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日新月異、網路資訊技術日益升溫的今天,你如果不每天學習,不充充電,那麼 很快你就會落伍,就會被這個時代拋棄。因此,無論在何時何地,每一個現代人都不要忘記給自己充充電。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資訊社會,個人必須隨時充實自己, 奠定雄厚的實力,否則難以生存下去,一個有幹勁的人,時不時地充充電,就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社會是更大的一本書,需要經常不斷地去翻閱。 與客戶一同成長
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常常強調幹勁及學習的重要性。在孔子的眾多弟子中,並非每一位都充滿幹勁,都勤奮好學。例如,宰予雖然有一副絕好的口才,但卻怠 於學習。對於宰予,連孔子也不禁搖頭嘆道:「朽木不可雕也。」再多的責議o種人也是難改其性,可以說這種人是不可救藥之徒,終將被社會所淘汰。
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幹勁以外,還需要有另一種觀念,即學習充電的觀念,尤其在現在這個時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正是最好的啟示。然而書本 的知識只是基礎,必須再以自己的理解力將其消化吸收才行,社會是更大的一本書,需要經常不斷地去翻閱。須知,在現代社會中,不充電就會很快沒電。
現代生活的變化迅速,節奏加快,要求我們必須抱定這樣的信念:活到老學到老。你也應該記住:一步也不放鬆的人,是最難戰勝的勁敵。
我們常會有「那個人是屬於大器晚成型的」之類的話,意思是說,他現在雖然並不怎麼樣,但日後總會成功的。
同樣站在新的場所工作,有人能立刻得到要領而靈巧地掌握。這實在是很難得。但這種人往往在中途就做不下去,甚至退步變壞。與此相反,起先摸不清情況而不順暢地人他多方請教前輩或上司,同時自己也認真用功並繼續保持這種態度,大致會獲得很大的成果。
人都是由許多人的幫助與指導才逐漸成長的。比如雙親、師長、朋友等的指導,在適當的時機恰當地施予,才能完成一個人的正常成長。可是,更重要的,就是對這種幫助與教導要自動去學習吸收。
大多數人從學校畢業後進了社會就失去進修的心,這種人以後是不會再有什麼進步的。反之,學生時代即使不顯眼,但到社會後仍然勤勉踏實地盡本分,自覺學習應學的事,往往都會有長足的進步。
能繼續保持那種態度的人是只有進步沒有停頓的。他一定一步一步隨著歲月踏實地發展,經過一年就養成一年的實力,經過兩年就養成兩年的實力。進而十年、二十 年、三十年,各養成與其時間相稱的實力。這種人才是真正的「大器晚成」。工作每天都有新情況,新挑戰,你每天都要面對新事物,學習與生活相伴,生活就是學 習。對一份工作,許多人做一段時間就覺得沒意思了,想換一份工作,而換一份工作就得有條件,有實力,實力來自自身。現代社會的機會很多,你只要天天學習, 你就天天有進步,就會天天有機會,你的生活就會富有生機。
假如你不想跳槽,想把現在的工作當做一生的工作,那以何種態度應付呢?如果因為目前的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就感到很放心,每天優哉遊哉的過安逸日子,那麼目前的情形就不一定能維持很久了。失敗的日子一定不遠了。
與此相反,能將這份工作當做一生的工作而埋頭苦幹,不斷進修、不斷創造新的東西,始終能「活到老學到老」,他的進步一定是無止境的。這種人就能日日以清新 愉快的心,有效果地做自己的工作。這樣自然就有希望,不至於失去理想,當然也不覺得疲倦了。而這種人對自己的工作會有一股拿生命作賭注的熱忱,他把自己的 使命刻在心裡,為了使命,甚至願意捨命去完成。這裡所說的捨命,不是要真正把生命丟棄,而是指讓自己強而有力地賣命。
這個觀念蘊含重要的教訓。如同父母為子女奉獻一般,組織開發督導者也為了客戶奉獻。父母並非為了滿足子女的要求而奉獻,孩子是未完成的存在,擁有無限的潛能。父母正扮演讓這些潛能開花結果的引導角色。
無論客戶是上了年紀的經營者,還是古老又有傳統的公司都一樣,從組織開發的觀點看來,對方都擁有成長、成熟、向上的潛能,督導者正扮演讓這些潛能開花結果的引導角色。
當然,並非所有顧問都符合這一點。說不定有不要求組織開發的公司,或是不尋求成長,反倒尋求安樂死的組織存在。也可能有組織不要求努力向上發展,反而要求督導者給予外科手術,刪除多餘的機構。也可能有單純只想購買專業情報的客戶,這有點扯遠了。
為了應付客戶需求而汲汲營營,為了滿足客戶而拚命的人,不能稱為組織開發督導者,連顧問(接受諮詢的人)也算不上。如果只是回應客戶的要求,就只是作業接受者。
並不是說作業接受者不好,這也是了不起的工作。不過,假如組織開發督導者只是作業接受者,無法勝任工作,會變成一股腦買給兒女所有想要的東西的父母。
組織開發督導者會與客戶共同成長,不僅是「陪讀」,而是一起成長。這點與育兒相通。
父母也會與兒女一同成長,養育過下一代的父母應能感同身受。父母培育兒女,同時也受到兒女培育。培育客戶時,也會受到客戶培育。
自身的改變會成為強烈的回饋
曾經,某人如此問我。
倘若你獨自看著,
如此星空或令人感動落淚的夕陽。
假如有位心愛之人,你會如何傳達,
那種美麗、當時的心情?
攝影?假如擅長繪畫,就繪在畫布上讓她看看?
不,我還是以言語傳達吧。
督導者、教練、顧問都被稱為「催化劑」,自己不會改變,從他人或環境中引導出事物。無論是組織或經歷,藉由非日常生活的關連帶給對方影響,正是我的工作。 如果真是如此,像我這樣的工作被稱為催化劑倒是個妙喻。根據日本三省堂出版《大辭林》的解釋,催化劑的定義是:「本身雖不改變,卻會介入其他物質的化學反 應,使其反應速度變快或慢」。
不過,就身為催化劑的專業立場而言,自己不會改變是騙人的。督導者會受到客戶影響,也會因組織體驗而感動,也有因計畫受到衝擊的經驗,自己本身也會有所改 變。正如星野道夫先生的詩,隨著自身的「改變」,會讓客戶成就更進一步的變化或進化。督導者必須要在自身成長的過程中發現許多事物,對客戶才能造成強烈的 回饋。
與優秀的職業技巧(doing)相比,督導者的表現(being)更能服人。若真如此,理應沒有比督導者自己成長,以及逐漸改變的過程(becoming)更強而有力的驗證。
星野先生說:
自己會逐漸改變……
看著夕陽,
我想自己會逐漸改變。
《旅行的樹》,星野道夫著
公告版位
- Jun 20 Sat 2009 10:47
不斷地學習充電
close
不斷地學習充電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