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聲川╳九把刀:創意,有跡可尋

賴聲川與九把刀,代表不同世代的創作人。九把刀是網路世代崛起的作家,這個世代,大眾文化是一個個次文化集合而成。美國阿肯色中央大學文學院教授莫里斯因要開設台灣文學課程,來台訪問代表人物,除了白先勇、李昂等資深作家,九把刀亦名列其中。

沒人能否認,九把刀當紅,被高中生、大學生暱稱為「刀大」,他喜看周星馳的電影、愛聽周杰倫的歌曲,而九把刀的小說更征服了數萬計學生的「抽屜」。莫里斯 教授問九把刀:「為什麼小說那麼暢銷?」他回答:「Lucky!」當年,沒考上研究所,他寫了5 本小說,覺得自己寫得很棒,貼上網路,親友懷疑:「網路上有免錢可以看,誰還會去買?」如今,他是近幾年排行榜最暢銷作家,作品紅遍兩岸年輕世代。

知名作詞家方文山形容,九把刀的故事很「家常菜」,卻會讓人花錢買他的人生經歷。九把刀不是那種埋頭創作的人,他愛趴趴走,與世界對話,也關心時事,即便截稿在即,還是要跑到531 遊行現場聲援台灣醫學生反對波蘭醫科學歷,在網誌上論述關心的社會議題。

或許,幸運讓九把刀被看見,不過,持續努力,作品多產且多元,才是發光的關鍵。9 年內,已經有51 本小說問世,作品被改編成戲劇、電影、線上遊戲。他把「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掛在嘴上,曾創下連續14 個月、每月出版一本書的紀錄,與他取的網站名「網路文學經典製造機」不謀而合。

平均每天要寫5000 字,九把刀最常待的地方是星巴克,「因為它的流動性高,我才不會因為坐太久,占店家位子而『超』內疚。」任何地點、零碎時間,他隨時打開筆電寫作,車上、 階梯上、走廊上,甚至電影開場前的25 分鐘,跑到華納威秀男廁,坐在馬桶上寫書。今年,他受邀到實踐大學開設劇本課,為人師表,比學生還認真。

準備好了,靈感才會來敲門

相較於九把刀,賴聲川則對創作地點很挑。年初,他因新戲在香港待了一陣子,最令他苦惱的是找不到地方寫作,「找了幾家咖啡館都不是很理想,真的很沒有 『fu』。」這位創意大師模仿起時下年輕人的用語。他說,近幾年,因為跑的地方比較多,每到一個城市,會先尋覓可創作的私房咖啡館。

賴聲川代表上個世代的創作人,他們嘗試將精緻藝術與大眾文化結合,他的作品是成功的典範。賴聲川出生在美國,12 歲時因父親工作變動回台,從一位總是得A 的跳級生,變成留級生,「由一個很自由的環境進入被壓抑的狀態。」輔大畢業後,與妻子丁乃竺赴美求學,1984 年回台成立表演工作坊,隔年推出《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一炮而紅,1986 年上演至今的《暗戀桃花源》已為經典,被《紐約時報》評為當代中國最受歡迎的舞台劇。

賴聲川被國際媒體形容為奇才,近年極力復興中華文化的中國更將他視為國寶。二十多年來,他緊抓社會脈動,先後開創台灣舞台劇、劇場影音、即興時事電視等市 場,不斷推出一齣齣不同類型的作品。當過演員的他,能編又能導,跨足舞台劇、電影、歌劇、電視,從劇場到片場,幾乎部部叫好又叫座,作品被各地學者研究, 發表了多篇關於賴聲川的論文,「創意的智慧只能自生活中求得,不能從技藝方法來,它的決定在動機,只想求新求變,作品永遠無法感動人。」

故事大師史蒂芬.金曾經說,不要枯等靈感之神的降臨,而是讓它知道你每天9 點到中午,或是7點到3 點之間要去的方向,「如果他確實知道了,我保證早晚會現身,含著雪茄,並施展他的魔法。」的確,創意的背後有跡可尋,當準備好後,恩賜才會來臨,謬斯(靈 感之神)才願敲門。

不論行業、職種,不管性別、年齡,創意人人需要,小至個人突破,大到組織、國家管理,創意都是不可或缺。賴聲川指出,每人都充滿了創意的潛能,「為什麼不 能釋放出來?」他說,創意雖然神秘而複雜,但不表示不能學,重點在於是否能了解創意過程中的關鍵點。從賴聲川與九把刀的世代對話中,看到創意源源不絕的秘 密。

源源不絕創意秘訣Ⅰ:要有觀點、動機、紀律

九:我常被問到靈感從哪裡來?很多人覺得好像沒有靈感就無法創作,其實他們缺乏的不是靈感、創意,而是看事情的觀點,有觀點就能產生跟別人不同的氣味。給10 位創作者相同的靈感來源,作品都不一樣,靈感不見得那麼重要,你給予它的能量才重要。

賴:我同意靈感是廉價的,你把我關在一個房間,我可以給你20 個靈感。重要的是觀點,寫小說最後檢驗的也是觀點,可能你會發現觀點很遜,這牽涉到有沒有世界觀?也就是如何看人生、看世界。

世界觀要自己負責,努力得來的,勇於問像生死、婚姻等困難的問題。最根本的還是生死,如果弄不懂,創作很難有觀點。我的觀點是佛法,相信任何事都有前因後 果,人生是持續的,我不斷思考生命的意義,花了很多時間觀察、感受周圍離開的人,最後發現利他主義是生命最重要的線索,若我可以九把刀因網路崛起,作品被 形容為最能表達時下年輕人的想法,深受兩岸年輕世代的喜愛。

無私的活著,替別人服務,最能發揮自己的潛能與價值,我能否做到是另一個問題,但這樣的思維會進到我的作品裡。

同時也要試著去問比較硬的社會問題,打個比方,何種政治體系適合老百姓?很多人會回答兩黨一樣爛,大部分年輕人覺得這個答案很酷,對我來說,這是逃避,大 家受到CNN 哲學的美國式民主洗腦太深,沒有去想真正的民主是什麼?或者,更深入的想民主到底好不好?這沒有對或錯,如果不知道,就要多讀書。

除了觀點,還要有動機,就是為何做這件事?寫這個東西?觀點會決定創作的態度、內容與細節,動機則會決定高度,當動機很遜,高度就「很矮」。

九:學生時代的創作是為了快樂,寫完後的一、兩年才會出版,現在是這個月寫完,下個月就要出版,寫作從興趣變成樂趣。我當作挑戰,就像打麻將都不賭錢,只 玩彈耳根的遊戲,會有點無聊。像我想參加7 月香港國際書展,在緊迫期限裡要完成新書,聽起來動機有點庸俗,但是,日本漫畫海賊王作者每星期都要畫出17 頁,也沒有比較不好看啊!我喜歡看的七龍珠也是,這些都是活在時間底下的創作,有戰鬥的感覺。

賴:大部分創意是如此產生,每個創意行業都有它的遊戲規則,我常是票賣了,劇本還沒寫出來,20多年來,也沒有開過天窗,就像《30》雜誌,時間到了就會 出刊,你有信心把它做出來嘛!動機還是最玄的,要花時間感受,不見得具體,想做的事情決定高度。我還想加上「紀律」,紀律會決定事情能否完成,許多人嚮往 創作,以為需要特殊才能,其實最需要的是特殊的毅力與體力,很多年輕人跟我們的戲,一天就受不了。

源源不絕創意秘訣Ⅱ:訓練完整性的能力

九:學生常問我:為何他們寫不完一本小說?我分析出兩種情況,第一,想到新點子,就放棄舊的,表面上持續創作。第二是認為第一本要很棒,始終不滿意,無法 前進。我的回答是,不可能一開始就寫出完美作品,唯一能做的就是寫完它。爬行的過程會發現自己的缺點與不足,這時挑戰就出來,你就去克服它,把不懂之處研 究清楚,或者不克服,繼續往下寫,寫爛也沒關係,無論如何就是把書寫完。

賴:蠻另類的想法!不過這是「肉體上」的寫完,理論上邏輯是通的,確實完成後,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這件事,可是對我沒用,因為我沒辦法把它寫爛,我也不願 寫爛。我認為第三個寫不完的理由是根本沒寫好,設定錯誤,當然寫不到結尾,布料剪裁錯了,衣服怎麼做的成?為什麼會如此?因為缺乏完整性。我特別在乎這件 事,很多年輕人,甚至是資深的創意人太不懂完整性了。

創作是一件很艱難的事,當你在處理細節,眼睛還必須看到整體,亞洲很多創作者在這塊是很弱的。完整性能被訓練,可以透過學術取經,去看亞里斯多德的理論,莫札特的音樂分析起來是完整、完美的。也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經由生活觀察、體會完整性,如觀察一個杯子、一間咖啡館。

如果還能變動,就不完整。像《這一夜,誰來說相聲?》本來分為六段,出版時我拿掉一段,因為在演出過程中發現這段沒那麼必要。《暗戀桃花源》演了20 年,每次演出,媒體就會問我:有沒有新東西?其實它已經完整,沒有可以變動的,動了它就不對,這反映我們的社會太盲目要求「新」,應該是要求「好」就夠 了,為什麼要在完美上貼新東西?但社會要的是又新又好。

不過,完整不代表生命力,人家要不要看?有沒有味道?這又回到觀點了。

源源不絕創意秘訣Ⅲ:面對細節,有自覺放下

九:我在書裡創造了安倍晴明(一位日本有名的陰陽師)的角色,很多人寫過他,為了要有創意,我研究前人的作品,等到開始動筆,卻卡住了。我很焦慮,因為進 度會落後,但就是寫不出來,乾脆關掉筆電,躺到床上,把自己投入角色,盡全力去想,如果我是身上有一半狐狸血,一半人類血的安倍晴明,會期待發生什麼事? 結果想到切入點,那天雖然字數沒有增加,但那個點好像燎原之火,讓我有攻下一萬字的感覺。

賴:講的很好!這是以退為攻的方式,當卡住時,你要做的是勇敢面對所有的細節,我們經常忽略細節,很多時候是因為沒有勇氣面對它。卡住,就要回到原點,寫 故事的人重新思考角色的細節,他的爸媽是誰?他的生活習慣是什麼?可能發現這個人不吃早飯,從一個小點填滿故事,只要想清楚了,會有種神秘的方式引導出全 貌,但是,如果不從細節出發,你就倒楣了,後面會出現不合理,當然卡住。運用到工作上也是,如果重要的細節假設或設定錯誤,最後的成果怎麼會好?

還有,創意通常在人放空、什麼都不做時出現,當沒有目標性,不刻意去找,自覺反而開到最高。

有次,從跟朋友聊天中,我想到劇戲的題目,大意是講一輩子搞不清自己是醒還是睡的人,想法雖然沒有很成熟,我也沒有刻意去追,慢慢等,逐漸填滿它。另一種 是有目標性、被命題的創意,這也是要放掉,才有真正的好創意,但不是渾沌的放下,是有自覺的放下,答案就會來,我最近在忙的聽障奧運開幕式就是如此。

九:我想到金庸小說中的獨孤求敗,他在不同年齡使用不同兵器,20 歲用紫薇軟劍、40 歲拿玄鐵重劍,後來到了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的境界。我的年齡、經歷還沒到下個階段,理論都懂,但現在的我無法做到放空,勢必無法舉起玄鐵重劍。

賴:放空就是無劍的階段。我回想20、30 歲時,找創意的方法也是窮追、日夜苦思,就像解數學題一樣,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去寫、去想、找演員來排戲。累積經驗是很重要的,20 多年下來,可以很快摸索出想法的可行性,省略了不可行的試驗時間。像《寶島一村》,其實我花很多時間否定它,王偉忠一直要做,但我就是沒感覺,這樣過了兩 年,有天他又來找我,講到25 家人的故事,突然間,我看到了這25 家變成3 家人,10 月1 日還沒有任何台詞,12 月5 日就演了,經驗多了,你會有種自信,知道如何掌握它。

源源不絕創意秘訣Ⅳ:從生活中觀察,打破習性

九:老師的方法初學者可能會覺得太抽象了,就像我想跟老師請教導戲,反而沒法子問,因為我是初學者,經驗太少,碰到問題不夠多,我現在要做的是實際面對問題,我覺得有些時候,做就對了!

賴:林懷民也講,創作沒有速成、簡單的方式,我告訴你怎麼一回事,但你無法馬上到達這個程度,還是要靠自己努力。我做了10 年後,碰到瓶頸,跑去做電視影集《我們一家都是人》,一做就是兩百多集,一天要寫出一小時劇本,然後馬上執行,這好像突然有個機會讓你可以很猛的練劍,那 兩年對我日後有很大的幫助。

創意可以從生活中訓練,生活中的觀察是創作最大的泉源。努力不只在工藝裡,生活更要努力,如同佛法講的,一件事要成功必須兼具智慧與方法,在藝術裡練習的 是方法,智慧則要從生活取得。很多人想要透過藝術創作得到智慧,這不太合理,這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做到,大部分的人不太容易。很多時候,我們被習性控制,你 以為自己是自由自在的一個人,實際上是根據習性重覆做事,當看到了自己是習性的奴隸,就能開始改,不過還是會有很多人說:「這就是我」,太固執了!這是 「我執」,很棒的創意都是打破創作者與觀眾的習性而來。

源源不絕創意秘訣Ⅴ:與世界對話,多讀書

九:我無法把自己困在房間,專心寫作,生活之所以重要,是要與世界對話。有些天才是感受天才,不是創作天才,他們用感受累積能量。我對在深山創作的人覺得 很不可思議,我認為創作者不能停止擷取生活。如果靈感像海怪,你不常出海,怎麼看到海怪?只能看DISCOVERY 頻道。每次出海都要期待會發生好玩的事,抱著看到海怪的心情,如果看到海面上有黑影晃動,就靠過去一探究竟,大家都很喜歡問問題,而不願去做,做才能把竅 門打開。

賴:我的看法不太一樣,我認為海怪隨時可以碰到,這取決於觀點、動機與智慧。如果你花很多時間在創意的智慧面,累積一個堅強的世界觀、創作動機,就很容易 找到海怪。一個空杯子就能寫成戲,因為是我的動機、智慧與觀點把它轉換成海怪。對於在深山裡的人,我會先尊重他再說,我現在已經是如此,比較少出來,人生 的千奇百怪,「百怪」我至少看過了九成。如果是在尋找人生的精采作為靈感來源,別人早就寫過了。講亂倫,兩千多年前的希臘悲劇就有;論前衛,像分屍、女人 殺自己的孩子,羅馬戲劇也有,而且很受歡迎。前陣子,有人騎車被亂彈打死,若覺得這件事太猛,就要去檢查自己是否不足?事件本身是廉價,你能不能進到那人 的心理?或是因此創造出兩個角色?如果觀點最後是人生無奈,那跟看新聞報導有何差別?

很多人會陶醉在生活中的精采事,要多讀書,想想你的創作動機是什麼?有什麼可以貢獻給世界文學?你會發現自己變得謙虛。

文章詳情



from 30雜誌電子報 ( HTML 圖文版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