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人文社會志業 (12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們來講講鳳山龍山寺的故事,把它想成一位住在鳳山很久很久的「老鄰居」吧!

鳳山龍山寺:一位見證鳳山歷史的慈祥老鄰居

欸,你知道嗎?鳳山的龍山寺,可不是一開始就在現在這個地方,而且它的故事,要從清朝康熙年間(大概三百多年前)說起喔!

故事的開頭:溪邊的奇遇

想像一下,很久以前,有位從福建(就是大陸那邊)來的移民,來到當時還叫做「埤頭」的鳳山。有一天,他在現在鳳山溪(以前叫東門溪)附近,發現了一塊很特別的、據說像是觀音菩薩鼻子的石頭(也有說法是撿到一尊隨水漂來的觀音像)。大家覺得這真是太神奇了,一定是觀音菩薩顯靈啦!於是,人們就開始在溪邊供奉祂,祈求平安。

蓋個家給觀音媽:從溪邊到市區

一開始可能只是個簡單的供奉地方,但信徒越來越多,香火越來越旺。大家覺得,總不能一直讓觀音媽待在溪邊嘛,得給祂蓋個正式的「家」。於是,到了乾隆皇帝的時候(大概是1760年代左右),大家就一起出錢出力,正式蓋了龍山寺。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一貫道,禮節(他們常說「佛規禮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不只是外在的規矩,更是一種內在修養的表現。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人跟人之間、人跟神聖之間表達尊敬、感恩和謙卑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禮節內容和形式,我一樣用比較生活化的方式來說明:

1. 鞠躬 (Jūgōng - Bowing):表達敬意和謙虛

  • 形式: 通常是彎腰約90度,表示尊敬。
  • 時機:
    • 看到長輩、前賢(比你早求道或在道場有職務的人)、點傳師、講師時,會鞠躬問好(例如說「前人好」、「點傳師好」)。
    • 進出佛堂(主要拜佛的地方)時,會面向佛桌(或稱「拜墊」)鞠躬。
    • 在佛堂內向他人打招呼或回應時,也常用點頭或小鞠躬表示禮貌。
    • 聽完道理或別人分享後,表示感謝時。
  • 意義: 就像我們平常跟長輩或老師問好一樣,是一種基本的禮貌和尊敬,同時也提醒自己要謙虛。

2. 叩首 (Kòushǒu - Kowtowing/Prostration):最虔誠的敬禮

  • 形式: 這是最隆重的禮節。通常是跪在拜墊上,雙手扶在拜墊(或地上),額頭輕觸拜墊(或手背)。起身時也是有步驟的。
  • 時機:
    • 拜佛/拜神: 每天早晚獻香(類似上香祈禱)、參加法會、辦道(求道儀式)等正式場合,會向明明上帝(老母)、諸天仙佛、彌勒祖師、師尊師母等行叩首禮。叩首的次數通常有規定,例如拜老母可能是五叩首或更多,拜仙佛祖師也是,拜前人或點傳師可能是三叩首等(具體次數可能因不同支脈稍有差異)。
    • 懺悔/感恩: 有時道親會在佛前叩首,表達懺悔(對自己做錯的事反省)或感恩(感謝天恩師德)。
  • 意義: 這不只是身體的動作,更代表內心的極度虔誠、恭敬、懺悔和感恩。把頭叩下,象徵放下自我(我執、驕傲),與神聖溝通連結。你可以想像成是用身體做出最深的敬意和臣服。

3. 合同 (Hétóng - Hand Mudra/Seal):一種特殊的手勢

  • 形式: 這是一貫道「三寶」之一,是一種特定的手印。通常是左手在外(拇指藏在內),包住右手(右手握拳,拇指在外,但被左手包覆)。這個手勢的細節可能因支脈而略有不同。
  • 時機:
    • 叩首時,雙手會持「合同」放在拜墊上,額頭輕觸手背。
    • 聽道理、誦經、祈禱或需要專注、表示敬意時,有時也會持「合同」在胸前。
  • 意義: 「合同」有很多象徵意義。
    • 代表「合」同於天,「合」同於道,回歸本源。
    • 左手(子)包右手(亥),合成一個「孩」字,象徵像嬰兒一樣純真,回到老母(明明上帝)的身邊。
    • 也代表著與上天訂立了一個「回天的契約」。
    • 手抱合同,有收攝心神、專心致志的意思。

4. 佛堂規矩 (Fótáng Guījǔ - Temple Etiquette):營造莊嚴氛圍

  • 進出:
    • 進入佛堂前通常要脫鞋。
    • 可能會有特定的門進出(例如龍邊進、虎邊出)。
    • 進出主殿堂時,要先面向佛像行鞠躬禮。
  • 服裝儀容 (Fúzhuāng Yíróng):
    • 要求整潔、端莊、樸素。避免穿著暴露、奇裝異服或拖鞋。
    • 參加法會或擔任辦事人員時,通常會統一穿著特定服裝(例如白色上衣、深色褲子/裙子),顯得整齊莊重。
  • 言行舉止 (Yánxíng Jǔzhǐ):
    • 在佛堂內要保持肅靜,不大聲喧嘩、嬉鬧。
    • 走路要輕緩,動作要穩重。
    • 專心聽講,不隨意走動或交頭接耳。
    • 手機通常要關靜音或關機。
  • 意義: 佛堂是神聖的空間,這些規矩是為了幫助大家收束身心,保持莊嚴、清靜的氛圍,更容易與道相應,也表達對仙佛的尊敬。

5. 稱謂 (Chēngwèi - Forms of Address):表達倫理和尊重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貫道的故事,可以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1. 很久很久以前的「根源」(概念上的源頭):

  • 想像一下,很久以前,像老子、孔子、釋迦牟尼佛這些聖賢,他們都在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那個「道」。一貫道認為,這個「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最高的存在(他們稱作「明明上帝」或「老母」),而且這個「道」是一脈相傳的。
  • 所以,一貫道不是某個人「發明」的宗教,他們認為自己是承接著從古至今,一代一代聖賢傳下來的那個「心法」或「真理」。這就像一個家族的傳家寶,雖然形式可能有些變化,但核心價值是一直傳承下來的。

2. 清朝時期:「道」開始有了比較具體的「組織」:

  • 時間快轉到清朝。這時候開始出現一些比較有系統的傳道者,他們被稱為「祖師」。他們開始把這些道理整理起來,並且用比較有組織的方式傳播。
  • 其中,像黃德輝祖師(被認為是第九代祖師),他整合了當時一些流傳的修行法門,讓這個「道」的樣貌更清晰。之後還有王覺一祖師(第十五代祖師),他對教義做了很多重要的整理和闡釋,影響很大。你可以把他們想像成是把零散的珍珠串成一條項鍊的人。

3. 民國初年:關鍵的轉捩點與大發展(重點人物登場!)

  • 這是最重要的時期!第十七代祖師路中一(彌勒古佛的化身)接續了道脈。
  • 然後,關鍵人物出現了!就是第十八代祖師張天然(名諱奎生,字光璧,道號天然,大家尊稱他天然古佛師尊)和孫素真(名諱會明,字明善,道號素真慧明,大家尊稱她中華聖母師母)。
  • 張天然師尊非常有魅力和遠見。他把「道」從比較隱密的傳授,變得更普及化、生活化。他簡化了一些儀式,強調「在家修行」,不用出家,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修道。他讓教育程度不高的人也能容易理解和接受。那個時代中國很混亂(戰亂、社會變動),很多人心靈需要寄託,一貫道的道理正好給了很多人希望和方向。所以在張天然師尊的帶領下,一貫道在中國各地迅速發展,信眾變得非常多。
  • 孫素真師母和師尊一起辦道,也是道務發展的重要推手。在師尊過世後,她繼續領導道務,穩定了很多道親的心。
  • 這個時期,「求道」儀式(點開玄關竅)和「三寶」(玄關竅、口訣、合同)成為了核心的傳授內容,被認為是回天(解脫生死)的憑證。

4. 風雨飄搖:大陸時期的壓制與遷徙

  • 1949年後,中國大陸的政治環境劇變。一貫道因為組織龐大、影響力廣,被當時的政府視為威脅,遭到嚴厲取締和迫害,很多道親和領導者受了很多苦。
  • 這就像一棵大樹,突然遇到狂風暴雨,很多枝幹被迫斷裂。為了保存「道」的種子(道脈),很多領導者(他們被稱為「前人」)和道親,就想辦法遷徙到其他地方,其中最重要的落腳點就是台灣,還有香港、東南亞等地。

5. 在台灣:從地下到陽光,再到開枝散葉

  • 剛到台灣的時候,一貫道也是很辛苦的。因為之前的背景和一些誤解,台灣的政府當時也把一貫道視為「邪教」或「祕密結社」,禁止公開活動。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一貫道在台灣是「地下化」的,道親們只能偷偷地傳道、聚會,非常低調,也很辛苦。
  • 但是,道親們憑著堅定的信仰,默默耕耘,互相扶持。他們不只自己修身養性,也積極投入社會服務、慈善工作,慢慢地讓社會了解他們不是壞人,而是一群善良、希望世界更好的人。
  • 轉捩點是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宗教政策也跟著開放。經過很多前人和道親的努力爭取,一貫道終於在台灣合法化了!這就像是從陰暗的角落走到了陽光下。
  • 合法化之後,一貫道在台灣蓬勃發展,蓋了很多雄偉的佛堂(像大神殿、基礎忠恕道院、寶光建德天臺聖宮等等),道親人數也大幅增加。台灣成為一貫道最重要、最活躍的發展基地。

6. 走向世界:把「道」傳到五湖四海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來試試用更輕鬆、生活化的方式,聊聊物理學家想的「圈量子重力」跟《金剛經》這本古老的智慧書,在講宇宙、講「真面目」這件事上,有沒有什麼可以連連看的地方。

想像一下:

1.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的真相

  • 圈量子重力(LQG)就像說: 你看電視螢幕好像很平滑、畫面很連續對吧?但如果你拿個超級放大鏡去看,會發現其實是一格一格的、由很多小小的像素點(像紅綠藍的小燈泡)組成的。我們平常感覺到的「平滑空間」,可能只是個大尺度的「錯覺」,底下其實是「一格一格」的。
  • 《金剛經》就像說: 你看到眼前這張「桌子」,覺得它就是一張實實在在的桌子。但《金剛經》會提醒你:「嘿,等一下,你說的『桌子』,其實是木頭、釘子、油漆等等東西組合起來的,而且它會變舊、會壞掉,也不是永遠不變。所以你執著的那個『固定不變的桌子』的概念,其實是你想出來的,它不是一個本來就獨立存在、永恆不變的東西。」《金剛經》常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意思就是,你看到的、感覺到的各種樣子(相),都可能騙了你,讓你以為它是真實不變的。

》》相似點: 兩邊都在跟你說:「別太相信你眼睛直接看到的樣子!」一個是從物理結構上說,一個是從概念和執著上說,都覺得表面現象下有更深的道理。

2. 萬物沒有「硬核心」,更像是一層層關係網

  • LQG 說: 空間不是一塊實心的豆腐,更像是由很多小圈圈(量子迴圈)互相連接編織成的一張網。這張「網」的「實在感」,來自於圈圈之間的「連結關係」,而不是圈圈本身有多「硬」。空間感是從這些連結中「生」出來的。
  • 《金剛經》說: 萬物就像剝洋蔥,你想找到最裡面的「核心」,剝到最後卻發現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層層的皮。《金剛經》認為所有東西(包括你的想法、情緒、甚至「我」這個感覺)都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核心」或「靈魂」。它們的存在都是靠很多條件(因緣)暫時組合起來的,像是一個「關係網絡」。所以它說萬物本質是「空」的,不是說沒有,而是說沒有那個「獨立不變的硬核心」。

》》相似點: 都不認為東西有獨立的「實體」。LQG 看到的是關係構成的結構;《金剛經》看到的是因緣和合、沒有自性的現象。都指向了「關係比實體更根本」的感覺。

3. 名字只是個標籤,別被標籤騙了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子道德經(八十一章)

觀玅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觀徼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安民章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盈章第四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守中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 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 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谷神章第六   谷神不死,是謂玄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無私章第七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 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控制型父母」以凡事都是為了你好為理由👀實際上到底是為了誰好?

你曾經為了孩子好而幫他做出決定,但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

這些例子不斷的在生活裡上演,卻有誰真的去找出問題的源點,將它好好的處理並解決嗎?

過度的升學主義不只發生在台灣,亞洲各國就是一個考試壓力有過之而不及的地區。

 

以下我們就來探討父母為你好,是基於哪些原因和需求,體現在社會和生活之中。

文章標籤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約20年前,我在一堂MBA課上開展頭腦風暴討論,進展十分緩慢。我們討論的是令許多組織都頭疼的難題:如何在男性主導的環境裡,建立一種兩性平等的文化。雖然是學生關心的話題,但看得出來,他們覺得自己提出的想法很無聊。經過一番討論,課堂氣氛變得十分沉悶。我看看時間,決定給討論重新起個頭。

 

“大家聽著,今天就不要想著找答案了,”我說,“想一想,關於這個問題本身,我們還能提出什麼新的問題。這堂課剩下的時間,我們看看能提出多少問題。”學生依言開始提問,我用粉筆迅速把問題寫下來,並且引導嘗試回答問題的人重新提問。令人吃驚的是,教室氣氛迅速活躍起來。討論時間結束時,大家還在興奮地說著幾個剛剛想到的質疑之前基本預設的問題,比如“能否協助民間在這方面的努力,不要自上而下地推行規定?”“先不要急於尋求其他地方的成功經驗,組織內部已經實現了平等的團隊對我們有什麼啟示?”我們意外地找到了許多可能的辦法,可供討論的話題突然增加了。

在頭腦風暴中思考問題本身,而非答案,在這種具體的方法之下是一種更為廣闊的認知:新的問題能夠啟發新的觀點,有時甚至能改變局面。例如在心理學界,1998年以前,幾乎所有受過良好訓練的心理學家都致力於攻克心理障礙及缺陷產生的根源,認為去除所有消極因素就會迎來健康。之後,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擔任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簡稱APA)主席,提出了問題:健康是不是由一些可以識別、評估和培養的積極因素構成的?這個問題催生了積極心理學運動。

關注問題而非答案的頭腦風暴,更有利於克服之前的認知偏見,進入尚未涉足的新領域。學術領域已有這方面研究,如社會心理學家亞當·加林斯基(Adam Galinsky)研究了過渡時期“重述”的力量。不過,多數人不會自然而然地停留在問題模式,因為我們從小就習慣了尋找答案。

這套方法本質上是從幾種有價值的新角度重述問題。這樣有助於形成更具創意的思維習慣,並在尋求突破時帶來控制感:不必空等靈感降臨,可以做些實際的事情。

以下將具體介紹這套方法及其原理。無論是身在團隊當中,還是獨自一人,如果陷入了困境,抑或要尋求新的可能性,都可以運用我的方法。如果可以在組織中推廣,它會催生一種強有力的合作求真、解決問題的文化。我將這套方法命名為“問題爆炸”(question burst),包含以下三個步驟: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發花蓮縣政府

0206震災災難救助金相關資訊


(1 heart)1070206花蓮賑災指定捐款

郵政劃撥帳號:06533981,帳戶名:花蓮縣社會救助金專戶。電洽:0900-776365。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跑步、列計劃、早起、讀書、獨處…自律真的能改變人生

2017-02-04 360投資圈
富蘭克林說,

“我從未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秀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擊敗的。”

2016年,於我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心理重建的重要一年。這篇文字醞釀了許久,當做是一個儀式,和過去的自己告別,從此開始新的生活。

■ ■ ■

還是先從以前的自己說起吧,從學生時代起我就是那種可有可無的女生,是那種迅速淹沒在人群中的普通人,成績平平相貌平平,在學校裡死氣沉沉。我習慣了做中等生,但不知道為什麼心裡卻總藏著不滿,一心堅定地認為受歡迎的人都是譁眾取寵或過於命好。

後來工作了待在體制內,自然也成了一個很應景的角色,應付工作,麻木生活,我早已習慣了和閨蜜喋喋不休抱怨生活,習慣了下班後就窩在沙發里吃垃圾食品看無聊的電視節目,習慣了整天抱著手機,把微博刷到不能再刷,將朋友圈裡的消息看了一遍又一遍。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們把幼兒園搬進養老院之後,淚奔了

2017-01-04 

▲ 点击蓝字“视觉派”,关注中国第一视觉微刊


来源/背包旅行(ID:vipilvxing)

 

“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炉火旁取暖 回忆青春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催眠:神秘現像背後的科學探秘

雖然催眠這一領域目前仍待開墾,但其作為一種醫學治療的手段已經廣泛應用於司法、教育、體育等實踐領域。在學者們看來,催眠治療是被催眠者自身覺悟的過程,而不是催眠師暗示的過程。催眠最重要的不是控制他人到達某種狀態,而是激發人的潛能,改掉壞習慣,克服長期的心因性疾病。
  
進入別人的夢境,植入新的記憶隨著《盜夢空間》的熱映,催眠再一次成為熱點。
 
  究竟什麼是科學意義上的催眠,它經歷了怎樣的變革,如何在臨床上應用於心理治療從而有利於大眾,它和我們的生活有交集嗎?又抑或是如何識破利用催眠來達到邪惡目的的犯罪分子?這都是本文試圖與大家一起探討的話題。

從騙術走進醫學
  催眠術曾經被稱為麥斯麥術。麥斯麥(F.A.Mesmer 1734-1815)是一位奧地利的醫生。他有一種很特殊的治療方式:用一個大橡木桶,裡面裝上鐵屑等,讓病人坐在木桶周圍,木桶放置在一個幽暗、四面有鏡的房間內,室內充滿神秘的氣氛。麥斯麥本人則身著特殊、奇異的服裝。經過這種治療,很多人都病愈了。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樣的文章,幾十年以後再讀,你仍然感動
一篇文章是否經典,不在於辭藻是否華美,而在於文字所承載的生命力。下面幾篇文章,便是如此,即使幾十年以後再讀,你仍會感動。尤其在這個季節讀起來,更是感慨萬千。

 

關於時間

《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裡,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常檢查,確保你的腦袋是有錢人的腦袋。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的作者T. Harv Eker指出:「致富,是一場心理遊戲。你有錢嗎?你以後會有錢嗎?認清你內心的金錢藍圖,修改你的思惟,就能擁有富裕而自由的人生。」只要能掌握有錢人的思考方式,並學習他們的思維,就有機會改變你根深蒂固的行為與習慣,以下是可能會顛覆你的十七個有錢人思考觀念。

一、有錢人相信:「我創造我的人生」;窮人相信:「人生髮生在我身上」
你必須相信自己能夠創造自己的命運,而不是讓自己的命運掌握在他人手中,環境或許不易改變,但我們可以選擇改變自己。

二、有錢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贏;窮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不要輸
T. Harv Eker指出:「如果你的目標是過得舒服就好,你就很可能永遠也不會有錢。但是如果你的目標是賺大錢,那麼你最後很有可能會舒服得不得了」 。
試著想像自己心中達成目標與理想的那個畫面,並時常在自己的腦袋轉播它,讓自己擁有源源不絕的動力。

三、有錢人努力讓自己有錢;窮人一直想著要變有錢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家簡單愛指南,其實愛並不復雜

2016-08-19 罗永浩



爱情总是甜蜜的,两个人相互陪伴的日子也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乐趣。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是各自生活上的细微变化,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也总会出现矛盾和摩擦。

 

可当我们面对爱情中出现的种种复杂情况时,该如何解决?

 

IKEA(宜家)就为我们推出了这一系列名为“Love is complicated...”(爱是复杂的)的系列漫画,巧妙地结合品牌自身,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来告诉我们,其实爱情并不复杂。关于爱的所有问题,你都可以在宜家轻松解决。


两个人总为小事而吵架?其实不必这样。有些小事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需要凡事都斤斤计较。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00 年後的地球,也許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好

2016-08-18 羅永浩
嘿,很高興認識你,我來自未來。

我生活在 26 世紀,那時早已進入人類紀時代。

毋容置疑,人類是地球上最大的氣候驅動因子,且為時已久。如果你可以從這裡看看這個星球,算你走運。

過去的 500 年裡發生了很多事情。以下是一些最重要的事件——如果你認為名副其實的話。
 
讓我們從 2100 年開始吧,天氣剛剛開始真正變熱,平均而言,幾乎比 2016 年升高 4 華氏度。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多少人因為這張A4紙而徹夜失眠……

2016-08-21 360投資圈
被量化的人生竟然如此短暫,如果按照4A紙的算法來說,我們的生活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我們應該過好我們的餘生,賦予生命意義,多陪陪父母,多陪陪家人。

 

来源:网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英國人在長城撿了22年垃圾,娶了中國姑娘火遍BBC,還被英國女王授予“帝國勳章”

2016-08-15 非凡君 拾讀文摘

 
 
●●●
 
 
作者 | 非凡君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斷捨離:你都不懂捨棄,還談什麼獲得?

2016-08-15 衷曲無聞


01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

李宗盛唱,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該舍的捨不得,只顧著跟往事瞎扯,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空杯心態,想要接納更多的東西,先得把自己想像成“一個空著的杯子”,要懷著放空過去的態度,去融入新的環境,接納新的事物。

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在自己的書中推出一個概念叫“斷捨離”,主張人們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迷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正賺大錢的邏輯(深度好文)

2016-07-06 網商天下
很多人其實到現在也沒弄明白他們是怎麼賺錢的,很多人都會把自己的成功歸結為能力的結果,事實上這個是最大的可悲。

我自己一直在反思這些年裡的很多事情,突然發現所有的成功失敗,很大程度上都不是我自己個人能力決定的,而是很大程度上被大趨勢給決定了。

我很多年前寫了篇中國股市的文章,裡面提到我自己為什麼離開股市,突然只是因為覺得我這個人能力不如別人,勤奮不如別人,運氣不如別人,我憑什麼跟人在一個能力充分競爭市場上賺錢?

 


我唯一​​盈利性的機會其實只有一個,就是豬都會賺錢的時候,我才有賺錢的機會啊。也就是風口來的時候,例如06年,例如09年,那時候,滿大街都會聽到誰賺了多少,賺了多少,於是我就能有機會賺錢了。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