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曉波:重新想像中國消費力
抓住大中華的六大投資機會
文/郭庭昱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出口國,○九年是經濟大轉折點,未來十年中國需求崛起將是主調,從「中國製造」到「為中國製造」的轉變中,精研中國企業史的吳曉波,首度來台參訪,提出大中華的六大投資機會。
我已經是第三次申請來台灣,第一次被拒絕時很『沮喪』,第二次則感覺『憤怒』,這次終於成功了」,中國當紅財經作家吳曉波興奮來台訪問,他求學時代聽羅大佑的歌,九○年代便裝設小耳朵收看台灣電視,認得好幾位市長、名嘴,對台灣一點也不陌生。
吳曉波的行程和一般大陸客很不同,第一站從高雄開始,去佛光山見星雲法師,接著到墾丁看海,電影《海角七號》的友子阿嬤家、恆春古城等場景,更是指定景點,北部除了故宮、誠品,還去了法鼓山、九份。
在這位記者出身、觀察敏銳的作家眼中,台灣保留完整的佛教文化(中國文革時期曾出現文化斷層)、有美麗的海灘(中國僅海南島有海灘,高級旅館一天收費一萬二千元人民幣、約六萬元台幣),人民擁有溫良恭儉讓的氣質,他認為台灣最可貴之處就在於文化的傳承。
看台灣:文化最可貴、服務業最有機會
「台灣一天開放三千位陸客、一年一百萬人太少了,我的家鄉杭州靈隱寺一年遊客就六百萬人,大家要想想,如果每天來三萬名陸客,將是什麼情況?」吳曉波建 議,大家一定要重新想像中國消費能力,他杭州住家的樓下是85度C、隔壁是永和豆漿,「中國服務業占GDP比重才四四%,台灣的服務業十分具備工匠精神, 經營連鎖店將有很大的潛力」。
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許多專家認為台灣企業僅擅長製造,但市場將從出口轉為內需,吳曉波則提出全然不同的觀點,看好台灣企業在文化、服務業的商機,陸客來台旅遊、度假、會展中心,及台商赴中國發展連鎖店、電子商務、綜藝節目等行業。
今年初的德國統計顯示,中國已經超越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此外,二○○九年中國GDP約四.九兆美元,日本約四.六兆美元,中國也超越日本,成為全 球第二大經濟體,吳曉波觀察,「○九年中國告別出口導向的經濟成長,內需取而代之,穩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將成為下一個十年的主軸」。企業家的身價統計也 指向同樣的結論,○九年中國一千大富豪身價自七億元人民幣起跳,但只有六%企業家來自出口業,高達六○%的富豪來自地產業。
在○八年金融風暴發生後,各國政府強力介入,中國政府以其特殊的計畫經濟掌控力,○九年新增貸款九.五九兆元人民幣,竟有八七%流向國企,資金流向股市、 房市、海外併購等,經濟成長率達八.七%,展望今年,吳曉波認為「保八」已成定局,新增貸款目標雖定為七.五兆元,但在鐵路、公路、基礎建設大量投入之 下,很可能達八到十兆元,超過去年水準不無可能。
也因為資金過剩,通貨膨脹、資產泡沫是中國經濟的隱憂,政府在資本市場推出股指期貨、開放融資融券、放寬新股上市等措施,希望將資金由房市引向股市,形成 「鐘擺效應」,今年上半年會看到房地產價格下滑,若下半年未見回升,則將影響地方政府的財政來源,造成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看中國:內需大機會、兩大難題待解決
另一方面,中國的外貿出口能否復甦存有疑慮,農產品占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成分二二%,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素,一旦價格漲幅較大,通膨問題浮上檯面,將牽動人民銀行升息、人民幣升值等敏感話題。
長期以來,全球看中國經濟,從早期的中國崩潰、中國威脅,直到金融風暴以來的中國救世界論點,吳曉波認為,未來十年,中國仍是表現最好的大型經濟體,但也有兩大前所未見的結構性難題。
全文未完,更多精采文章請見《財訊》
文/郭庭昱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出口國,○九年是經濟大轉折點,未來十年中國需求崛起將是主調,從「中國製造」到「為中國製造」的轉變中,精研中國企業史的吳曉波,首度來台參訪,提出大中華的六大投資機會。
我已經是第三次申請來台灣,第一次被拒絕時很『沮喪』,第二次則感覺『憤怒』,這次終於成功了」,中國當紅財經作家吳曉波興奮來台訪問,他求學時代聽羅大佑的歌,九○年代便裝設小耳朵收看台灣電視,認得好幾位市長、名嘴,對台灣一點也不陌生。
吳曉波的行程和一般大陸客很不同,第一站從高雄開始,去佛光山見星雲法師,接著到墾丁看海,電影《海角七號》的友子阿嬤家、恆春古城等場景,更是指定景點,北部除了故宮、誠品,還去了法鼓山、九份。
在這位記者出身、觀察敏銳的作家眼中,台灣保留完整的佛教文化(中國文革時期曾出現文化斷層)、有美麗的海灘(中國僅海南島有海灘,高級旅館一天收費一萬二千元人民幣、約六萬元台幣),人民擁有溫良恭儉讓的氣質,他認為台灣最可貴之處就在於文化的傳承。
看台灣:文化最可貴、服務業最有機會
「台灣一天開放三千位陸客、一年一百萬人太少了,我的家鄉杭州靈隱寺一年遊客就六百萬人,大家要想想,如果每天來三萬名陸客,將是什麼情況?」吳曉波建 議,大家一定要重新想像中國消費能力,他杭州住家的樓下是85度C、隔壁是永和豆漿,「中國服務業占GDP比重才四四%,台灣的服務業十分具備工匠精神, 經營連鎖店將有很大的潛力」。
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許多專家認為台灣企業僅擅長製造,但市場將從出口轉為內需,吳曉波則提出全然不同的觀點,看好台灣企業在文化、服務業的商機,陸客來台旅遊、度假、會展中心,及台商赴中國發展連鎖店、電子商務、綜藝節目等行業。
今年初的德國統計顯示,中國已經超越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此外,二○○九年中國GDP約四.九兆美元,日本約四.六兆美元,中國也超越日本,成為全 球第二大經濟體,吳曉波觀察,「○九年中國告別出口導向的經濟成長,內需取而代之,穩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將成為下一個十年的主軸」。企業家的身價統計也 指向同樣的結論,○九年中國一千大富豪身價自七億元人民幣起跳,但只有六%企業家來自出口業,高達六○%的富豪來自地產業。
在○八年金融風暴發生後,各國政府強力介入,中國政府以其特殊的計畫經濟掌控力,○九年新增貸款九.五九兆元人民幣,竟有八七%流向國企,資金流向股市、 房市、海外併購等,經濟成長率達八.七%,展望今年,吳曉波認為「保八」已成定局,新增貸款目標雖定為七.五兆元,但在鐵路、公路、基礎建設大量投入之 下,很可能達八到十兆元,超過去年水準不無可能。
也因為資金過剩,通貨膨脹、資產泡沫是中國經濟的隱憂,政府在資本市場推出股指期貨、開放融資融券、放寬新股上市等措施,希望將資金由房市引向股市,形成 「鐘擺效應」,今年上半年會看到房地產價格下滑,若下半年未見回升,則將影響地方政府的財政來源,造成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看中國:內需大機會、兩大難題待解決
另一方面,中國的外貿出口能否復甦存有疑慮,農產品占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成分二二%,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素,一旦價格漲幅較大,通膨問題浮上檯面,將牽動人民銀行升息、人民幣升值等敏感話題。
長期以來,全球看中國經濟,從早期的中國崩潰、中國威脅,直到金融風暴以來的中國救世界論點,吳曉波認為,未來十年,中國仍是表現最好的大型經濟體,但也有兩大前所未見的結構性難題。
全文未完,更多精采文章請見《財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