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收藏 萬元跨入藝術殿堂

勤做功課 多方觀察 堅持原則

一般人對藝術投資還有嚴重的誤解,認為一定得很有錢,才能做藝術投資,而且認定藝術投資一定穩賺不賠,這些都是錯誤觀念。

文‧高永謀

在歐洲,藝術投資已有超過200年的歷史,但在台灣,藝術投資才剛剛起步;就像共同基金剛被引進台灣時,坊間充滿各式以訛傳訛的傳言,新興的藝術投資也不例外,投資者的誤解多於正解。

投資者誤解的源頭,正是媒體。由於媒體愈來愈頻繁報導與藝術投資相關的新聞,但新聞內容不是這個上市公司老闆重金買了名家作品,就是那個地產大亨參與香港 佳士得拍賣得標,讓多數投資者誤以為藝術投資高不可攀,是個「億來億去」的天價市場,造成一般民眾不知道,即使口袋中只有4、5萬元,也可跨入藝術投資的 門檻。

8月29日到9月2日,第15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將正式展開,此次展覽規模遠遠超過之前14屆,足見藝術投資已蔚為新風潮,相關資訊需求也更廣更 急。為讓讀者更加認識藝術投資,《理財周刊》特訪問台灣畫廊協會理事長蕭耀、雲河藝術管理顧問公司負責人黃河、觀想藝術中心董事長徐政夫3位專家,為讀者 授業、解惑,提供跨入藝術投資的墊腳石。

蕭耀:創作性才是「基本面」

「過去,許多民眾認為藝術是頂尖的、高尚的,一般小老百姓無法窺其堂奧,實際上不然。」蕭耀有些無奈,現在也經營首都藝術中心的他嘆了口氣,澄清從過去到現在,台灣沒有1家畫廊向參觀者收取門票,但迄今卻仍有許多民眾誤以為,踏進畫廊一定得買門票,根本不敢親近藝術。

身為人父的蕭耀更指出,台灣教育體制從來不重視藝術,美術課常被挪去上英文、數學等「主科」,造成大多數台灣人根本不懂藝術,不像法國民眾藝術涵養極高, 「曾有一次,我到法國巴黎去看一個畫家的畫展,從車站隨手招了1輛計程車趕到會場,沒想到這個計程車司機對這位畫家的生平、作品如數家珍,坐一趟車就彷彿 上了一堂免費導覽課。」

蕭耀特別強調,即使都是投資,但藝術品與其他金融商品大不相同,所以投資方法也得有所區分,有些人相信藝術家人生故事愈獨特,例如像梵谷(Vincent Van Gogh)那般戲劇性,藝術品升值的空間愈大,其實不盡正確,因為創作性的高低,才是長期投資最需看重的面向。

「套用股市常用的術語,藝術家的創作性是『基本面』,故事性就是『消息面』。」蕭耀解釋,短期投資可看「消息面」,中長期投資就一定得看「基本面」,只有 「消息面」而無「基本面」,藝術品難以持續升值。他更以逝世10多年的畫家蕭如松為例,雖然他的人生較為平順,常被投資者所忽略,但其水彩畫品質極高,如 同「被低估的股票」,近年來價格已經開始浮升。

想做藝術投資一定得勤做功課

「藝術品市場的結構,就像是一座金字塔。」蕭耀分析,金字塔最頂層的10%,指的是經典藝術家的知名作品,中間層的40%指在世活躍藝術家的作品,這兩類作品都有中長期投資的價值,不過,得口袋相當有深度的投資者才負擔得起,雖然投資風險不大,但投資報酬率也不高。

「金字塔底層的50%,則是新興藝術家的作品。」蕭耀表示,雖然投資此類藝術品的風險較高,但投資報酬率也可能高得多,好比現在在首都藝術中心展出的紅膠 囊的作品,幾年前只值3000元的作品,現在售價已超過7000元,投報率超過100%,「有些畫家的作品漲得更快,買主只花10萬元購買,現在已有人喊 出200萬元。」

「投資任何商品,一定要用功。」蕭耀奉勸想要投入藝術投資的投資者,想怎麼收穫,就得先怎麼栽,獲利不可能基於幸運或僥倖。選擇藝術作品的原則很簡單,一是產品品質優良,二是畫廊持續造勢、宣傳,三是過去有不錯的成交歷史紀錄,只要合乎這3點,就是值得投資的藝術品。

「什麼藝術品,是品質優良的藝術品呢?」這是眾多藝術投資門外漢,最想問的問題。蕭耀的答案是,最精良藝術品的本質是「反叛」,指的是其風格前無來者,例 如羅丹(Augeuste Rodin)、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等藝術家的作品;次一級藝術品的本質則是「繼承」,指創作此作品的藝術家是一個大的藝術流派的繼承者,「中國號稱有500萬個藝術家, 巴黎的藝術家也有幾萬人,藝術家要脫穎而出,其實非常困難。」

黃河:選擇藝術品有4大原則

「藝術品就像商品,有些作品超漲,有些作品被低估,當然也有詐騙!」擔任數個藝術投資大戶顧問的黃河,特別推崇中國畫家丁雄泉,認為其作品長期遭到低估, 他更指出,一件藝術品價格高或低,乃由眾多而非單一因素所造成,包括藝術家知名度高低、創作品的數量、收藏者與藝評界的評價等等,「不管是藝術家與藝術品 的故事,常常都是假的,賣藝術品的人有時講得天花亂墜,但每一個字都是假的。」

「如果只有故事性,藝術家的評價無法持久。」黃河指出,收藏家必須有很強的自信,否則很容易被其他人所影響,例如林風眠、徐悲鴻、常玉、潘良等「老四大天 王」的作品,也曾經不怎麼值錢,現在卻彷彿國寶,「藝術品也會跌價,黃君璧畫作的價格曾與張大千的作品等量齊觀,現在卻不到後者的1/10,而李澤藩在他 的兒子李遠哲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時,畫作也曾經水漲船高,現在已經跌回去了。」

在藝術投資市場上,身價高的人喜歡收藏合乎歷史典範的經典作品,但黃河現在卻致力推動「微量收藏」,即花4、5萬元收藏有增值潛力的藝術品,他尤其推薦大 師的版畫、限量雕塑或限量攝影,「即使是買錯了,賠的錢也很少。特別是限量攝影,因為購買的人少,增值的空間更大,像我最近才買了一幅莊靈的攝影作品。」

「藝術品有4大特性,也是選擇投資的4大指標,非統一性、非再生性、非實用性、非確定性。」黃河補充道,台積電、聯電的每一張股票都一樣,但即使同一藝術家的作品每一件都不一樣,所以更要用心分辨其價值高低,「現在景氣不好有些藝術品已超跌,正是逢低買進好時點。」

徐政夫:先問投資目的是什麼

「股票有藍籌股、紅籌股、白籌股,藝術市場因價格不同,而有不同的區隔。」徐政夫指出,一般人對藝術投資還有嚴重的誤解,認為一定得很有錢,才能做藝術投資,而且認定藝術投資一定穩賺不賠,這些都是他長年想消弭的錯誤觀念。

「買藝術品最重要的是,得先問自己的目的是為什麼。」徐政夫認為,如果買藝術品不純粹是為了投資,而是情感上的投入,那就不是用價錢來衡量貴或便宜,就像 是花5萬元去聽一場頂級的音樂會,沒人會計較會後無法保留實體的東西,而美食也是藝術的一種,但吃了也就沒了,「一張畫如果可讓買主快樂10年,也就夠 了!」

如果是投資客,根據徐政夫的經驗,買骨董的穩定性更高,因為骨董的研究已經相當久遠了,如果買到知名的作品,未來只有小漲、大漲的差別,唯一要擔心的是真 偽的問題。「而買近代畫作,如果是畢卡索、夏卡爾等名家,如果是真跡,當然沒有跌價的問題,也只有真偽的問題,至於其他新興藝術家,風險則比較大。」

「買一家企業的股票也得多方研究,看其整體再決定要不要買,買藝術品也得如此。」徐政夫建議,如在愈大的美術館展出過,普受藝評界、收藏界肯定,保存價值也就愈高,更不須擔心跌價。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受重視

隨著台灣藝術投資浪潮高漲,定期舉辦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也愈來愈受到媒體與投資者重視。今年,國內外共有111家畫廊參加「台北國際藝術博覽 會」,來自國外的畫廊便高達49家,分別來自美國、法國、西班牙、荷蘭、印度、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中國等國,其中,台灣首次參展的畫廊有15家, 其他國家畫廊首次參展者有40家,可見台灣市場備受國際重視。

此次,「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共分為「經典展區」、「當代展區」、「電子錄像區」、「藝術與科技特區」「台灣新人推薦特區」、「日本當代特區」、「國際藝術媒體區」等7大展覽區,充分滿足藝術投資者的各種需求。

「今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是第15屆,但過去知道的人並不多,與現在的熱絡,不可同日而語。」負責籌畫「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蕭耀笑著說,對藝術有興趣的投資者,如果沒有時間逐一逛畫廊,那麼到「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看一看,當可在其中找到珍寶。

徐政夫:拍賣場不是愈豪華愈好

「國外的藝術市場,與台灣大不相同,台灣的藝術投資者很喜歡到拍賣場去舉手,國外的投資者大概都是透過經紀人去買賣,外界根本不知道賣主、買主是誰。」徐政夫笑著說,台灣的藝術投資者大概很享受競標的過程與得標的感覺,在乎的是價錢,而不是藝術品本身。

不少台灣藝術投資者抱怨,台灣沒有像樣的拍賣場地,徐政夫卻不以為然,「拍賣場也不是愈氣派愈好,香港的佳士得很豪華,倫敦、紐約的拍賣場就很小,但做的卻都是大生意。」

黃河:理專學習藝術投資 已蔚為新風潮 「現在,藝術投資的風氣已相當普遍,連部分藝人都十分熱中。」黃河透露,最近傳出「孕事」的藍心湄,正是骨董的收藏大戶,而且投資報酬率令人稱羨,而九孔 也是骨董的愛好者,「兩人常相約一起看骨董,不同的是,藍心湄通常買店裡最貴的物件,九孔則買最便宜的。」

目前也在學學文創教授藝術投資的黃河更表示,他的學生有一大部分是銀行的理專,這些理專看好藝術投資未來的發展,學習藝術相關知識非常認真,不過他也特別提醒學生,「如果不是真心喜愛藝術,再怎麼認真閱讀相關知識,都很難讀到精髓,更別說做藝術投資。

from 理財周刊 ( HTML 圖文版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