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後蓋茲時代 微軟從雲端反擊Google

Google與微軟的赤壁之戰

在網路廣告市場勢如破竹的Google,正乘勝追擊,揮師進逼微軟的最後根據地:桌上軟體市場。已無關輕重的雅虎,提早將這場三國之役,改為兩強對決的格局。以「雲」為核心戰略的Google,一如曹操領軍百萬雄師,要渡江痛擊對手統一市場;而以「端」堅守陣地的微軟,卻碰到陣前易帥,氣勢暫居下風。網路廣告和桌上軟體、雲和端、Google和微軟,將如何演繹這場大戰?

二○○八年六月二十七日,比爾蓋茲(Bill Gates)最後一天在微軟上班。此後,他將把大多數時間花在他的基金會上,做慈善工作。至於微軟的辦公室,他每週只會進來一天,以顧問的身份提供建議,而不再是以老闆的身份做決定。

退休兩周前,位於西雅圖總部的「校園」(campus,微軟總部的別稱)裡,來自世界各地近五百位微軟一級主管聚集於此歡送蓋茲。微軟執行長、也是蓋茲指定的接班人包默(Steve Ballmer),難過地流著淚介紹他上台。蓋茲倒是一派輕鬆,最後一次與他所構建的帝國旗下精英,談起自己離開的心情與期許。

新當家有意二度購併雅虎

氣氛有些感傷,但這絕不是流淚的時候,該有的行動還是要加快。關於微軟有可能二度購併雅虎的消息,約莫同一時間在市場上傳出。儘管蓋茲在五月初的日韓之行中,回答媒體提問時強調,接下來微軟會走自己的路,不會再購併雅虎。但是現在當家的可是包默,蓋茲的身份已從「老闆」轉為「顧問」,拍板不再由他,二度購併的傳聞因此增添可能性。

性格火暴、作風強悍的包默,不會讓時間空轉。他必須盡快向微軟內部和外部證明,他是一個合適的繼任者,有能力向全世界提出新的願景,並且帶領微軟上下八萬人來實現它。否則人才將繼續流失,營收和獲利也將觸及天花板,把他多年好友蓋茲留下的江山拱手讓人。三年前,李開復當面向他報告將離開微軟前往Google時,包默當場發飆,腳跩椅子、口罵粗話,急性子表露無遺,也突顯微軟被Google步步進逼下的窘迫。

沒有微軟的蓋茲,人生已有下個目標,而沒有蓋茲的微軟,卻有暫時找不到目標的徬徨。微軟正走入「後蓋茲時代」,全球電腦運算模式也是。

儘管二度購併風險極高,再次失敗,包默將聲名掃地,但如果成功則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所以包默很可能把所有籌碼賭上。二度購併雅虎讓這個賽局原本模糊的一面變得清晰:這不是一場求發展的布局,而是求生存的努力。

微軟在網路搜尋的市場占有率,不僅以五%遠遠落後於Google的六○%,在搜尋廣告的收入上,差距更是天南地北。微軟靠著賣Office和Windows軟體賺到的錢,約是Google賣搜尋廣告的三倍。但是微軟賣軟體的成長率勉強超過一○%,而Google賣搜尋廣告的成長率卻將近三位數。

Google欲終結微軟運算模式

包默肯定得做點什麼事,否則照這個勢頭,Google在五年後就追上、甚至摘下微軟的桂冠。更糟的是,Google想的不只是賣廣告,而是直指微軟的主力產品,把它變成免費,截斷微軟的現金流。在隨著Google信箱順帶提供的文書處理和試算表等軟體都是免費,企圖已很明顯。Google甚至積極推動「雲計算」(Cloud Computing),要終結前一個運算模式「主從架構」(Client/Server),以及在主從架構時代賺到最多錢的公司──微軟。

在蓋茲一九七五年從哈佛大學休學創辦微軟之前,全世界的電腦運算模式是大主機(mainframe)加上終端機(terminal),所有的運算功能都在大主機裡頭,終端機只是輸入指令,交由大主機計算出結果後,再列印出報表。這種終端機沒有硬碟無法儲存任何東西,而且操作指令很複雜,出錯修改很麻煩,也被稱為「笨終端」(dumb terminal)。在大主機時代,IBM是最賺錢的公司,硬體、軟體和維修都歸它賣。

一九八一年,在IBM推出第一台個人電腦,並採用微軟的作業系統後,電腦模式就翻到主從架構這一頁,也把桂冠轉到微軟。個人電腦等於是聰明的終端機,它有硬碟可以儲存軟體,自己可以做運算,只要把一部分軟體放在主機(或者是伺服器)。等到一九九五年Windows 95上市,電腦操作以圖形介面和滑鼠進行,大幅降低使用難度,造成使用者人數暴增,並在那一年把蓋茲推上全球首富寶座。那一年,台北是蓋茲全球宣傳的重要一站,因為當時全球有過半個人電腦是在台灣生產。

隔年就有挑戰者來踢館。來自矽谷、生產主機的昇陽電腦創辦人麥克尼里(Scott McNealy),和提供資料庫軟體的甲骨文老闆艾利生(Larry Elison),聯手要搞一場大主機模式復辟,他們的武器是「網路電腦」(Network Computer)。這兩人也積極往台灣跑,勸說台灣的電腦廠商加入他們的陣營。只要台灣倒戈,他們就等於拿下全球電腦半壁江山,翻盤就有機會,但最終只留下遺憾。

他們的論點其實頗有說服力。當個人電腦的功能越強,造成的問題也更多,比如中毐、資料被複製外洩、使用非法軟體、同一套軟體要買好幾套安裝在不同電腦上,這些在過去大主機時代都可經由後端管理來解決。一九九六年,雖然網際網路還不普及,但企業內部的區域網路(LAN)應用已很發達,類似終端機,但功能和介面都更好用的網路電腦,連上網後從主機下載軟體來用,用完再放回。在他們的概念當中,網路電腦只有暫存記憶體沒有硬碟,也不含螢幕,可以隨身攜帶,有些類似今天簡單版筆記型電腦的概念。

這想法最終沒成,反而持續把個人電腦的硬體和軟體功能加強,仍是主流。艾利生和麥克尼里在觀念上說得通,但並沒有把它推為商業模式。蓋茲的過人之處,在於它把微軟從一家公司發展成一個平台,成為業界標準,對手要挑戰它不能光靠技術或產品比它強,而要能搭成另一個平台。

平台有兩個意思:首先,軟體有所謂的「網路效應」,它的價值是和參與人數的平方成正比,而且一旦加入,有很高的退出障礙。其次,微軟邀請許多第三方的程式開發者,在它的軟體基礎上開發新應用,並藉由這些開發者,將這些應用推廣到更大的用戶群。這些程式開發者把寶押在微軟身上,除非有什麼大變動,否則不會轉換,因為一旦轉換,他們先前的努力和用戶基礎就要歸零重來。

成為一個平台和標準,是為何微軟在個人電腦軟體市占率不是三成或五成,而是九成的原因,也是它在多項產品推出都落後的情況下,能夠逆轉打敗先行者的關鍵。

但當電腦運算模式從個人電腦轉到網路,也就有了新平台竄起的機會。Google目前在這個新平台占據最好的位置,因為背後有很紮實的搜尋廣告模式在支撐。

想想看,如果這個模式不只是在搜尋結果頁面安插廣告,而是提供免費軟體讓你用,再從你使用過程想辦法安插廣告進來呢?也就是說,它並不是免費,而是廣告主幫你買單。所謂的「雲計算」,也就是把軟體放在遠端的伺服器上,就像天邊的雲,你連上網才把它拿來用,平常就放在雲上,有專人幫你管理。

隨著更多工具連上網,像手機、MP3、數位相機和遊戲機等,使用者面臨的複雜度越來越高,雲計算的說法也變得更有吸引力。不會所有東西都放在雲上頭,這不是個非黑即白的命題,但只要有一部分開始放到雲上頭,後續就可能形成骨牌效應。

 

from 數位時代電子報 ( HTML 圖文版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