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整合取代組合開創腦與心智研究新局

 專訪「認知神經科學暑期學校」推動者曾志朗

20年前,台灣在腦與心智的研究上,還是一片空白,如今在國際學術舞台上已展現實力,從無到有、跨科整合,需要什麼樣的步驟與策略?

文/許碧純

認知神經科學轉化並漸漸取代傳統心理學,不過是30多年前的事,1970年,當美國康乃爾大學醫學院的葛詹尼加(Michael Gazzaniga)推動著曾志朗口中譽為「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的世紀之婚」時,研究者只能從腦傷病人研究大腦的學習、記憶、語言、知覺等認知功能。

直到1980年代,各種腦造影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這些儀器提供了一個平台,讓遺傳學、醫學、語言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物理學、電機工程等各方研究人才 得以整合,奠基於認知心理學的知識、概念和研究方法,直接探究一般人的認知行為之神經機制,驗證過去許多腦傷或行為研究的理論,也開啟了腦與心智研究的新 局。才10餘年光景,這門新興科學風起雲湧,且快速影響其他領域,坐實了美國前總統老布希的名言:20世紀末為「大腦的十年」。

這一切,還正在進行中。2003年,美國哈佛大學推出了「心智、腦與教育」研習班,將研究心智的心理科學和研究腦的神經科學,落實在教育的研究和實踐中。 2005年,中國科技部將「腦科學與認知科學」列為八大前沿科學問題之一,並成立國家重點實驗室。歐盟為了推動前瞻研究,成立歐洲研究委員會,2007年 在歐盟第七期科研架構計畫下,特別規劃「創意型計畫」,並將「人類心智及其複雜性」(Human Mind and It's Complexity)列入其中。

一顆種子落在甘蔗田

這股浪潮在1985年流向台灣,一開始也只是激起一絲漣漪。當時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心理系的曾志朗,在發表一系列漢字閱讀時的大腦運作研究,從失語症和 失讀症(閱讀障礙)病人的語言行為研究,導出語言與腦神經組合的理論後,返台客座一年,在台灣大學心理系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教了幾位研究生,這些 台灣第一批從傳統心理學跨入認知科學的研究生,包括如今在台大心理學系的連韻文、葉素玲,交通大學藝術應用研究所陳一平,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的邱耀初、汪曼 穎等人。

第一顆種子則是落在南台灣偏遠的嘉義民雄鄉,也正值國外方興未艾的1990年。曾志朗回台在新成立的中正大學籌設心理系所,以及第一個以認知科學為主的研究中心,展開了台灣此後20年由心理學到認知與神經科學的轉型之路。

從無到有,這句話不僅可以形容在甘蔗田里起造的中正大學,也可以形容認知神經科學在台灣的發展處境。曾志朗感嘆,他們的研究計畫每每送至國科會人文處審查 就被退回,理由是「國內沒有人在做」,即使是10年後在陽明大學提出從基因到認知研究的人腦探索計畫,還是因為負責整合的曾志朗策略性將它列為生命科學領 域提交教育部,而後國科會生物處交由國外學者審查,才獲選為16個卓越計畫之一。

要滋養種子、破土而出,光靠一人之力不易達成,曾志朗借助許多國際級大師的協助,南下嘉義演講與協助教學,並在系所建立討論會的制度,「那些我們原本以為只出現在教科書上的人,竟然走出書中,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感覺十分震撼。」中正大學心理所第一屆的一位學生回憶道。

1997年,為了整合認知與神經科學的研究,曾志朗把實驗室遷移到台北榮總旁的陽明大學,因為「當時全台灣只有台北榮總剛剛買了一台fMRI儀器。」他整 合幾位年輕研究者,以過去在國外所累積的研究為基礎,利用腦造影技術,扣緊中文閱讀研究主題;同時也著手籌設各種和腦科學研究有關的儀器,並以陽明大學的 實驗室為「基地」,於2003年在中央大學規劃第一個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from 科學人雜誌 ( HTML 圖文版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