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雕蟲生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戰爭頻繁,投降這檔事情,簡直是家常便飯。

  卻說建安十三年曹操佔領襄陽,荀攸說:「江陵是荊襄重地,錢糧很多。劉備如果佔據這個地方,將會很難動搖他。」曹操說:「我豈能忘掉?」隨即命令在襄陽諸將中,選一名引軍開道。諸降將中獨獨不見文聘。曹操派人去找他,文聘不得已才來相見。曹操問:「你為何來遲了?」文聘說:「做人臣的卻不能使他的主人保全境土,心中實在又悲又慚愧,所以沒有臉面早來見您。」說完後,欷噓流涕。曹操說:「真忠臣也!」封他為江夏太守,賜爵關內侯,便叫他引軍開道,追殺劉備。

  劉備率領十數萬百姓,三千餘軍馬,一程程挨著往江陵前進。當時已經是秋末冬初,涼風透骨。接近黃昏的時候,哭聲遍野。到四更左右,只聽到西北方喊聲震地而來。劉備大驚,立刻引領本部精兵二千多人迎敵。曹兵蜂擁而至,勢不可當。劉備死戰。正當急迫的時候,張飛援軍到來,殺開一條血路,救出劉備往東走,卻遭文聘當前攔住。劉備罵道:「背主之賊,還有什麼面目見人!」文聘頓時羞慚滿面,引兵投向東北去了。【三 288289】

  如果用劉備看待文聘的標準,來檢驗他自己的部屬,那麼當他奪取益州之後,嚴顏、法正、董和、許靖、黃權、秦宓、費禕……等文武投降官員(原劉璋的手下),共六十餘人,加上馬良、馬謖、蔣琬、伊籍……等舊日荊襄文武官員(原劉琮的舊部)豈不都成了「背主之賊」?為什麼在這些人之中,沒有一人像文聘一樣感到又悲又羞慚?同時,為什麼劉備不將他們一個個罵走呢?
說真的,戰爭頻仍的時代,如果要求部屬絕對的忠誠,也就是說只能對一人效忠,換句話說,打敗仗的一方,都必須全部隨主君而死或者逃之夭夭,那麼勝利的一方,又如何能有足夠的人才,被用來經營新取得的地盤呢?具體地說,假如益州的菁英如顏嚴、法正等六十人全部自殺,劉備所取得的益州將由誰來幫他治理呢?假如荊襄的人才,如馬氏五常、蔣琬等人,都不追隨劉備,劉備又憑什麼取得益州呢?
由此看來,既然在當時投降並非什麼大不了的事,但羅貫中又何必為關老爺子投降曹操一事,想了一堆說詞呢?他的目的是什麼?

  其實歷史是這樣記載的:

  五年春正月,……東擊備,破之,生擒其將夏侯博。備走奔紹,獲其妻子。備將關羽屯下邳,復進攻之,羽降。

  正因為寥寥幾字,羅貫中才有肆意發揮的餘地。

  言規正傳,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天正月,曹操東征劉備,接連攻破小沛、徐州之後,又聚集眾謀士研究攻取下邳的方法。這時候,「萬人敵」關雲長鎮守著下邳。

  程昱獻計說:「關羽有萬人之敵,非智謀不能擒獲(被辱罵就忍耐不住的人,需要什麼智謀呢?)。可以派劉備手下投降的兵士,潛回下邳,見到關羽,就說是逃回的,讓這些人埋伏在城中作內應。接著設法引關羽出戰,我方必須詐敗,把他引到其他地方,然後以精兵截斷歸路,再由張遼出面勸降。」曹操命令徐州降兵數十人,逕投下邳來見關羽。關羽以為是舊兵,沒有懷疑就把他們留下來(兩軍對戰,如此的大意,非為將之道!)。

  次日,夏侯惇為先鋒,領兵五千搦戰,關羽不應,夏侯惇派人到城下辱罵。關羽大怒,(武藝超群,兼通經史的人,被辱罵就忍不住,恐怕是書沒讀通吧!瞧那司馬懿,即使受到諸葛亮的羞辱,不出戰就是不出戰,反而急死了諸葛亮,這才叫做知所進退)引三千人馬出城,與夏侯惇交戰。差不多十回合,夏侯惇撥馬而走,關羽追趕,且趕且戰,趕了二十里,關羽害怕下邳有所閃失,提兵便回。突然,一聲砲響,左有徐晃,右有許褚,截住去路。關羽奪路而走,又遭遇硬弩百張亂射,箭如飛蝗,勒兵再回,殺退徐晃、許褚,引軍欲回下邳,又被夏侯惇截住廝殺(正是猛虎難鬥群猴)。

  戰到夜晚,關羽無路可走,只得上一座小土山,稍微休息一下。曹操兵團團圍住土山。關羽遙望下邳,只見火光沖天,心中驚惶,連夜幾番衝下山,都被亂箭射回(晚上黑濛濛地,竟然沒有中箭,真奇蹟也!)。熬到天明,再想整頓下山衝殺,忽然見到一人跑馬上山,仔細一看是張遼。

  張遼說:「當初劉備與兄結義之時,發誓同生共死;今劉備才戰敗,兄即戰死,若劉備復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得,豈不辜負當年的盟誓?劉備以家眷託付於兄,兄今戰死,二夫人無所倚賴,豈不辜負劉備的重託?兄武藝超群,兼通經史(關老爺喜歡被戴高帽子),不想和劉備匡扶漢室,卻想赴湯蹈火,逞匹夫之勇,這樣對嗎?」

  關羽說:「那我該如何?」張遼說:「不如暫時投降曹公,一邊打聽劉備音信,若知何處,立刻前往投之。」關羽想了想說:「我有三個條件:第一,我與皇叔發誓,共扶漢室,吾今只降漢帝,不降曹操;第二,二位嫂嫂請給皇叔俸祿,一應上下人等,不許到門;第三,但知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離去。三者缺一,斷不肯降。」

  關羽終於還是投降了曹操,不過,此次的投降有點怪怪的。試想,甲乙兩人交戰,乙戰敗,卻向丙投降,這不奇怪嗎?劉備與曹操,一位是皇叔,一位是丞相,都是漢獻帝的臣子。兩人為了爭奪政權而互相攻伐,不論誰勝誰負,都沒有向皇帝投降的必要。然而關羽的「只降漢帝,不降曹操」,卻把自己變成了反政府勢力或者反叛團體。如果不是,當他被曹操(漢丞相)所率領的軍隊擊敗後,為什麼向國家的最高代表──皇帝──投降呢?

  其實,羅貫中的本意,是想保持關羽良好的形象,也就是想把關羽編入「忠臣不事二主」之列,以符合明朝人的想法,為此目的,他還搞出了「保皇嫂」的事情,企圖告訴世人關羽的投降是不得已的,豈料卻弄巧成拙,竟然把關羽變成反政府團體的一份子。如果關羽是反叛份子,那麼劉備當然就是反叛集團的頭頭,羅貫中真是不高明啊!

from左岸電子報第71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