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智慧》菜單上的數字 |
| ||
2004年3月某天,郭台銘在東京和日本S公司的副總裁中村先生共進午餐,這家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消費性電子公司。雙方對產業前景的看法一致,索性約定2005年底前出貨100萬台筆記型電腦,並直接在午餐菜單上寫下了「100萬台」的漢字。 和日本S公司合作,也是鴻海從筆記型電腦純代工製造(OEM),跨入共同研發設計(ODM)最關鍵的一役。過去鴻海有很成功的桌上型電腦經驗,但是隨身攜帶的筆記型電腦是完全不同的電子產品,也是典型的高科技產品。不要說100萬台,可能連1萬台都沒有辦法達成。 過去台灣的筆記型電腦龍頭廣達電腦,就曾在1999年創下股價850元的紀錄,說明了這個領域的進入門檻仍高,不只是成本控制和經濟規模,還需要具備電磁、電機、散熱等相關技術。 鴻海決定接下筆記型電腦訂單,的確也吃盡苦頭。例如S公司曾對鴻海進行初步考核,鴻海製造筆記型電腦的綜合能力第一次評分,機構件部分得60分,硬體設計20分,軟體設計被打了一個大大的0分。 鴻海深知要得到客戶信任,除了提出更多創意的設計,也必須加強溝通,主要是因為S公司的相關設計師,不是留學法國、義大利,就是畢業於東京大學的高材生,眼光很高,要求也很嚴,鴻海必須更快地為客戶量身訂做和修改設計。 於是,鴻海直接到東京最貴地段設立設計支援辦公室,以服務客戶,從產品的外觀到量產過程,直接溝通,一一化解彼此的歧異。但是花這麼高的租金在日本設立辦公室,成本也注定更高。 從2004年3月在餐廳約定,到2005年1月5日開始量產,總共花了十個月的時間,2005年10月底,就達到了單一機種100萬台的紀錄。在11月1日的慶祝會上,這位中村先生拿出這張寫下數字的菜單,讓大家見證鴻海在高科技產品製造上的完美執行力。 這也是世界級高科技公司的氣魄,即使是在一張菜單上寫下的數字。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解碼郭台銘語錄》)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