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倫理」有助於升遷嗎?每個人都希望有貴人相助,找到自己的幸運草直上青雲之路。在日本有超過二分之一的上班族讀過「島耕作」,作者弘兼憲史將一個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島耕作」,如何成功讓自己成為「課長島耕作」、「部長島耕作」,乃至於最後的「取締役島耕作」(取締役即執行董事)的工作歷程細膩描繪。漫畫中的主角島耕作從基層課員做起,在長達三十年的職涯歲月裡,歷經曲折一路爬升的故事。

島耕作由小職員到董事之路,他的升官哲學究竟是什麼?除了實力之外,島耕作始終對於長官以及經驗豐富的前輩,保持應有的「職場倫理」,他把這些人視為自己職場上的老師,向他們請益,從旁觀察學習他們的言行應對與處世哲學,就像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般,島耕作的成功法則,就是把這些前輩變成自己的貴人!

島耕作從一九八三年被創造以來,與日本上班族一起成長,也成為日本上班族的偶像,他在職場上一路升官,正是廣大日本上班族的心理投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像島耕作般有實力又有貴人相助,就在我們求貴人時,是否有想到貴人或許一直都在你身邊?那個被你氣到的前輩,可能就是自己尋尋覓覓的貴人?

我們常聽人家說,「換了個位子,換了個腦子」,一個人的差別怎麼會如此之大呢,「那個活力十足,之前笑容可親的小伙子,怎麼升職後,就不可一世了?他以為自己是什麼東西!」升職就像把利刃,所有的放大鏡都會加諸在你的身上,你該如何掌握自己和老前輩、新屬下的職場關係和倫理?別忘了,你只是升官,「職場倫理」可沒有隨著升官而改變,你身邊會出現貴人還是小人,全賴你如何去面對這群老同事,及處理新關係!

所謂職場倫理,講求的是不論對自己、長官或下屬,甚至對全公司任何一個人,都要能合乎禮儀。你可能認為這大概只有東方式的企業才有這種「倫理」產物,進來公司就是要各憑本事,講什麼倫理,根本是封建思想。實際上,不論你身在哪一個位階,或是公民營企業單位,培養職場倫理也是許多企業制度的要項之一,即便世代再怎麼變,當你工作超過十年後,總不會希望後進的人指著你的鼻子沒大沒小。

說到東西方企業在職場倫理上的執行,其實,除了東方企業對於「有事弟子服其勞」比較重視外,西方企業在職場還是有一定的要求。之前在某報導中看到,一家在墨西哥設廠的跨國玩具公司,十分重視員工之間的職業倫理,他們組織上增設一倫理小組,負責考核公司員工的運作是否合乎職業倫理。在他們的要求下,員工遵守職業倫理的結果,並沒有減少其營業額和競爭力,相反地,每年都能賺上五十億美金以上。

話又說回來,想要加官進爵其實只是廣大上班族的普遍想法,而守著職場倫理法則,也只是讓你安穩爬升的加分條件,在職場激烈的競爭中,若你只會埋頭苦幹,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不想去理會這些無形法則,當你的條件與競爭對手同燈同分時,過去耕耘的幸運草──貴人、良師,或許就是該他們上場之時,這也極可能是你的對手勝於你的關鍵!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我不知道 ╱李家同

他永遠是個醜小鴨,因為他知道他其實對很多事情是弄不清楚的。所以他會毫不猶豫地說「我不知道」 ……

我的教書生涯中,碰到了各式各樣的學生,其中兩位比較特別。張同學是資優班出身,從小就聰明得不得了,任何學問一學就會,念建中的時候,已經會自己寫編譯器;而陳同學沒有這麼厲害,事實上他來自一所比較不有名的中學。

因為張同學帶著資優生的光環,他必須隨時隨地要別人知道他是很厲害的,你無論問他什麼問題,他差不多都會回答,我這一輩子就沒有聽他回答說他不知道答案的。陳同學正好相反,他很少講話,而且他對問題的回答往往令人失望:他會說我不知道。不僅如此,他也特別會在課後來問問題,每次問題都是相當基本的,但這些問題都往往使教授們一時答不出來,必須回家想一想才能回答。陳同學很少問問題。如果問,一定是非常艱難的問題。

他們都拿到了博士。張同學因為在校內成績特別好而得到了美國大學的獎學金,一帆風順拿到了博士學位。畢業以後,他雖然未能得到美國頂尖大學的教職,但也在一所中等的大學教書。但是,不知何故,他的教書生涯並不如他的求學生涯如此順利,他的升等也曾遭遇一些麻煩。而且他的研究始終未能特別傑出。對他而言,這實在很嚴重。有一陣子,他得到了憂鬱症。還好他的太太對他非常好,他又及時地接受了宗教信仰,情形才穩定下來。他在美國是生存了下來,但是也只是生存而已,談不上有什麼好的成就。

陳同學正好相反,他在台灣念博士班。拿到了博士以後,也是進入一所中等的大學。沒有想到的是他一直在研究上大放異彩。得到了好多重要的獎項,大家都喜歡聽他的學術演講,他的國際聲望也直線上昇。有好幾次,他是國際著名學術研討會的主題演講人,也應邀成為好幾個重要學術期刊的編輯。

我是陳同學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他有如此的聲望,我當然也沾了光。有時我覺得我實在應該好好感激這位高足。前些日子,我和好友洪教授談起我們這位著名的高足,不禁有點好奇,不懂他為何忽然變得如此傑出。我們兩個老頭子,都快退休了。平時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所以有一天,我們決定輕裝簡從,到陳同學教書的地方去找他。

陳同學教書的地方好遠,可是校園極大,附近好多風景區,我們摸進了學校,也摸進了陳教授上課的教室,我們悄悄走進了教室,當然引起了一陣騷動,每一位同學都回過頭來看我們這兩位老頭子。陳教授趕快告訴大家,說我們是他的老師,因此是同學們的太老師,他叫同學不要回頭看,應該乖乖地聽他講課。

陳 教授講什麼,我們一個字也聽不懂,好不容易挨到下課,以為可以和陳同學話舊了。卻又碰到三位不識相的學生來問問題。前兩位陳教授回答得很順利。第三位的問題顯得出乎陳教授的意料之外,他的回答又快又簡單,他說「我不知道」,他當時的表情是我非常熟悉的一副困惑的表情。問問題的同學,對於「我不知道」這個回答絲毫不感到失望。他反而顯得非常高興,滿臉興奮,離去的時候還在吹口哨。

中午,我們的高足請我們兩位恩師吃午飯,大家聊得很快樂。回家的時候,有一位同學要搭便車,這位同學就是那位問了陳教授無法回答的問題的人,他是陳教授的博士班學生。他講了好多我們高足的故事。

他說陳教授每次回答「我不知道」,同學們就會很高興,因為只要陳教授說他不知道,他一定要設法找一個答案,而由於陳教授一定要徹底找到答案,他們知道他們這個研究群又找到了一座金礦,通常他們一定會有很好的研究題目,也會做出很好的研究結果來。難怪每次陳教授說「我不知道」,研究生就很快樂。

那位同學還告訴我們陳教授的另一特色,陳教授是一位非常徹底的人。很多教授會引用一個定理,但懶得弄清楚這個定理是如何證明的。陳教授則不然,他一定將這個定理的來龍去脈弄得一清二楚。如果有一點小問題仍使陳教授困惑,他會和其他教授與同學討論,直到他完全弄懂為止。所以當陳教授說我不知道的時候,也許他已懂了百分之九十九,因為他仍然對一些細節不清楚,他就不會說他已懂了。陳教授雖然平時對學生很和善,但是不能容忍學生沒有搞懂就說已經懂了。如果有同學想蒙混過關,而最終被陳教授發現,都會被罵。陳教授常常提醒學生,不懂某一點沒有關係的,不懂而又裝懂,最不可原諒。

我們一直好奇,為什麼陳教授能成為飽學之士?其實這完全因為他天生就是一個謙虛的人,他承認他的無知,但是又肯做學問,一開始,他的確是醜小鴨,但是謙虛和他的認真,使他成為天鵝。我們都知道我們的這位高足不是最聰明的人。直到現在,大家都說他學問好,但是從來沒有人說他「聰明」。

也就因為陳教授知道他自己不聰明,所以他一天到晚請教別人,很多教授都有和陳教授討論的經驗。而陳教授最特殊的一點是,他常常請教研究生,有一次,陳教授在電話中和一位南部的研究生談了很久,仍然不得要領,最後,陳教授只好親自開車去找那位研究生,總算將問題弄明白了,一直到現在,那位研究生仍有受寵若驚的感覺。

我的同事有一天在校內接待一批來校訪問的資優學生,中午吃飯的時候,同事和一位資優生聊天,發現有一位資優生老是搶著回答問題,我的同事問他時間何時開始的,他有一套說法;同事問他宇宙什麼樣子呢,他當然也知道,照他講,宇宙有點像一個甜甜圈,但好像是個無邊無際的甜甜圈。同事又問他宇宙以外是什麼,他也有一套說法。最後我的同事說他本人完全不懂這些答案。那位聰明的資優學生表示有點吃驚。因為他早就知道這些答案了,為何一位老教授反而不懂。

我的同學恨不得告訴那些資優生,要成功必須先承認自己是個醜小鴨,可是這怎麼可能呢?人家已經是公認的天鵝了。

今天早上,我得知我的高足陳教授又得了一個獎項,像他這種人,既不太聰明,卻有如此好的成就,真是特別。看來學術界比他聰明的人多得是,為什麼沒有人比得過他?答案是:陳教授雖然已是公認的天鵝,他卻一點感覺也沒有,對他來說,他永遠是個醜小鴨,因為他知道他其實對很多事情是弄不清楚的。所以他會毫不猶豫地說「我不知道」。對很多學者來說,這句話是不太容易說出來的。我們都要以天鵝的姿態在公眾面前出現,可是觀眾心知肚明,他們知道我們不是天鵝,只是不好意思講出來而已。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當個適任主管的關鍵

學習更多元的知識

許多人因為技能突出而被擢升,而這些能幹的人才們馬上就會發現:管理可不是技術專業可以應付的,過去單純的技術能力無法闡釋及運用在不同人員的管理上,對一個好的管理者來說,經營者並非希望你在這個位置上只擁有某項特殊專才,相反的,經營者更希望管理階層的人擁有通才知識,如此才是理想中輔助企業的管理者。

專業經理人與專業人才之所以不同,在於專業經理人除了需具備本身的專業知識外,更必須培養自己更廣泛遼闊的視野與管理技能,學習新知的範圍包含有:各部門的基本知識(像是行銷、財務、業務等)或是管理知識的培養(包括團隊領導以及溝通等)。

雖然,上述都是成為優秀主管基本必備的知識,但在我們取得外部的知識與能力之前,應該反求諸己,思索新角色的真正意義以及定位,重新轉換和建立自己在企業內的角色與位置,才能站在正確的起點上,開始新的旅程。

關鍵二 角色轉換的心理建設

踏出新手主管成功的第一步,倒不一定是專業知識。對試車新手來說,你必須很快理解到自己是指引方向的乘客位置而不再是駕駛,指引對的方向,和放手讓駕駛獨立駕車,才能彼此互相信賴、安全上路。

角色轉換是從做事者轉變為管理者、從專業工作者轉變為企業經營者的不同定位,外在職務內容的改變,對工作者來說或許比較容易能調整自己的步調。然而,角色轉換是屬於從內在自我的「認知─行為─反應」,對大多數的新手主管來說,也是最容易遇到挫折的時期!

和過去只聽從上司指揮命令來執行工作上的職能不同,在這個階段的你,是透過別人來完成工作的管理者,自己已不再是第一線工作者的角色,重點在於如何組織一群人幫助你完成企業交付的任務。簡單的說就是,你最重要的角色不是執行工作,而是管理工作的進行。

菜鳥主管之所以很難放棄「做事者」的角色,主要還是因為這個角色定位,曾經讓你成功而有升遷的機會,但是過去成功的做事者定位,現在卻成為一個全新的致命傷,因為你可能搶了部屬在你面前表現的機會,而讓彼此的互信感減低而不自知,為避免新官上任的火,不小心傷及自己,獵才顧問建議新主管們應該讓自己歸零,重新體認新角色的定位。

關鍵三 人際關係倫理的建立

在組織內部,人際倫理網絡佔有重要位置,也是能適時讓你為部屬尋找事半功倍的途徑,更擴展你的權力或是影響力。首先,你必須認清組織內部哪些人能讓你順利的推動不同的任務、哪些人需要你的協助,以及哪些人的反對可能讓你的工作受到阻礙。

所謂的倫理網絡,就是你必須設法擴大自己與資深前輩的網絡,不要把生活圈限制在公司的同儕,這樣容易造成坐井觀天,看不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因為,在成為管理者之後,你必須面對不同的部門以及一些不同的前輩,記住,去和這些前輩們建立不同的工作關係,同時負擔多元的責任,而且必須在跨部門衝突力量之間權衡折衝。你的目標不是突顯自己的成就,把工作做到最好,而是平衡相互衝突的利益,並得到最恰當的結果。

雖然,過去你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但這並不代表著你的團隊可以獨立完成所有的計畫。主動協助別人完成工作,不只可以得到未來其他人的反饋,從人際的互動中,加深其他人對你的評價,更關係著自我口碑的建立。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請記得,不論你是基層或中高階主管,協助別人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

就現在的職場生態來說,企業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培訓一個主管,大多數的時候,當人事升遷派令一下來,菜鳥主管就必須提槍上陣,新主管可能一邊接受著恭賀,另一邊卻要開始接受工作、人事等的震撼教育。

獵才顧問們長期觀察因轉職而晉升的主管們,都有一些相同的特質,一個人的成功,除了需要能力、運氣,與時機(timing)之外,從錯誤中學習,能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檢討、改進,也是許多最後成功者的共通特質,畢竟,沒有一個人是生下來就會當主管的,從錯誤中學著當主管,也許更能貼近企業和部屬所需的專業經理人。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形象管理:找出你的STYLE

陳麗卿/Perfect Image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總監

香奈爾曾說:「流行終於會退燒,風格永常青。」

的確,我認為對一個人的外表最大的誇讚莫過於“She’s got style”。個人風格、個人style無可取代,因為風格是一個人的外在形象與內在涵養結合後,所發酵出的獨特氛圍,並且無可取代、專屬於你。一般而言,風格分為戲劇型、典雅型、輕鬆自然型、與浪漫型(男士則為雅仕型)四種。以下,讓我們來做個測驗,找出屬於你的風格(非單選題,請依照強烈程度標明4、3、2、1分,最強為4分):

1.以下哪項最符合你的個性?
A.前衛創意 B.優雅有品味 C.親切瀟灑 D.浪漫易感

2.你最喜歡哪類型的配飾?
A.大而誇張 B.精練大方 C.款式簡單 D.質感柔和

3.覺得自己穿起來好看的印花?
A.藝術性強的印花 B.規則的幾何圖形 C.條紋或格子 D.勾勒細緻的花紋

4.如何形容你的個性?
A.強烈 B.沉穩 C.瀟灑 D.溫柔

5.穿什麼顏色好看?
A.大膽的顏色 B.中性色 C.大地色系 D.粉彩色系

6.別人都說你穿什麼衣服好看?
A.時尚、有特色的衣服 B.不退流行的經典款 C.運動休閒服飾  D.有花邊或其他裝飾的衣服

7.在人群中,你喜歡別人怎麼看你?
A.獨特耀眼 B.低調有氣質 C.如陽光般讓人感覺舒服 D.感覺你溫和而動人

請比較A至D項的總分,得分最高者即為你的風格歸屬:

◆A項:《戲劇型》…獨樹一幟、創意大膽、極端前衛、引人注目
把生活當成你的舞台盡情展現,利用強烈元素製造既衝突又協調的美感。女士可選配色強烈的服裝,或以造型搶眼的首飾搭配上班服;男士則可嘗試寬肩窄腰的歐式剪裁,或有背心的三件式西裝。

◆B項:《典雅型》…保守優雅、簡單大方、穩重精練、深具質感
保持「中庸」是此型的穿衣秘訣!服飾以作工精細、剪裁大方、不退流行的高質感為主,不管男士或女士,唯有料好質佳、合身度美的服飾才能襯托出此型人士的質感與內涵。

◆C項:《輕鬆自然型》…瀟灑自然、親切友善、乾淨簡單、明朗陽光
「不做作」是輕鬆自然型的顯著象徵,任何簡單乾淨的休閒服飾都很適合你,要注意避免太複雜豪華的款式與搭配。這類型的男士很適合半套西裝的組合搭配,並且可以多嘗試格子或條文襯衫。女士則要注意無論彩妝或髮型都要看來自然,而不是特別“做”出來的。

◆D項:《浪漫型或雅仕型》…溫柔體貼、性感有吸引力、品味生活
屬於此類的浪漫佳人,心中充滿愛與甜美,因此最適合任何可營造浪漫氣息的服飾,舉凡蕾絲、荷葉邊、粉嫩色都很適合活在浪漫國度的妳。而這類型的雅仕們,請選擇細緻平緩的圖案,與寬肩小腰身西裝剪裁、布料細緻且有滑亮感的西裝,將能突顯你品味生活、溫文儒雅的形象。

有風格的人,讓人一見難忘。風格的找尋需要對自己的探詢與了解,風格的培養則需要時間的堅持。「永遠的時尚女王」-奧黛麗‧赫本就說:「如果大家認為我是時尚女王,那只是因為我忠於自己,並且當我一旦找出自己的風格,我終身奉渝,不輕易改變。」正因奧黛麗‧赫本對自我風格的堅持,才造就出平底鞋、赫本頭、緊束腰身、剪裁簡單的合身長褲、與誇張的黑色太陽眼鏡等等,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的「赫本風格」;因此,千萬別時常變換風格,那不僅無法建立你的個人風格,也會讓人無法對你「印象深刻」。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三個半分鐘,三個半小時

我們科學家經常強調一句話:老年人要注意三個半分鐘,三個半小時,三個半分鐘,不花一分錢,可以少死多少人啊!很多人白天好好的,說晚上死了,有人說,昨天我還見過他,怎麼就死了呢?

原因是,他夜晚下床上廁所太快了,突然一起床,腦缺血,那麼科學家怎麼提出三個半分鐘呢?

因為我們在遙控心電圖監測時,發現好多人白天心電圖正常,突然晚上老是心肌缺血,提前收縮,是什麼道理呢?

因為,他突然一起床,一下子血壓低了,腦缺血心臟停跳了。 科學家就提出了【三個半分鐘】:
【醒過來,在床上躺半分鐘】、
【 坐起來後又坐半分鐘】、
【兩條腿垂在床沿又等半分鐘】。

經過這三個半分鐘,不花一分錢,腦不會缺血,心臟不會驟停,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瘁死、不必要的心肌梗塞,不必要的腦中風。

有一次我講完課,有位老人大哭,我說:
"你哭什麼呢? "他哭得非常傷心地說:
"唉,我就是兩年前夜晚上廁所,上得快了一點、上得猛了一點,頭暈,結果呢,第二天半身不遂,整整在床上躺了八個月,背上長起了褥瘡。我早聽這節課,就不致於半身不遂了,早知道三個半分鐘,我哪至於受八個月的苦。"

【三個半小時】,就是:
【 早上起來運動半個小時】,打打太極拳、跑跑步,但不超過三公里,或者進行其他運動,但要因人而異,運動適量。

【中午睡半小時】 ,這是人生物鐘需要,中午睡上半小時,下午上班,精力特別充沛。老年人更需要補充睡眠。因晚上老人睡得早,起得早,中午非常需要休息。

【晚上6 至7時慢步行走半小時】,可減少心肌梗塞,高血壓發病率。

 

from inter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