coloured help.
---

Skeeter: And did you know, as a girl growing up, that one day you'd be a maid?
Aibileen: Yes, ma'am, I did.
Skeeter: And you knew that because...
Aibileen: My mama was a maid. My grandmama was a house slave.
Skeeter: Do you ever dream of being something else? What does it feel like to raise a white child when your own child's at home being looked after by somebody else?
Aibileen: It feel...
愛比琳:我愛死那小孩了,他也愛我,正是那時我發現我可以讓孩子們引己為傲。艾爾頓過去經常問我為什麼我皮膚是黑的,這問題折磨死他了。有一次,我告訴他那是因為喝了太多咖啡。你真該看看他的表情。


---

希莉:告訴雷里,他花在黑人專用廁所的每一分錢,在你們賣房子時就能馬上賺回來。黑人太危險了,他們攜帶與我們不同的疾病,所以我才草擬「家庭健康與衛生」倡議,一個預防疾病的法案,要求每個白人家庭提供只讓黑人幫傭使用的廁所。



---

史基特:在你還小的時候,你知道長大後有天你將成為女僕?
愛比琳:是的,女士,我知道。
史基特:你知道是因為...
愛比琳:我媽媽就是女僕,而我奶奶是家奴。
史基特:你曾夢想過其他的志向嗎?當你自己的小孩在家被其他人照顧時,照顧白人小孩是什麼感受?


愛比琳:我覺得……
 

You is kind, you is smart, you is important. (註)
(你很善良,你很聰明,你很重要)


本周四,三月八日婦女節,Google在首頁放上了可愛的圖案,以紀念和慰謝社會上那二分之一「溫柔的力量」。本週的電影英文因應婦女節,選了今年奧斯卡入圍最佳影片中最與女性相關的《姊妹》(The Help)介紹給大家。

《姊妹》改編自美國同名暢銷小說,其中文片名給人的第一印象十分文藝,腦中浮現的電影情節是姊妹親情,或情同手足的女性情誼。雖然中文片名因考量商業吸睛 度,經常拐彎抹角,但英文片名The Help卻直截了當切中核心。The Help不是一般常用的「幫忙」之意,而是「幫傭」的專有用法,她們幫忙家裡大小事,對主婦而言是最襯職的幫手。因此,誠如其名,本片講的是美國六零年代 美國南方女家庭幫傭的故事。而這些在六零年代仍屬爭議的故事們,是經由片中關懷黑傭的白人女孩史基特對傭人們的訪談,以匿名書的方式為女傭發聲。雖然這些 劇情純屬虛構,卻來自《姊妹》的白人女性作者之成長親身經驗匯聚編構而成。

美國一九六零年代時,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已過了一百年,黑奴雖已得到解放,但歧視仍然嚴重存在。許多黑人的身份只是從黑奴(slaves)換成黑傭(maids),但替白人辛勞工作的本 質不變。美國南方的黑傭負責造顧白人雇主起居,將一個個白人小孩拉拔長大,但昔日的親密總會在成長過程中瓦解,兒時的依賴大多被冷漠所取代。對於黑人幫傭 而言,在特定白人家庭辛勞一輩子,帶大兩三個世代的白人小孩是常有的事,看著親手養大的孩子長大後判若兩人著實唏噓,又特別是幫傭不只提供幼童物質上的照 顧,在精神上也往往成為孩子們的精神支柱,替父母幫助小孩建立自信心。


在回憶中,愛比琳想起自己第一個照顧的白人小孩,愛比琳全心愛個這個孩子,而天真的男孩也愛著愛比琳。也許男孩童真的眼看見黑白兩人種不同的境遇,他好奇 的問愛比琳為什麼膚色是黑的。愛比琳說,這個膚色的問題深深困擾著小孩:“It ate him up.” 英文片語“Ate Up”是很有趣的用法,當某事「吞」了某人,可以想像這件事情應該十分令人煩惱,佔據了某人的生命與時間,用「吞噬」來解釋非常貼切。孩子無心的問題卻碰 觸到令人敏感、悲傷的話題,還好愛比琳充滿幽默感,她對男孩解釋,這是因為她喝太多咖啡所以「變黑」的緣故。

經過多年,愛比琳在伊莉莎白李佛家服務。伊莉莎白曾經是愛比琳帶大的小孩之一,如今已成為少婦,孕育出下一代,順理成章的將女兒讓愛比琳照顧。在這密西西 比州的南方小鎮裡,伊莉莎白與史基特的中上階級女性生活圈由希莉帶頭,希莉的意見就是這群年輕婦女的意見。但在此時白人對於非裔美國人(African American)被灌輸十分錯誤的認知與想像,而希莉也正如此。一次在伊莉莎白家舉行的小派對中,希莉建議伊莉莎白建一座在房外、專設給女傭使用的廁 所。希莉認為此舉除了可以杜防黑人的特殊病菌,合乎健康衛生,也是給房子增值的好方法。


希莉說:「每一分花在女傭廁所的錢,將來都可以“get back in spades”。」get back in spades這個片語是從打牌而來,由於spades(黑桃)在四種花色裡等級最高,因此若下了賭注也獲益最高,也因此get back in spades有「值回票價」甚至「超越投資效益」的意思。此外,在競賽中或是人生的比較中,本片語也可以當做反敗為勝那方的心聲,有種「還你顏色瞧瞧」, 或「把過去吃的苦加倍奉還」的意義。

正是希莉這番充滿種族歧視,並自豪於「Separate, but equal(隔離但平等)」的言論,讓甫畢業的史基特,有了寫作的點子。她希望藉由訪問女傭,在仍屬爭議但民權運動此起彼落的六零年代,提供社會一些弱勢 的聲音與視角,也希望此舉能得到紐約出版社編輯的青睞,一圓自己的作家夢。史基特這番理想在實踐上有重重困難,一來多數幫傭怕惹事上身少則丟了工作,慘則 可能會成為某些憎恨黑人的白人之暗殺對象;二來,白人與黑人間如此私密的交流是犯法的,於公於私都十分危險。

經過一番猶豫,愛比琳受到精神感召,接受史基特的訪問,其受訪的前兩個問題是:「你是否知道你將來會成為女僕?」和「你以前是否有其它夢想?」在愛比琳的 回答中這兩個問題並不困難,成為女僕是出生後就註定的宿命,自先人成為白人黑奴時便已歷代傳承。而夢想誰不會有,愛比琳靦腆的點頭,但眼神卻透露無數的心 酸無奈。最後,史基特問,「當你因必須照顧白人小孩而得將自己的小孩託給他人照顧,感受為何?」愛比琳看著過世兒子的照片,難過得說不出話來。


身為一部時代片,《姊妹》中有一些六零年代黑白新聞的畫面,讓虛構的故事添增真實感,也讓半世紀後的我們融入當代時代氛圍。像是希莉口中的「隔離但平等」 即來自六零年代的Jim Crow Laws(種族隔離法),規範黑人在公共設施場合的行為與隔離處所。此外,本片雖由小說改編而成,卻一點都不拘泥於小說原本採史基特、愛比琳與米妮的三人 自白書寫形式,而改為以史基特為主但偏向全觀的視角。而內容上,為了電影流暢性,許多小說中的情節順序遭到對調或改變,卻一點也不悖離原著精神,使兩個半 小時的電影一點都不讓人感到冗長不耐,實屬成功的改編。


註:本片中有許多文法不正確的英文,並非口筆誤,而是當代黑人的口語習慣。


劇照截取自【開眼電影】http://gallery.photowant.com/b/gallery.cfm?action=STILL&filmid=fhen114540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