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摘自《解碼郭台銘語錄》】
2008.01.16 03:07 am
 

郭台銘用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公司英特爾做例子,來解釋為什麼英特爾這家公司受人尊敬。最主要的,就是英特爾人做事實事求是、了解每一個細節,最後反而會得到別人的尊敬。

英特爾的主要產品是晶片,製造晶片一定要用到半導體設備,而半導體設備公司會把同樣的產品上午賣給英特爾,下午可能就會賣給英特爾在美國的競爭對手超微或德儀,第二天上午,再賣給日本的廠商,下午再賣給台灣的聯電、台積電……。

同樣的設備,英特爾的產品為什麼還是領先競爭對手,做到世界第一?因為,如果只是花錢把設備買來安裝好,然後按鈕一按,傻子都會做,這只是科技業的勞工所為。

英特爾是怎麼做的呢?英特爾向半導體設備商買了製造機器之後,先讓供應商在生產線上試車,試車完畢之後就把布窗拉上,再請供應商的工程師退出去,英特爾自己的技術人員過來改裝。例如,設備原來是做到90奈米的產品,英特爾自己改裝之後,甚至可以再縮小一半,到達45奈米;原來一分鐘做八個,改裝後一分鐘可以做40個。

想了解細節須追根究柢

英特爾工程師會生產,還會修改設備,更有科技創新的內涵,所以才有第一名的效率,贏得同業的尊敬。「我們有能力做到嗎?我們不過是一個靠公司花費買設備的低級勞力工作者!」郭台銘語重心長地指出,在賣設備的人眼中,許多客戶其實不值得尊敬,因為這些客戶不懂,他們才賣給這些客戶。

郭台銘曾在洛杉磯聽到一個笑話:一個老外去買廣東人的叉燒,廣東人用粵語對夥計說:「鬼佬來買叉燒,就給他昨天的!」但他沒想到那個老外在香港住了20年,會講一口流利的廣東話,所以「鬼佬」就回答他:「對不起!我不要昨天的,我要今天的!」廣東人嚇了一跳!

「今天,只有懂技術,別人才會把一流的東西給你,」郭台銘提醒員工,不懂技術,別人不但不尊敬你,而且給你的都是二流貨。

要懂技術、了解細節,就要不恥下問、追根究柢。郭台銘強調,承認錯誤絕不是丟臉,而是要向錯誤學習,「總是害怕面子丟掉的人,最後會連裡子也丟掉。」特別是資深主管會議時,要把案例都拿出來檢討,因為唯有真誠地面對錯誤,打破砂鍋問到底,才會得到真正的知識。

郭台銘常對年輕人強調,「錯誤不可怕,怕的是連續錯誤。」他甚至在公司內部指出,其實鴻海這二、三十年來已有許多教訓,人事部門可以分門別類,做一本《錯誤大典》,說明每一個錯誤的案例,到底是突發還是積弊?會影響到何種程度?如何檢討、如何改善?

把握每一次發問的機會

郭台銘自己,也把握每一次發問的機會。2006年4月,郭台銘有一趟美國的商務之旅,除了觀察景氣變動之外,最重要的行程之一是和回鍋戴爾電腦的「新任」執行長邁可‧戴爾(Michael Dell)碰面,「我想問他當初交棒給羅林斯(Kevin Rollins),之後卻無法順利達到目標的原因。」郭台銘對員工表示。

戴爾電腦曾是全球最大的PC公司,但是2007年遭到惠普電腦的強力反擊,讓出了第一的王座。戴爾電腦的規模大約是90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正好可以給2008年準備邁向2兆元的鴻海一個借鏡,思考要如何接班,才能穩住第一的寶座。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

《解碼郭台銘語錄 》)

【2008/01/16 經濟日報】

經營智慧》總有改善空間
【經濟日報╱摘自天下文化出版《解碼郭台銘語錄》】
2008.01.17 03:01 am
 

天下沒有完美的辦法,

但總有更好的辦法。

當鴻海規模愈來愈大,外界愈來愈注意鴻海的成功,郭台銘就常常對內部強調,「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企業,一定還有改善的空間!」

企業愈大,彈性可能愈差。郭台銘在2004年底就對員工強調,鴻海是以製造產能起家,要成功地結合全球品牌為「客戶」,就必須了解「產品」狀況,進一步建置「系統」,再決定全球化組織的「地理位置」。經過內部多次反覆討論,郭台銘終於做出大膽決定,以跨入「通路」的方式來維持全面的競爭優勢,就是希望以通路來確保「彈性」。

保持彈性 維持優勢

「為了我們的客戶,我們必須跨入通路!」郭台銘說。通常企業集團發展到一定規模,和速度相較之下,彈性會降低很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更早了解市場產品變化,也就是掌握了「品牌客戶」的「客戶情況」,其實更能快速迎合市場的「產品」需求,這是鴻海集團進入通路市場的最重要理由。

「通路市場唯一不變的真理,是它每天都在變:消費者的口味在變,市場在變,技術在變。」高盛證券分析師金文衡指出,這種變化,其實是所有IT公司的挑戰。

接觸通路客戶,也是「掃餅乾屑」策略的延伸。主要是最近三年全球IT市場「大者恆大」的態勢確立,小品牌不易生存,而鴻海的客戶全是全球前三大品牌,但是市場多樣化需求始終存在,如何能建立密度更高的市場版圖,也照顧更多樣化的客戶,這種小而多的客戶就像「餅乾屑」,鴻海就可以用「通路」的方式來處理,直接服務不同客戶。

踏入通路,也有助於提高市場導向的設計開發能力,克服組織規模過大所失去的彈性。

鴻海內部人士指出,過去的鴻海集團定位為專業的IT元件製造商,產品涉及連接器、主機板、散熱風扇、機箱等,之前做代工不直接面對消費者,但建立通路之後,變得更像鴻海集團內的一個觸角,把客戶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回報給工廠。

打造通路之後,郭台銘更希望創造三贏的局面。鴻海不單替通路客戶設計、生產、服務,甚至可替通路客戶介紹新生意。未來鴻海的代工大客戶也能把產品賣給鴻海的通路夥伴,三方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為品牌客戶提供更多服務

為品牌客戶提供更多服務,也可以強化組織彈性,避免僵化。「我們的通路絕不是為了和客戶搶市場,而是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給客戶!」郭台銘在2006年股東會後進一步分析,現在的工廠對客戶的服務,已不單單是「Take Order」(拿訂單)而已,不只是「要什麼就給什麼」,而是鴻海也能給市場回饋,甚至包括客戶如何應付競爭對手的需求。

大者恆大,讓企業很容易和市場脫節,不了解客戶的需求。但透過經營通路,可以讓鴻海接觸到第一線的客戶,了解市場、懂得客戶,雖然產品千變萬化、少量多樣,卻可以讓組織活化,也開始讓研發部門更有彈性地去從事技術研發,改造生產流程。

過去所有人都認為,品牌與代工業務絕對有所衝突。但是設計和通路卻是彼此都可以合作的地帶,郭台銘深知,鴻海到了一定的經濟規模之後,如果只做代工業務,可能讓鴻海陷入組織僵化的困境。

但要建立通路,這是鴻海的全新經驗,「這對他們的確是一項挑戰,」高盛證券金文衡指出,這是「少量多樣」的市場,而不是過去「少樣多量」的營運模式,鴻海必須經歷換腦袋的挑戰。

【2008/01/17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