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一個金母雞

 

由於車用電腦、行車紀錄器、GPS、車上DVD都需要用到大量晶片,因此汽車電子似乎已成為電子產業的明日之星。

一.     商機分析
面對市場逐年飽合,但年複合成長率達7.5%,2004年市場規模1225億元,2008年可達1635億產值的汽車電子商機,已成為電子業最盼望的春燕。
未來一部車子就是一部電腦。
現在一部車子裡的電子系統價值已超過1200美元,汽車上的導航、油路、通訊電腦自動化系統日漸成熟,鴻海兩三年內就可以準備跨入。

二.     時機
.等待產業結構的改變
汽車工業相當封閉,鴻海要打入以美、日為主的汽車業供應鏈並不容易。大陸的崛起,未來全球汽車公司可能都要到此尋找零件供貨公司,鴻海正好有機會和全球汽車公司合作。
.萬事俱備?
在技術和資金上都要做好準備。在人才方面,鴻海副總經理戴豐樹是東京帝國大學工學博,也在豐田汽車有超過十年的資歷,也直接影響鴻海及時生產的能力。他擔任富士康的營運總裁,外界認為在2006年前設立汽車電子產品事業群之後,他將會是前鋒戰將。
初步將由汽車零組件,例如車用連接器切入,郭台銘親赴德、日、美等國禮聘汽車人才。2005年是進軍汽車業關鍵的一年,2008年大陸汽車工業也將會出現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鴻海已經進入汽車電子市場,連接器已經在交貨,汽車是封閉的產業,進入時間比較長,因為有安全性的問題,因此鴻海持審慎緩慢的方式進入。2004年10月在大陸山西省富士康園區成立汽車零組件廠,將成為鴻海進軍汽車產業的大本營。

三.     收購安泰電業(未上市)
2005年2月3日,透過子公司鴻揚創投公司收購安泰電業,並由原經營團隊持續經營。
安泰電業為台灣第四大汽車線束公司,屬家族事業,股本2.07億,以每股17.914元收購其百分百的股權,總金額3.7億,分三年付款,3月1日交付2.5億元,第二、三年再各付0.6億元。

安泰的85%業務來自裕隆、福特汽車,收購後,鴻海集團可說初跨入汽車零組件的領域,並避開耗時過久的認證期間,大火力的跨入汽車零組件市場。
安泰電業主要生產汽車導線束(wire harness)、電瓶線、高至線、車載視訊產品、防盜產品和冷光片等,公司成立於1969年,董事長為張安祥,員工數431人,其中台北廠112人,和屏東廠319人,2004年業績10億元,2005年預估12億元。

 

 

評析:

  • 除了CMMS與逆向整合策略外,併購已經成為鴻海核心競爭力之一,因為速度代表一切,而併購就是鴻海跨足其他領域的最重要策略工具。這種藉由外界引進人才與技術的快速成長策略,正好與鴻海內部強調設計、製造、流程整合速度的文化結合,成為內、外均重視速度的企業發展策略。我們認為鴻海所有擴張的原點都導因於2002年,那一年郭台銘揭露鴻海集團由3C擴展到6C的大策略方向,如圖一所示,目標是希望藉此6C策略方向持續擴大佔有率與保持集團高成長,最後希望在2008年將整個集團產值達到一兆新台幣,並完成交棒任務退居幕後。正因為這種企業擴展的策略與野心,郭台銘去年在《天下雜誌》演講裡公開喊話,希望中小企業加入鴻海。並且在三個月後的鴻海尾牙裡,郭台銘帶著安泰電業董事長張建仁上台,宣布正式跨足汽車領域,並強調鴻海將在未來一年中將併購三到五個公司持續往6C方向前進。

  • 鴻海看上安泰實業哪一點?進入中華民國專利資料庫,我們查詢安泰實業的專利數為零,推論顯然鴻海不是看到安泰實業在智慧財產權(或是基礎研發)所累積的能量。進入安泰實業的網站,我們發現有兩個因素應是鴻海看上此公司的主要因素,其一為Nissan、Ford與Hyundai等均為安泰實業的客戶。其二為安泰實業曾於1996年獲得福特汽車Q1獎、1997年通過ISO 9002認證、1998年通過QS 9000認證且於2002年通過ISO 14001認證。也就是說雖然安泰實業不具基本研發能量(沒有專利),但是生產製造管理與客戶關係(CRM)上均累積了相當能量,換句話說郭台銘看上安泰實業價值的地方並非起因於智慧財產權(IPR)的觀點,而是經由智慧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的角度切入,其中智慧資本除了強調可權利化的結構資本(Structure Capital)即智慧財產權外,尚包括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關係資本(Relationship Capital)與不可權利化的結構資本,就是流程資本(Process Capital)與營業秘密(Trade Secret)等。因此,安泰實業的價值就在於關係資本與流程資本等,也正式因為這個價值郭台銘特別禮遇這個規模遠小於鴻海的公司,並視為上賓。

  • 此外,若以技術領域或是產業鏈來看鴻海併購安泰實業,我們發現鴻海的核心能量連結器與欲發展汽車產業的接頭,和安泰實業所累積在線束上的能量具有產業鏈上下游關係,並且兩者在汽車產業的供應鏈位置接近。也就是說從線束(安泰實業)做到接頭(鴻海連結器),鴻海才知道要用甚麼接頭,因此鴻海選擇安泰實業以當成切入汽車產業被視為一高招,因為連結器與接頭是鴻海的核心技術,而鴻海也準備在汽車連結器與接頭上複製鴻海在電腦與手機上的成功模式。由這個新聞內容與近期鴻海併購奇美通訊的新聞,我們可以發現鴻海藉由”併購”切入新興領域經驗與技術越來越熟練,例如在切入手機代工領域,鴻海藉由併購Motorola墨西哥廠提高產能,並藉由併購奇美通訊垂直整合微笑曲線左半端,完成手機產業JDVM與JDSM服務。因此,我們認為現階段鴻海藉由併購資本額為2.5億的安泰實業只是鴻海集團進入汽車產業的第一小步,未來相關產業併購活動,將會隨著鴻海集團的縝密佈局持續進行。

 

鴻海由3C到6C的發展過程

 
  • 此外,我們認為鴻海集團與其他電子代工廠商(例如華碩與廣達等切入汽車電子)將會採用不同策略,也就是鴻海切入的是”汽車產業”,而不僅僅是”汽車電子產業”,原因無他,因為鴻海是機械業或稱為精密機械業(曾有報導指出鴻海所購買的沖床機,不僅可用於生產體積小電子零組件,更可用於加工如汽車鋼板等大型汽車組件)。因此我們認為鴻海的策略應會往兩方向前進,一方面藉由現階段在3C領域所累積的能量往汽車電子領域代工前進;另一方面回到機械大本營,由相關機械零組件包括接頭、汽車主體結構或是汽車外觀設計前進。也就是說,現階段雖然大家都認為鴻海的最大對手是偉創力(Flextronics),但是我認為郭台銘是不會將偉創力放在眼裡的,因為汽車領域的零組件大廠,例如Delphi與Bosch才是鴻海下一步想要競爭與超越的對象,且讓我們視目以待。

 

 

參考資料:

 

鴻海藍圖,頁,261-267。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044.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