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安的成功關鍵:低調是為了堅持,謙卑是為了集力


以《斷背山》拿下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李安卻說他更在意沒拿下「最佳影片獎」,因為這個獎才是給全體工作人員的肯定與獎勵,自己受到最佳導演獎的肯定,李安仍為他的夥伴打抱不平。

【整理‧撰文/文及元、劉揚銘;編輯/劉揚銘】

2006年,奧斯卡金像獎(Academy Awards)頒獎典禮上,湯姆‧漢克(Tom Hanks)拆開信封,公布該年最佳導演獎得主:「and the Oscar goes to Ang Lee for Brokeback Mountain。」李安以《斷背山》一片,獲得好萊塢的最高肯定。

李安侷促、害羞地上台,90秒的得講感言中,除了開了個小玩笑,就只有誠摯的感謝,臉上沒有露出太多欣喜的表情。頒獎典禮後,他接受越洋電話專訪時說:「(得到最佳導演)我很生氣。並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全體工作人員。」因為最佳導演獎,表揚的只有一個人。

《斷背山》當年總共入圍8個獎項,入圍名單公布時,記者問李安最想得哪個獎項,李安回答:「最佳影片獎,因為這個獎是給全體工作人員的肯定與獎勵,得獎的話,每個人都有份。如果拿下最佳導演獎,我會很有罪惡感。」

重視團隊,有你們才有我

不止一次,李安為工作團隊沒有獲獎而懊惱,2007年威尼斯影展頒獎典禮中,以《色,戒》獲得金獅獎,他對記者說:「其實我很盼望演員能夠拿獎,梁朝偉和湯唯表現那麼好,真的希望他們能夠得到鼓勵。」

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讓章子怡登上國際舞台、《色,戒》則捧紅湯唯,但李安卻不居功第說:「表面上看,這部片讓湯唯紅了,但是,我們拍片,也是從她身上找到靈感,可以說因為她片子才紅起來,這是互相的。」

無論得到再多獎,李安的在乎的卻是一起努力的夥伴,是不是也得到同樣的肯定,顯示出「有你們才有我」的謙遜與胸襟。而李安的謙遜,不只是站在頂點時才成立,在工作面臨困境低谷時,他也從不展露任何權威。

接受質疑,找出最棒意見

在《李安的成功法則》一書中,敘述了李安在英國執導《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時,曾面臨資深演員們的排擠。

諸如艾瑪‧湯普遜(Emma Thompson)、休‧葛蘭(Hugh Grant)等資深演員,對連英語都講不太好的李安,能否掌握劇中維多利亞時代的精髓,有許多質疑。每天在拍攝現場,李安向演員說明他們該做的事之後,常常還是無法順利開拍,反而是爭議的開端。

「我不認為這個角色的反應會是這樣。」「燈光不能這樣打。」「這我做不到。」就算勉強拍完一段,演員又會質疑剛才的表現不對,開始提出其他想法,有時一天竟連一場戲都拍不成。

身限進度落後的困境,李安的解決方式卻是「歡迎大家質疑自己」。畢竟,不管多資深的演員,也不可能經歷過200年前的維多利亞時代,那麼,為何不集合眾人的意見,選一個最好的結論來拍呢?

一開始,演員們還會刻意考驗李安,艾瑪‧湯普遜說她有一次「明知道李安的想法比自己的好,卻還是堅持要求他兩個版本都拍,再看哪一個效果比較好」,讓李安嚴重受挫。但最後,李安的苦心終於獲得了演員們的肯定。

艾瑪‧湯普遜後來為了這件事寫信給李安道歉,後悔自己不該如此挑戰李安的專業。讀完信的李安感動得整夜沒睡,第二天,他給了湯普遜一個擁抱。從此以後,電影的拍攝工作順利進行。

沒有人天生喜歡被質疑、被挑戰。李安為了追求完美,會徹底嘗試、盡所有努力,但同時他也知道,「想像永遠是最好的」,電影工作是從抽象到具象的過程,不可能全由想像決定。為了確保「讓事情變得更好的意見」可以不停出現,李安不會總是堅持己見。

放低身段,只為追求更好

以《色,戒》為例,李安其實並不想將這部電影報名威尼斯影展,長期負責拍片細節的詹姆士‧夏慕斯(James Schamus)則建議李安,這部電影想要推銷到國際市場,一定要透過參賽的方式才能提高能見度。事後證明,夏慕斯的眼光正確,因為獲得威尼斯影展的金獅 獎,才能引導觀眾聚焦在電影、而非情色。

電影是導演費盡心血的創作,因此少有導演願意修剪自己的作品,李安卻是其中之一。《色,戒》在中國大陸上映時,引起尺度問題的爭議,為了讓能夠通過官方審查順利上映,他親手剪接完成第二部版本。

李安在評論此事時,只說,自己剪接的電影,還是一部完整的電影,「對於有些觀眾而言,可能更好看,因為不必那麼驚心動魄,更能欣賞;搞不好有些觀眾更喜歡這個版本,他不必受一些罪。」

李安也曾猶豫是否要配合電影宣傳,但當時有人告訴他:「這是『投資』,將來你會從裡拿到『利息』。」此後,他極力調適自己的心態——與其把 自己當成即將被解剖的對象,或是準備在觀眾面前表演的魔術師,不如把自己當成是站在最前線與觀眾進行交流,一次次不厭其煩地解說作品的想法與概念。

因此,李安透過繞著地球跑的宣傳行程,建立觀眾對於電影的了解,無形之中累積愈來愈多的忠實觀眾,對於李安的新作更有期待的良性循環。

這許許多多的例子,都在說明李安在「追求更好」的目標面前,總是學著讓自己變得渺小。寡言、慎行、自信中又保持謙卑——是許多人李安的共通印象,即使已經成名,他仍然低調而行、謙卑而為,一如初衷。

(參考資料:《李安的成功法則》《一山走過又一山——李安‧色戒‧斷背山》(以上皆為李達翰著,如果出版)

【完整內容請見《經理人月刊》一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