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郭台銘 苦戰
股價重挫74% 鴻海最寒冷的冬天
文/林宏文、高玉齊、林易萱
前言
鴻海與富士康股價雙雙重挫,跌幅令人膽戰心驚。投資人都在問:「鴻海到底怎麼了?」這個問題亟待郭台銘解答!電子業進入冰河期,鴻海這個身軀龐大的帝國,如何度過最嚴寒的冬天?郭董的苦戰才要開始!
郭台銘的悶,是有原因的。身為電子一哥的鴻海,光十一月至今,就被外資賣超近二十萬張,名列賣超排行榜第一。即使母公司或合併財報,都交出亮麗成績,前三 季每股純益達六.一八元,但是在景氣低迷,以及外資持續調降評等陰影籠罩下,鴻海股價像坐溜滑梯般,總計自去年高點至今,已跌了七四%;若計算五二○馬英 九總統上任以來,鴻海本身市值少了五千億元,集團市值也大幅蒸發一.二三兆元,跌幅高達六七.五%。
但是,股價與業績的不同調,確實讓投資人心中不斷盤問著:鴻海與郭台銘,到底怎麼了?
困境一/擴張過快 寒冬來臨壓力最大
提升市占率,向來是郭台銘的最高指導方針,擴充再擴充,在中國大陸不斷地圈地設廠,一出手就是上億元台幣的投資,這是過去兩年,經常看到的新聞。但是,其眼花撩亂的速度,恐怕連郭台銘自己,都會訝異自己在對岸已經設置超過二十個生產工廠,員工人數突破六十萬人!
困境二/富士康失血過多 獲利貢獻銳減
另外一個郭台銘頭痛的根源,就是富士康。去年,富士康貢獻了鴻海將近兩成的獲利,但好景不常,今年上半年的稅後純益只有一.四二億美元,比起去年同期的三.四二億美元,硬是少了二億美元,也讓鴻海認列富士康的獲利,一下子就少掉新台幣四十六億餘元。
困境三/大客戶下小雨 鴻海下起暴風雨
但是,今年開始,戴爾的獲利大幅滑落,讓外界擔心全球電腦需求,是否亮起紅燈。此外,雖然惠普獲利還好,但近來也傳出,為了節省成本,不得不祭出縮減人力的大旗,將在全球裁員二萬四千人。
大客戶財報不佳,鴻海自然也不好過,若再歸結原因,包括宏碁、華碩這些靠著小筆電熱賣才能維持成長性的公司,在桌上型電腦逐漸被筆記型電腦取代的潮流下,筆記型電腦業務較差的鴻海,自然得面臨更沉重的考驗。
困境四/集團研發實力仍待加強
一位筆記型電腦ODM廠的總經理表示,雖然不意外鴻海拿到筆記型電腦訂單,但是業務要急速成長也不大可能。他表示,鴻海雖然在零組件的研發能力很好,但是對於系統,研發資源與能力還不夠,「這是郭台銘必須補強的。」
困境五/創業精神能否繼續維持?
在管理上的優勢,過去鴻海無人能出其右,但如今比較令人擔心的是,鴻海的創業精神能否繼續維持。事實上,這幾年來,鴻海主管與員工的口袋都已滿滿,能否繼 續維持拚鬥精神,恐怕是郭台銘最需要擔心的事。尤其是郭台銘放手的那段時間,老郭不時上綜藝版面,主管的心情難免出現動搖,再加上內部爭權奪利及山頭主 義,似乎已讓鴻海陷入苦戰。
對策一/固守本業 非核心不做
過去成就鴻海高本益比,以及高營收成長的成功條件,在金融海嘯席捲之下,如今反而是造成鴻海困境的根源。為了穩住江山,鴻海已啟動許多對策,要用實際行動對抗嚴峻景氣。
對策二/不顧廣達、仁寶抽單 進軍NB市場
過去鴻海忌諱的是像廣達、仁寶等大廠,都還採購鴻海很多的零組件,但如今這些筆記型電腦大廠,每一家都在做垂直整合,範圍從塑膠射出成型、模具、機構到連 接器等零組件,而這些全部都是鴻海集團的主力產品,例如廣達集團在機殼的自製率上就已提高到五成,仁寶也積極擴充機構件的投資,相對地就降低向鴻海集團採 購的比重,既然客戶都自己做零件,鴻海跨入筆記型電腦,似乎也有充分的正當性。
對策三/政府護盤抑或鴻海出手買自家股票
雖然鴻海已明確說明,對於跌跌不休的股價,不會買自家股票護盤,但許多法人卻一致認為,四個月內戴爾創辦人兼執行長麥可戴爾(Michael Dell),兩度從口袋裡掏出一億美元,買回近四百五十萬股與四百九十萬股的自家股票,對回鍋執行長的前景深表信心。「這或許才是郭台銘該有的霸氣,告訴 大家,我回來掌兵符,鴻海的股票沒有問題。」對於投資人來說,一旦郭董出手買自家股票,就是一個很具參考價值的指標。
把時間拉回公元二千年,當時全球面臨網通泡沫,鴻海利用美國多家組裝廠放慢投資腳步時,用最彈性靈活的策略,趁機搶占代工大餅,也造就了鴻海目前世界第一的地位,如今,外在環境更為惡劣,鴻海是否能夠維持當年身段,再創奇蹟,就有賴郭台銘的努力了...
《今周刊》
股價重挫74% 鴻海最寒冷的冬天
文/林宏文、高玉齊、林易萱
前言
鴻海與富士康股價雙雙重挫,跌幅令人膽戰心驚。投資人都在問:「鴻海到底怎麼了?」這個問題亟待郭台銘解答!電子業進入冰河期,鴻海這個身軀龐大的帝國,如何度過最嚴寒的冬天?郭董的苦戰才要開始!
郭台銘的悶,是有原因的。身為電子一哥的鴻海,光十一月至今,就被外資賣超近二十萬張,名列賣超排行榜第一。即使母公司或合併財報,都交出亮麗成績,前三 季每股純益達六.一八元,但是在景氣低迷,以及外資持續調降評等陰影籠罩下,鴻海股價像坐溜滑梯般,總計自去年高點至今,已跌了七四%;若計算五二○馬英 九總統上任以來,鴻海本身市值少了五千億元,集團市值也大幅蒸發一.二三兆元,跌幅高達六七.五%。
但是,股價與業績的不同調,確實讓投資人心中不斷盤問著:鴻海與郭台銘,到底怎麼了?
困境一/擴張過快 寒冬來臨壓力最大
提升市占率,向來是郭台銘的最高指導方針,擴充再擴充,在中國大陸不斷地圈地設廠,一出手就是上億元台幣的投資,這是過去兩年,經常看到的新聞。但是,其眼花撩亂的速度,恐怕連郭台銘自己,都會訝異自己在對岸已經設置超過二十個生產工廠,員工人數突破六十萬人!
困境二/富士康失血過多 獲利貢獻銳減
另外一個郭台銘頭痛的根源,就是富士康。去年,富士康貢獻了鴻海將近兩成的獲利,但好景不常,今年上半年的稅後純益只有一.四二億美元,比起去年同期的三.四二億美元,硬是少了二億美元,也讓鴻海認列富士康的獲利,一下子就少掉新台幣四十六億餘元。
困境三/大客戶下小雨 鴻海下起暴風雨
但是,今年開始,戴爾的獲利大幅滑落,讓外界擔心全球電腦需求,是否亮起紅燈。此外,雖然惠普獲利還好,但近來也傳出,為了節省成本,不得不祭出縮減人力的大旗,將在全球裁員二萬四千人。
大客戶財報不佳,鴻海自然也不好過,若再歸結原因,包括宏碁、華碩這些靠著小筆電熱賣才能維持成長性的公司,在桌上型電腦逐漸被筆記型電腦取代的潮流下,筆記型電腦業務較差的鴻海,自然得面臨更沉重的考驗。
困境四/集團研發實力仍待加強
一位筆記型電腦ODM廠的總經理表示,雖然不意外鴻海拿到筆記型電腦訂單,但是業務要急速成長也不大可能。他表示,鴻海雖然在零組件的研發能力很好,但是對於系統,研發資源與能力還不夠,「這是郭台銘必須補強的。」
困境五/創業精神能否繼續維持?
在管理上的優勢,過去鴻海無人能出其右,但如今比較令人擔心的是,鴻海的創業精神能否繼續維持。事實上,這幾年來,鴻海主管與員工的口袋都已滿滿,能否繼 續維持拚鬥精神,恐怕是郭台銘最需要擔心的事。尤其是郭台銘放手的那段時間,老郭不時上綜藝版面,主管的心情難免出現動搖,再加上內部爭權奪利及山頭主 義,似乎已讓鴻海陷入苦戰。
對策一/固守本業 非核心不做
過去成就鴻海高本益比,以及高營收成長的成功條件,在金融海嘯席捲之下,如今反而是造成鴻海困境的根源。為了穩住江山,鴻海已啟動許多對策,要用實際行動對抗嚴峻景氣。
對策二/不顧廣達、仁寶抽單 進軍NB市場
過去鴻海忌諱的是像廣達、仁寶等大廠,都還採購鴻海很多的零組件,但如今這些筆記型電腦大廠,每一家都在做垂直整合,範圍從塑膠射出成型、模具、機構到連 接器等零組件,而這些全部都是鴻海集團的主力產品,例如廣達集團在機殼的自製率上就已提高到五成,仁寶也積極擴充機構件的投資,相對地就降低向鴻海集團採 購的比重,既然客戶都自己做零件,鴻海跨入筆記型電腦,似乎也有充分的正當性。
對策三/政府護盤抑或鴻海出手買自家股票
雖然鴻海已明確說明,對於跌跌不休的股價,不會買自家股票護盤,但許多法人卻一致認為,四個月內戴爾創辦人兼執行長麥可戴爾(Michael Dell),兩度從口袋裡掏出一億美元,買回近四百五十萬股與四百九十萬股的自家股票,對回鍋執行長的前景深表信心。「這或許才是郭台銘該有的霸氣,告訴 大家,我回來掌兵符,鴻海的股票沒有問題。」對於投資人來說,一旦郭董出手買自家股票,就是一個很具參考價值的指標。
把時間拉回公元二千年,當時全球面臨網通泡沫,鴻海利用美國多家組裝廠放慢投資腳步時,用最彈性靈活的策略,趁機搶占代工大餅,也造就了鴻海目前世界第一的地位,如今,外在環境更為惡劣,鴻海是否能夠維持當年身段,再創奇蹟,就有賴郭台銘的努力了...
《今周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