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七大負面人性:知足得常樂,心寬地自寬

因為貪心,我們的經濟才會發展進步,

不是如果一個社會只是用經濟來衡量其成就,那是否代表進步?
因為貪心,我們可以擁有更多,但我們是否浪費得更多?
因為貪心,我們永遠不知足,更不敢與別人分享。
分享能夠令大家獲得更多,進步更快,信心十足的人才會懂得分享。

人有惰性,所以會捨難取易,但凡有成就的事都不是容易的。
人有惰性,所以總喜歡拖延事情,但拖延最終會累積成包袱。
人有惰性,所以會追求舒適的生活,但無憂無慮的生活不一定要舒適的。
積極的人做事不計較難易,行動起來果斷灑脫,他(她)追求的是一種充實的生活。

自私起來,人會不顧一切去奪取所要,但到頭來的傷害更多。
自私起來,人會對周遭冷漠,最後只會自我封閉,拒絕溝通。
自私起來,人會自圓其說,將責任說成是負擔,將權利當成是權力。
關愛別人需要收起自私的心,關心創造支持的動力,愛護成就崇高的情操。

容易憤怒,會容易傷害別人。
容易憤怒,會容易錯失良機。
容易憤怒,會容易破壞自己辛苦建立的形象。
保持快樂的心境,你會令別人喜悅;機會永遠只留給心境開朗的人;我們只喜歡看到快快樂樂的形象。

心懷怨恨,只會令你容易發怒,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心懷怨恨,只會令你想到報復,把事情愈弄愈糟。
心懷怨恨,只會令你拒絕接納,錯失更進一步的機會。
寬恕過錯,要有虛懷若谷的智慧,智慧並非用來解決問題,而是可以比別人想得更遠。

恐懼,是人類與生俱來。
恐懼,更多是自己製造出來。
恐懼,最終是跨越自己的最大障礙。
沒有恐懼,勇敢會自然而來,培養勇敢,就是學習消滅恐懼。

做事魯莽,破壞多於建設。
做事魯莽,只是好勝心的表現。
做事魯莽,往往會做出抱憾終生的事情。
魯莽永遠勝不過冷靜,魯莽只會自亂章法,冷靜令人保持清醒,順境時心平氣和,逆境時處之泰然。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從賭氣方式看真性格 /吳淡如

假設,逛街買衣服時,你走到一家服裝商場,要店員讓你試試櫥窗裡那件衣服,店員用「狗眼看人低」的眼神,掃射了你一眼之後,對你說:「那很貴,買得起我再拿出來讓你試!」請問,你會有什麼反應呢?

碰到刺激變不理性
一,好傢伙,敢瞧不起我,我多打包幾件讓他看看我的財力!
二,暗罵一聲,掉頭就走,不理他,繼續逛我的街。
三,走掉不買,到附近多買幾件,再拎著大包小包逛過來,向勢利眼店員示威。
四,不逛街了,回去生悶氣。

選一的人,一碰到刺激就變得非理性,很容易讓敵人得逞。
選二的是正常人,有相當容忍力,不會被人影響自己的選擇。
選三的人報復心較重,別人對他不友善的眼神,可能會變成他成就自己的動因。
選四的人,個性內向悲觀,不會「化悲憤為力量」。

最近有個好笑的新聞如下:有一位冷凍公司的老闆,穿著隨便出外晨跑,身上只帶50塊錢,想要買一片西瓜解渴。

50塊拿出來,卻被攤販嘲笑:「50塊沒得買!」

這位大老闆氣壞了,立刻回家拿了一疊十萬元鈔票,再回西瓜攤旁,對攤販說:「這一車西瓜多少?全買下來!」

一車西瓜九千元解決,他本來把西瓜丟進河裡一吐怨氣,想想會因亂丟垃圾被「開單」,才打消原意。

送到附近廟裡,讓上香的善男信女享用。餘恨未消的他還包下了西瓜攤旁魚販的所有鮮魚,轉送友人。

大老闆證明了他是個有錢人,不過,也有朋友笑他:你這樣又能怎樣?

有眼不識泰山的攤販,得罪了大老闆,還因禍得福,把西瓜賣光,這哪裡叫做教訓他?

賭氣是人的許多種情緒表現中很戲劇化的東西。曾有人研究,有40%靠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的企業家,成功的動力都與「賭一口氣」有關,有的因為家貧被人嘲笑,有的是因為想要一洗前恥,讓侮辱過他的人好看,所以努力不懈,揚名立萬。

成功只因賭一口氣

每個人在賭氣時表現不同,有人一點也不會賭氣,有人一賭氣就喪氣,有人一賭氣就生氣,有人一賭氣就有了力氣,一鼓作氣。

賭氣後越積極朝正面走的人,人生的成就越大。
還有,要賭氣就賭大的,小事便賭氣,賭的不過是驕縱之氣!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學北歐人過生活!

北歐的國民所得、國家競爭力,全球榜上有名;北歐人堪稱是地球上最懂得生活的一群人,北歐產品開啟21世紀的設計新風潮。

活得北歐一點兒,是現代人的嚮往, 簡單、自然、幸福,北歐風儼然已成新時尚生活的代名詞,讓我們一起來透視北歐,休閒過生活。

下午的四、五點鐘,北歐人已經下班開著車到達湖邊或山上,恣意地划船或攀岩;此刻的台灣都會區,上班族仍賣力地衝業績,繼續吃著中午剩下的便當。不成文的加班文化,讓台灣夜晚的辦公大樓依舊燈火通明,晚餐的應酬又變相地延長了工作的時間。

北歐人平均每周工作時數37個小時,而台灣人平均幾乎多了8小時。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人去年平均工時已經超過23000個小時,居全球之冠;當然,如此勤奮努力工作的結果,也讓台灣在世界經濟論壇(WEF) 最新發布的《2004-200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調查中,排名全球第四;再看另一項統計排名,方能體認到,台灣得到這項「殊榮」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2005年,英國《經濟學人》依國民收入、健康、失業率、氣候、政治、工作保障、性別平等、自由、家庭和社區生活等指標,選出全球最適合居住國家,北歐國家的挪威、瑞典、丹麥、冰島都入圍前十名,芬蘭排名第十二,而台灣遠遠被排在第二十一名,無論是在自然環境、公共建設、社會福利以及文化教育上,辛苦勞碌的台灣人還是輸給了北歐人。

高效率,是北歐人之所以能拚半天、休息半天的主要原因。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高效率的工作來自於北歐人認真地「創造」熱情,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北歐人總是絞盡腦汁,思考著如何改良技術,大到需要添加什麼好機器,小到如何設置機器上按鈕的排放位置會更便捷等等,北歐人總是想著如何讓機器或工具多做一點,人少做一點。

節約,對北歐人而言是多面向的,舉凡節省工時、節用資源以及節制消費,都在節約之內。除了重視實際效用,勤儉持家的美德讓北歐人比其他先進國家活得更好。例如有專家認為,美國的創造力和勞動效率也非常高,但美國人並沒有過得比北歐人優閒,主要是因美國人需要的東西太多了,多數人喜歡開更大的車、住更大的房子,個人平均所消耗的能源也是世界第一,這也讓美國人的平均債務居世界前列。

反觀北歐人,嚴苛的天然環境養成節約的民族性:飯不能不吃,但不必太好;錢不能沒有,但不必太多。例如,知名瑞典品牌IKEA的創始人坎普拉德,即使身為世界大富翁之一,出門旅行仍搭經濟艙,在公司自掏腰包吃工作午餐,首富都如此了,更何況平民百姓。
物質欲望低了,人就快樂多了。

SAAB總經理陳志欣20多年前便開始接觸瑞典,生活及工作態度儼然已成半個北歐人,崇尚極簡主義的他,以此理念親手設計全省的20個SAAB展示場。他的家庭生活很北歐,早、晚餐一律在家吃,不應酬,如果需要陪老外吃飯,則由員工抽籤決定;如果是大人物,他必選擇共進午餐。

他認為北歐人富裕健康的生活其來有自,高所得、高福利的社會制度,讓北歐人從小到大無憂無慮,居家生活品質世界第一。比所得、比福利,當然比不過北歐人,不過,生活品質是個人可以掌控的,陳志欣建議從生活中檢視一下,看看以下五個問題,自己有沒有福氣過得像北歐人?

1.晚上 7點到 10 點,你在哪裡?

台灣:人們多在KTV、打牌、吃大餐、交際應酬、逛街……,就是很少在家(即便在家,也是上網、看電視)。

北歐:此時是Family time,不開電視機的家庭時間,北歐的商店在晚上6點鐘就打烊(有時更早),大家都回家晚餐、聚會,很少人在外流連。

2.你天天陪孩子或家人吃早餐?

台灣:年輕父母,經常是前一天晚上加班加到太晚,所以早上起不來,更別 說吃早餐了;小孩多半就在路口轉角的早餐店解決,有了零用錢,不怕餓肚子。

北歐:父母百分之百一定和小孩吃早餐,情非得已的話,也會有一個人陪孩子。

3.你的青少年孩子願意跟父母一起出門嗎?

台灣:別說因為青少年叛逆期,事實上,是因為父母親早年失誤所造成的結果。回憶一下,大人帶著小孩參加宴會,常任由他們跑來跑去,在極其無聊的情況下,調皮搗蛋的孩子們總是挨罵。長大後便認定,通常父母約的八成沒好事。

北歐:父母約子孩出門是歡天喜地的事,即使80歲北歐的老父母打1通電話給60歲的老孩子,也能相約出遊。北歐的父母親如果帶小孩出門,必定以小孩為中心安排行程內容,否則寧可不帶在身邊,單純赴約。因此, 北歐的孩子知道,只要父母約的絕對是好事。

4.你一定要晚上加班到半夜?

台灣:多數台灣人加班的方式很悲情,朝九晚九、將工作擺在第一的結果就是 晚歸晚起,台灣爸爸經常晚上回家的時候孩子已經睡了,早上起床小孩又已經上課,同住一個屋簷下,一個禮拜有五天無法見面好好說話,已經成為台灣雙薪家庭的生活常態。

北歐:即使要加班,也以不影響家庭時間為準,例如父親寧可選擇凌晨3點鐘去加班,家裡至少還有母親可以陪小孩吃早餐,父親也只損失早餐的1小時相聚。凌晨加班聽起來匪夷所思,但的確為北歐爸爸們增加了3小時的晚餐家庭相聚時光。

5.幫孩子買房子?還是一起買房子?

台灣:許多台灣父母經常掏腰包替孩子買車或付頭期款房貸,不然,就是要求孩子乾脆和父母一起住,省下房租及貸款。

北歐:若要替孩子買車,會讓孩子上初中時開始打工攢錢,父母親以漸進式贊助資金,與孩子一起買了3輛中古車,到了孩子上大學需要用車時,雙方便將3輛中古車的好零件湊在一起成就一輛好車,這是北歐人送車給孩子的方式。等孩子要結婚,做父母的通常會算算自己有多少錢、孩子有多少錢,然後雙方合資買1塊地,合力蓋新房,這是經營親子感情的基本模式。

和其他歐陸國家比起來,19世紀的北歐相對上比較窮困,由於天然資源貧乏、物料短缺,形塑了北歐人簡約的人生觀。受到20年代德國包浩斯功能主義的影響,北歐的工藝設計不但講究物料節約,更強調設計的功能性,但又不像受哲學思潮影響的德國,展現方方正正的理性線條,北歐在自有的文化背景下,顯現較多的曲線。

北歐人的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東西都是「設計」,舉凡公車踏板、扶把、衣架、路燈、水溝蓋等,他們認為既然要簡約,就要做到最好、最美,為了透過設計節省成本,設計師竭盡思考如何切割以減少材料,這種切割的曲線恰巧同時造成獨特的設計感。我搭北歐航空時印象特別深刻,即使是用後即丟的塑膠咖啡杯,為了讓人拿起來舒適、重量均衡,設計者在把手處特別用了3根細塑膠支撐,表層霧面處理,美觀又實用。

從北歐的單品物件中,你可以發現設計師的想法,他們品味極限、擇善固執,常為了一件小事情,花很長的時間去思考、去設計出解決的方法。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人生一定要有這八個朋友...

八種不可或缺的朋友,分別在每個人生命中扮演下列各種不同的角色。

1:推手

擅長鼓勵,總是把你推向終點。他們會持續在你身上投資,讓你有所發展,同時真心希望你能成功,即使他們必須為你承擔風險。推手會慷慨地貢獻自己的時間,協助你找到並有效利用自己的優點;他們從不嫉妒你或成為你的對手,總是站在終點鼓舞你、為你歡呼。

2:支柱

總是和你站在同一陣線、支持你的信念。他們不只在你面前稱讚你,也會在你背後撐腰,就算你不在場,也會挺身而出為你仗義執言。

3:同好

是興趣相近的朋友,可以發展成親密友誼。

4:夥伴

不論情況如何,當你有需要的時候,他們總是會站在你身邊。你們之間的情感聯繫,牢不可破。當你發生重大事件時(無論好壞),他們都會是你第一個想聯絡的人,可以說是可以讓你以性命相託的朋友。

5:中介

他們一旦知道你要什麼,總能馬上張開聯絡網,找到一些和你有相同興趣或目標的人;他們能快速地擴大你的人際網絡,讓你直接通往取得新資源的管道。

6:開心果

他們總是有辦法讓你精神大振、心情大好,更加積極。當你心情跌至谷底時,開心果可以很快地讓你恢復好心情。

7:開路者

可以拓展你的視野、鼓勵你接受新觀念、想法、機會,以及不同的文化與人。他們是一群挑戰傳統智慧的朋友,面對難題時,為你提供具創意的解決方案;同時,不斷地刺激、激勵你,大膽表達想法與意見。

8:導師

他們可以給你建議並指引方向。他們擅於聆聽、整理、分析,讓你了解自己擁有或缺少什麼能力,幫你點出達成夢想與途徑。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距離愈近,傷害愈深

不知你是否也覺得,自己EQ的好壞,其實是因對象而異的....。

而通常與一個人的距離愈近,感覺親密,我們的EQ也往往就愈低。

所以,在公司裡老闆在大夥面前大罵你白痴,你頜首稱是,但一回到家,聽見另一半輕聲問為什麼晚歸,就氣得火冒三丈,好久不見的朋友詢問你的終身大事,感覺溫暖在心,但同樣的話出自老爸老媽口中,就是干涉隱私、窮極無聊!

看來我們能夠給一個人最殘酷的處罰,似乎就是讓他變成自己的親人!到底這是為什麼呢?

我個人對這個「厚他人而薄家人」的現象,有著如下的觀察心得。
首先,我們認為自己有權「活在家中,做我自己」。

在外面不得已必須裝模作樣,回到家裡如果還得口是心非的度日,那這日子怎麼能過得下去?其次,對於家人我們有著「親愛的,你當然要能懂我的心」的期望。

話說剛認識的外人,也許會誤會我的意思,但你們跟我相處了這麼久,怎麼可以也不明事理,扭曲汙蔑我的想法呢?

在外面怨氣吞聲了一天,心中可是累積了許多的不滿及挫折,這些未抒發的負面能量不斷地膨脹,回到家時,自己就好像快要煮開的一壺水,祇要找到一個宣洩口,其後果就是氣壯山河,而慘不忍睹。

這些種種的因素加起來,也就容易發生客廳即戰場,而親人變仇人的慘劇了。

如果仔細想來,「厚他人而薄家人」的作法,其實是非常不智的。

首先,家人絕對比外人來得重要。別的不說,起碼老闆及客戶甚至朋友都可再找,然而自己的家人可是一輩子的牽掛,當然更應小心經營彼此的關係。

其次,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也一再地提醒你我,家庭生活經驗在我們的身心發展上所佔的重要分量。

家人氣頭上的一句重話,比起外人的口出穢言,更容易對一個人造成難以修補的負面影響。

因此,如果身為父母的你一心一意盼著「孩子,我要你的EQ比我高」那麼更該調整一下自己的做法了。

如果你能換個角度來處理生活中的瑣事,並能時時提醒自己努力做到,那麼親人就不會變成仇人,而你也不會再為小事抓狂。

 

from inter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