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達比 7000億打造零碳城

文/徐仁全 攝影/徐仁全

相較於近幾年積極追求發展的杜拜,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首都阿布達比似乎被比了下去。

但馬斯達爾計畫啟動後,阿布達比再次攫取全球目光,一個零碳排放、零廢棄物的未來城即將在沙漠開花。

阿布達比不讓杜拜專美於前,要向全球展現綠實力,在未來能源消耗殆盡之際,提供最佳解決方案。讓全球再次向這個能源大國看齊。

坐在飛往阿布達比的機上,旁邊的外國人不解地問記者,為何不在杜拜(Dubai)下機,而先到阿布達比(Abu Dhabi)?

往後在阿布達比停留的四天中,不斷有人問道去了杜拜沒有?怎麼不過去看一看?

近年來,杜拜的光環與知名度遠遠高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首都阿布達比。杜拜正在興建的世界第一高樓杜拜塔(Burj Dubai),已超越台北101大樓。杜拜七星級的帆船飯店(Burj Al Arab Hotel)吸引全球頂級的觀光客爭相前往朝聖。杜拜成為中東地區的鑽石之星,似乎已成了定局。

但真的如此嗎?杜拜的老大哥阿布達比似乎非常不同意這樣的說法。

綠高峰 群雄匯集阿布達比

今年1月底在阿布達比舉行的「世界未來能源高峰會」(The World Future Energy Summit)上,阿布達比展現了它的實力。共有4000名專家學者與會,200位演講者出席報告,更有來自最接近北極的冰島及非洲東岸的吉布地共和國兩國總統親自蒞臨。

英國查爾斯王子(HRH Prince Charles, The Prince of Wales)甚至為了不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捨棄搭機前往,改採虛擬現身致詞。這場被譽為今年初以來世界最大的未來能源會議,竟是在產油大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舉行,意義更是非凡。

且聽聽阿布達比在2月初正式啟動的計畫。它將投資220億美元(約新台幣7000億元)興建一座未來城市──馬斯達爾(Masdar),阿拉伯原文意就是「資源」。這個城市目標是做到零二氧化碳排放、零廢棄物產生,這兩項不可能的任務,阿布達比向世人展現了它的企圖心,更向臨近的杜拜及卡達等中東國家嗆聲。

綠目標 排碳大國造零碳城

阿布達比要做到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環保工程,這真是有些諷刺。阿布達比供應全球9%的原油及5%的天然氣,而成為名符其實的能源大國。也因此阿布達比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第四高,平均每位民眾排放34.1公噸,為台灣人的三倍。

阿布達比邦王儲穆罕默德親王(H.H. Sheikh Mohamed bin Zayed Al Nahyan)在「世界未來能源高峰會」上說,「身為提供全球重要石化能源的阿布達比來說,我們有責任為世界各國繼續提供能源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包括找出新的能源來源,並提供好的遺產給我們的下一代。「興建馬斯達爾城市就是最好的做法,也是阿布達比政府向世人展現能力的最佳表現,」穆罕默德親王說。

2月9日舉行破土儀式的馬斯達爾城市,讓過去一年來許多的質疑聲音暫時停了下來。馬斯達爾已不是計畫,也不是口號,而是已經啟動的大工程。

負責規劃執行的阿布達比未來能源公司執行長艾哈邁德.阿爾賈柏(Sultan Ahmed Al Jaber)表示,「很多人會問我們,為何阿布達比要做這事?我的問答很簡單,因為我們能做,我們也必須去做。」「我們能,因為我們長期以來就是能源供應的領導者,我們也有此財力去發展新能源,」他說。阿布達比每天輸出400萬桶的原油,更是提供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九成以上重要供應者。

同時,石油及天然氣輸出也為阿布達比換取了龐大的資金。阿布達比投資局擁有8000餘億美元的資金,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主權基金。最近更花了75億美元投資美國花旗銀行4.9%股權,手筆之大令其他國家感到驚歎。

綠遠見 花「小」錢永續優勢

因此,當阿布達比宣布投資220億美元興建馬斯達爾,沒有人會懷疑他們的財力,因為這筆錢對他們來說不是大錢,「更重要的是做這件事背後代表的意義,」艾哈邁德說。

以阿布達比政府的想法來看,興建馬斯達爾未來之城有四項重要意義:一是幫助阿布達比找到新的經濟成長驅動力。二是維持並展延阿布達比在全球能源市場上的重要地位。三是幫助阿布達比成為一個科技發展大國。最後是促成人類永續發展的目標。

艾哈邁德公開表示,一旦馬斯達爾在2016年建置完成,將提供七萬個工作機會,也可增加阿布達比每年2%的經濟成長率。

阿布達比目前整體經濟有六成二倚賴石化能源產業,且有逐年增加趨勢。

從2004年的51.7%增加到2006年的62.3%,貢獻金額達到264億美元之多。但是過度倚賴石化產業有危險,一旦石油儲量減少,對阿布達比經濟會產生立即且重大影響,因此他們要找尋替代方案。

同時石油愈來愈少之際,世界各國對石油的倚賴度降低,就直接影響阿布達比在能源供應上的領導地位。為要維持,甚至延續能源大國優勢,阿布達比不得不尋求替代能源。

綠技術 眾國競技太陽能

首先,馬斯達爾的電力供應不依賴現有的火力發電或核能發電技術,而採用大量的太陽能發電。一座100百萬瓦(MW)的太陽能發電廠將在2010年開始運轉,利用中東豐沛的太陽能照射量來供應此城市九成的電力。

目前太陽能板的測試競賽已展開,在基地旁的一處場地上,來自日本、美國、德國及台灣等太陽能模組廠商將各家產品立在沙漠荒地上,接受烈日的考驗。經過18個月後,主辦單位將進行最後決選,選出效率最佳的廠商代表,做為馬斯達爾太陽能電廠的發電機組。

參與馬斯達爾太陽能競賽的台灣廠商蓄源科技(OPTI-UPS),原為美商優派科技(ViewSonic)的電源部門,後來從集團中獨立出來。

該公司提供不斷電系統,近年來也投入太陽能模組產品,在中東杜拜設立物流中心,掌握此商機而率先台灣其他太陽能廠商參與此競標。

除了太陽能,另一重要能源供應為氫能源。

馬斯達爾已與英國石油(BP)公司及Rio Tinto簽署一項合作協議,將興建一座全球最大規模,發電容量達500百萬瓦(MW),屆時將提供阿布達比地區5%的電力供應,同時也可取回每年約17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成為阿布達比乾淨能源(clean energy)模範。

綠思惟 從改變用水習慣開始

電力倚賴全由替代或再生能源來供應,在水資源方面也有創新的設計。馬斯達爾城市要做到用水量降到相同規模城市的1∕2,每天只需約8000立方公尺的水量,遠低於傳統每天2萬立方公尺的用水量。這要如何做到?除了在建築設計上改善過去大量使用冷氣,增加空氣流通外,同時也在馬桶設計上採用無水式的馬桶。

馬斯達爾創新與投資部部長薩德(Ziad Tassabehji)表示,「我們要做到零廢棄物的目標就是改變人的生活方式,上廁所不一定要沖水洗淨,洗澡也不一定要用水,這些都會改變現有的生活習慣,有全新的挑戰。」

在馬斯達爾城市巷道內將來也不允許汽車及機車行駛。為達到乾淨又便利運輸方式,馬斯達爾已成立一個2.5億美元的乾淨科技基金,投資電動自行車賽格威(Segway)等公司,並與西門子(SIEMENS)等研發個人電動車,未來將在此城市使用。

綠學院 美國MIT扎根中東

但是光找現有的替代能源解決方案顯然是不夠的,馬斯達爾找上全球頂級的麻省理工學院(MIT)合作,設立馬斯達爾科技大學(MIST,Masdar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也是阿布達比地區第一所研究型大學。

MIST預計是馬斯達爾城市七階段開發計畫中首要工程,預計在2009年9月開始招生。除了課程及師資與MIT充分合作交流外,此大學也將是世界第一所專門從事替代能源、再生能源的研究型大學。

MIST也會與馬斯達爾研究網絡合作的各研究機構進行交流,包括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帝國大學、日本東京科技研究院、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進行永續能源、未來能源等方面的研究。

哈佛大學創業中心資深研究員歐雷(William K. Aulet)表示,「創新要能商業化才是真的有利於人類,而創新是在眾多不確定性中找出可能新鮮事。」即使是明知不可能,未來有很多變數,但透過政府及專家學者的投入,能源的創新將是21世紀最重要的一件事。

綠挑戰 有「青」就敢大聲!

馬斯達爾將用在基礎及建築工程達40億美元,其餘的180億美元將由不同的單位及投資者陸續挹注。其中一主要來源是馬斯達爾未來在運作後產生的碳資產(Carbon Asset),也可視為一種新興商品在市場上交易販售。

就如馬斯達爾破土儀式上所需的電力供應全由競標的太陽能模板所產生,這些電力每小時產出5500千瓦,同時也省下四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當量。這就是未來馬斯達爾城市運轉後,二氧化碳排放減量可為商品交易,增加另一收入。

負責規劃設計的英國建築大師諾曼.弗斯特(Norman Foster)表示,馬斯達爾將是所有被現在視為未來科技與應用的綜合體,包括太陽能、風力及水力發電、生質能、資源回收、廢棄物利用、全新的交通工具、新的生活模式及全新的都市規劃等,要綜合在一起確實不容易,挑戰極大。「我相信科技與信心會克服這些問題,帶領我們進入成功境界,」弗斯特說。

查爾斯王子特別提到,科學家已提出警告,未來十年內人類必須為氣候異常、能源短缺找到解決方案,否則二氧化碳繼續排放下去,人類將嚐到苦頭。「馬斯達爾無疑提供一解決方案,應值得鼓勵,」查爾斯王子說。

艾哈邁德也認為,馬斯達爾結合了世界上最頂尖的100家企業,更整合了學界及財務界,所有最優秀的人才都投入馬斯達爾的開發,沒有理由不成功的。

「即便有人認為我們應該謙虛些,但我們面臨的是能源挑戰,我們要更大膽、無畏,」艾哈邁德說,能源是要我們更團結,而不是來分散我們,面對未來能源挑戰,全球人類應一心去解決,沒有任何妥協的空間。
from 遠見雜誌電子報 ( HTML 圖文版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