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注意到她,是因為每當她由外返回,第一件事就是到她父親床前,抱起他的頭,輕輕地說聲:「爸爸,我回來了!」
父親中風的那段日子,我在他住院的病床旁伴了數月之久。認識隔壁床的她,同樣也是因她父親中風成了植物人,已經躺在醫院好幾年,她因此以院為家,夜裡便蜷縮在病床旁邊的小躺椅上。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人文社會志業 (1238)
- May 30 Wed 2007 10:25
病榻旁的天使
- May 29 Tue 2007 10:32
無悔的愛
吳大猷先生在大四時認識了大一的阮冠世,畢業後為她留校當助教,阮氏咳嗽生病在床,他細心照顧,偶爾還親自燉補品;一九三一年,兩人結伴赴美深造前,吳為多湊錢照料阮,向姑媽借三千五百元,二十年後這筆錢才還清。
在美國的研究費雖有限,除要付自己在密西根大學的學費,吳大猷先生還將其分一半給在加州上大學的阮,不足的部分,他打工支應,猶樂此不疲。
- May 29 Tue 2007 10:31
成功人物具備的條件
人人都想成功。成功人物所具備的條件,雖然各有不同,但是有一項卻是絕不可少的,就是必須要有非常的毅力。
世上唯有勇於面對事實、不怕艱難和打擊的人,才能創出一番事業來;不然,難免會在遭受阻礙時,便半途而廢。
- May 29 Tue 2007 10:31
石門海邊的小女孩
趁著難得的週休二日,星期天到富基漁港吃海鮮也順道繞到石門看看海、吹吹風。由於天氣很好,不少家庭都全家出遊,所以海邊有著許多小孩的身影與笑聲。
而我不經意的看到一個很特別的小女孩,約莫小學五、六年級的樣子吧。被海風吹的有點凌亂的長髮、簡單的一件有點髒的黃色背心和一雙拖鞋,她手上拿著一個大型的塑膠袋,不時的彎腰拾撿著什麼東西。
- May 29 Tue 2007 10:30
孤兒院的甜橘
一個在孤兒院長大的男孩,說了這個從前他親自經歷的故事:我小時候雙親便都去世了。九歲時我進了一間在倫敦著名的孤兒院,這兒與其說是孤兒院,不如說是監獄。白天我們必須工作十四小時,有時在花園、有時在廚房、有時在田裡。日復一日,生活上並沒有任何調劑,一年中僅有一個休息日,那便是聖誕節。在這一天,每個人還可分到一個甜橘,表示歡慶基督的降世。這就是所有的了,沒有香甜的食物也沒有玩具。然而連這僅有的甜橘,也是要在這一整年終都沒有犯錯、都聽話、乖順的孩子才能得到。這聖誕節的甜橘就是我們整年的盼望。
又是一個聖誕節來臨了,但這個聖誕節對我來說簡直是個世界末日。當其他的孩子列隊從院長面前走過,並從手中接到一個甜橘時,我必須站在房間的一角看著。這是我在那年夏天,有一次要從孤兒院逃走的處罰。禮物分送完後之後,孩子們可以到院裡玩,但是我必須回我睡覺的房間,並且整天都得躺在床上。我心裡那麼悲哀並感到無比羞愧,我吞聲隱泣,覺得活著毫無意義!
過了一會兒,我聽到房子裡有腳步聲。一隻手拉開了我捲縮其下的蓋被,我抬眼一看,一個名叫維立的小男孩站在我床前,右手拿著一個甜橘,向我遞過來。不瞭解發生了什麼事,會是從那兒多出一個甜橘?看看維立,再看看甜橘,我真是被搞糊塗了。這其中必定是有一個特殊的情況。突然我瞭解了,這甜橘是已經去了皮,並且當我在就近些看時,便一切都明白了,我的眼睛盈滿了淚水。又當我身出手去接這水果時,發現我必須好好的捏緊,否則這甜橘就會一瓣瓣散落。
- May 28 Mon 2007 08:36
快樂的樵夫和不快樂的王子
1
富有的國王有一個不快樂的王子,國王不知道王子為什麼不快樂。
有一天,他問王子:「你什麼東西都有了,為什麼還不快樂呢?」
王子說:「就是因為我什麼都有了,所以我才不快樂。」
2
- May 28 Mon 2007 08:36
生命中的堅持與變通
從前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叫小山,一個叫小水,他們住在同一村莊,成為最要好的朋友。由於居住在偏遠的鄉村謀生不易,他們就相約到遠地去做生意,於是同時把田產變賣,帶著所有的財產和驢子到遠地去了。
他們首先抵達一個生產麻布的地方,小水對小山說:「在我們的故鄉,麻布是很值錢的東西,我們把所有的錢換取麻布,帶回故鄉一定會有利潤的。」小山同意了,兩人買了麻布,細心的綑綁在驢子背上。
接著,他們到了一個盛產毛皮的地方,那裡也正好缺少麻布,小水就對小山說:「毛皮在我們故鄉是更值錢的東西,我們把麻布賣了,換成毛皮,這樣不但我們的本錢回收了,返鄉後還有很高的利潤!」
- May 28 Mon 2007 08:35
醫院裡的師生
這是真的故事,是在醫院當護士的學姐告訴我的。
去年的這個時後,同樣也是天冷的季節,學姐的母親,因為心瓣膜壞死,而住院治療。同一間病房的隔壁病床,躺的是一位才35歲的國中教師,也是因為心臟的問題,造成她中風,半身不遂。甚至,連話都講不出來。她雖然受過高等教育,但是仍是無法接受這殘酷的事實,每當一醒來,總是哭鬧不停,不肯打針、不肯吃藥、不肯量血壓,當眾人對她的無理取鬧感到無可奈何,不知所錯時,他的先生總是在這時後出現,跟大家賠不是,頻道歉。
他先生是很標準的好男人,每天捧著一大束花,在下班後到醫院陪著老婆接受治療。當她不肯吃飯時,他總是好言說盡,要她明理一點,可是她不吃就是不吃,甚至把飯菜摔在地上,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嚇了一大跳,以為她先生會氣極敗壞,大發雷霆。可是,他沒有,他只是靜靜地收拾著地上的殘渣,仍是一味地苦勸他老婆一定要吃飯,才會有力氣對抗病魔。
- May 28 Mon 2007 08:35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某日,在候車室,看到一個頭髮像稻草般,身體浮腫,面色肌黃的婦女,前來搭火車,她打從踏進候車室,就開始不停的吃粽子、飲料、蛋餅,狼吞虎嚥的模樣,令人側目。
沒多久,她老公來了,灰白頭髮,半駝的身影,謙卑的走到售票窗口,買兩張自強號半票,很恭敬的走過來問我:「小姐!待會兒自強號要剪票,拜託你叫我一下,我要跑去街上買點東西,馬上回來。」
『你慢慢走,別趕時間,自強號還要半個小時才會來。』他小聲的再拜託我,幫他留意他太太,他怕她一溜煙又不見了。
- May 27 Sun 2007 16:30
微小的善意是最好的禮物
- May 27 Sun 2007 16:13
快樂嗎啡

人生沒有那麼嚴重,偶爾犯錯、原諒別人的錯誤,對方日子好過,你的心理也比較好過。快樂是非常主觀、抽象的感覺,有多少人在追求快樂時,把快樂抽象化,甚至於認為只有達到某一理想時,那時的心境、環境、情境的改變,得到的未必是你期許的快樂。
- May 27 Sun 2007 15:09
中橫中斷8年 居民怒吼要求復建
![]() |
中橫公路谷關到梨山路段中斷,至今將近8年了,當地產業及觀光受到嚴重影響,2百多位居民下午組成「中橫公路觀光文化復建協會」,向中央爭取打通中橫,明天更要舉行萬人誓師活動,向中央發聲。
這是中橫公路沿線居民的怒吼,他們說,中橫一斷就斷了8年,他們再也不想忍。居民:「小朋友要唸書,要坐5個小時的車,才能到和平鄉。」
中橫公路谷關到梨山路段,8年前被921地震震垮,後來一度打通,但還沒有通車,又遇上七二水災,中央決定不再修復中橫,卻苦了當地居民。居民:「中橫通,我們才有生存,才有生存機會。」
當地居民說,原本東勢到梨山只要1個半小時,現在繞路至少要5、6個小時;梨山地區民眾就學、就業、就醫,都成了問題,更重創觀光業;居民組成「中橫公路觀光文化復建協會」,手拿「中橫復建」旗幟,要讓中央知道民眾真正需求,如果中央再聽不到,也不排除展開萬人連署,北上請願!
- May 27 Sun 2007 15:00
保留後代選擇權──再論蘇花高 →
作者:陳玉峰(靜宜大學生態系教授)
千禧年迄今政府處理蘇花高案,似乎始終停滯於二分法的舊時代對決模式,聽任繁多政客覆雨翻雲、百般操弄,誤導人民將蘇花高闢建與否,等同於花東的繁榮與落後、生機與衰敗、希望與幻滅、公義與自私、開發與環保的水火不容,事實上,漫長的七年間應有完善的種種替代方案以安民心,例如東部領航計畫,乃至民間多版具有建設性的繁多建言,奈何政出多門、反覆搖?#92;、朝令夕改,終而再爆現今紛擾,蘇花高案讓筆者想起反核二十餘年,敗在執政者粗糙的一聲核四停工命令,導致共犯結構網全面反撲,落得浪費鉅額民脂民膏,還歸復工的悲劇。
基於歷史回顧與前瞻,筆者重申長年一貫的見解,再度就教國人。
一、蘇花高係在未考慮自然生界永續發展的舊時代所規劃,背景觀念大抵以人定勝天、開發至上、無限成長、經濟掛帥為圭皋,此等舊時代全國交通網計畫包括6條橫貫公路、環島快速公路網等等;而1990年代以降,過往以農林培養工商等,過度開發之肇災運動超越飽和或臨界,天災地變開始全面大反撲,歷年災變案罄竹難書,政府却從未釜底抽薪,檢討20世紀的結構大病,例如3條橫貫公路的世紀問題等,而仍然一昧貫徹上世紀的肇災性開發,完全不顧社會變化、全球變遷的事實,更放縱工程永續的迷思。
二、蘇花高建不建的上位思考,乃花東在國土永世規劃的終極定位大議題,偏偏數十年來從不依據自然先天的整體環境條件,籌謀合理承載量、安全暨永續承載量、願景與遠景的總體考量;以現今預估蘇花高完工後,每天可有6萬輛汽車進入花蓮市,其將是商機還是災難?可維持多長久的時程?將引發何等正、負面衝擊?導致什麼新困境或社會大問題?小兔子身上是否一定得裝上水牛的心肺大動脈?台灣是否由「外來」政權,蛻變為「外行」政權?為何始終欠缺整合型國土計畫?
三、花東縱谷即板塊銜接撞擊面,地震頻繁,而民國40年10月22日一次地震,花蓮港跳高60公分;花東地形極為陡峭,平均每走3公尺海拔升高1公尺,整個花東欠缺足够的生態緩衝帶,而蘇花海岸大斷層更是超級海崖,崖高300~1,200公尺,直接下切太平洋深海;颱風又首當其衝,在全球大變遷不可逆料的極端化趨勢中,環境的脆弱與敏感更令人心顫膽寒;同緯度的花蓮與台中之相較,全年日照量東台短少了600~800餘小時,水稻產量或光合作用淨產值,東部僅約為西部的60%,或說東部自然生態系的復原力遠遠低於西部,鉅大開山鑽洞工程真的適合大海崖?遑論生態破壞、生態系切割、動植物等人本中心下的「小問題」!
夥同東台移民史、開拓史的歷史問題,創造出花東是「淨土」的假象,事實上就自然生態系而言,花東在1950~1990年代伐木、採礦的破壞效應,相當於西部3百年開拓史,因而近世台灣生態大浩刼由東台銅門事件所開啟,只因先天條件限制高污染工廠之入侵,誤導東台保有自然的幻覺,總之,東台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總體條件禁不起高速路工程暨其連鎖引發的系列問題,而此等問題大抵皆屬於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非工程所能解決者。
- May 26 Sat 2007 11:41
流浪狗之家 首富擬蓋兩座
流浪狗之家 首富擬蓋兩座
|
![]() |
||
|
||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前天辦完女兒婚事,昨天下午就與台北縣長周錫瑋研商援救流浪狗相關事宜。雙方會商後達成共識,將由縣府提供土地,鴻海旗下的永齡基金會出資興建,共同打造兩座世界級的流浪狗中途之家。 郭台銘說,救流浪狗說起來簡單,但在執行上仍有許多問題,因此必須務實規畫。他已聽取專家、學者意見,且十分認同英國保育動物組織的理念,希望將來流浪狗中途之家興建完成之後,收容的狗無論是自然老死或是最終得人道處理,「在這之前,都必須給牠們人道待遇」。 郭台銘還計畫為中途之家引進BOT概念,他說,將委由民間組成專業團隊管理中途之家,並接受縣府及保育團體的監督。「如果狗照顧不好,就換人管理,務必讓中途之家達到世界級標準,讓台北縣成為全國模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