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9億人口的黃金市場 世界第3大經濟體成形

  2010年,「東協加一」正式上路,但事實上不管是檯面上的發言主導,還是在檯面下的依存關係,都是「中國加一」。未來,這個世界第三大經濟共同體爆發力 非同小可。對台灣最實質的威脅是,中國-東盟(協)自由貿易區內貿易零關稅,沒有和任何亞洲同儕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的台灣,足足較他國多了 6%~10%的關稅,如果沒有ECFA,台灣注定成為新亞細亞孤兒。

 北部灣,讓中國加一個東南亞〉
中國看好廣西北部灣的區位優勢,以南寧、北海、崇左三大前沿城市為基地布建產業園區,腹地一舉從中南半島擴及整個東南亞海域。

 中國加一,讓台商加一大機會〉
 過去在中國打造出「世界工廠」的台商,面對中國產業結構及中國-東盟自貿區經貿條件的改變,策略思惟也要跟著升級,產業布局從廣西擴及整個東南亞。


 東協樂見:世界第三大自貿區成形
 加一中國,是加一個恢弘藍圖

 今年1月6日晚上,璀璨的煙火奔上大陸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的夜空。

 炮聲隆隆,連一公里外的汽車也被驚得響起了警報器。紅橙黃藍紫的焰火,映照在大樓的玻璃帷幕上,也映照在觀賞人的笑臉上。整個城市處於歡樂中。

 金彈銀彈四射的煙火秀,不是歡迎2010年到來,而是慶祝經過10年談判磨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China-ASEAN Regional Free Trade Area)終於在今年1月1日起正式建成(以下簡稱中國-東盟自貿區)。

 中國-東盟自貿區,也就是台灣俗稱的「東協加一」或「10+1」,亦即東南亞的東協10國,正式與中國組成自由貿易區。焰火晚會的「前戲」,為次日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慶祝儀式暨論壇」揭開了序幕。

 景色怡人的南寧荔園山莊,一連兩天迎來了415位嘉賓參會,其中,光是中國及東協10國出席的部長,就有27位。另外,寮國常務副總理宋沙瓦.淩沙瓦 (Somsavat Lengsavad),以及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里克.馬斯金(Eric S. Maskin)亦出席盛會。

 這是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後,第一場重要的大型活動,中外嘉賓雲集,也吸引各地來的記者200多位。

 除了出席的官員層級高,大企業參與的人數也特別多。例如西門子(Siemens)、新力(SONY)、沃爾瑪(Wal-Mart)、日本三井(Mitsui),也派副總經理以上主管與會,顯示了這個自由貿易區擁有無限商機。

 東協副祕書長孫達姆致詞說:「花了十年時間,現在是我們收穫的季節,在未來的十年要加大合作。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預示著我們新的十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略]致詞表示,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是「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進入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新階段。

 願景〉產值遠遜北美、歐盟,但也表示潛力大
 中國-東盟自貿區、或稱東協加一,是繼北美自由貿易區、歐盟後,全世界第三個自由貿易區。這個最新的經濟共同體有什麼特色?其實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是中國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也是東協作為整體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因此雙邊從開始磋商到建成,不到十年,算十分順利。

 就人口數量而言,這裡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經濟共同體,區域內有19億人口,超過北美與歐盟自由貿易區的總和。由於大陸與東南亞各國都是備受矚目的新興國 家,具消費力的中產階級快速增加,19億人口代表的正是新興的黃金市場。就貿易量而言,目前中國-東盟自貿區,也已超越歐盟。至於整體GDP總值,則為 5.8兆美元,排第3。

 綜合人口數、貿易量與總產值,是中國-東盟自貿區所有人的印象,就像中國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同時也是經濟學家的蔣正華所說的,「我們這個自貿區的發展前途,是無可限量的。」

 影響〉推倒關稅壁壘,大幅降低雙邊貿易成本
 零關稅,是任何一個自由貿易區的基本精神,中國-東盟自貿區也不例外。

 從2010年1月1日起,中國和東協原始六國成員,即汶萊、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新加坡之間,將有超過90%、7000多項產品零關稅。

 中國與這六個國家的平均關稅水平,將從目前的9.8%,一下子降到0.1%。而東協六個老成員對中國的平均關稅,也將從目前的12.8%降到0.6%。

 至於東協的四個新成員,越南、寮國、柬埔寨和緬甸,也將在2015年與中國實現90%以上產品零關稅的目標。以緬甸的稻米(大米)為例,該國計畫與發展部副部長德瑞卓在會中當眾宣布:「我們不遲於2020年,會將這項敏感產品的關稅降低到0%或5%。」

 其實中國與東協早在2004年已經談好了一批「早期收穫」產品,試驗性地施行零關稅。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光是在2008年,中國政府就為從東協進口的 產品減少了36億人民幣的關稅。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易小准說:「這增強了東盟產品進入中國的出口競爭力,也降低了雙方企業的經營成本。」

 綜效〉各國經濟能力不同,可分工互補
按照經濟發展水平劃分,東協各國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新加坡、汶萊為第一層次,所得高,擁有知識密集、資本密集等優勢。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為第二個層次,這些低偏中等收入國家,擁有自然資源和密集的勞動力。

 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是第三個層次,低收入國家,但有自然資源與廉價勞動力等優勢。
統一的大市場,使「中國製造」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可以往越南等更低成本國家移動。也為「中國製造」搭起了更牢固的升級階梯,因為新加坡等國會轉移技術與資金。

 事實上過去十年來,一方面中國與東協洽談組成自貿區的各項細節,同時間,中國與東協各國間的合作交流,早就愈來愈密切。雙邊貿易額從2003年的782 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08年的2311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24.2%。2008年正是金融海嘯肆虐之際,但中國與東協雙邊貿易仍比前一年成長 14%。其中,中國從東協進口值,從2003年的473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08年的1170億美元,增加2.5倍。隨著雙邊貿易快速增長,雙方相互投資 和人員流動規模也正不斷擴大。

 中國赴東協的旅遊人數從2003年191萬人,增長到2008年的452萬人。未來在零關稅誘因下,雙邊貿易還會更快速成長,效應也已展現。根據大陸新 華網報導,今年1月1日自貿區全面啟動日,一大早中國與緬甸貨物進出的主要通道、與緬甸毗鄰的雲南瑞麗口岸,出入關車輛大排長龍。

 瑞麗方面第一張報關單是早上9點45分發出來的,貨主王小翼出口二氧化矽到緬甸供做製造牙膏之用,她前後只花10分鐘報關,就出國門到緬甸去做生意。瑞麗當天從8點至10點兩個小時中,共有120輛貨車進出境,顯示貿易往來將愈來愈密切。【更多文章請看遠見雜誌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