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鉅亨看世界─恐慌之後
2009/05/29 18:00 鉅亨網

【鉅亨網林佳萱 外電報導】 一度危急的中歐與東歐經濟暫時獲得舒緩,但經常 帳赤字無法消弭,外債龐大,以及魯莽的財政政策仍處 處威脅著中東歐。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此區 GDP平均下滑 4.9% ,個別國家降幅更大;向來支援東 歐國家轉型為市場經濟的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EBRD) 則預估,此區 GDP下挫 5.2% 。

幸好,這段時間發生了一些改變,部分措施的效果 已初步顯現,挽救東歐經濟體系不至於崩潰。《經濟學 人(Economist)》 分析文章指出,首先外國投資者開 始以更審慎理性的態度評估區域風險;以往實行共產主 義的東歐國家,在這次金融危機過後仍非常渴求外資, 雖然其實各國狀況不盡相同:拉脫維亞經濟過熱、烏克 蘭狀況混亂、匈牙利負債累累,各國富裕貧窮不一,有 些已加入歐盟、有些還在門外,2 國使用歐元、5 國採 釘住歐元匯率,其他則是浮動匯率政策。

至今為止,期待東歐國家倒骨牌的放空投機客並未 獲得太多利潤,不過樂觀派在股市方面倒獲利頗豐─波 蘭股市從今年 2 月起上漲近 40% ,匈牙利大漲 50%, 俄羅斯股市更狂飆將近 90%。

另 一方面,國際奧援也協同配合、施以協助。先前 反應冷淡的 IMF開始與歐盟委員會、各國政府和金融機 構互相協調,IMF 以往常被視為挽救經濟崩潰的最後一 張王牌,但現在 IMF選擇主動出擊、預先防範。今年 5 月,IMF 主動對波蘭提供 210億美元的信貸額度,因為 波蘭是東歐地區最大、最強勁的發展引擎,IMF 強調, 這與提供白俄羅斯,拉脫維亞、匈牙利、羅馬利亞,塞 爾維亞以及烏克蘭等國的緊急援助大不相同。

IMF 的手法也更加柔軟溫和。今年稍早, IMF原本 要求烏克蘭必須平衡預算赤字,但現在則修正為不超過 GDP的 4% ,另外 IMF 也發放新一筆 28億美元的信用 部分貸款(Tranche)─ 因為官員擔心,緊縮的財政政 策可能加劇衰退。在承諾 2010 年縮小赤字至 4% 的前 提下,拉脫維亞今年被允許維持 7% 的財政赤字。

第三,IMF 對手握大量東歐貸款的西歐銀行提供協 助,這些銀行的主要客戶是借進歐元和瑞郎的匈牙利和 波羅的海各國。

由 於外資急撤,信貸緊縮的效應甚至打擊信用良好 的借方,於是EBRD、世界銀行和歐洲投資銀行(僅提供 國家級基建計畫貸款)共同著手為東歐銀行及企業籌措 245 億資金。EBRD 為義大利一家大量曝險東歐的銀行 UniCredit 注入 4.32 億歐元資金,並考慮投資另外 12 家西歐銀行或例如瑞典等國家性的計劃。

根據 IMF發布的報告聲稱,歐洲銀行仍需要更多協 助及支持;不過現金和信貸擔保已經暫時解救了東歐的 燃眉之急─假設沒有這些機構馳援,西歐的銀行很可能 因負擔東歐貸款而破產。

另 外一方面,富裕國家政府努力挽救汽車產業,無 形中也是幫助了大型汽車工廠的所在地中歐,Capital Economics 顧問公司的分析師 Neil Shearing指出,例 如德國及其他國家推行的汽車銷售刺激計劃,可為斯洛 伐克的 GDP貢獻整整 1% 的成長,而匈牙利和捷克則各 可獲得 0.5% 增幅。

當然最令人擔憂的還是波羅的海三小國,這 3個國 家正面臨經濟沉重萎縮:愛沙尼亞今年第 1季的 GDP數 據年減 15.6% ,而拉脫維亞是下降 18% ,立陶宛稍好 ,是 12.6%。貨幣政策無法攔阻經濟直墜,因為這 3個 國家都是採釘住歐元的匯率政策;財政政策也無法發揮 作用,因為一得安撫外國債權人,二得符合《歐盟條約 》目標赤字不超過 3% 的 GDP,否則無法順利加入歐元 區。(愛沙尼亞希望在 2011 年達成加入歐元區計畫)

愛沙尼亞首相 Andrus Ansip 得意地表示:「假如 危機讓整個國家的效率得以提升,那倒是好事一樁。」 他任內將公共支出大砍將近 12% ,並且裁撤 1/5 的內 閣官員。他堅稱,將削減「沒有效率」的開支,但會保 留有益於未來經濟發展的預算。

目 前,波羅的海國家仍視貨幣貶值為禁忌。國家貨 幣不僅是經濟穩定的象徵,更是政治穩定的象徵,因此 他們不敢放鬆匯率,反而希望透過減薪、提升效能來刺 激競爭力回升。這樣的「內部貶值」理論上可行,但實 際進行卻很困難又很痛苦:例如拉脫維亞目前出口增加 、導致經常帳出現盈餘,但外界仍然懷疑,這樣犧牲是 否真的有效。

雖然中東歐某些產業(如營建業)發生崩潰,但像 再生能源這種行業卻還在迅速擴張。Andrus Ansip對愛 沙尼亞在風力發電技術上的利基有信心,而拉脫維亞一 家清潔能源企業Carbon Neutral Biofuels已募資 1000 萬美元興建工廠,以便把低品質木材轉換為燃燒效率高 的燃料球,供應荷蘭發電廠使用。該公司高層人士 Adrian Riley 表示:「當前的危機等於是從一團糊塗 中回歸現實。」

或許波羅 的海國家的情形只能算是特例:這些經濟 體短小而相對靈活,運作得宜,而且鄰邦北歐諸國又非 常友善。這個地區更大的考量點反而是政治。現在街頭 抗議已經慢慢沉寂下來,民眾對驕傲貪腐、10年來始終 缺乏能力的政治人物也還勉強可以容忍,但 6月初歐洲 大選恐怕才真正反映出選民的心情。

發 生政局危機不代表就有重大改革。捷克中間與右 派聯合政府在 3月的選舉中失去多數優勢,然而結果揭 曉並沒有造成政局動盪混亂,在 10 月大選開始前,捷 克將由國家統計局局長 Jan Fischer暫時接任,組成看 守內閣維持政府運作。匈牙利信譽掃地、毫無民意支持 的總理Ferenc Gyurcsany也在 3月底提出辭職,接著由 經濟部長 Gordon Bajnai任臨時首相,負責政府運作直 到明年春天。匈牙利的 GDP數據今年可能下滑 6% ,因 此他將推動削減支出。

保加利亞區域政治專家 Ivan Krastev 認為,對失 業率的擔憂將使中東歐的中產階級對政治失望,甚至可 能因而抵制投票,而政界則擔憂另一個更大的問題,就 是有心人士將不擇手段取得政權以逃避牢獄之災,「最 好的例子,就是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Berlusconi; 官司纏身但仍在大選中獲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