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悍將篇》小蝦米也能勝過大鯨魚
 

政大法律系教授劉連煜,打官司爭取與大股東同享控制權溢價獲勝;
李金土堅持每一年都要親自出席股東會,就是要替小股東們爭一口氣;
台企銀工會「團結力量大」,讓工會順利進入董事會……



文.林雅惠

一張股票的力量能有多大?別以為它只是薄薄的一張紙;在關鍵時刻,它能左右股價,甚至能撼動公司決策,就看你怎麼去運用它。

有些人投資了大半輩子的股票,卻連一場股東會都沒有出席過。結果,持股的公司被整併了、換個名字了還不知道;甚至連負責人捲款潛逃被起訴了,還是看電視才知「事情大條」。
其實,不該再當個「聽話照做」的小股東了;因為「會吵的孩子有糖吃」;做一個兇悍的股東,才能讓上市櫃公司老闆們,更不敢看輕你。

股東悍將一收購價不平則鳴 劉連煜勝訴

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劉連煜,就不是一盞省油的燈。7年前,他在一場飯局上,聽朋友說東森媒體科技的前景很不錯,值得投資,他就買了5張;這7年來,沒嚐到什麼甜頭,反而感受到大股東的冷眼對待。

「去年8月,美商凱雷集團說要收購東森媒體科技,大股東的收購價一股32.5元;可是,小股東的卻只有26元。」劉連煜認為,收購價格並不合理;尤其,在這次收購的案例當中,很明顯的就是大股東用高價賣出自己的股票,卻用低價逐出小股東犧牲小股東權益。

平常,在學校教公司法以及證交法的劉連煜認為,這是一個相當好的機會教育;身為小股東的他,決定採取法律行動,向法院聲請裁定收購價格;不但以律師身分親自出庭,還向法官闡述「控制權溢價」的理論;什麼是「控制權溢價」?也就是在企業併購的實務上,買方收購大股東股權時,因為還有控制權溢價,多少會提高收購價;但是,小股東也是股東,也應該同享控制權溢價,才是合理的證券交易。

官司打了半年,終於,司法還給劉連煜一個公道。台北地方法院裁定,東森媒體科技應該要用32.5元向劉連煜買回持股,理由是:在這宗併購案當中,小股東被強制收購股權,相對沒有選擇的權利;如果,大股東與小股東的收購價格還有落差,的確對小股東不公平。

「打贏這場官司,我開心的不是我多賺了價差4萬多元,而是代表股東行動主義的成功。」劉連煜說明,在他打贏官司之後,有許多東森媒體科技的小股東寫信給他、謝謝他幫大家出一口氣;只可惜有些小股東沒有提起法律程序、又或者搞不懂法律程序、案子被駁回,無法獲得同等的權益。

劉連煜還說,在國外,小股東對收購案有疑慮時,都是由上市公司向法院聲請裁定,並負責程序費用;不像台灣,小股東得自力救濟,官司還在打、大股東的股票卻早就賣光了,代表台灣的相關法令還有待改善。

股東悍將二 要股利要便當 阿土伯砲火猛

阿土伯李金土,更是小股東的正義化身。「開發金控去年賺這麼多,也分一點給我們啊!股利再多加五角可不可以啊?」人稱「阿土伯」的李金土早年在開發金股東會上登高一呼,台下立刻報以熱烈的掌聲;當時的主席劉泰英馬上允諾,去年度的股利加發0.5元。不只劉泰英,聯電董事長曹興誠也在2005年的股東會上,允諾阿土伯加發1元股票股利與新增0.1元現金股利,總計增加17餘億元的現金支出;私下,曹興誠甚至還找李金土一塊兒吃飯。

時而強悍、時而妙語如珠的阿土伯,早就是每年股東會上的靈魂人物,稱職的表達著小股民的心聲;而大部分的大老闆們也很給面子,認為他「憨直」、不為自身利益,因此願意配合阿土伯演出,加送股利提高士氣,讓大小股東皆大歡喜。

「公司有賺錢,本來就要分給小股東。」阿土伯強調,他不是胡亂攪局,該要的他一定會要,不該要的如果還一直吵「就很沒品」,這之間分寸該怎麼拿捏,就得看之前的準備工作做的足不足夠。

在股東會開始之前,阿土伯一定會上網找資料,看公司基本面、股價表現,再把歷年來的股利比較一下,就知道今年有沒有受到委屈;他認為,落差越大的越要出面去討回來,「差太多的,就要當面去修理他。」阿土伯說。

有些公司刻意把股東會移到中南部去開,或者故意選在偏遠的空地、巷弄間,就是不讓小股東參與,就算好不容易找到地點,股東會也開完了。對此,阿土伯也能破解;通常他會提前一天到現場「場勘」,熟悉路線還有地形,「有一次為了找地點,還找到凌晨一兩點。」阿土伯說。

阿土伯投資股票價值最高時曾值上億元,股票都是以幾百張來計算,說他是「小」股東還真委屈他,他不以為意,堅持每一年都要親自出席股東會,還要痛罵那些不賺錢的公司,就是要替小股東們爭一口氣。

曾經,台企銀工會也寫下一頁「團結力量大」的戰鬥史。2003年台企銀董監改選,公司派強制規定員工要把委託書交出來,還動員子公司管理階層出面收集;當時,台企銀工會立刻寫信給總統府、立法院、監察院,檢舉台企銀公司派沒有徵求人資格卻違法收委託書,引起朝野立委砲轟;於是,公司派交出委託書,讓工會順利進入董事會,成為國內金融業第一家擁有最多董事席次的工會組織。

股東悍將三台企銀工會順利進入董事會

台企銀有5000名員工,加入工會的就有4800位;現在,工會在董事會當中,還擁有3席董事以及1席監察人,這意味著:員工不再處於弱勢,而是能跟大老闆平起平坐,一起做決策。

「我們不是強勢,而是團結。」台企銀工會理事長林萬福強調;後來,這股團結的力量還成功的抵擋財團勢力介入。回到2005年9月8日,數百位台企銀員工聚集在總行前,拉白布條、高喊口號抗議政府推動二次金改;同一時間,數千名員工展開為期4天的罷工行動,行內事務除了存款之外幾乎停擺。

由於當時傳出中信金想要吃下台企銀,工會於是喊出「中國併吞台灣」的口號,引來綠營立委蔡同榮的重視,再加上在野黨立委的一連串反彈,二次金改於是告終,台企銀也可以走自己的路,不必要跟別家金控「送作堆」,員工保住工作權。

相較於劉連煜與阿土伯,台企銀工會更懂得善用團體的力量製造贏面;他們同時扮演股東與員工的角色,敢說、敢要、敢抗爭,讓自己站在上風。有他們做表率,小股東們更要勇敢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from 理財周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