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辰光電用專利 創造競爭力

相較於面板業者多以資金多寡做為決勝依據,宇辰光電卻是藉由掌握領先的專利技術來爭取市場,卓越的研發能力是宇辰能打進一線品牌大廠供應鏈的主因。

現在的觸控面板市場到底有多熱,從一月十二日由宇辰光電所舉辦的興櫃前法說會場,被法人、媒體擠得水洩不通的場面就可感受得到。根據 DisplaySearch發表的二○○九觸控面板市場分析報告,○八年全球觸控面板模組的產值已經達到了三十六億美元,預計到了一五年,產值將高達九十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一四%。

近年來隨著 iPhone引領小尺寸觸控面板的潮流,以及Windows 7掀起中大尺寸觸控面板市場的需求帶動下,觸控面板市場顯得生氣蓬勃,目前全球約有兩百家廠商投入開發,讓這塊觸控大餅看起來十分誘人。不過也由於投入的 廠商越來越多,想要從中成功爭食商機,對各家觸控面板業者來說,挑戰也越來越形嚴峻,如果沒有過人的本領,可能很快就會被迫宣布退場。

重新整頓再出發

對於「過人」這點,於一月十四日興櫃的宇辰光電董事長王貴璟倒是顯得自信滿滿。在法說會上,王貴璟指著投射在白板上的影片自豪地表示,宇辰針對光學式、電 阻式及電容式的市場需求及應用,過去幾年不斷投入大量的研發人力及資金,以求改善現有技術的缺陷。更重要的是,這些研發出的新技術,都已申請獨家專利權。

甫於○八年成立的宇辰,其前身為宇宙光電,係由時任美商微觸科技(MicroTouch,後為3M購併)台灣區總經理的王貴璟,於○三年接下當時 被掏空的突破光電而另外改名成立的。王貴璟在接手後不斷進行減資、整頓,企圖將宇宙光電拉出被掏空的混亂,「我至○六年為止,對公司進行減資六億七千萬 元,讓宇宙光電成為資本額只有六千萬,但無負債、財務很pure的公司。」在一連串的整頓動作後,宇宙光電成功寫下連續三年EPS平均超過三元的好成績。

為了讓宇宙光電早日脫離外界對過往突破光電不良的印象,王貴璟更決定於○八年以一股換一股的方式,將宇宙的股權完全轉換到新成立的公司,也就是現在的宇辰。

以往就專注於中大尺寸觸控面板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宇辰,十分注重技術研發,每年投注在研發上的金額平均都超過年營收的六%,數年來陸續取得四十多項觸控面板相關專利,包括全球獨家的六線電阻觸控專利,並已獲得Windows 7多點觸控及單點觸控認證。

有技術、有市場

「專利」一直是宇辰強調的競爭力來源之一,王貴璟表示,由於目前重要的技術專利權都握在國外廠商手中,台廠想要進行觸控面板的製作,若非乖乖地花 大錢跟外國廠商買授權,就是得剽竊技術,日後若被專利所有廠商發現,不但得吃上侵權官司、賠償大筆侵權金,連公司能否存續都是一個問題。

「當然這樣的公司,更不用想要公開發行,因為這樣專利問題馬上就會被攤在陽光下檢視,」王貴璟說,因此專利權對觸控面板廠的發展具有十足重要性,也是目前台廠應該努力的方向。

挾著多樣專利技術,宇辰一向在工業用觸控面板如POS、ATM、IPC等市場占有一片天。拓墣產業研究所光電研究中心副理柏德葳指出,觸控面板市場可略分 為工業性產品與消費性產品兩種,其中工業用觸控面板的製作難度較高(因多為大尺寸),相對的毛利也較高,所以能在早期進入此市場,且技術獲得下游廠商認 同、採用者,多半獲利都很穩定,而宇辰就是卡位成功的廠商。至○九年上半年為止,大尺寸面板占宇辰營收高達六、七成。

即使如此,一場發生於○八年底的金融海嘯,仍讓宇辰跌了一大跤,「因為工業用觸控面板市場較小,尤其金融海嘯災害中心就在金融業,所以如ATM等耐久財的 需求都大幅萎縮了,」王貴璟說。累計宇辰○九年一月至十一月每股稅後純益為虧損一.八六元,但也因受到這場教訓,讓王貴璟更加快研發腳步,要將宇辰的觸控 面板市場擴大到以中小尺寸為主流的消費性產品端。

「我們從○八年就投入開發消費端的產品,○九年下半年已做出超過五十種觸控產品。」在積極將新產品送樣給國內外客戶後,宇辰已接獲歐洲品牌大廠及中國NB 品牌大廠的AIO PC(All-in-One PC)訂單,並已陸續出貨。另外如惠普、宏碁、華碩等也都是宇辰的客戶。

此外,宇辰還成功研發多點式觸控可撓式數位投射電容(DCM)、電阻式觸控(PCT)技術,要以成本優勢與電阻式技術,搶攻六吋以下MID、智慧型手機、電子書市場。「將來宇辰工業性和消費性觸控面板比重會變成三比七,」王貴璟說。
宇辰目前實收資本額為二.六億元,○九年自結營收為三.○五億元。「從目前接單情況來看,今年營收可望較去年有倍數的成長,」談到宇辰的成長性,王貴璟很樂觀,「我們多年來累積的技術能力及持續開發的市場成果,就像微笑曲線的兩端,是未來成長及獲利的保證。」

王貴璟也表示,宇辰一向專注在inter device,所以隨著輸入裝置的多元發展,繼觸控後,聲控可能成為下一個研發方向。宇辰計畫今年進入中國華西設廠,預計第四季啟動生產線,在電阻、電容、光學式等三大多點觸控應用發酵下,醞釀營運的成長。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2月1日出刊《數位時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