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學堂知識如何演出

 文/楚知

從引擎室回到書房

數位內容在網路上進化到今日,所謂「資訊社會」一詞似乎應該被「資訊星球」這四字取代。因為今日的地球似乎被一層資訊的大氣所包含,人類的知覺還沒觸摸到真實世界之前就已經被多樣的資訊層膜所攔截了。

已故心理學大師拉岡(Jacques Marie-Emile Lacan,1901-1981)曾說人類一誕生就掉入語言(預設的知識)中,日後在成長歷程中才逐漸發掘其中預設的自己與預設的世界……。

今日看來,這一現象似乎特別具體。

資訊無所不在地包圍我們,而我們唯一的依靠就是搜索引擎的的動力視窗,用關鍵字嘗試拼湊世界的整體景觀。

但是這樣的資訊景觀很早就引起有識者的憂心,例如台灣網路第一代經營者詹宏志先生就曾在訪問中表示,這種資料形態,對知識的學習(如果經驗不足時)害多於利等等。

因此包含Google本身在內,網路上各種「後Google」的資訊圖像不斷被提出,隱現著新的一波革命。
不僅是網路軟體,各種載具也在介面與內容上摸索著,讓巨大的網路資訊在這個真實世界中找到更適切的面相。

例如每次可以容納千本電子書的Kindle,似乎並不是只有挑戰書本的形式而已,其中很可能透露某種要從喧鬧的(搜索)引擎室回到安靜的書房的提議。

緊接著我們又有了iPad,它在網路資訊汪洋中安置了許多恆久的島嶼與莊園,讓人們一面巡航一面常伴有熟悉穩定的地標在側。

這些莊園與島嶼就是由許多全球知名的資訊中心所論述出版的即時內容,以及未來預期會加入的各大圖書館、研究中心與各類期刊以及娛樂內容等等。

這些相對穩定的知識島嶼似乎讓浮動無根的資訊碎片有了可依靠的據點。但若我們深入思考,除了全球文化論述的主導性問題之外,在網路應用上,我們很直接地就會發現幾個亟待研發解決的面向。

沒有師長的學習空間

在傳統教育上,書本是一個社會共有的文化資產,也是一個可以為學習與論述定位引述的知識板塊。
人們常由師長引介熟習的經典書本來啟動知識的學習,在循序漸進的(定位)閱讀計畫中,得到逐級的啟發。

也在論述時引用共同熟習,經過時代考驗的的知識板塊(經典)來鋪陳溝通思想與觀點。

所以書本與論述一直都只是知識的板塊,而一個社會的文化論述與教育體系才是讓這些板塊獲得生命的動力。(傳統)所謂閱讀也在這樣的文化脈絡中涵泳才有意義。

但某種程度上,經由社會文化精英傳承的論述與教育體系,在目前全球化的網路資訊中卻面對一些難以克服的困境。

例如網路裏各種文本元素都是多媒體與超連結的格式,遠超出傳統熟習的符號意涵系統,而且其表現的方式又隨時隱含著社群互動的浮動現象以及隨時衝撞,浮動拼貼在一起的全球資訊,以致網路活動或知識的內容意義有時根本沒有人可以作即時的解讀,更別說全視野的導讀了。

此外,地方性的文化與教育系統本來是當年網路發明之後,大家萬分期待的革命領域之一。因為教育體系與知識資源的變化,將會牽動整個地區社會權力結構的進化與重組…但也可能正因為如此,網路革命的10年烽火中,這一塊土地相對地十分平靜荒涼。

由於網路內的各種知識板塊缺乏上述地方文化的論述及教育體系的傳承機制與詮釋動力,所以在網路中漫遊的無數青少年就各憑本事地建構自己的學習歷程,在豐富而漂浮的全球體驗中度過一次次沒有師長祝福過的成年禮。

於是,每一個地方社會有時從網路母體中會得到美聲歌手小胖與白米炸彈客楊儒門,但有時也得到17歲的專業殺手與22歲的詐騙天后。

知識演出的網路

對於網路中全球性的資訊爆炸,我們除了面臨文化詮釋與教育傳承的困境外,在內容的創新上似乎也遲遲無法提出答案。

我們看到近年在政府教育體系與全球知名大學(如MIT等)都有數位知識(教材)的開放計畫,但這些計畫似乎最適合作為原有教學體系的輔助(例如教材資料中 心),或是把網路當成無法上課的一種替代品(例如偏遠地區輔助教學),而從來未曾期望建立有如大學般可以獨立在網路上累積知識成果,進行長期教學的園地。

一代傳播學者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的名言:「媒體即訊息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早已說明人類發明的「載體」不只制定了新的傳播形式,它本身就會控制傳播的內容與意義的呈現。

但或許網路的多線發展歷程,以及多樣進化中的載體,使得我們對網路這個「媒體」的「內容格式」也還在摸索進化中,因此我們常看到許多把傳統活動的格式與內 容數位化,用版面視覺的邏輯呈現後再加上搜索連結,就認為他們已經在網路上具有生命力,而忽略了麥克魯漢說的,這些「原有訊息」到了網路這種新載體中,很 可能根本就是「沒有訊息」。

而早在2001年的1月,管理學大師杜拉克(Peter F. Drucker )接受雜誌專訪時,就曾經對線上教學的格式做過十分深刻的批評:

「……試圖把普通大學的課程搬上網路,是錯誤的做法……,你必須重新設計一切……」

「……任何一個好老師都有一套探測系統以了解學生的反應,但線上教學沒有這個系統……要把課程的延續性與(網路自由來去的)流動性結合一起,最重要的是,(線上教育)要(如同校園般)把課程放在一種環境中,……提供背景,環境與參考工具。」

(以上訪問收錄於2004年出版的《下一個社會》)

因此,傳統教育中由優秀的講師所演出的知識景觀與靈活調控的戲劇場景,如何在網路上建立具有同類功能的文化與教育體系?

網路上隨機連結而遠距互動的多媒體內容,如何取得一種長期而動態的整體視野,作為搜索引擎以外的資訊景觀?

問題與答案都已經逼近眼前,我們可以有所行動嗎?

飛行學堂

本期專欄的實作專案是「飛行學堂」,意圖對上述的問題與時勢提出一組實驗性的解答。

針對網路知識的演出,資訊規格與展演格式的設計預定解決方案如下:

1.以人物典範與虛擬演講,作為知識演出的主軸。

2.以共同演出的遊戲與劇場,作為專注學習的機制。

3.AR/VR的機制,讓學習與互動可以飛行於真實案例與真實現場間進行。

4.以多視點的AR/VR空間,提供參與者可以隨時切換角度與視點,進行閱讀、記錄、聽講、討論。

5.彈性縮放尺度的時空背景,其中安置人事物網路,作為取代關鍵字搜索的資訊脈絡呈現方式。

因篇幅所限,在此處列出作法大綱,進一步細節資料請到訪ideas.org.tw 或tvwing.com網站

8月下旬將對聚焦於「網路空間」主題所做的6個專案,整體提出階段性的總結。

這六個主題分別是:1.4D媒體。2.散步書房。3.雙向生活基地。4.微旅遊。5.街頭網路。6.飛行講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