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餐與牛排

三餐與牛排(很讚的一篇文章)尤其有兒女的人更應該看我們家裡有三個小孩,老三出生時,我們常常叫她「小寶貝」。
為了不使另外兩個人傷心,老二就叫「中寶貝」,老大叫「大寶貝」,還有一個是「老寶貝」,他們都叫我「媽咪」,並且他們給我一個封號-「超級大寶貝」!

四年前,當時九歲的老大對我說:「媽咪,妳可以再和我一起做蛋糕,像小時候一樣嗎?說不定等勻勻長到我這麼大,你就不會太忙,就可以了吧?」那時我聽了很難過,為他的懂事,為他的耐心(他本是心急的孩子)而心疼。

常常,孩子們一直在等,等哪一天父母親不忙了,可以重溫小時候記憶中,和父母一起的溫馨時光。

寒假中,我們花了幾個早上買齊了做蛋糕的各種材料,終於又像他小時候一樣,你加一匙糖,我加一杓麵粉地,合力做了一個蛋糕,等烤好了,他吃不多,喜歡的只是過程。

有一個孩子,常常問父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父親說:「週末吧。

」到了週末,孩子早早起床,卻看到父親正要出門,還把高爾夫球具放進了車子。

孩子一直等,等到了傍晚,父親回來了,孩子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父親說:「我加了一天班,太累了,明天再說。

」但是,明天又明天,這明天一直沒有來。

孩子長大了,老父親說:「什麼時候我們一起去釣魚吧?」孩子說:「對不起,爸爸,我現在很忙,要加班、要照管一家大小,還得去學校開家長會。

」現在世界上的觀念,說時間的質比量重要,就是所謂的優質時間(Qualitytime),就是不在乎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有多少,而在乎和他一起做什麼。

其實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理論。

道生博士(Dr.JamesDobson)舉了一個例子(他是在美國提倡注重家庭的基督教領袖,著有『管與教』等書,銷售超過一百萬本。

)有一個人去吃牛排,等了半天,餓極了,終於侍者端上來一塊小小的牛排。

「怎麼這麼小?」「這是最上等的一種牛排。

」「可是我吃不飽。

」我們的孩子需要品質好的食物,但固定、足夠的三餐更重要。

我們不能整天不在家,然後給孩子十分鐘的優質時間,就認為他會滿足了。

優質時間-是他興沖沖放學時,你在那裡聽他說得興高采烈。

優質時間-是他心情沮喪地回家時,你在那裡傾聽、安慰、鼓勵。

如果錯過了,等我們有空時,問他「今天過得如何?」他只會說「還好!」。

寫了許多詩歌的作者GloriaGaither說,她父母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在場」。

你知道一個孩子做錯事,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嗎?就是沒有被抓到。

當我們常常在孩子生命中「缺席」時,會有什麼後果?我們家有好幾年實行的一項「優良傳統」,就是和孩子「單獨約會」。

每個孩子每三個月有一天是屬於他的特別日子,和爸爸或媽媽做他選擇的事。

譬如老大和爸爸去清華吃飯,然後下盤棋;老二和我買張月台票,在火車站看火車,他會不捨地說:「再看一列自強號、一列復興號、一列莒光號就走!」老三可能是爸爸帶去吃個冰淇淋。

雖然有三個孩子,我們希望他們覺得自己是父母眼中《獨一的嬌兒》。

這些是親子間的優質時間,但每天看似平淡的時光,「量」的累積更重要。

偶而的一餐牛排不能取代每日三餐。

每過一日,孩子就像一塊磚一塊磚地被建造起來,我們讓誰來做這樣的工作?當建造不好,要拆是很痛苦的事。

有一個人發現孩子學了保母說話不誠實的毛病,要改掉這習慣是很不容易的。

有人說,養成一個好習慣,須要六個月;也有人說,一個行為造成一個習慣,一個習慣造成一個個性,一個個性造成一個人生。

每一日都何等重要。

我們所花的時間,構成我們的生活,也為孩子的人生奠基。

有一位教育家說,要一天四次擁抱你的孩子。

我盡量提醒自己,孩子說話時專心聽,也注視他們的眼睛。

常常,就在這專注的時刻,心中湧起對他們的愛,就會自然地抱抱他們。

擁抱、親吻、稱讚、鼓勵,這些永遠不嫌太多。

一個孩子心中的愛槽注滿了的時候,他只會把愛流露出去,而不是成為一個「giveme,giveme」(給我,給我)不滿的孩子。

四年級的老二么 W學期得了五育獎及模範生,但最讓我們欣慰的是,老師給的評語:「謝謝韡函對xx同學的功 ]容和幫助。

」前美國總統布希夫人,在衛斯理女子學院畢業典禮上致詞:「等妳們到了我這個年紀,你不會因為失去一筆生意,或少了一個客戶而後悔,但妳若沒有花時間在丈夫、孩子身上,妳會悔恨不已。

」有一個母親在孩子的房間,一直說:「我還有好多話要告訴你,對不起,我一直都那麼忙。

」她一直說,一直抱歉,最後,孩子放下收好的皮箱說:「媽,何必再說什麼呢,我明天就要去念大學了。

」一個孩子在我們身邊差不多有十八年,日子很快會過去,我們也有一天要交出成績單。

放棄作父母的責任,就會失去作父母的權柄。

一個叫不動的孩子,常常也是個心中沒有被愛注滿的孩子。

願我們趁還有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時,作盡職的選擇。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以身作則的影響

以身作則的影響

二次大戰期間,時勢造就許多英雄,巴奇‧歐海爾(Edward Henry Butch O`Hare)就是其中之一,當時他是太平洋航空母艦上的飛行員。

在一次執行任務時,他發現飛行燃料不足,需返回母艦。就在到達之前,他看到日軍機隊飛向美軍戰艦;而當時戰機全部外出,母艦上毫無防禦能力;一時間又聯絡 不到其他同僚。這時他毫不猶豫地衝進日軍機隊中,發動猛烈攻擊,使盡全力以寡敵眾,直到彈藥用盡了,還試圖以飛機的機身撞掉敵機的機翼或機尾,終於迫使日 軍機隊轉向離開。九死一生的歐海爾傷痕累累,才駕著千瘡百孔的戰鬥機回到母艦上。

歐海爾為保護戰艦,奮不顧身,大公無私的精神,被尊為英雄,軍方並頒發最高榮譽。而美國芝加哥的歐海爾機場,就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在這英雄事件發生的更久之前,芝加哥有個名叫艾迪的律師,以專門幫助犯罪集團的首領脫罪,來獲得極高的報酬。艾迪非常愛他的兒子,在成長過程中,盡力給他華服、名車、優質教育。但艾迪一直有個遺憾,就是身為父親,卻無法給兒子良好的名聲及正確的人生典範。

有一天,艾迪發現:為兒子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的榜樣,比給他任何的財富都重要。於是,艾迪決定向司法機關提供犯罪集團的證據。結果,不到一年。他就在芝加哥的暗巷內被槍殺了。

這兩個故事看似無關,但歐海爾就是艾迪的兒子。父親的影響力,給歐海爾正直勇敢的人格教育,使他能夠在歷史的舞台綻放光芒。

印象是短暫的,影響卻是長遠的,但往往需要付代價。身為父母就該為兒女,樹立人生正確價值觀的榜樣;身為老闆也該帶領公司,前往明確的目標與方向;而身為 主管更要為下屬,樹立正確工作態度的模範。因為你的孩子或員工,可能是你優點的放大,或是……你缺點的放大。決定是否以身作則才是影響力真正的關鍵。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只要你認為可能 ~吳淡如~

只要你認為可能 ~吳淡如~

只要你認為你可能,沒什麼不能。

雖然有時,會有很多聲音,認為你不能。

最近,我有一次「奇妙」的經驗,某一次演講會之後,有一位講話聲音一直發抖的男子跑來對我說:「我……我有問題要請……請教……妳……」

他接著問:「妳……怎麼可能……唸……唸……法律……之後……又考上……中文研究所……」

我偏過頭注視他的眼睛,心想,你的問題在哪裡?

「妳怎麼……可能……十年來……每天平均寫三千字……據……據我調查……你出書率是……是作家之冠……而且……而且妳還要……主持節目……妳還要……演講……怎……怎麼可能?」

(出書居作家之冠,有嗎?因為我不是在跟大家比「多」的,所以我沒注意別人的速率,又不是參加大胃王比賽,多的得冠軍!)

我的眼神一定很困惑,這個人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呢?

「妳……上電視時……還說,妳讀書……時就開始……談戀愛……那樣……怎麼可能?怎麼可能還……還考上第一……志願?」

我變得更加好奇,嘿,你還要多久才要說出你真正的問題。我等著,但旁邊的工作人員大概有點不耐煩了,問他:「先生,你有什麼問題?」

他似乎愣住了,嘴裡重? 菕G怎麼可能,怎麼可能……

我努力幫他尋找「可能」性的問題,於是我把一個「虛擬實境」的解答告訴他:「我的每一本書每一個字都是我自己寫的,這是事實,沒什麼不可能。」

「為什麼妳可以……」他鍥而不捨的問同一句話。由於他耽擱了其他人的時間,有人發出嘖嘖不耐的聲音,他只好離開了,不過,仍然留給我一瞥懷疑的眼光。

後來我想了想,明白了他的問題根源:他認為自己不可能做到這些事,於是也認為我不可能。我該回答他的是:我可能。

因為我從沒想過,我不可能。

我不認為我做了什麼不可能的豐功偉績,我的可能很「個人」,不像華盛頓、林肯、甘地、孫中山和翁山蘇姬,他們是人類的英雄,知其不可而為之(不,他們根本不知其不可才為之),背負著同時代幾千萬、幾萬萬人交相詠頌的「不可能」。

做自己的英雄,所需的勇氣比起這些人來說,是芝麻綠豆比大象。

但做一個芝麻綠豆的人也不容易,如果你處處扼殺自己的可能,你一定會過得很辛苦,而一無所獲。

唸大學的時候,本地很流行一句批評所謂「知識分子」的話,叫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我認為這句話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還是恭維,? 銋瞗A大多數人是「妄想的巨人,行動的癱瘓者」。想了一大堆,卻只是胡思亂想,行動時則拚命告訴自己「不可能」。

我們的腦袋常分裂出看不見的敵人,來阻擋我們自己。我們才是自己最可怕的敵人,不是別人。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發現,別人對你說「不可能」或「你做這行沒飯吃」,常只是他們認為,他們不可能,他們做這行沒飯吃,不代表你不可能。他們不可能,關你家什麼事?

披頭四主唱約翰藍儂的成名過程中,有個有趣的小故事。有天他和幾個朋友在家中彈彈唱唱時,他那愛管閒事的姑媽跑來,不客氣的丟下一句話:「彈吉他是不能當飯吃的。」

這句堂堂正正的教訓不多久就收到反效果,沒兩年披頭四唱片風靡全球,衣錦還鄉。我猜約翰藍儂是很有幽默感和報復心的,他還帶來禮物給她,一大塊黃橙橙的金牌啊。

上頭刻著:彈吉他是不能當飯吃的。

每一次打破別人對我說的不可能(當然我先須相信我能),都是我成長的勳章。

個人的方向盤操之在己,為什麼不能?走在自己要走的路上,其實一點都不苦,最苦的是走在你不要走的路上,還得在眾人推擠簇擁下到達你不要去的地方。

對那些發誓登上喜馬拉雅最高峰的人來說,沿途冰天雪地,哪裡會讓他們覺得苦,在他們眼中,在在都是天地晶瑩,難得美景。

你一定會聽到很多質疑,如我一樣……

有一隻烏鴉,嘴裡啣了一塊肉,碰到一隻狐狸。

狐狸對牠說,烏鴉啊,看你的羽毛黑黑亮亮的,你的歌喉必然也不差;今天天氣真好,你為什麼不唱歌呢?

烏鴉難得聽到有人對牠歌喉的稱讚,於是牠張開嘴,肉掉了下來。狐狸一馬當先搶走了。

又有一隻餓狼,在原野中遇見一條狗。狗說,你應該和我回家,我的主人不曾使我挨餓,美味的食物、香噴噴的澡從沒缺過。

狼有點心動。可是在這時,牠看見狗脖子有傷痕。狗說,沒什麼,早上我的主人牽我散步時,把我拉傷了。狼說,哈,我還是過我那餐風露宿的日子好了。

多年來我一直聽到許多似是而非的論調。比如,為什麼為什麼妳不寫新詩、或偵探、武俠、戰爭小說?為什麼妳學法律不當主持正義的律師而當(無用的)小說作者 呢?為什麼妳不講(有用的)勵志人生成功學而專注(無用的)的兩性愛情呢?為什麼妳寫這些(五四三的)東西而自足,不去從政為婦女策劃?感謝每一個期待我 成為千手觀音的人,我的回答只有上面兩個寓言。每一個在人生路上企圖做自己的人,必定遭遇由狐狸和狗發出的質疑。不是所有會打高爾夫球的人都該去選總統, 不是嗎?

先問自己,你嘴裡啣了什麼?還有你喜不喜歡被主人牽著走?如果你們真那麼功利,那麼看得起自己比別人看得起會更「有用」些。

我一直有這樣的自信:研究人類談情說愛的行為及待人接物中奧妙的人性學,跟某些人喜歡研究某種動植物的動機一樣,因為關心,因為想了解,就像梭羅喜歡觀察種子與森林、勞倫茲喜歡觀察雁鵝求偶行為一樣,並沒有比較不高級,我想也比絕大多數的從政者來得超然而優雅高尚。

彼岸經驗,就是因為主張事事為人民服務——包括文學及各種學術,所以認為文學無用,基於這種理由,故有文革浩劫。在這算是自由的時代,不是每個人都要為政 治服務的。你不能因為國家需要鋼鐵,叫各行各業的人去「大煉鋼」,你也不能因為本國婦女政策不健全,叫一個喜歡寫小說的人去執法從政,企圖「指鹿為馬」的 人很多,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尊重他人合法而自由的選擇,那時我們才能真正脫離集體主義和藏在我們意識中的「納粹」陰影。

舒曼曾說,只有小提琴,組織不了一整個管弦樂團。這個世界因個人所愛不同,燦爛美麗。

我知道我愛,所以可能。在自己的路上選其所愛,愛其所選,選錯了跌傷了再爬起來,就是成長。

成長是唯一的希望。

別人可能打擊你。反正死狗是沒人踢的。難以應付的是自己打擊自己。

人很奇妙。當事情多能「操之在我」時,偏偏打擊自己,事情明明「操之在他」時,又不服氣,又怨天尤己,比如愛情。

愛是X+Y所產生的變數。我們偏要主宰,偏以為自己的意志就是命運的注定,偏要連別人手中的方向盤也要牢牢握住,儘管你根本不知道,這有兩個方向盤的車要開去哪裡。

不信自己能操控自己的未來,竟如此渴求自己能操控愛情,真是人性的弔詭。

一個阻礙成長的感情不是真愛,只是控制欲這個怪獸變出的異形。多少扼殺成長的刀斧,假愛之名。

在愛中,或在失去愛的時候,在頻遭冷嘲熱諷的低潮期別忘了,你認為你可能。

至少你會繼續成長,即使,未必成功。

成長本身就是生命最豐厚的犒賞。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母親的情懷

母親的情懷

現代父母都懂得孝順子女,卻不懂得反哺的道理 !!!

那天是週末,春日的黃昏有著新榨橙汁的顏色與氣息。

老早說好了要和 朋友們去逛夜市,母親卻在下班的時候打來了電話, 聲音裡是小女孩一般的歡欣雀躍: 「明天我和老朋友們去踏青,你下班時幫我到提拉米蘇麵包坊買一 袋椰蓉麵包,我帶著中午吃。」

「踏青?」我大吃一驚,「啊,你們還去踏青?」想都不想,我一口回絕,「媽,我跟朋友約好了要出去,我沒時間。」

跟母親討價還價了半天, 她一直說:「只是買一袋麵包,快得很,不會耽誤你 …..」 最後她都有點生氣了,我才老大不情願地答應下來。

一心想著速戰速決,剛下班我就飛奔前往。但是遠遠看到了那家麵包店,我的心便一沉,店裡竟是人山人海,排隊的長龍一直蜿蜒到了店外,我忍不住暗自叫苦。

隨著長龍緩慢地移動,我頻頻看錶,又不時踮起腳向前面張望, 足足站了快二十分鐘,才進到店裡。

我站得頭重腳輕、餓得眼冒金星, 想起朋友們肯定都在等我,更是急得直跺腳。

春天獨有的暖柔輕風繞滿我周身,而在新出爐麵包薰人欲醉的芳香裡, 卻裹著我將一觸即發的火氣。

真不知道母親是怎麼想的,週休日不在家休息,還要去春遊,身體吃得消嗎?

而且和朋出去玩,一群老太太們在一起,有什麼好玩的?

春遊,根本就是小孩子的事嘛!

媽都什麼年紀了,還去踏青?

前面的人為了排隊次序爆出了激烈的爭吵,便有人熱心地站出來, 統計每個人買的數量和品種,給大家排順序。

算下來我是第三爐的最後一個,多少有點盼頭,我鬆口氣,換隻腳接著站。

就在這時,背後有人輕輕叫一聲:「小姐。」我轉過頭去,是個不認識的中年婦人,我沒好氣:「幹什麼?」

她的笑容幾乎是謙卑的:「小姐,我們打個商量好嗎?你看,我只在你後面一個人,就得再等一 爐。我這是給兒子買,他明天遠足,我待會還得趕回去做飯,晚上還得送他去補習班。如果你不急 的話,我想,嗯 ……」

她的神情裡有說不出的請求,「請問你是幫誰買?」 我很自然地回答她:「給我媽買,她明天也要踏青。」

真不明白,當我回答時,整個店怎麼會在剎那間突然有了一種奇異的寂靜, 所有的眼光同時投向我。

有人大聲地問我:「你說你買給誰?」我還來不及回答,售貨小姐已經笑了:「哇,今天賣了好幾百袋,你可是第一個買給媽媽的。」

我一驚,環顧四週才發現,排在隊伍裡的,幾乎都是女人,從白髮蒼蒼到綺年少婦,每個人的大包小包,都註解著她們主婦和母親的身分。

「那你們呢?」

「當然是給我們小皇帝的。」不知是誰接了口,大家都笑了。

我身後那位婦女連聲說:「對不起 ,我沒想到,我真沒想到。這家店人這麼多,你都肯等,真不簡單。我本來都不想來的,是兒子一定要。一年只有一次的事,我也願意讓他吃好、玩好。我們小時候遠足,還不就是想著要吃零食?」她臉上忽然浮現出神往的表情,使她整個人都溫柔起來,

我問:「你現在還記得小時候遠足的事啊?」她笑了:「怎麼不記得?現在也想去啊,每年都想,哪怕只在草坪上坐一坐曬曬太陽也好,到底是春天!可是總沒時間。」

她輕輕嘆口氣, 「大概,我也只有等到孩子長大到你這種年紀的時候,才有機會吧。」

原來是這樣,踏青並不是母親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內心深處一個已經埋藏了幾十年的心願。

而我怎麼會一直不知道呢,我是母親的女兒啊。

她手裡的塑膠袋裡,全是飲料、雪餅、果凍等小孩子愛吃的東西。沈甸甸地,墜得身體微微傾斜,她也不肯放下來歇一歇,她向我解釋:「都是不能碰、不能壓的。」

她就這樣,背負著她那不能碰、不能壓的責任 ,吃力地、堅持地等待著。 她的笑容平靜裡有著喟嘆:「誰叫我是當媽的?熬吧,到孩子懂得給我買東西的時候就好了!」

她的眼睛深深地看著我,聲音裡充滿了肯定,「反正,那一天也不遠了。」

只因為我的存在,便給了她這麼大的信心嗎?我卻在瞬間想起我對母親的推三搪四,我的心,開始狠狠地疼痛。

這時,新的一爐麵包熱騰騰地端了出來,芳香像是原子彈一樣地炸開,我前面那位婦女轉過身來:「我們換一下位置,你先買吧。」我一楞,連忙謙讓:「不用了,你等了那麼久。」

她已經走到了我的背後,已略顯蒼老的臉上明顯有著生活折磨的痕跡, 聲調卻是只有母親才會有的溫煦和決斷:「但是你媽已經等了二十幾年了。 」

她前面的一位老太太微笑著讓開了,更前面的一位回身看了她一眼,也默默地退開去。我看見,她們就這樣,安靜地、從容地、一個接一個地,在我的面前,鋪開了一條小徑,一直通向櫃台。

我站在小徑的頂端,目瞪口呆,徘徊不敢向前。「快點啊,」有人催我,「你媽還在家裡等你哪。」

我怔忡地對著她們每一個人看了過去,她們微笑地回看我,目光裡有歲月的重量,也有對未來的信心,更多的,是無限的溫柔。

剎那間, 我明白地知道,在這一瞬間,她們看到的不是我,而是她們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女。

是不是所有母親都已經習慣了不提辛苦,也不說要求,唯一的、小小的夢想, 只是盼望有一天,兒女們會在下班的路上為自己提回一袋麵包吧。

通往櫃台的路 一下子變得很長很長,我慎重地走在每一位母親的情懷裡,就好像走過了長長的一生,從不諳人事的女孩走到了人生的盡頭,終於讀懂了母親的心。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ESC 鍵貼切的比喻

ESC 鍵貼切的比喻

看不見的,是不是就等於不存在??

記住的,是不是永遠不會消失??

人與人之間, 有時你是否會覺得自己就像是ESC鍵一樣。

獨自一個人在角落,其實對我來說,

Esc 永遠不寂寞,和 Ctrl、Alt、Del 一樣,

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按鍵,特別是在電腦當機的時候。

人也是一樣,或許你會有個朋友像Esc,

總是在遠遠的地方,不常看到,

但在你的人生「當機」的時候,

他卻總是能幫助你離開困境、解決問題,

這樣重要的人, 就是你真正的朋友 。

朋友們,寧可你們永遠別當機, 因為朋友是用來祝福的

醫生被混混毆打不是新聞,混混被醫生修理倒是少見……我就遇過把我惹惱的惡棍,而他的報應是極端的詭異與悽慘……
那天,夜市人潮洶湧,我吃了一碗牛肉麵,湯美料實在,讓我生命的原始慾望得到部份的滿足後,我左瞧右望地一面欣賞熱鬧的人事景物,一面緩緩踱步回放機車的地方,準備打道回府,睡個甜蜜的覺。
走著走著,突然,有個看似小混混的年輕人,搖搖擺擺地向我走來。
『少年耶!民族路要怎麼走?』
喔!原來是個問路的,我還以為是找碴的,嚇了我一跳。
『前面第二個紅綠燈左轉,遇到第一個路口右轉就到了!』
我熱心地比手劃腳指點一番,雖然自己也是外地客,不過一年來經常在外遊蕩,方圍十公里內,幾乎可以做嚮導了。
『喔!多謝!』少年郎跟我道謝。
『免客氣!』
我依照原來的行進路線去騎摩托車。然而,就在我跨上車的一剎,一轉頭,竟發覺那位少年郎像個鬼魅一樣,不知什麼時候,無聲無息地站在我的左邊車旁,他用凶狠惡毒的眼光瞅著我,著實嚇我一跳,也本能地對著他看。
『有什麼事嗎!』我疑惑地問。
『少年耶!我跟你問路,你是什麼態度?』
那聲音像是從咬緊的牙縫擠出來的,讓人不寒而慄!
我不想惹事生非,但知道麻煩已經找上門了,儘管我刻意態度謙卑,語調和緩的向他說明﹕『我剛才不是已經跟你講了嗎……!』
話沒講完,只見他一伸拳擊向我,剎時,我感覺眼睛一陣酸麻,眼前一片金星閃爍,幾乎痛得快昏過去。潛意識告訴我,我被攻擊,眼睛中拳了,而眼鏡也被打碎掉在地上。
還來不及反應,第二拳又來了,這次我感到一陣鼻酸,而且有某種溫熱黏滑的液體從鼻尖滴流下來。我勉強睜開刺痛的眼睛一看,原來破裂的鏡片已經把我的鼻尖削掉一塊肉,鮮血如注地流得我滿身滿手都是……。
看到自已受傷流出的鮮血,潛意識內隱藏很久的野獸搏鬥本能也被打醒,再不反擊,會死得很慘……。雖然,我還不明白自己為何被挨打,但,「為什麼」已經不重要了,「怎麼辦」才是當務之急。
於是,我強忍著臉部有如爆裂的劇痛,把摩托車順手一推,它應聲傾倒在地,然後憑著已被打得模糊昏花的視力,飛快地伸出左手,死命地抓住他的頭髮,右手掄起拳頭,用盡全身的氣力,往他的鼻子打了過去。
他似乎對我反擊之快,出手之重,毫無閃躲招架之力,『啊!』,慘叫一聲,就倒臥在地上,雙手抱著臉在地上打滾,掙扎爬著想逃離現場。
他可能不知道自己招惹了一個劍道兩段的高手,我一個箭步追了上去把他扳倒在地上,然後用右膝壓住他的身體,左手抓緊他的頭髮,右手繼續猛搥他的臉,一付武 松打虎的兇悍架勢。我瘋狂死命地搥,他則苦苦哀叫求饒,只是,被激起獸性的我,卻越打越起勁,越搥越憤怒,我邊打邊訐譙﹕
『幹!無怨無仇,把我打成這個樣子!』
我鼻頭的鮮血持續滴流而下,隨著晃動的身體濺得滿地都是,而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多,像是在觀賞免費的摔角比賽,保守估計有40~50個人。
可能我演出太火爆了,竟沒有一個人敢上前勸解,我想停手卻找不到下臺階,最後,只得瘋狂地對著觀眾嘶喊﹕『趕快叫警察來!把這個惡棍捉到警察局……』
我繼續地用各種方式教訓他,折磨他,我聽他在哀嚎求饒,但我毫不心憫手軟。我強烈的意念是,我沒招惹你,你竟視我為魚肉,任你蹧踏毆打,現在我非討回公道,打得你屁滾尿流,我是不會善罷干休的。
常言道,寧願打瘋狗,也不要惹睡犬。平時的斯文書生,把他惹毛了,可是會跟你玉石俱焚的。
在圍觀群眾吵雜的驚呼聲中,我彷彿聽到鳴咿、鳴咿……的警車聲,心想再搥下去可能會鬧人命,警察來了也好,把他送警法辦。
人群讓開了一條路,我用膝蓋壓制著這個惡棍,眼光瞥向鳴咿聲傳來的方向。
奇怪,來的不是警車,而是救護車,可能觀眾覺得滿身是血的我,或許倒地翻滾的他更需要先送醫,還是醫院的辦事效率比警察局高,搶先一步抵達現場?只見兩名壯漢跳下車,推著急救擔架狂奔而來。
我定神一看,老天!竟是他們……。
『唉!林醫師,你怎麼會在這裡?』
那兩人竟是我們醫院的救護車司機,他們吃驚地問道。
『這個人無緣無故我把打成這樣!』
我激動地指著染滿鮮血的鼻子與嘴巴。
『什麼!他敢打我們的林醫師喔?』說著一人踹他一腳幹道﹕
『幹你娘!敢欺負我們的醫師,來、來、來,到我們醫院再來算帳!』
『林醫師!你的鼻子要好好縫一縫,趕快上車,一起回醫院吧!』
救護車很快地急駛回急診室,一到大門,兩個司機又把這個小混混踼下車,外科助手不明究竟地圍過來探詢﹕『林醫師,你怎麼受傷了?』
『幹!莫名其妙被這個人打成這樣!』
同樣問題,同樣的回答,也得到同樣的反應。
『幹!拿電擊器電他!這招好久沒用了!』一個外科助手竟想出這個修理人的怪招。
『好啦!別打啦!再打會出人命的!』
我感覺場面要失控了,趕忙從鐵床上蹦跳起來,走向司機休息室,叫他們住手。
只見那個傢伙向我跪地痛哭求饒,大夥還在那邊摩拳擦掌,一付還止不了手癢的嗜血模樣。
後來他們幫那個小混混的傷口消毒的時候,用的是酒精,然後再用雙氧水,最後用碘酊,而且還告訴他:這樣消毒比較完全。接著是縫合傷口,他們根本沒打麻藥,說是麻藥用完了,而且打麻藥會妨礙傷口復原。
寫到這裡,還隱隱約約的聽到那個小混混的哀嚎聲,包紮時,用的當然是棉質紗布,這樣明天換藥時,才可以再用力的撕開傷口一次。
我不小心吃了忘憂草 所以
我可能忘了生氣 也忘了壞心情 卻記得要逗你開心
曾有過什麼風雨 我很難記得仔細 只有甜蜜加倍甜蜜

我常常忘了休息 常忘了我自己 只記得別讓你擔心
沒有你那麼聰明 我怎麼活到如今 忘了一切沒有關係 我有你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擁有更海闊天空的生活

擁有更海闊天空的生活


觀看Discovery頻道的動物記錄片:在夏日枯旱的非洲大陸上,一群饑餓渴乏的鱷魚陷身在水源快要斷絕的池塘中,較強壯的鱷魚已經開始弱肉強食同類了,眼看物競天擇、強者生存的理論正在上演。

這時,一隻瘦弱勇敢的小鱷魚卻起身離開了快要乾涸的水塘,邁向未知的大地。

乾旱持續著,池塘中的水愈來愈混濁、稀少,最強壯的鱷魚已經吃掉了不少同類,剩下的鱷魚看來是難逃被吞食的命運;卻不見有鱷魚離開,也許棲身在混水中,等待遲早被吃掉的命運,似乎總比離開、走向完全不知水源在何處還安全些。

池塘終於完全乾涸了,唯一剩下的大鱷魚也不耐饑渴地死去,牠到死還守著牠殘暴的王國。

可是,那隻勇敢離開的小鱷魚呢?在經過多天的跋涉,幸運的牠竟然沒死在半途上,而在乾旱的大地上,找到了一處水草豐美的綠洲。

原來物競天擇,未必強者生存,小鱷魚有運氣,但牠懂得選擇離開,證明了改變觀念便能改變命運的適者生存哲學。

這則紀錄片,讓我想到多年前一個年輕朋友的遭遇,她在工作單位上屢受某位資深的同事排擠,使她很難有所表現,最後她毅然決定離開原有的公司,從做自由接案者到成立自己小小的公司,幾年下來的她如今已擁有一家頗具規模的公司,年收入是當初拿人薪水的好幾十倍。

但當初排擠她的人卻因公司經營不善倒閉而失業了。

這個年輕朋友告訴我,她一直很感激當初大力壓制她的人,她說那個人給了她一個機會讓她「到別處去尋找夢想」。

人生就是這樣,勇於競爭做強者的人未必一定寫得最後的球賽,反而是能夠自我調整、改變、開創新周的人更能適應環境而生存下來。

改變觀念便能改變命運!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人生順位應重排

人生順位應重排

(magi 報導)如果你連這一篇文章都沒時間看, 那你真的是太忙了!

有次紐西蘭官方派了個考察團來台,因為他們的國民平均所得和台灣差不多,但我們一直在成長,紐西蘭卻不。

一天我和其中一位代表聊天,他說他們終於找到原因了。」一位廣告公司CEO憶起往事,苦笑道:「因為他們發現,台灣人為了追求成長,為了金錢,可以犧牲生 活品質,犧牲健康;而紐西蘭他們要生活品質,為了健康,寧可犧牲金錢,所以他們不成長。」聽到紐西蘭代表如此評論,他當場無辭以對。

人生順位應重排

這位主管四年多前罹患血癌。生病前,他白天在公司,晚上在報社工作,週末還到補習班、大學授課。一天很少睡超過三小時。他追求的人生順位:第一是成功,第 二是金錢,第三才是家庭。至於健康則根本不列入考慮,因為他自認體健如牛,很自豪大學時還曾是籃球校隊成員。生死關頭,躺在床上接受化療時,他腦子裡忙碌 思索:孩子還小、太太守寡可能不易再嫁,怎麼辦?怎麼辦?他領悟,人生順位應重排,家庭與健康才是首要。

癌症與壓力一定有關係

基於切身之痛,他在病情穩定後,常去醫院當義工,與血癌病友協談。他發現,問到每個病人「你是否壓力很大?」或「是否工作很忙?」時,幾乎每個人都點頭說:「是啊。」

「我現在愈來愈相信,癌症與壓力一定有關係,」他說。

加班反而是常態?

想想,你是否也是紐西蘭代表口中的一員,生活也如同這位主管,鎮日繞著工作打轉?甚至心中因此感到滿足?每天準時下班是否成為遙遠的記憶,加班反而是常 態?肩頸酸痛、胃痛、背痛……是否成為你和同事彼此熟悉的「共同語言」?更且辦公室裡傳出某主管、某同事身體有恙的頻率,好像也愈來愈高?病痛成為共通語 言?工作固然可讓人發揮才能,累積財富,但過度工作卻讓人失去健康,代價沉重。

「過勞死」──過勞蓄積,誘發舊病

幾年前,「過勞死」這個名詞在日本受到關切,因為日本企業高階管理者猝死事件頻傳。

日本還因此舉行「過勞死專題研討會」。當時統計,死於心臟病的21萬名日本人中,至少有20%以上死於過勞,且多半是年輕力壯的中年人。過勞死指的是長期 慢性疲勞後,誘發的猝死。日本醫界發現,猝死的高層主管往往原就有疾病存在,只是他們不知道或不以為意,任由過勞蓄積,壓力遽增,才誘發舊病,突然惡化死 亡。台灣地小人稠,競爭壓力隨年有增無減。目前雖然未如日本,有明確的過勞死情況,但一心投入工作,健康惡化的例子,卻常常聽聞。

施振榮,唯一沒有做到的是減少工作

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雖已有兩次心臟病發的經驗,但對工作的熱誠與責任感,還是讓他在幾個月前第三度住院。

為施振榮看病的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說,施振榮是位很有毅力的企業家,對醫生的指示,施振榮都能做到,「唯一沒有做到的是(減少)工作,他給自己太多壓力 了。」心臟病首次發作後,施振榮曾試圖遵醫囑每天去運動,但礙於工作實在太繁忙,很難做到。他也曾打算三年後退休,但面對網際網路與電腦時代快速發展、競 爭激烈,只得延至五年後再做打算。

姚嘉文,心力交瘁而健康惡化

因心絞痛住院的前民進黨主席姚嘉文,半躺在病床上,面對訪客的關切,他語氣有點無奈:「第一不是要吃藥,應該是休息,我自己也知道。大家都是抱著病在工 作。」住院前他已感冒好幾天, 但仍為雲林縣長補選、總統選舉等造勢活動南北奔波勞累。他覺得他的健康惡化與心力交瘁有關。從三十年前就為台灣政治憂煩,而後為美麗島事件坐牢七年,「哪 個人能夠坐牢七年,心裡不受影響的,」他激動說道。而這幾年政治發展與民進黨未如期望的改善,有深深的無力感,」他嘆道。姚嘉文住院的前一晚,他太太立委 周清玉才剛出院。

周清玉:「不當縣長就不用吃藥了。」

之前周清玉到雲林助選,深夜趕回台北後,第二天一早七點又趕赴立法院登記發言。等發言一結束,她就因不舒服、嘔吐進了醫院。「巴不得一天有一百小時,」周 清玉說,以前她當彰化縣長時,曾忙到腸子出血還在看公文。縣長辦公室抽屜裡,則放了一大堆高血壓藥與胃腸藥。卸任縣長職務時,姚嘉文看見她的抽屜裡還剩許 多藥,就問她:「要怎麼處理?」周清玉回答:「不當縣長就不用吃了。」政治生活對她健康的影響由此可見。

台灣的上班族有30%(約260萬人)有疲勞的問題

不僅企業界、政界菁英的健康紛紛亮紅燈,一項調查發現,台灣的上班族有30%(約260萬人)有疲勞的問題,他們在都會區人數即達190萬人。緊張壓力大 的高科技業,是其中一族。為因應市場劇烈變化,他們超時工作、睡眠不足、壓力大、沒有休閒,成為生活常態。隨著銀行存款簿的數字漸增,健康卻一路負債。

科技新貴,想在40歲前退

聯安醫療機構曾在民國86年底,整理25家高科技公司共1500位中、高階主管的健檢結果,提出「科技人健康白皮書」,列舉科技新貴十大健康警訊:「胃 炎、痔瘡、肝功能異常、膽固醇偏高、脂肪肝、體重超重,三酸甘油脂、血糖、尿酸異常及B型肝炎帶原等,屬於肝病及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並且有很多人自覺 身體折舊率比一般人快。

這群年齡介於30~50歲,八成是男性的科技新貴,許多人都想在40歲前退休。聯安醫療機構接下來兩年對科技新貴所做的調查,也與86年的結果大致相同。

壓力是菠菜或毒藥?

壓力的效果可正可反。工作上適度的緊張、壓力,如同大力水手的菠菜精,會使人反應更快,有爆發力,做事效率佳。

但長期處於壓力下,菠菜精反成毒藥,會一點一滴侵蝕健康。台大醫院內科教授張天鈞指出,遇到壓力,身體會分泌交感神經素與腎上腺皮質類固醇等荷爾蒙,幫助 人因應危機。其中,交感神經素會讓人的心跳加快、血流上升。而交感神經長期太興奮,「首先會影響心臟血管,」台大心臟內科教授江福田指出。交感神經素太 多,血液會較濃稠,易阻塞,易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醫學研究也證明,交感神經太興奮,會使人突然心律不整。

病發令人措手不及

可怕的是,這樣的侵害過程無聲無息,所以一旦病發,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前漢聲雜誌社長姚孟嘉三年多前於50歲壯年,因突發的心臟疾病,撒手離世。事發當天 早上,他到辦公室上班後不久,覺得身體不適,於是回家休息。十點左右,姚孟嘉突然昏倒,到醫院時,已停止呼吸,醫生搶救仍無效。姚孟嘉生前身體十分硬朗, 總是笑臉迎人、從不發脾氣,是同事、朋友眼中「會長命百歲」的人,他的驟逝令人相當意外。「或許是工作太過吧,」一位曾在漢聲任職的舊屬感嘆,姚孟嘉生前 常加班,埋首工作。相同的憾事,屢屢可見。江福田說,臨床上可見很多年紀不大、才40歲上下的心臟病人,工作很拚,應酬又多。他們通常都等到病發,急診住 院後,才知道身體不行了。否則平常都覺得自己的身體壯得像條牛,再累也不怕。

高血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台灣40歲以下的年輕高血壓患者,似有愈來愈多的傾向。年輕高血壓患者日增據台北榮總統計,該院高血壓門診在過 去五年內,40歲以下的新病例,由每年二、三十名,逐漸增加至一年七、八十名。而1992~1996年該院共約有三百例年輕高血壓患者。其中,有三分之二 的病人屬於找不出確切原因的「本態性高血壓」,他們即使不抽菸、不喝酒,血壓仍高。醫生懷疑,年輕高血壓患者得病的可能原因除遺傳體質外,工作壓力等環境 壓力應是點燃引線的那把火。

上班日,血壓高

台北榮總心臟科醫師陳肇文進一步指出,這群年輕高血壓病人,大部份是上班族。他們的生活型態普遍有個特色是:上班日,血壓偏高;假日時,血壓則降下來。 「兩個人中就有一人,有這種假日與上班日血壓不同反應的差別」陳肇文說。另外,三百例病人中,約三分之二的人,在平常與門診中所量得的血壓較高。但住院 時,因處於休息狀態,血壓反而會降下來,且約有20%的住院病人,血壓幾乎回復正常。

50歲以下心肌梗塞病人愈來愈多

陳肇文從臨床經驗也發現,50歲以下發生心肌梗塞的病人,比率愈來愈多。對於這個現象,陳肇文認為除與飲食習慣有關外,與忙碌的工作、緊張的生活也絕對相 關。因為相較於六、七十歲,隨身體老化,以致動脈血管硬化嚴重,而發生心肌梗塞的病人,50歲以下心肌梗塞的患者,心血管狀況沒那麼差,反而是急性因素 (如過度壓力、過度勞累或突然的刺激等)所造成。而且,他們多是「沒有預警地」發生心肌梗塞,平常健康並沒什麼問題。壓力也影響免疫功能。

愈有壓力愈容易感冒

台大內科部醫師張天鈞指出,面臨壓力時,身體所分泌的腎上腺皮質類固醇,會減少免疫系統淋巴球的數量,而使人的抵抗力減弱。

美國心理學家柯恩(Sheldon Cohen)等人的研究顯示,愈覺得有壓力的人,接觸呼吸道的病毒時,愈容易受到感染而得感冒。

他在1998年重做實驗,結果更指出,處於長期精神壓力下(如持續與同事或家人發生衝突),生病的機率會增加三~五倍。

而免疫力一低,等於身體內部的防衛軍力不足,生病的機率便增多。小至感冒,大至癌症,都有可能。壓力如雪球愈滾愈大

除了生理層面外,過多的工作壓力,其實對心理也是個沈重的負擔。

步入「病態疲勞」回頭已太晚

無奈的是,忙碌的現代人卻常任由壓力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影響健康日深。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家醫科主任施嫈瑜將身體比喻為一個蓄水池。她指出,當承受的工 作壓力愈多,加上生活習慣惡化等,蓄水池在有限的容量下,水位上升愈快。在這個疲勞不斷加碼的過程中,首先是只覺得稍微累一點,休息一下就會好的「生理疲 勞」關卡;

疲勞繼續累積,走到「累積疲勞」關卡,身體器官漸漸失去平衡。此時,人雖覺得不舒服,醫學檢查結果卻可能正常。「累積疲勞」嚴重時,有些人甚至得上急診, 而醫師卻查不出生理有何異狀。如仍不求改變生活型態,最後就會步入「病態疲勞」,身體、心理便真的出現病症,回頭就已太晚。「疲勞在累積中,有時是查不出 來的,」施嫈瑜提醒:「我們必須正視疲勞。」對健康麻木然而許多人對「健康」麻木無感,覺得「我好得很」、「我底子強,不會生病的。」對別人「要注意健 康」的提醒,掉以輕心甚或嗤之以鼻。

健康習慣不好卻不知

尤其,追求事業、金錢的成就,有了還要更多,多了還要求永遠都多,是台灣社會普遍的價值觀。「貪婪島」除了追逐看得見的金錢與權位,還有不知滿足、視安詳自在為落伍的社會文化。許多人關心股票起伏的程度,更甚於關心身體。對活得健康、活得自在的輕忽,從數據也可看出。

多數人不自覺健康品質的低落

《康健雜誌》所做的「台灣民眾健康品質大調查」顯示,台灣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吸菸,五分之一的人睡眠不足,四分之一的人不常吃早餐,有四成的人缺乏運動,六 成的人戴眼鏡,近半數的人覺得生活有壓力。整體看來,台灣民眾的健康生活習慣並不算好。然而卻有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健康,只有不到7%的受訪者,認 為自己不健康。

對數字、業績敏感,對健康卻麻木

一位企業家的太太忍不住抱怨,她先生花錢做健康檢查,結果有好幾項數值偏高。醫生告訴他要改變飲食,注意身體,但並未開藥。沒想到,她先生竟因不需吃藥, 逕自引申為身體「perfect」(一切安好),洋洋得意雖然每天高壓力工作,應酬吃喝高脂高熱量,連打高爾夫球都在互相比賽桿數的生活,卻還可以不用吃 藥。不久他發現後頸「緊緊的」。家人提醒可能是中風前兆,叫他趕緊去做檢查,但他無論如何也挪不出時間,因為所有開會、飯局與球局都不可挪動,都比看醫生 重要。面對先生對數字、業績極度敏感,對自己的身體卻毫不在乎,這位企業家的太太又氣又急:「他根本對健康麻木。」

健康也能人定勝天嗎?

還有一種輕忽曝露了台灣人民對健康常識的缺乏,對身體警訊的麻木,以及「人定勝天」的文化價值。一位電腦公司副總經理覺得昏昏沈沈,心想「大概久不運動, 體力不濟」,就去慢跑,後來以腦膜炎住進加護病房。廣告公司高級主管因毫無體力,連樓梯都爬不上去,就去買了俱樂部貴賓卡,天天發憤長泳,結果卻是爆發血 癌到鬼門關前走一遭。

「多好笑,血癌發作,皮下出現紫斑,我卻以為是游泳時撞到泳池造成的,竟不知道已病得很重了,」他既自責也慨嘆。失去健康,失去事業一位電腦公司董事長覺 得不太舒服,也以為最近運動不足,約了同事打乒乓球,連打好幾回合,有點頭暈腿軟,他發揮人定勝天的精神,繼續再打,結果回辦公室途中,在電梯內暈倒,醫 生診斷為心肌梗塞。

失去繼續奮戰的機會

輕忽身體警訊,失去的不僅是健康,也可能是繼續奮戰事業的機會。因前年底突發心肌梗塞,未滿60歲的羅益強毅然從荷蘭飛利浦總公司董事會、暨全球電子組件 部負責人的位子退休,轉換人生跑道。發病前一年,他尿酸過高,腳踝痛,一位日本朋友提醒他,可能跟心臟病有關。羅益強不僅沒聽入耳,還批評對方亂講,他不 懂,「尿酸過高怎麼會跟心臟病有關?!」所以在荷蘭接受治療時,醫生忍不住對他說,他最大的問題,就是「太不關心自己的身體」。

健康才能提升工作效率「大家對健康的常識太弱,而且太執著於工作,」很多病人是達官政要、成功企業家的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感嘆:「現在檯面上的人都是成功 的。而成功都有條件,其中之一就是『忘掉自己』。」不過,忘了自己、忘了健康,不一定就一定能換來事業成就。相反地,注重健康,卻有助於事業的揮灑。有位 政務次長有高血壓的毛病,李源德建議他多來幾次醫院,讓醫生能追蹤病情,調配藥量。次長起先以沒有時間、公文左右兩大堆待批為由,未馬上接受建議。

但李源德告訴他,等血壓控制好,血液循環改善了,說不定批公文的速度會更快。次長聽從建議,接受治療。

結果不僅血壓降下來了,工作效率也更好。「有些人只注意工作,卻忽略該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李源德認為,如注重效率,就不應犧牲健康。

健康有如玻璃球

尤其,人生之路如同馬拉松長跑,如以跑百米的速度衝刺,恐怕未到終點,能量就已耗盡。可口可樂總裁迪森(BrianDyson)曾在為大學生畢業典禮致詞 時提醒大家:「生活就如同一項擲球活動。你的雙手必須輪流拋擲『工作』、『家庭』、『健康』、『朋友』與『精神生活』五顆球,而且不可以讓任何一顆球落 地。你將很快發現:工作是一顆橡皮球,如果它掉下去,會再彈回來。而其他四顆球,『家庭』、『健康』、『朋友』與『精神生活』是玻璃做的,如果你讓任何一 顆球落下,它會磨損,甚至粉碎,將不會再和從前一樣。」

不要做職場贏家、生活輸家

奇美實業董事長許文龍是業界公認最照顧員工、最懂得充分授權的企業家之一。他最常告誡員工的,不是業務量的突破,而是人不該為了工作,犧牲人生的幸福。人 生苦短,健康常在失去後,才被珍惜。而事業卻可東山再起。在千禧年的第一天,你有沒有想過,你是不是「職場贏家、生活輸家」?還是想辦法兩者皆贏?






用心想一想→靜思時間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30 種使您更快樂的方式

30 種使您更快樂的方式


您今天快樂嗎?以下的方法,一定可以讓您更快樂!

1.保持健康,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快樂的心情。

2.充份的休息,別透支你的體力。累則心煩,煩易生氣。

3.適度的運動,會使你身輕如燕,心情愉快。

4.愛你周圍的人並使他們快樂。

5.用出自內心的微笑和人們打招呼,你將得到相同的回報。

6.遺忘令你不快樂的事,原諒令你不快樂的人。

7.真正的去關懷你的親人、朋友、工作和四周細微的事物。

8.別對現實生活過於苛求,常存感激的心情。

9.享受人生,別把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憂慮上。

10.身在福中能知福,亦能忍受壞的際遇,且不忘記寬恕。

11.獻身於你的工作,但別變成它的奴隸。

12.隨時替自己創造一些容易實現的盼望。

13.每隔一陣子去過一天和你平常不同方式的生活。

14.每天抽出一點時間,讓自己澄心靜慮,使心靈寧靜。

15.回憶那些使你快樂的事。

16.凡事多往好處想。

18.為你的工作做妥善的計劃,使你有剩餘的時間和精力任由支配。

19.追求一些新的興趣,但不是強迫自己去培養一種習慣。

20.抓住瞬間的靈感,好好利用,別輕易虛擲。

21.替生活中製造些有趣的小插曲,製造新鮮感。

22.如果心中不愉快,找個和平的方式發洩一下。

23.泡壺好茶,找三兩知己,無所為的暢談一番。

24.偶而忘記你的計劃或預算,隨心所欲吧。

25.重新安排你的生活空間,使自己耳目一新。

26.蒐集趣聞,笑話,並與你周圍的人共享。

27.安排一個休假,和能使你快樂的人共渡。

28.去看部喜劇片,大笑一場。

29.送自己一份禮物。

30.給心愛的人一個驚喜。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三個工程師的笑話

三個工程師的笑話


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先生,在中國工業工程學會的年會上, 風趣地說:「王理事長國明先生要我致詞,我問要講些什麼,他說講幾句冠冕堂皇的話;不過,冠冕堂皇的話我不擅長說,所以,我就來說三個工程師的笑話。」

有一組人,包括牧師、醫師、工程師,在打高爾夫,由於前一組人進度實在太慢,頻頻受阻。他們忍不住問桿弟:「前面一組都是些什麼人?」桿弟答:「全都是瞎 子。」牧師聽了,油然生出悲憫之心,道:「我將時時刻刻為他們祈禱,請求上帝讓他們重見光明。」醫師亦不甘後人,接著道:「我要召集世界一流的眼科醫師, 設法治好他們的目盲。」工程師則不疾不徐道:「既然他們是瞎子,為何不利用夜晚來打球?」

有一天,牧師問一些教徒:「假設諸位上了天堂,在葬禮時,你希望親朋好友如何看待你的遺體?」一位官員道:「我希望大家會說『他真是奉公守法,功在國 家』。」一位主婦道:「我希望每個人都稱讚『他真是持家有道的賢妻良母』。」 一位工程師道:「我只希望有人發現大喊『他的身體還在動!還在動!』」

一夥人去登山,結果遇到大熊。大家怔立不知所措時,工程師從容地時脫下笨重的登山鞋,換上輕便的運動鞋;旁邊的夥伴不解的地問:「換上運動鞋難道可跑得比熊快?」工程師答:「只要跑得比你們快就可以。」

劉校長簡單引深伸出工程師理性、務實、抓重點,並以此共勉之。其時,在全方位學習的時代,工程師不再侷限於某些行業及專業;再加上全員參與的潮流,人人都是工程師亦不為過。

2000年終於來臨了,但以工程師的觀點,這與每一天的來臨並無不同,唯有的差異是每個人能否「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願以此祝福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