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pc之父 三十年前發明pc如今平板不離身
狄恩:pc將步上黑膠唱片後塵

在惠普宣布賣掉pc部門後,pc已死的說法如今再度甚囂塵上,本刊特別邀請ibm當年開發第一台pc的狄恩,請他發表對pc及未來科技發展的看法。

惠普宣布將pc部門賣掉,引起市場相當大的震撼,不僅因為它是全球最大pc品牌,市占率達一七.五%,也因為惠普是對台灣採購量最大的外商,去年在台灣委託製造的訂單金額高達二五○億美元。

相較於二○○五年ibm將pc部門賣給聯想,惠普這個宣布晚了六年,未來不論賣給哪家公司,以及賣掉之後可能的衝擊,都是台灣業界非常關心的議題。

八月十二日,是ibm公司推出後來成為標準規格個人電腦(pc)的三十周年紀念日。不過,最早參與設計並擁有三項專利,且有「pc之父」之稱的ibm科學家狄恩(mark  dean)卻表示,pc將逐漸沒落,而他個人現在也改用平板電腦了。

狄恩是ibm內部第一位取得技術領域最高榮譽院士(fellow)的非裔美國人,也帶領大型研發團隊開發包括一ghz的微處理器。為了進一步了解狄恩對pc的看法,本刊特別取得他針對多個問題的第一手回答,以下是狄恩的訪談內容摘要。

取代pc地位的不是裝置,而是新穎的理念

pc已經發明三十年了,對我來說,這真的是一個令人驚喜的日子。當年我參與ibm「五一五○」機型pc的設計時,絕對沒有想到,這個創意後來竟可以創出一項巔峰期年銷售達三億多台的產業;身為ibm設計團隊的一分子,我感到相當自豪。

儘管「後pc時代」已經來臨,我自己所使用的電腦,也已改成平板電腦;但是,當初我協助設計pc時,並沒有想到有一天我會親眼看見它沒落。雖然pc未來仍會被大眾廣泛使用,但很明顯的,pc已不再是提供創新的來源。

我認為,pc將步上打字機、卡式錄音機、黑膠唱片、真空管的後塵,逐漸沒落,不再是人類創新活動的中心。取代pc地位的並不是另一種裝置,而是各種新穎的理念,決定電腦運算在人類進展中扮演的角色。

近來趨勢日益明顯,人們創意的泉源不再是特定的裝置,而是各種裝置形成的「社群空間」。如此,電腦運算才能對人類的經濟、社會及生活造成更大的影響。

雖然我這樣講可能有點奇怪,但我還是要說:更令我感到驕傲的是,ibm在二○○五年就決定退出個人電腦事業,並把它賣給了聯想公司。當時,許多科技業人士都很質疑ibm的決定,但如今事實證明,在「後pc時代」中,ibm又一次居於領導地位。

從參與pc的開發,到進入後pc時代,ibm在這個發展的故事背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理念,那就是,ibm永遠關注著下一個最重要的大事,我們期待這個世界的變化,並試圖去領導與超越,而非被動地做出反應,甚至坐以待斃。

一九九○年代中期,ibm就積極進行轉型,並取得了很大的改造成果。在ibm一百年(編按:今年六月十六日是ibm創立一百年的生日)的歷史中,就是因為有不間斷地改造與轉型,ibm才能屢屢創下高峰。

歷經百年改造與轉型,確認軟體與服務為未來發展方向

如今,ibm為顧客及社會帶來更多整合性的科技與生意,我們引領許多基礎的科學研究,並且設計全世界最頂尖的晶片與電腦,提供軟體及諮詢服務等,讓我們的 客戶也可以像我們一樣持續性地進行轉型。三年前,我們推出「智慧地球」的計畫,目標是協助解決這個地球最複雜的問題——讓地球可以運作得更好。

我們在進行轉型的過程中,有一個最基本的想法,就是盡量退出大宗商品的事業,轉而擴大投資高價值的市場。因此,在過去十年間,ibm除了退出pc事業外, 也陸續退出硬碟及印表機市場;另外,我們持續地投入研發,每年達到六十億美元的金額,就像最近ibm開發的華生電腦,在美國知名的益智電視節目 「jeopardy」中,擊敗了前任冠軍一樣…【全文請見今周刊767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