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CSR權威〉CSR:全球企業奧運賽

《遠見》2003年開國內先河,倡 導企業品德及CSR(企業社會責任)觀念,並於2005年舉辦台灣第一屆CSR大調查。過去被認為唱高調的CSR,已扎根於台灣企業文化中。今年提高問卷 難度與國際接軌,組成史上最堅強的評審團陣容,調查範圍既深且廣,並邀請五位標竿企業現身說法,分享落實CSR的心得。 此外,更由於金融海嘯已對企業產生全面性的衝擊,《遠見》帶讀者直擊新加坡現場,看亞洲企業家如何回饋社會,展現儒商氣概,並找出漲相最佳的CSR潛力商 機。

文/高宜凡

經過《遠見》五年來的帶頭宣導,過去被認為唱高調的CSR(企業社會責任),終於在國內蔚為風潮,成為台灣企業界最新的心靈革命。「現在真的是動起來 了,」在校園舉辦的某場CSR座談會中,一位企管系學者直說,過去總嫌場面太冷清的CSR相關會議,突然熱絡起來,各大企業也都派員參加,在台下勤做筆 記。不僅台灣如此,去年底落幕的APEC(亞太經合會),也首次將CSR列為討論主題之一,鼓勵企業將關懷社會與環境的精神納入經營層面,用商業模式實踐 CSR。「企業對CSR的想法逐漸改觀了!」這兩年投入輔導企業落實CSR的顧問公司頤德國際總經理嚴德芬發現,過去企業總認為CSR是額外的慈善舉動, 但現在他們瞭解到,CSR也可能是未來的競爭力。事實上,這段期間來,企業不僅要面對嚴苛的金融海嘯,更要面對另一波全面襲來的「CSR海嘯」!許多企業 都在最近倍感壓力,頻繁收到來自供應鏈龍頭與國際客戶的要求,提出一長串的CSR規範與查驗細節,做為能否接單的考量依據。如這幾年歐盟陸續頒布新的環保 指令,便使許多廠商手忙腳亂、疲於奔命。這股CSR浪潮,查的不只是公司的環保、工安、或財務健全度,過去常被台灣廠商忽略的公益參與、社區關係、勞工人 權、資訊揭露等,現在統統都要被查。這使得許多過去不重視CSR的廠商,都趕緊加入惡補的行列中,不敢錯過任何一場相關活動。這一年來熱烈的參與氣氛,也 充分反映在第五屆遠見CSR大調查的結果上。

今年首創 3大產業類查透透
 
為進一步擴大CSR風氣,並破除過往「CSR是大公司才做的善事」的迷思,今年《遠見》除了調查「上市企業」外,也首度將規模較小的「上櫃企業」列入調查 範圍。而兩年前調查過的「外商企業」,今年也重新加入,並以在台資本額前150大為基本名單,並列入其他對社會有知名度與影響力之知名外商,讓調查範圍更 擴大。總計,這一次《遠見》史無前例地將調查對象擴及三大產業類別的近千家企業,調查範疇及工作繁複度,皆創下五年來新高。但在熱烈的CSR投入氣氛及社 會大眾的高度關注下,本屆調查回收率較往年成長許多,不僅企業配合度明顯提高,也主動提供了許多建議。如上市企業回收率,便勁揚超過8個百分點。首次列入 調查的上櫃企業,也有25.96%的回收率。

改題型比照國際 僅外商及格
 
為與國際標準接軌,本屆CSR問卷在內容上也進行修改,刪除許多整體達成率已超過90%,因此辨識度不高的題目,新增國際上最新議題,如是否上網公開 CSR資訊、是否取得第三方認證、外商是否將CSR績效列入經理人考核指標、是否執行節能減碳等。修改後,問卷重新整併為:資訊管理及利害關係人溝通、勞 資關係、公益參與、公平競爭、環保績效、財務透明度等六大面向,從不同角度查核企業的CSR執行成效。在難度提高的狀況下,今年問卷分數並未如往年般一路 走高,反而降至五年來的新低點,顯示台灣企業未來耕耘CSR時,仍有許多可強化空間。如今年回卷的200家上市企業,平均分數即從上一屆的63.66分, 降至不及格的53.18分,一口氣掉了10.48分。外商企業也只有低空飛過的60.83分,卻已是本屆平均分數唯一及格的調查組別。至於首次加入調查的 上櫃企業,平均分數更低到42.91分,回卷的81家只有6家達到及格門檻。

選出16優秀企業 唯金融從缺
 
經過八位評審歷經好幾個小時的會議後,第五屆《遠見》CSR得獎名單終於出爐。上市公司有十家企業獲獎,各類組首獎包括台積電、合勤科技、裕隆汽車與信義 房屋。深陷金融海嘯與陳前總統時代金改風暴的金融業,今年則從缺。上櫃組則有三家獲獎,首獎是全家便利商店。外商組獲獎也有三家,首獎是台灣拜耳。已經連 續在2006、2007、2008三年獲得金融業首獎的玉山金控,今年則獲頒CSR榮譽榜,成為繼去年台達電與中華汽車後,第三家榮譽榜企業。除了最終的 得獎名單外,評審團也敲定了今年的上市CSR50強、上櫃CSR10強、外商CSR10強名單。

責任與道德 不能再只是空談
 
儘管CSR熱度在這一年顯著加溫,但現階段仍有不少企業將其視為外來的道德規範或貿易壁壘,存有抗拒心態。「很多老闆還是把它看成是『道德版的ISO』, 通過考核後,對CSR還是一知半解,甚至興趣缺缺,」一位CSR研究者無奈地說。不過,最近來台宣導CSR認證的英國認證業Account Ability的CSR標準負責人奈特(Alan Knight)強調,如果華人企業想成為世界領導品牌,就必須及早和國際常規接軌,讓自己有能力影響、甚至制訂新的標準!擔任多家企業CSR顧問的《決戰 CSR》作者黃怡翔也認同,過去在企業競技場上,只有「營運績效」這個勝負指標,「但未來CSR全球賽場上,誰能為社會創造出更多正面價值,才能成為最後 贏家!」積極趕上世界標準,並展現成為領先者的企圖心,將是台灣企業在這場CSR奧運會中,絕對應該要有的態度。


from 遠見雜誌電子報 ( HTML 圖文版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