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銷售經驗‧銷售成功的經驗非常重要

新進員工的研習內容中,有一項是舉辦商品研究會。在研究會結束後,讓新進員工帶著商品到客戶那裡拜訪,你認為賣得出去嗎?

答案是「不」,商品很難賣得出去。為什麼?理由很簡單,因為新進員工沒有銷售成功的經驗。

書店裡有關銷售技巧的書多不勝數,但是不論讀了多少本關於銷售技巧的書,也賣不出商品,不過只要賣過商品,就算只有一次,一讀就能心領神會。而且銷售成績愈好的人,愈能瞭解書籍內容,更能靈活運用。

對於第一次推銷的人,讓他有銷售成功的經驗是關鍵。不論以何種方式,甚至下跪也好,一定要先賣一樣商品出去。上司也許會擔心這麼做,會導致新進員工辭職。不過,無法推銷的業務本就不適合商場,上司不需擔心手段是否太過激烈。

此外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在現場教導,這是非常重要的。就算在研討會上教得多熱心,新進員工也沒辦法真正學會,最好能在現場進行指導。

首先,是讓新進員工觀摩前輩們進行銷售的狀況。之後讓新進員工開場,然後在途中幫他一把。總而言之,老手與新進員工一起前往銷售處,為他加油打氣,這是非常重要的。

敝公司在每年十二月上旬,都會集合新進員工進行銷售研習。我會讓他們拿著菜瓜布或鬃刷之類的東西,到一般家庭推銷。雖然只是兩百五十圓至五百圓的便宜商品,新鮮人也許會抱著小事一樁的心情推銷,但實際上這個世界沒有這麼簡單。

如果出去推銷的有十個人,有沒有一個人賣得出去都是問題,會有人根本賣不出去,直接回到公司。如果現在再舉辦一次商品研究會,情況會如何?這次幾乎所有人都能賣出五個以上的商品,因為持續挑戰可以帶來推銷的自信與能力。

請各位多多累積銷售成功的經驗。為了達到目標,要多聽取銷售高手的話,請他帶你到現場觀摩,這才是真正的致勝點。

☆☆小提醒
*所謂的商場,說穿了就是「多賣為上」的世界。
*無論是多好的商品,只要賣不出去就毫無價值。
*有成功銷售經驗的人才賣得了東西,也才培育得出銷售高手。

教訓‧敵對公司會邊搶客戶,邊告訴我們公司缺點何在

如果酒吧的服務態度不好,破壞你喝酒的心情,你會再去那裡消費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吧。想喝酒的時候,會跳過那家服務不周的店,到別家店喝。

工作可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客戶可能會提出解除契約的要求,但並非表示不需要此種商品。客戶結束與我們的來往,只意味著他成為同領域的R公司或是S公司的客戶。

當客戶說:「我們不用墊子了。」一般員工會誤以為客戶再也不使用墊子。事實並非如此,客戶不是不用墊子,而是使用了敵對公司的墊子。也就是說,當我們少了一個客戶,敵對公司就多了一個客戶。

當敵對公司搶走客戶時,其實是在告訴本公司服務不夠周到。這種認知是很重要的。

那麼,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再度訪問與我們解約的客戶。不過若在剛解約後沒多久就拜訪,客戶一定不願意據實說出解約的真正原由,大概過了三個月以後再去拜訪比較恰當。

此時客戶就會清楚告訴我們解約的真正理由。

就算客戶與自家公司解約、與敵對公司簽約,也不代表現在的業者一定能滿足客戶的需求。話雖如此,除非發生重大事件,否則也不太可能重新簽約,因為客戶也有自尊心。

顧慮到客戶的自尊心,請在三個月後再去拜訪。到了客戶那裡,就會讓客戶覺得你很努力,再度和你簽約。

三個月後的拜訪,其實是懷有「請讓敝公司瞭解服務不周之處」的歉疚之心的拜訪。

客戶會告訴我們很多事,只要認真聆聽,就能設計出面臨不同場面時,該如何應付的教戰手冊,可做為公司共有的情報而靈活運用。

☆☆小提醒
*將敵對公司的服務寫進教戰手冊中,做為改進。
*將客戶告知的服務不周之處也寫進教戰手冊中,做為改進。


因為有對手存在
因為對手存在,你才會永遠是一條鮮活的「鰻魚」,

你才會永遠做一隻威風凜凜的「美洲虎」。

日本的北海道出產一種味道珍奇的鰻魚,海邊漁村的許多漁民都以捕撈鰻魚為生。

鰻魚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離開深海區,要不了半天就會全部死亡。

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漁民天天出海捕撈鰻魚,返回岸邊後,他的鰻魚總是活蹦亂跳的。

而其他幾家捕撈鰻魚的漁戶,無論如何處置捕撈到的鰻魚,回港後都全是死的。

由於鮮活的鰻魚價格要比死亡的鰻魚幾乎貴出一倍以上,

所以沒幾年功夫,老漁民一家便成了遠近聞名的富翁。

周圍的漁民做著同樣的營生,卻一直只能維持簡單的溫飽。

老漁民在臨終之時,把秘訣傳授給了兒子。

原來,老漁民使鰻魚不死的秘訣,就是在整倉的鰻魚中,放進幾條叫狗魚的雜魚。

鰻魚與狗魚非但不是同類,還是出名「對頭」。

幾條勢單力薄的狗魚遇到成倉的對手,便驚慌地在鰻魚堆裡四處亂竄,

這樣一來,反而倒把滿滿一船倉死氣沉沉的鰻魚全給擊活了。

加州的《動物保護》雜誌也介紹過一則類似的故事:

在秘魯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生活著一祇年輕美洲虎。

由於美洲虎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全世界現在僅存十七隻,

所以為了很好地保護這隻珍稀的老虎,

秘魯人在公園中專門闢出了一塊近二十平方公里的森林作為虎園,

還精心設計和建蓋了豪華的虎房,好讓它自由自在地生活。

虎園裡森林藏密,百草芳菲,溝壑縱橫,流水潺潺,

並有成群人工飼養的牛、羊、鹿、兔供老虎盡情享用。

凡是到過虎園參觀的遊人都說,如此美妙的環境,真是美洲虎生活的天堂。

然而,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從沒人看見美洲虎去捕捉那些專門為牠預備的「活食」。

從沒人見牠王者之氣十足地縱橫於雄山大川,嘯傲於莽莽叢林。

甚至未見牠像模像樣地吼上幾嗓子。

人們常看到牠整天待在裝有空調的虎房裡,或打盹兒,或耷拉著腦袋,

睡了吃吃了睡,無精打采。

有人說牠大約是太孤獨了,若有個伴兒,或許會好些。

於是政府又通過外交途徑,從哥倫比亞租來一隻母虎與牠做伴,

但結果還是老樣子。

一天,一位動物行為學家到森林公園來參觀,見到美洲虎那副懶洋洋的樣兒,

便對管理員說,老虎是森林之王,在牠所生活的環境中,

不能只放上一群整天只知道吃草,不知道獵殺的動物。

這麼大的一片虎園,即使不放進去幾隻狼,至少也應放上兩隻豹狗,

否則,美洲虎無論如何也提不起精神。

管理員們聽從了動物行為學家的意見,不久便從別的動物園引進了幾隻美洲豹投放進了虎園。

這一招果然奏效,自從美洲豹進了虎園的那天,這隻美洲虎就再也躺不住了。

牠每天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頂憤怒地咆哮,就是有如颶風般俯衝下山崗,

或者在叢林的邊緣地帶警覺地巡視和遊蕩。

老虎那種剛烈威猛、霸氣十足的本性被重新喚醒。

牠又成了一隻真正的老虎,成了這片廣闊的虎園裡真正意義上的森林之王。

一種動物如果沒有對手,就會變得死氣沉沉。

同樣的,一個人如果沒有對手,那他就會甘於平庸,養成惰性,最終導致庸碌無為。

一個群體如果沒有對手,就會因為相互的依賴和潛移默化而喪失活力,喪失生機。

一個政體如果沒有了對手,就會逐步走向懈怠,甚至走向腐敗和墮落。

一個行業如果沒有了對手,就會喪失進取的意志,就會因為安於現狀而逐步走向衰亡。

鰻魚因為有了狗魚這樣的對手,才長久地保持著生命的鮮活。

美洲虎因為有了美洲豹這樣的對手,才重新找了回逝去的光榮。

有了對手,才有危機感,才會有競爭力。

有了對手,你便不得不奮發圖強,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銳意進取。

否則就只有等著被吞併,被替代,被淘汰。

許多的人都把對手視為是心腹大患,是異己,是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馬上除之而後快。

其實只要反過來仔細一想,便會發現擁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反而倒是一種福份,一種造化。

因為一個強勁的對手,會讓你時刻有種危機四伏感,它會激發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鬥志。

善待你的對手吧?


千萬別把他當成「敵人」,

而應該把他當作是你的一劑強心針,一台推進器,一個加力檔,一條警策鞭。

善待你的對手吧,

因為他的存在,

你才會永遠是一條鮮活的「鰻魚」,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祈禱應驗

祈禱應驗

我們這些實習醫生中間,劉醫生是最認真的一位,每次我們被主治醫生刮鬍子的時候,劉醫生永遠不是被刮的對象,不僅此也,他還常常是被稱讚的對象。一年以 前,經過仔細思考以後,他信了教,而且也立刻成為一位非常認真的教徒,很多我們年輕人做的胡鬧事情,他都沒有份。不僅此也,他也非常痛恨世界上各種做壞事 的人。不幸的是:這種人似乎非常之多,打開報紙來看,幾乎每天都有壞人做壞事的新聞,除了戰爭販子發動戰爭,政客製造種族仇恨以外,我們似乎看不完各種殺 人、搶劫、和勒索的新聞。

我和劉醫生是好朋友,他對我無話不談,他告訴我他常常祈禱,祈禱中的主題永遠都是祈求上天降下怒火,毀滅世界上的壞人。可是他也承認,雖然他非常認真祈 禱,但他的祈禱似乎一點也沒有應驗。他不僅非常失望,也非常困惑,他不懂為什麼上主不理會他的祈禱。劉醫生是一位非常理智而且講究邏輯的人,他說他看不出 他的祈禱有什麼毛病。

我們實習醫生都可以住在醫院的單身宿舍裡,有一天,大概是清晨五點,我正在宿舍裡睡大覺,忽然電話鈴大響,是劉醫生打來的,他叫我趕快到醫院去,我問他是 什麼事,他不肯說,只說去了就知道。到了醫院,發現劉醫生在對一台電腦發呆,現在每家醫院都裝設了電腦網路,這些網路也都接到了國際網路,所以我們互相用 電子郵件通信,大家有事沒事,都會查一下電子郵件系統,看有沒有人寄信給你。劉醫生看到我以後,有一付如釋重負的樣子,他叫我走近電腦,然後指給我看一連 串他今天收到的信,一望而知,很多都是我們醫生們常會收到的信,寄信的人都是醫學界的人,內容也都是醫學的最新消息,也有幾封是同事寄的,可是有一封電子 郵件,卻非常奇怪。

這封信的寄信人英文名字是God(上帝),這已經有點古怪,很少人會取這種名字的,可是最怪異的還是地址,以我的地址為例,我的地址是med.ntu.edu.tw.是表示我在台灣教育界某某大學的醫學院做事。

可是這封信的地址簡單極了,只有一個字:Heaven(天堂)。每封信都有一個主題,這封信的主題是prayer(祈禱),看來,劉醫生收到一封來自天堂的信,寄信人竟然是上帝,也難怪劉醫生嚇壞了。

劉醫生問我該怎麼辦,我說既然信都來了,只好硬著頭皮去看信,劉醫生同意,所以我們就開電子郵件系統來看信。信是用英文寫的,內容是有關劉醫生的祈禱,因為信不長,我到現在還記得裡面的內容。

親愛的劉醫生:

我早就聽到你的祈禱了,你一定奇怪為什麼我一直沒有對你的祈禱有什麼回應,如果你想知道原因的話,你可以到(www)上去找。

上帝

1996年12月11日

我們果真在www(word wide web)上找到了一個檔案,看來就和這封信有關,打開一看,原來全是壞人的檔案照片,這些都是劉醫生要上蒼毀滅的人,每人都有一張照片,下面有一些簡單的 文字,敘述他的罪行。第一張照片是被聯合國宣佈為戰犯的波西米亞軍閥,第二張也是,他們的罪行都是發動以種族仇恨為出發點的戰爭。我們一張照片一張照片地 看,除了戰爭販子以外,還有好幾位是國際上知名的販毒者,也有幾位是台灣綁票而又撕票的人,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惡棍型人物。

大概看了十張罪人的照片以後,我們忽然看到一張令我們兩人都大吃一驚的照片,因為這一張是劉醫生的照片,劉醫生不是一位英俊型人物,可是這張照片照得非常好,劉醫生顯得英俊而瀟灑,問題是每一張照片都代表上帝要降義火來消滅這些不義之人,怎麼會自己也是要被毀滅的人?

我們不約而同地趕快看他的罪行敘述,他的罪行敘述第一句話是這麼寫的:「劉某某醫生,沒有犯過任何的罪」,這一句話使我們稍微放下了心,可是下面的話,就 對劉醫生不利了:「劉醫生心中從來沒有愛,對於罪人,只想毀滅他們,而從未想到拯救他們。」劉醫生一下子就癱了下去,我趕快關了電腦,劉醫生一句話也說不 出來,好在天亮了,劉醫生可以下班了,我陪他走回宿舍,我們誰都不敢開車,事實上,我們兩個人都有點兩腿發軟,好在單身宿舍不遠,還可以走回去。

兩天以後,劉醫生請假兩星期,兩週以後,他回來上班,他慢慢地有了轉變,雖然仍是教徒,可是比較不在注意別人的罪行,他開始對於病人非常地關懷,尤其是窮 苦無依的老病人,劉醫生一定常去安慰他們。我們大家常常提到所謂的劉醫生巡房主要是探視那些特別需要關懷的病人,劉醫生不是以醫生的身份去看他們,他以朋 友的身份和他們聊聊,每次他親切的微笑和握手,都給那些病人帶來很大的安慰。

他也開始追我們這裡的一位實習醫生,她姓林,林醫生漂亮、聰明、而且和善,和劉醫生同一個教會,我感到劉醫生有一點在學習林醫生的為人處事。

他們不久宣佈訂婚,在實習快結束的時候,他們結婚了,婚後他們宣佈,他們要到台東鄉下一個醫院去服務。對我們而言,這是天大的新聞,他們如果要留在台北的大醫院工作,是一定可以做到的,顯然他們有他們的裡想。我們大家不僅為他們高興,也以他們為榮。

我這個單身漢留在台北工作,有一天,乘休假之便,我到台東去看劉醫生夫婦,劉醫生到車站來接我,然後用吉普車帶我去他們的醫院,這座醫院其實也不小,當然和我們台北工作的地方是不能比了。

他們夫婦倆就住在醫院附近。因為是鄉下,屋子比較寬,還有院子。院子裡花草扶疏,令我們這個來自都市的人羨慕不已。劉醫生告訴我,他們這裡的醫生是要出診 的。明天早上,他就要出診,說來慚愧,醫生出診,對我們城裡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上的名詞,所以我興緻勃勃的跟隨著他,第二天一早就開著吉普車往山上開 去。

我發現,所謂出診,其實不只看病,而是和病人和家屬聊聊,舉例來說,我們來到了一對老夫妻住的地方,老先生八十三歲,老太太七十九歲,兒女個個有成就,兩 個兒子都有博士學位,一位在新竹教書,一位在美國,女兒女婿住在台中,老太太六年前得了老年癡呆症,六年來,情況越來越壞,一年以前幾乎變成植物人,白天 有人來照料,晚上全靠老先生照料,替她翻身。看到我們到了,老先生顯得好高興,特地泡茶給我們喝,劉醫生也沒有做什麼事,他只是做一些簡單而例行的檢查, 然後和老先生談了半小時之久。

還有一位老太太,唯一的兒子在台北工作,老太太心臟不太好,劉醫生來,除了替她看心臟有沒有問題以外,還替她看了好幾封信,因為老太太不識字,我也被劉醫生抓去將這位老太太的房間稍微打掃了一下。

第三天,我回台北,劉醫生送我到火車站,在等火車的時候,我忍不住問他對於那封有關電子郵件的事。

劉醫生聽到我問這個問題,立刻爽朗地笑了起來,他說他第一個判斷是這個郵件是否真的來自上帝。他想到那罪人的名單,發現這些罪人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如 果上帝擬定一份名單,裡面一定會有一些人是大家完全不知道的,可是一位陌生的罪人都沒有,全是有名的罪人。他到圖書館去查,發現每一張外國罪犯的照片都出 自近三個月的新聞週刊,最近的戰爭販子都是波西米亞的,無怪乎盧安達的軍閥們無一人上榜。

他想:如果真的是上帝送訊息給他,盧安達的軍閥絕對在名單之上,因此他就開始想,誰在裝神弄鬼嚇他?有一天,他想通了究竟是誰幹的好事,關鍵就在那張彩色 大頭照片上,當年,他要申請一種獎學金,需要彩色的大頭照,他沒有想到這張照片將他照得如此英俊瀟灑,不禁在實驗室中「顧照自喜」,就在這個時候,林醫生 走進來,他順便給她看。這張照片,她也覺得這張照片照的很好,他順水推舟地問她要不要拿一張走,她大方地接受了。她走了以後,他開始做實驗,一不小心,一 些酸倒在底片上,不僅底片壞了,連僅有的照片也毀掉了,他當時還為此事懊惱不已。

可是現在想起來,林醫生變成了世界上唯一有這張照片的人,林醫生一直和他同一個教會,知道他的想法,因此她涉嫌最重。問題是這封怪信是如何寄給他的,他曾試著寄回信去,立刻被退了回來,理由是「查無此地址」。

有一天,他假裝對於網路上的匿名信有興趣,果然林醫生告訴他,她很懂UNIX操作系統,她會將一封信不經過一般的寄信系統,而直接插入操作系統內,信可以 送出去,可是收信人永遠不可能回信,地址也可以亂造一個。這有點像有人在郵局內部直接寄信,而不經過郵筒。林醫生當場表演給他看,她假造了一個名字和地 址,將信寄給了他,而他也收到了。

這下,真像大白,林醫生顯然是嚇他的人。照說他應該對林醫生懷恨在心才對,可是一來林醫生是位漂亮的女士,而且她一定出於好心,劉醫生開始對她特別地注 意,他發現她很少看到別人的壞處,老是看到別人的好處,最重要的是她對人充滿愛心,因為她已是位實習醫生,她的愛心特別表現在照顧病人上面。我們醫生多多 少少會對有社會地位的病人比較注意,林醫生卻對窮苦的病人特別的關心,也許由於她一直對人好,也不計較,所以她老是笑嬉嬉的。劉醫生不知不覺地學習林醫生 的為人處事。最後,一不做,二不休,劉醫生索性追起林醫生來,他們終於結婚了。

對我來講,這真是又有趣,又浪漫而又有意義的故事,火車還沒有來,我必須問他最後一個問題,「你太太知不知道你已經知道是她搞的鬼?」

劉醫生這次笑的更加快樂了,他說「我從來沒有告訴她我過去參加過戲劇社,很會表演的,我假裝完全不知道是她做,的她被我騙了。」

昨天,我看到了林醫生,她現在是劉太太了,她來台北參加一個醫學的研討會,這次輪到我送她去車站,火車來以前,我忍不住和她談起電子郵件的事情,我問她是 不是她假裝上帝來嚇劉醫生,她承認是她幹的好事。我不再問下去,林醫生卻主動告訴我一個我完全沒有料到的事,她知道他的丈夫早已查出事實的真相。

她說劉醫生是台灣最好大學的醫學院畢業生,也是絕頂聰明的人,她故意在整個事件上弄了些漏洞,比方說,用新聞週刊最近的照片,也用那張劉醫生給她的照片, 以劉醫生的才能,他一定會查出來是誰做的,她知道一旦他查出是她,必定會去追她,一切果真不出她所料,所料,劉醫生上了她的當,終於成了她的丈夫。

因為這一切都是由於劉醫生的祈禱所引起的,我問劉太太有沒有和劉醫生一齊祈禱,她說有的,我問她祈禱的內容主要是什麼,劉太太說他們夫婦兩人一直在祈求上主賜給他們愛人的能力,也就是說,他們最希望的是能夠愛人如己,除此以外,他們別無所求。

我最後一個問題,「祈禱應驗了沒有?」劉太太對我笑著說,「放心好了,我們每次祈禱都應驗了,不然我們不會留在台東,快快樂樂的做鄉下醫生。」

在我回宿舍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這個事件真是喜劇收場,劉醫生改變了他的宗教觀,也找到一位好的太太,林醫生如願以償抓住了劉醫生的心,變成了她的終身伴侶,可是這個故事最大受益人應該是台東鄉下的病人們,他們有這樣好的醫生來照料,多麼幸運!

最希望的事:能夠愛人如己,除此以外,別無所求。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你為什麼工作

你為什麼工作

問:你為什麼工作?工作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答:對我個人來講,工作就是人生。我的人生的意義就是工作,假如沒有工作,我的人生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也許你會問:人總要退休,退休以後,難道人生就沒有 意義嗎?也不會,因為退休,只是表示一個工作的改變,不一定是賺錢的工作。我認為工作的定義是花腦力、體力、精力的一種活動,它是有目的的,有近期的目 的,也有長期的目的,這就是工作,不一定有報酬。

假如一個人本來就有點錢,自己研究、閱讀、寫作,雖然沒有報酬,但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很有意義的工作。我現在的工作當然是有報酬的工作,但是退休以後,我還 是會繼續工作,即使是沒有報酬,但是只要花腦力、精力、時間、而且有目的,我會一直做下去,做到我死的時候,或者到我的健康限制為止。笛卡兒有一句名言 「我思故我在」。套他這樣一句話,我工作所以我存在。

問:你是透過工作得到自我實現,還是能夠從工作中獲得什麼?你追求什麼樣的人生?

答:自我實現是一個不錯的描述。也許是和從小的教養有關,回到我最早的記憶,人一生下來就要勤奮的做事,而不是隨隨便便的遊山玩水,那樣沒有目的,不符合我剛剛的工作定義,這就是我一直持有的人生觀念。

喜歡做,才能持久

勤奮並不表示你一定喜歡那個工作,不是每時每刻都在享受,或是真的喜歡那個工作,但你還是會繼續做下去,這就是勤奮。

假如你不喜歡這個工作,就會不能持久,至少要做大致喜歡的工作。我一生以來的工作,有七成以上的時間是喜歡的,有三成時間是不太喜歡。這樣的比例,使我可以持久的勤奮工作。

我的工作價值觀,不可否認,是希望讓社會更好。我一個人工作一生之後,也許對社會會有很微小但正面的影響,但重要的是源自內在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儘管自己對社會的影響微不足道,但是滿足感和成就感可以維持、鼓勵你自己不斷工作下去。

舉一個非常小的例子,有時候我的書房亂七八糟,我會花一天的時間和體力把它整理好,這對我來說絕對是工作,對社會的影響是沒有,但我覺得有一個很大的滿足感。

問:整理書房讓你有很大的滿足感?真的?

答:真的。因為我是喜歡有秩序的人,書房亂,會影響我的情緒。有時候,我們做事的人總是有很多的虛工,例如我希望爭取一個客戶,花了很多時間,結果還是沒 有爭取到。如果以結果來看,那豈不是會很失望。但即使是表面上失敗的例子裡,我也可以找尋到一種滿足感、成就感。像我剛剛說的例子,滿足感是來自於:也許 這次只是準備工作,也許一年、二年以後,時機更成熟,那時候也許我會成功。

失敗換來的成就感

其實這樣的例子,在我的經驗裡很多。例如我在從事晶圓代工四、五年以前,就開始和大的IDM公司,(就是自己有晶圓廠的半導體公司說:你們自己不用蓋晶圓廠,委託我們好了。

那時候我花了相當大的精神,結果很不成功,但是我並沒有挫折感。我當時的心情是,過一、二年再找他們,就會比較容易了。結果發展比當時想的更好。最後是他 們來找我,有好幾位告訴我說:你好幾年前對我說的話,當時我不同意,可是現在覺得你是對的,這種成就感是更深刻的。因為過去這些經驗,使得暫時的失敗,都 不足以使我失望、感受挫折。

問:工作過程帶給你的滿足,甚至超過結果嗎?

答:如果把你的話改成過程和結果一樣重要,我會接受。

問:你一向不贊成一個人的工作有「生涯規劃」,這和時下年輕人認為生涯需要積極規劃,大不相同,你的意見是?

答:我想這有點被誤解。我是說過這句話,但我的意思並不是你對整體的生涯不要有規劃,我指的是不要有細部的規劃,尤其是名利方面的細部規劃,那對人是有害的。

什麼是細部規劃?就是:我在三十歲以前要達到什麼樣的薪水水準?要賺到多少財富?或是說我在三十歲以前是否要做到副總?四十歲以前我要怎麼樣?五十歲我就有足夠的財富退休。這就是細部的、完全是名利方面的規劃。

不贊成過度細部的生涯規劃

至於整體規劃,我自己也有,就是活到老、工作到老。從事什麼領域、什麼行業,也是整體的規劃。不一定在中學或大學的時候就得做規劃,這個規劃也不是永久不 變,但我覺得要有準備。比方說,要從事理工方面的行業、或是預備做管理領域的工作,這是屬於整體的規劃。我所反對的是對自己的升遷、自己的財富訂出時間表 的細部規劃。

問:你為什麼覺得這種細部規劃是有害的?

答:我看到很多例子。「生涯規劃」先是在美國開始,主要恐怕還是從念MBA的管理碩士開始風行,三十年前風行一時。美國出來的MBA,好像每一個人都有自 己的細部規劃。尤其開同學會(class units)時,我在美國有三個母校:哈佛、MIT和史丹佛,幾乎每五年都接到同班同學開同學會的活動。回到母校,大家就和同學比來比去,比生涯規劃,問 你達到你的目標了嗎?賺到多少錢了?做到副總裁的位置嗎?我覺得很不健康。

我看很多人從同學會回來後,好幾天都不高興,就是他的同學已經做到一個地位,而他還沒有達到。或是他們在學校自許滿高,卻沒有達到自己當年設定的目標,四十歲還沒做到副總裁,就要換一個軌道,這不但使他很不快樂,也可能對他有害,有時候換軌道之後更不好。

以我個人的經驗,從來沒有細部的規劃,既沒有打算什麼時候要從專業工程師轉到管理,也沒有規劃什麼時候要從副總做到總經理。我也從來沒有規劃幾歲的時候要有多少錢、多少收入。

問:剛剛講的人與人之間的比較與競爭,似乎是人性中不可避免的。企業也一直有競爭的壓力,你覺得人該如何面對競爭這件事,尤其在很多人沒有辦法面對、看得開的時候,你有什麼建議?

答:我建議他們讀讀聖經舊約的傳道書第十一節:

The race is not to the swift or the battle to the strong, nor does food come to wise or wealth to the brilliant or favor to the learned: but time and chance happen to them all.

快跑的未必能贏,

力戰的未必得勝;

智慧的未必得糧食,

明哲的未必得資財,

靈巧的未必得喜悅;

所臨到眾人的,是因為「時間」與「機會」。

這段文字非常美麗,是我在哈佛第一年唸書時讀到的。賽跑不是跑得最快的人會贏,打仗也不是最有力氣、最勇敢的人會贏,食物也不是給最有智慧的人吃的,「時 間」和「機會」是當中很關鍵的因素。所以,別人比你有錢、比你成功,並不表示他的能力比你高,並不表示他比你有智慧,而是時間和機會佔了很重要的因素,你 卻不能掌握。不要比來比去,心胸要廣闊一點。

問:工作成功之後會帶來金錢、權力與榮耀,雖然你工作的原始動機不是來自於這些,但這是社會上看到你工作的成就。你如何看待金錢、權力與榮耀?

答:我並不拒絕這些東西,可是我的工作,並不以追求這些為目標。我並不輕視金錢、權力、榮耀,我也不把它們看得很重。老實說,榮耀也是過眼雲煙,鼓掌很快 就會停止,這種情形,我看得很多。金錢可以滿足一個人達到相當舒適的生活水準,我覺得到這個水平以上,金錢就不重要了。

問:不過每個人認為的舒適水平可能都不一樣?

答:是不一樣,這就是一個社會價值觀的問題。但是,我的環境培養出來的觀念是:人的慾望應該要有止境,而不是無限。

以我的例子,我現在認為的舒適水準,的確比大學時的水準高,但是也高不了那麼多。現在住的房子,我也認為很好,還沒有我三十年前住的房子大。當然三十年前 的房子是在美國,美國地大,條件不一樣,當時是七十坪左右。現在的房子也差不多。我吃的東西,幾十年來沒有增高,以前喜歡吃的東西,現在還是喜歡吃。倒是 幾十年前沒吃過的東西,現在也不喜歡吃。我穿的衣服是比較好一點,但頂多是牌子好一點,比過去貴一倍,但這些都不是無限制的增加。

錢,讓自己舒適就夠了

金錢,就是得到夠你生活相當舒適的水準也就夠了。有了那個以上的金錢,還要煩心自己預備要做什麼?

問:我正想問,你預備要做什麼?

答:我想還是和我一生的工作有關,我一生的工作是在科技界,和科技最有關的就是教育,特別是科技教育和管理教育,所以捐款給這些方面的機會多一些。

問:榮耀也可能是好的名聲,你對留名這件事的看法?

答:我並不拒絕,也不是看得很重,榮耀真如浮雲一樣。

問:現在台灣社會人心浮動,尤其股票成為許多人工作的最重要目的。例如前一陣子台積電購併德碁、世大,我在網路上看到台積電員工的憤怒與抱怨排山倒海,那是人們心理上的不平衡。你對新一代的科技工作人有什麼想法?

答:我想今天不談那個。我想我們還是正面的談工作的價值觀。

問:不過,我可不可以再提一件事。我們曾經到新竹科學園區做一個焦點團體的深度訪談,想要了解他們對工作的想法?他們快不快樂?追求的是什麼?他們大多是 外移人口,租屋在外,工作時間太長,沒有歸屬感,一個人不能只靠工作完成自我滿足,不可諱言,很多人是追求外在的報酬而在竹科工作,你對他們有什麼建議 嗎?

答:這需要每一個人自己去調適。事實上,我也有這種問題。我住在台北,一個星期有三天要去科學園區。我為了避免車子開來開去,就住在新竹。住在新竹就不像住在台北這麼舒服,這已經是相當長的時期,我並不怪別人。你要自己分析,為什麼感覺到不舒服。

在生活中調適壓力

例如在我這個情形,在台北家裡的時間,大都是閱讀、聽音樂。我在新竹的書遠沒有在台北的多,我想到一本書,想找來看,就沒有了。那我就多買幾本,甚至買兩本相同的書,音樂也是如此。這樣的花費不是很高,但是對生活的調適有很大的幫助。

別的歸屬感,就比較難。例如,有的人的太太就不在新竹,我覺得很難替他解決問題,這樣會讓他工作只是為了錢,我不太贊成。過去我們到美國請人回台灣工作, 很多人都是在美國念書、工作了很多年,常常會遇到問題,就是先生願意來,太太不願意來,結果是先生到新竹,太太留在美國,這種情形,我是不太願意接受的。

問:為什麼?

答:我覺得他的生活不平衡,不會快樂。他不快樂,最終對公司也是不好的事。

問:就你觀察,現在年輕一代的人,為錢工作的人多嗎?

答:我覺得滿多的。我的奉勸是,他們應該要把工作的滿足感放得高一點,把錢放得低一點。最好當然是兩個都同時得到。現在機會比較多,但也不見得會 永遠增加。在美國也有這樣的週期,矽谷在七○年代、八○年代初期相當好,八○年代後期就不好。即使在七○年代,也有一、二個週期,有好有不好。絕大多數的 人還是持續工作,好的時候享受比較豐厚的報酬,不好的時候還是相當努力。

不要比來比去

好的時候,公司有比較好的報酬,大家就講得多,比來比去也多一點,這時候就會引起一種感想:社會在變、人心在變。等到不景氣,他們就不會一直談錢,照樣滿努力的工作。像台積電有今天的成功,完全是建立在這一群從早期一直到現在打拼的員工。

問:最近網路帶來很大的衝擊,很多人一夕致富。在一個經濟大變動的時候,贏者或輸者就有很大明顯的差距,所以很多的年輕人就急著卡位,趕快跳進去,因為焦慮錯過機會,會變成輸家。你的看法是?

答:我覺得這是一個短期的的現象,換職率比較高,但過一陣子就會平靜下來。現在的確是在一個轉變時期,可是我在美國好幾十年,已經看過好幾個轉變的時期, 它並不是永久不變,只是現在機會多了,大家在爭取機會。你剛說的「贏者和輸者」的名詞,我並不同意。的確有少數的人是贏者,但對絕大多數的人,我們並不能 稱做是輸者,只是沒有像贏者得到那麼多。贏者和輸者都是一個比較急進的言詞,我並不贊成。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知識的價值

知識的價值

有一個工程師在一家公司工作30年,退休了,他對該公司的機器及產品瞭

如指掌。幾年後,該公司的一套機器故障,全公司的人都沒法找出問題來。絕望中,他們只好找這位退休的工程師。

這位工程師接受挑戰,看了一個小時之後,從上衣口袋拿出一枝粉筆,用粉筆在一零件上畫了一個大叉叉,說是這就是你們的問題。公司把零件換了,機器操作正常。

但是不久公司收到一張十萬元的帳單,是這位退休工程師的收費。公司老闆火大了,認為 一個小時不值這麼多錢,就要求送一張明細表。

這位退休工程師的回函是:粉筆:$ 1;知道在哪裡畫粉筆叉叉:$ 99,999。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下跪的老闆爸爸

仁義、道德、禮教是一切知識教育的根本----感謝網友 沈淑娟 分享

這篇文章真的寫的很好!請用心把它看完~

記得好好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喔~

請大家用力轉寄!

因為我也看過只有六歲、三歲的兄弟,為了讓爸爸跟他們跪下道歉認錯,而耍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心機!

那是我在工讀時的情景,我和幾個工讀生都不爽老闆對我們的壓榨,只是來工讀,卻還要肩負「保母」的身份,幫他帶兩個頭疼的小孩,兩個小兄弟要去吃麥當勞, 花的是自己的錢,老闆不會給,就當你請他的兒子吃飯,跟你說謝謝。如果你第一次當成自己是冤大頭而認栽請了客,之後就有無數的惡夢!

因為兩個小朋友一從安親班下課後,就來磨著你請他們去吃麥當勞,如果你拒絕的話,他們就會當場大吵大鬧,讓所有客人對你側目。最後,老闆竟對你動怒說,「你就先墊一下錢帶他們去吃漢堡會怎樣?你讓孩子在店裡鬧,又讓他們哭,實在是罪不可恕!」

到最後,我們一看到那兩個如惡魔般的小兄弟,都躲的遠遠的。

我們都非常納悶,兩夫妻都是台大畢業的老闆、老闆娘,為什麼對孩子的教育是這樣子的溺愛縱容、不理性呢?

結果有一天,我們所有工讀生都知道了答案 ------ 很惡魔的答案!

(因為當天我沒排班,沒看到現場狀況。後來聽到那個被A了無數頓麥當勞的工讀生的口述:)

那天下午,兩兄弟在店裡亂跑亂叫地大鬧著,把許多客人都鬧跑了。然後,哥哥好像打了弟弟一下,弟弟於是便狂哭了起來...老闆再也受不了地跑出來制止,對哥哥罵。還對哥哥說:「你怎麼可以打弟弟?弟弟哭成這樣,你快跟他道歉!」

只見哥哥一臉冷漠地看著他的父親,絲毫不為所動。

老闆的面子掛不下,就「輕輕地」推了哥哥一下,要他道歉。

結果,那個六歲的小男生,竟然舉起手來用力打自己的嘴巴!完全不停手地一直打著!

可是他的臉上還是沒有表情。

作父親的老闆當然心疼了,阻止哥哥做出這樣的舉動。

哥哥只說:「爸爸要我道歉,我該死,我錯了!我該死!我該死!」還是不停打著自己的嘴巴,都紅腫起來了!

老闆嚇到了,趕緊抱住哥哥說:「好好好,你別打了,爸爸錯了,爸爸跟你道歉好不好?」

哥哥接受爸爸的道歉方式是,冷冷地說了一句:「跪下!」

老闆當然沒照著做,結果,六歲的大兒子又開始打自己的臉!老闆二話不說,就跪在兩個兒子,和所有客人、工讀生面前,跟兒子道歉:「爸爸錯了,爸爸跟你道歉好不好?」

小惡魔的哥哥,冷漠的臉上終於有了笑容,他轉頭對弟弟說:「你看,我就說爸爸會跪下跟我道歉吧!」------------------

雖然我們在工讀時,都對老闆給我麼不合理的壓榨很氣憤,但是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們的心中卻只浮現兩個字:「報應!」

順便值得一提的是,兩兄弟每個月的教育費、保母費,要三萬多四萬元,不但請小提琴家教、專門看顧的保母,還送去特別自由開放的托兒所,大概老闆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從小就是萬能無敵的天才吧!只是,他忽略了對一個小孩最重要的東西:「心的純真和善良!」

對世界知識的開發和探索,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我們都希望不只是我們自己,更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更上層樓。可是,知識,只是一種記憶、一種推理、一種瞭解和儲存而已。

失去了心,失去了對世界、對自然、對人的關心和體貼的情感,知識不過是冰冷的電腦記憶卡而已。

一個對自己父母都能如此耍心機、耍手段來達到目的的小孩,一個是六歲、一個是三歲,我根本不去相信這樣的孩子以後能帶給人類多大的幸福和希望!

在日本著名漫畫家「池上遼一」早期的作品「暴民」裡頭,敘述的「暴民」,並不是我們想像的流氓、黑道和社會運動中無理性破壞的群眾,他畫筆下的「暴民」,竟然是兩個十七歲俊美異常,人見人愛的少年!

這兩個少年,合力計畫去謀殺其中一人的父母兄姐,全家四口全都被他們天衣無縫的謀殺掉了!甚至,他們還把父親的屍體丟到河裡,把母親和姊姊姦殺之後,剁下頭遺棄。 --------- 而這一切殘忍的作法,都只是為了刺激黑道的哥哥盲目地到處尋仇,為家人報仇。

那個「暴民」的少年,當成欣賞藝術品那樣,欣賞著自己哥哥瘋狂殺人、被警方追殺的心路歷程。然後,為家人、為哥哥流下無辜的眼淚...沒有人懷疑到這樣一個俊美乾淨、文質彬彬的少年身上。大家都認為他是受害者。

後來經過一個警方反向推理之後,才知道幕後指使者,竟然就是眾人疼愛的弟弟!

問起弟弟犯下殺父母、殺兄姐的動機,弟弟竟只是粲然地一笑:「因為活的太無聊,要找刺激和樂子呀!而且我們才十七歲,青春這麼短暫,得好好玩耍才行啊!」

這就是,新一代的「暴民」!

我想,對許多父母來說,他們一定說:「這種事絕對不會發生在我們家小孩身上,那是因為他們父母和教育沒給他們良好的環境。我家孩子從小就是資優生,都是念高等學校,絕對不會變成那樣!」

我真的也很衷心地期望如此。只是,現在令我們無法瞭解行為模式、思想出路,和暴走殘忍的孩子,不就是我們身邊鄰家的孩子?不就是父母們拚死拚活望子成龍成鳳的孩子?

我想,是我們自己的心不見了,所以連對世界的一點小小的熱情、付出都沒有了。也當然,孩子不會感受到,他們能知道、接收的只有:「我是獨一無二的、所有大人都會因為我的年紀而給我無限制的自由。面對苛責體罰,我有權抗議和抵制。因為我是獨一無二、最珍貴無比的人!」

這麼危險的唯心自由論,如何能不出「暴民」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