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不平衡心理。某人賺了錢,某人升 了官,某人買了車,某人蓋了別墅……我本來比他們強,可我卻不如他們風光體面!對比產生了心理不平衡,而這種心理不平衡又驅使著人們去追求一種新的平衡。 倘若在追求新的平衡中,你能不昧良知、不損害別人,自覺接受道德的約束和限制,透過正當的努力、奮鬥去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達到一種新的平衡,倒也是值得 稱道和慶倖的;倘若在追求新的平衡中,不擇手段,毫無廉恥,喪失道義,膨脹自私貪欲之心,讓身心處於一種失控的狀態中,那麼就必然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可 怕後果。由此,你的人生必將陷入難以迴旋的敗局之中。 ◎膨脹自私貪欲之心,讓身心處於一種失控的狀態中,
美國有個年輕人布魯克,原先曾是個表現不錯,工作很能幹也很有實力的地方官員,因政績突出不斷受到提拔。但在最近這幾年,當他知悉過去的同事、同學通過各 種途徑生活條件都比他好的現實時,心裡總不是滋味,想想自己能力至少不比他們差,職位也比他們高,可錢卻比他們少。而且自己作為一地之長,擔子比他們重, 責任比他們大,工作也比他們辛苦,經濟上卻不如他們,深感不平衡。由此也就有了一定要超過他們的想法。於是在他任職期間,大肆收受賄賂。這樣,他思想上警 惕的閘門在不平衡心理的驅動之下終於傾斜了,欲望的洪水頓時傾瀉而下,一發不可收,最終成了一名「無期徒刑」的囚犯。
在另一個例子中,弗爾克是一名年輕的教師,原先在教學上精益求精、兢兢業業,對學生無私奉獻,贏得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但在一次朋友聚會的晚宴上看見一 些人很富有時,心裡不舒服起來。此後他總在想,我怎樣也能富有?於是,經常利用上班的時間做發財的夢,開始對教書不負責任。學生和家長意見很大,他得到了 學校的警告紀錄,但他不悔改,每天還是想著發財,一次在一個朋友的鼓動下去做走私生意而被抓獲。其結果是財沒發成,還做了階下囚。
不平衡使得一部分人心理自始至終處於一種極度不安的焦躁、矛盾、激憤之中,使他們牢騷滿腹,不思進取,工作中得過且過,和尚撞鐘,心思不專,更有甚者會鋌 而走險,玩火上身,走上了危險的繩索。因此,我們必須要走出不平衡的心理地雷區。怎樣才能從這種不平衡的心理地雷區中突圍出來呢?
不平衡心理緣於比較,緣於比較方式的不當,緣於比較「對照組」的選擇的失誤。前文所說的地方官員和教師,他們所選擇的比較「對照組」自然是那些風流倜儻的 有錢人,自認為能力、才華不比他們差,而收穫卻比他們少,這是多麼不公平啊!而其實,只要我們多想一想那些普通的工作者,我們的心理又何嘗有這樣多的焦 灼、急躁與失落,甚至是憤憤不平呢?面對著眾多普通人,我們的心靈必然會多一份平靜豁達,甚至多一份愧疚。還有什麼不平衡可言呢?
心理不平衡導致人生創傷,而心底無私則是治癒心理不平衡的良藥。在當今社會種種誘惑特別是金錢美色的誘惑面前,一些人目眩頭暈,忘記了做人的起碼標準和人 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守則,在追求心理平衡的過程中,向腐敗、墮落的目標邁進。在他們身上缺少的是一種聖潔的信念、奮鬥的理想,缺少的是一種世界觀、人生觀的 持續刻苦的改造,不能夠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能夠達到一種高尚人格的修煉。
那麼就必然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可怕後果。
比爾蓋茲的十一項人生建議
比爾蓋茲在某個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中,對畢業生提出十一
項極為睿智的人生建議與畢業同學共勉之:
1.人生是不公平的,習慣接受吧。
2.這個世界並不在乎你的自尊,
只在乎你做出來的成績,然後再去強調你的感受。
3.你不會一離開學校就有百萬年薪、
你不會馬上就是擁有公司配屬手機的副總裁,
二者你都必須靠努力賺來。
4.如果你覺得你的老闆很兇,等你做了老闆就知道,
老闆是沒有工作任期保障的。
5.在速食店打工並不可恥,你的祖父母對煎漢堡有不同的看法:機會。
6.如果你一事無成,不是你父母的錯,所以不要對自己犯的錯發牢騷,從錯誤中去學習。
7.在你出生前,你的父母並不像現在這般無趣,
他們變成這樣是因為忙著付你的開銷、洗你的衣服、
聽你吹噓你有多了不起。
所以在你拯救被父母這代人破壞的熱帶雨林前 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間吧。
8.在學校裡可能有贏家輸家,在人生中卻還言之過早。
學校會不斷給你機會找到正確答案,真實人生中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9.人生沒有寒暑假,人生不是學期制,沒有哪個雇主有興趣幫你尋找自我,
請用自己的時間來做這件事吧。
10.電視上演的並非真實人生。現實生活中每人都要離開咖啡館去工作。
11.對書呆子好一點,你未來很可能就為其中一個工作。
要像別人飽飽的口袋
要先學習他的腦袋
財富不會從天而降
除非下一個被閃電打中的是你
接受新資訊抓住機會
付出決心和行動力
自己的未來自己掌握
自己價值自己決定
『不是路已走到盡頭,而是該轉彎了!』
『不是路已走到盡頭,而是該轉彎了!』
這句話其實很有意思!
當你遇到一件事,已無法解決,甚至是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心情時,
何不停下腳步,暫時的想一想是否有轉闤的空間,
或許換種方法,換條路走事情便會簡單點。
但,通常在那一刻,我們並來不及想到這些,
只是一昧的在原地踏步、繞圈,
讓自己一直的陷在痛苦的深淵中,
生命中總有挫折,那不是盡頭,只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
放手不代表承認失敗,
放手只是為自己再找另一條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