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之美~漫遊三峽老街祖師廟



想到三峽你會連想到什l,老街、祖師廟、藍染還是好吃的金牛角。三峽老街的歷史,就是三峽地區的發展史,也是台灣北部發展史的縮影,三峽是一個充滿著歷史感的小鎮,這裡不只是有著古老幽情的老街,更有號稱東方藝術堂的祖師廟.....



清乾隆年間,三峽聚落成形,商業活動繁盛明末清初,渡海來臺開墾的移民,坐著船沿淡水河,逐漸往上游大漢溪畔的三峽地區開墾,形成村落。人們為了取水及灌溉方便,大都住於水邊,所以三峽最早開發的地區是橫溪、三峽溪、大漢溪附近,後來因所住侷限才漸往山地發展。



三峽因山區範圍龐大,先民耕種之餘,上山伐木、採藤、燒炭,且三峽近山產大菁(可製作染料),又有清澈的三峽溪水,故由淡水河運進布匹,造就了染布業之發展,早年三峽老街的商店就以染布業為最多。



加上當時淡水河水運便利,在三角湧染好的布經由萬華大量銷往廈門、漳州、福州、上海等地。這些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遂造就了發展染布業的絕佳環境,於是染布業在當時市場中逐漸成為三角湧街的特色行業。



後來有外國人發現三峽地區的山地很適合種茶,又有天然資源樟樹,於是人們開始種茶及製作樟腦,染布、茶、樟腦為三峽過去最大的物產。清乾隆年間,安溪移民入墾者漸增,於是有"溪聚落"形成,三峽的第一條街"三角湧街"(即現今民權老街)也在此時初具雛型。



晚清的三角湧以熬樟腦、製茶及染布為主要產業,並以三角湧街為集散中心,利用河道縱橫的夙富水利,將貨品運送至全台各地,甚至外銷他國,在極盛時期往來船隻達60艘之多,市街景象繁榮。 日據時代,積極建設三峽,造就獨特建築風格。



清光緒21年(西元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日軍登台後,首遭三角湧義軍抵抗,殲滅日軍數百人,隨後遭日軍焚街燒殺報復,三角湧街庄及祖師廟皆在此時付之一炬,於日治初期再度於廢墟中重建。



日治中期,日人開始開採煤礦與木材,成為三峽新興工業。此時的染布業也因洋服、西服及布行代之而日漸衰頹。大正5年(西元1916年),推行"街區改正"工作,形成今日民權老街現存的立面,並建設輕便鐵道作為主要文通工具。



日治晚期,日人大力推展皇民化運動,三峽著名地標-三峽拱橋,也在此時期落成,水運時代自此宣告結束,三峽街庄的交易逐漸轉變成基本的民生消費。台灣光復 後,改制為三峽鎮,三峽人的信仰中心-長福巖清水祖師廟由藝術家李梅樹教授主持改建,由於建造技術匠心獨具,精雕細琢,造就了祖師廟「東方藝術殿堂」的美 名,使祖師廟在莊嚴的宗教氣息中,增添珍貴的藝術價值。



三峽老街依山傍水,為台灣北部最長老街之一,其騎樓連續拱圈,三拱排樓面富含巴洛克式風格,為台灣少數完整且具歷史價值之傳統街區。 三峽老街建築從民國初年留存至今。房子上的刻字這些字或代表姓氏、姓名、行號或店名;而商家的店家匾額框大都刻著堂號、店號或姓氏,和現在的商店掛招牌的 方式不一樣。



不同造型的山牆樓面突出的部份,通常中間部份較高,兩側較矮,傳統稱為"山牆"或"牌樓"。山牆上的圖形裝飾尚有寓意,如花瓶象徵"平安"的意思,八卦是 為了避邪。建築材料的不同老街屋的正面以紅磚為主要材料,水泥粉光則是近年整建所用的材料,房子內的牆壁則是以土埆堆砌而成。



提起三峽的金牛角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它的知名程度遠播各縣市,甚至很多麵包店及攤販也開始販賣,也標榜三峽名產「金牛角」名號在販賣。相信很多人至今都還搞不清楚,到底哪一間才是真正的三峽金牛角!








from 旅遊達人電子報 ( HTML 圖文版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