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答案‧找出自己的問題

想提高銷售成績的話,該如何努力?

就算你在公司裡抱頭縮頸,殫精竭慮地思考,也無法回答。有人可以告訴我答案嗎?答案是沒有。這麼重要的事,沒有理由告訴別人。

除了自己尋找答案外,別無他法。為了尋求答案,要前往營業場所,在營業場所一定能找出答案。

為了早日尋得答案,要懷抱遠大的目標。

舉例來說,和前年相比,今年的營業額提高了一個百分點,也許你會認為一個百分點很容易,便鬆懈下來不肯努力,導致很容易達成的目標變得難如登天。

假設現在將目標設定為提高百分之五十的業績,一般會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將挑戰設定得非常高,人反而會集中精神,認真考慮對策,在努力的過程中找到解答。

所以,要不時設定看似不可能達成的遠大目標,朝目標勇往邁進,持續工作。

如此一來,就算泡沫經濟崩潰、石油危機出現,公司也不會受到影響,繼續提升營業額。

比如現在公司的營業額是一百萬圓,以一百零二萬圓為下次目標,即使百分之百達到目標,也只有一百零二萬圓的收入。不過若將下次的目標定為兩百萬圓,即使僅達目標的百分之六十,也有一百二十萬圓的營業額。

比率與數字,你覺得哪一個比較重要?對公司而言,重要的不是比率,而是數字。然而,一般咸認沒達到目標數字的話,就表示有問題,沒達到目標比率卻視而不見。這就是大眾的思考方式。

如果缺少遠大的目標,就無法尋得屬於自己的解答,也不會有人想拔擢你當課長。務必堅決地描繪遠景,持續朝目標努力加油。

不過,就算得到了相同的答案,隨著個人差異,答案的意義與價值也會變化。因此,人無法強迫另一個人努力。

☆☆小提醒

*即使等待,也不會有人願意告訴你答案。
*如果不設定遠大的目標,就找不到答案。


實行‧先付諸行動,晚點思考還來得及

所謂的實行,就是付諸行動,先做才是先決條件。需要思考的事,之後再想就可以,別因思考而躊躇不前。

一般人在採取行動前,都會先思忖,卻讓自己不安,失去決定的信心,最後一事無成。重要的是先試著做做看。

敝公司曾經獲得兩次「優秀員工獎」的員工,都不屬於兩腳書櫥的類型。就算鹵莽行事,他們也會先採取行動,用身體學習才是正確的做事之道。

一般人均認為會思考的人比較優秀,這是錯誤的概念。不論思慮有多縝密、提案有多出色,若未實行也是徒然。

為了實踐,要從小事開始確實完成。確實地完成一件事,會帶來舉足輕重的效果。

這一點都不難,為什麼會有人做不到?通常是因為缺少計畫。

如果不先擬定簡單的計畫,容易忽略重點。雖說是計畫,不過只要在記事本或便利貼上寫一、兩行字,列出清單即可,也可將資料輸入PDA。

遇到非實行不可的計畫時,即使麻煩也要從頭開始確實準備。假如少了這個步驟,忽略重要的事情,說不定得不斷重來,由此可知準備也很重要。

總而言之,先採取行動,就算感到不安,但在嘗試前,誰也不知道能否成功。

任何事都要實際體驗才會真正瞭解。即使只是為了看結果如何,也可以放膽嘗試。

因為我是個急驚風,只要覺得好,不經思考就會去做,要是進行得不順利,當下就會停止。

☆☆小提醒

*從小事開始確實完成,這才是重點。
*為了確實實行,要先擬定簡單的計畫。
*會覺得「好像很難」或「不可能」,是因為沒有實際體驗。
*任何事都要實際體驗才會真正瞭解。


你追求to be(人生)或 to do(工作)?

*【看過人生百態,生命才會豁達。]
* [生活簡單的真正目的,是要讓自己適度安靜、把多一點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心,才能真正面對自己、解決內在的問題。]
你追求to be(人生)或 to do(工作)?
~楊文菁

希臘神話中的薛西弗斯被懲罰推巨石上山,21世紀的台灣,一群人像薛西弗斯被工作這顆巨石壓得喘不過氣,對這群台灣人來說,工作是宿命,更是生命意義的全 部……2001年8月,自己經營一家廣告公司的吳美慧三十九歲,她寫好遺書、將一副備用鑰匙交給好朋友,然後花了十餘萬元買了台北到美國頭等艙來回機票, 準備完成她人生最後一個心願後就要結束自己生命。

在這之前,她才剛從整整一個星期的昏睡中強迫自己清醒過來,在這段期間,她拉上所有的窗簾,瑟縮在床上,連起身踏出房門一小步這樣簡單的動作都做不到,七 天後,吳美慧醒來時,張開眼睛看到的第一個畫面是床下散落一地的空酒瓶。被診斷出是躁鬱症患者之前,吳美慧在外人眼中,是一個凡事不必假手他人的獨行俠。

出生在一個傳統家庭,卻和家人極度疏離,她的弟弟從前甚至認為自己根本就沒有哥哥姊姊;她曾經為了找一份歸屬感而結婚,但是心中的牆卻不自覺越築越高;她從不覺得需要別人,即便是好友也不覺得他們被吳美慧需要。

回顧生病之前的自己,吳美慧自嘲自己是一個生活白癡和工作機器,唯一讓她知道人生目標清楚在哪裡的只有工作。從前,當記者的吳美慧在同事眼中是一個耐壓性和EQ都很高的人,常常待在辦公室改稿改到三更半夜,不會有任何一句抱怨,因為她腦中所想的全是如何解決工作上的問題。

對於工作,她有種不進則退的不安,她一直很害怕停滯帶來的不安全感,所以不斷找階梯爬,一旦發現工作上已經沒有樓梯可爬,就換工作、增加新的工作內容。

「做事是我最清楚的生存價值,過程中它能使我充滿精力,可以毫無極限地挑戰自己的能力和腦力,因此不能沒有它,否則我便失去了生存的動力和價值。」

■現象一:徹底成為工作奴隸!五官失去線條,日子沒有色彩

當生活只在辦公室和公寓的電視機面前往返,吳美慧在人前光鮮亮麗、充滿自信,但是真實生活的她卻形容自己就像一個不斷漏沙的沙漏,充滿無力感,一直到她第 二次躁鬱症發作,她才清楚知道拿掉工作的外衣後,原來自己這麼無能為力,原來她這麼軟弱,原來她需要家人的幫忙和支持,而求救原來也這麼重要……十二月三 日,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的一項報告發現,全台灣有一二‧九%的人覺得生命沒有意義,換句話說,每八個台灣人就有一個人覺得自己如同漂泊的靈魂,找不到 生命的著力點!

若以內政部公告全台灣二十歲以上人口約一千六百二十萬人推估, 台灣有超過兩百萬個成年人、比一個高雄市的人口還多,他們的生活是失控的,他們的能力沒有辦法發揮,他們的精神健康狀況處在一個隨時可能會引爆的邊緣。

交叉分析的資料進一步反映出,工作和收入是這個社會中的許多人用來標出人生象限的X軸和Y軸:對台灣人而言,工作和收入幾乎已經和生命意義畫上等號,收入 越高回答生命越有意義的比例也越高,失業的人覺得自己的生命最沒有意義。此外,退休者和家管,對生命意義的評價分數也比有工作的人低。 

歸屬感的數字同樣令人錯愕。同一分調查顯示,台灣有二四‧九%的人沒有歸屬感,這表示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覺得自己並不屬於任何團體的一分子,包括同事、同 學、鄰居或親友等。進一步檢視交叉分析,這個結果和性別、年齡都沒有關係,卻又和工作和收入息息相關:有工作的人是最有歸屬感的一群,而且,整體而言,高 收入群的歸屬感也大於收入較低者。

■現象二:離開工作卻不快樂!生活失去重心,人我開始疏離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覺得自己像一座座的孤島、覺得生命沒有意義、也找不到歸屬感?

希臘神話當中有一個暴君薛西弗斯(Sisyphus),死後下地獄。天神處罰他要將巨石推上高山。可是,每次他還來不及將大石推上山頂,就已經筋疲力盡。等他一鬆手,石頭又從山上滾了下來。

雖然如此,薛西弗斯還是希望用他的蠻力把石頭推上山。
因此,他只能日復一日,將石頭推上山,然後再讓石頭滾下來。

二十一世紀初的台灣,有一群人像薛西弗斯一樣日復一日推著石頭上山,他們推的是工作的大石頭,他們聞不到崖邊的花香、也聽不見流水淙淙,只管用盡所有力 氣、專心一致地推著石頭,因為對薛西弗斯而言,工作是宿命、更是存在的價值,沒有了這塊巨石,生命就會像失根的浮萍和沒有靈魂的軀殼。

資深媒體人馮賢賢曾有三次自發性失業的經驗,每次都長達半年。她說剛失業的時候覺得人比較像人,累了可以睡,白天可以出去看電影,有比較多時間做公益事業、照顧小孩,這樣的自由,令人快慰。

但是失業久了,不自覺心生恐慌,因為逐漸感到跟其他人失去聯繫,這個世界好像不缺你一個人,剛開始感覺的自由越來越像斷線的風箏,隨處飄蕩。更糟糕的是, 馮賢賢開始覺得生活沒有重心,缺乏自我實現,於是就開始陷入虛無,逼自己去想有班可上時不必去想的問題,「不上班的自由,隱含著人對自己存在意義最嚴酷的 懷疑。」

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的「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人是世界上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工作時數是德國的一‧四倍。為什麼人把工作和生命意義畫上等號?

三軍總醫院護理哲學博士曾雯琦表示,中國傳統社會中個人成就是和家庭緊密結合的,但是全球化的趨勢影響社會結構變遷,現在代表個體的「個我」和家庭網絡所支持的「類我」變得相互矛盾,個人成就凌駕在家庭價值和人際關係之上,而工作表現就成為個人成就最好的指標。

甚至,當年老退休之後,因為缺少了工作,台灣老人也成為明顯不快樂的一群人。

■現象三:工作取代生活!家庭關係始失衡,人生夢想漸遺忘

社會學博士、也是臨床心理治療師的菲力普森(Ilene Philipson)在《我們嫁給了工作》(Married to the Job)一書中說道,現今社會中,人們的情緒和感受已經逐漸淪為工作的殖民地。

離婚、親密關係鬆弛、社會價值觀分裂、以及大眾對鄰里活動和公民參與降低, 在在都讓人們轉而從工作中尋求人生意義和群體認同。

「工作、背叛與承諾」(The Working Life)的作者喬安娜‧席拉(Joanne Ciulla)則說,「以前的人用矚目的優閒來展現地位,現在,則藉著炫耀工作來展現地位。」在台灣,工作不但成了自我認同的重要來源,更是個人自尊和快樂的主因。

過度投入工作後,工作就會取代我們原本應該從家庭、朋友、宗教或社團得到的充實感和平衡。

我們把夢想放在一邊,把心中對於親密關係的需求和被關心的渴望壓下,我們把享樂、與朋友交遊、思考人生的事情都無限延後。104人力銀行創辦人楊基寬在創辦人力銀行前,曾經失業長達兩年。

然而,他在新事業蒸蒸日上後,卻不只一次對別人說過「兩隻老鼠」的故事。楊基寬有一天回家,走到門口正要開門,聽到妻子和女兒笑得很開心,一開門,才發現 母女倆正在逗弄兩隻白老鼠,還對著老鼠說話。楊基寬覺得很感嘆,因為自己幾年來在工作上成功,卻從來沒有帶家人出遠門度假,也沒有花足夠的時間陪女兒,家 人的關係完全失衡了。

他突然覺得自己「人不如鼠」,因為兩隻白老鼠可以給家人的歡笑和對話,竟然都是他做不到的。

然而,把工作當成生命意義是危險的,因為工作並不可靠。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精神科主任胡海國說,把工作當成生活重心這樣的結構是很危險、很脆 弱的,因為這些都是外在的、是自己不能掌握的,哪時候會被裁員、哪時候會失業都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自我成就不能來自外在。」

曾雯琦長時間追蹤訪談自殺未遂者,發現對生活缺乏掌控力是造成生命絕望的主因。

對生命絕望的人覺得自己的生活被控制住,他們在工作上,覺得自己只是一個螺絲釘、缺乏掌控權;在人際關係上渴望交到知心的朋友的心願也落空;而在家庭上,他們渴望能過自己的生活,卻擺脫不掉家庭的束縛。




--------------------------------------------------------------------------------





位置:122.125.135.219 時間:2008/11/11-16:37:01

sodo 第 1 篇回應


■現象四:收入高,心靈卻不富足!社會價值需重建,人生方向
仍寬廣

同樣地,把生命意義建立在物質追求上也同樣危險。

精神健康基金會的報告顯示,台灣人不僅被工作制約,賺多少錢
更能決定某些人的生活價值。胡海國說,收入越高就越覺得人生
有意義、越有成就感,很顯然,社會的價值觀就是錢等於價值。
追求更豐裕的物質生活沒有道德的問題,但是胡海國提醒,不要
錯把工具(金錢)當作目的。

網路上曾經流傳一則故事:
有一個商人旅行中無意航行到一個小島,遇到了一個漁夫在捕
魚。

商人發現小島附近水域的魚很多,但是漁夫每天就只捕三條魚溫
飽,商人拿出他做生意的頭腦好心建議漁夫:
「你應該買現代化的工具捕更多魚,然後外銷到各地,然後賺很
多錢,」漁夫問:
「然後呢?」商人:
「然後再買更現代化的工具、釣更多魚、賣給更多人、賺更多
錢!」漁夫問:
「然後呢?」商人:
「然後就有錢到小島上度假!」漁夫說:
「可是我現在就在小島上生活啊!」

專注於心靈成長研究多年的胡因夢認為,台灣是一個過度物化的
社會。以前胡因夢有上百件外套,最近她在整理衣櫃時發現有四
十件外套,自從五年前乾洗後就擺在衣櫃裡、碰都沒有碰,自己
常穿的其實只有三件而已。

胡因夢回憶,二十多年前當她還從事演藝工作時,她發現演戲其
實不是自己喜歡的,所以常用「血拼治療」企圖填滿自己的空虛
和寂寞,每次消費花上萬元是常有的事。

「外在消費沒有辦法找回自我評價,物化的其實是最空虛的狀
態,因為追求物質就要不斷耗損生命的能源。」

靈修之後,胡因夢走的是另一個極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追求
精神生活。她笑稱自己之前是「精神貴族」,但是開始翻譯書之
後,發現譯書一個字才七毛錢。耗腦翻譯完一本書賺不到十萬
元,所以她重新領悟到儉樸的生活還是必須跟經濟取得一個平衡
點,「生活簡單的真正目的,是要讓自己適度安靜、把多一點的
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心,才能真正面對自己、解決內在的問
題。」

■現象五:西方人比亞洲人快樂!國外社會的價值體系較東方多


當台灣和其它亞洲社會仍處在從傳統價值轉型到多元價值的過渡
階段時,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認為,西方社會讓個
人比較能自在地面對自己的人生規畫。

洪蘭提到,他的妹婿是一個美國人,十八歲高中畢業後A他的夢想
是環遊世界,為了存旅遊的錢,他先到阿拉斯加當伐木工人、後
來又當去當水手。

洪蘭解釋,對他的妹婿而言,一個人的人生不需要按照社會時鐘
走,工作賺錢是為了能讓自己做真正想做的事,而工作以外的旅
行讓他知道天下不是只有眼前看得見的東西,洪蘭說:
「看過人生百態,生命才會豁達。」

相對於台灣社會許多人認為存款簿上有幾個零和生命意義成正
比,今年七月,英國一個家庭研究小組,花了七年的時間研究一
萬名英國人的「薪酬快樂指數」,結果發現英國薪酬的中位數是
年薪兩萬英鎊(約合新台幣一百一十八萬元),然而最快樂的族群
卻是年薪在一萬三千英鎊(約合新台幣七十六萬元)左右的上班
族,這些低收入的上班族認為他們的工作能夠準時上下班,所以
他們寧可用低薪換取較輕的責任和壓力,過比較愜意的生活。

■現象六:人生比工作重要!反省並發掘個人在工作中的主體性

歐洲價值研究(Europe Values Survey)持續二十年追蹤西歐人
的價值觀,發現西歐人最重視的是家庭生活,而工作則是排名第
二,其中以愛爾蘭和義大利人尤甚,有九一%的愛爾蘭人和九
○%的義大利人將家庭擺在生活的第一位。

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彭懷真分析,歐洲文化傳統認為to be(人
生) 比 to do(工作)重要,而美國和台灣社會則剛好相反。to
do 代表名、利和成就感,to be追求的則是如何讓自己更好、活
的更精彩。

因為服藥,生病後的吳美慧已經沒有體力和精力再當往日職場上
的神力女超人,但是生病卻讓她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重心,也讓
她重新拾獲遺失將近二十年的親情。曾經覺得自己是漂泊靈魂的
她現在領養一隻小狗ㄚ頭,讓她生平第一次嘗到被需要的歸屬
感。

彭懷真說,台灣社會仍有不少人是為了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
個體安全需求,而努力工作賺錢。

然而,一旦脫離溫飽階段往追求個人價值提升時,就要反省自己
是不是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主體性,「我才是自己的主體性,
要擺脫由老闆、工作主導的他律結構,轉成為自己負責的自律精
神。」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5000美元的代價

女孩走進紐約銀行:
「我要到歐洲出差一個月,我想和銀行借五千塊美元。」

銀行經理拿起契約:「妳必須要有擔保品做抵押。」

女孩交了停放銀行前的勞斯萊斯汽車鑰匙,銀行接受那輛車作為擔保品,並且開車到停車場保管。

一個月後,女孩到了紐約銀行,還了五千塊美金,並且付了十五塊美金的利息。

銀行經理很困惑的問:
「很開心和妳合作,而且這項交易非常的良好,但我有些問題,當妳出差時,我對妳做過調查,發現妳是某家知名企業的總經理,因此,我非常疑惑為什麼妳要貸款五千塊美金?」

女孩簡單而伶俐的回答:
「紐約哪裡能停車一個月,而且還要能保障我的車子不受損害,只要十五塊美金呢?」

一個懂思考的人,永遠比一個有錢卻沒頭腦的人,更有創意的空間。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50種珍惜生命的態度

1、為愛而生:只有愛,能使世界轉得更圓;只有愛,能創造奇蹟。能夠看見別人的好,就會提升自己的好;能夠說出別人的好,就會強化對方與自己要更好。愛是一切的原動力。

2、做自己的心靈捕手:把實現自己生命第一優先考慮,善待內在的小孩,給他勇氣、信心和生命,想念自己,做你自己,寬恕自己,對自己負責,善用感覺,熱情行動,活出真正的自己。

3、簡單生活:你真正需要的不是那麼多,多出來的任何一樣東西對別人都有用,將它送出去,或是捐出去義賣,讓真正需要的人善用,簡單生活慣之後,生命自然不再累贅。

4、擁抱別人,讓人擁抱:擁抱是一件完美的禮物,老少咸宜,而且拿它給別人交換,沒有人會放棄的。練習用擁抱代替說話,表達內心最深刻的感受,即時的擁抱能傳送安慰與支持,傳遞生命活力。擁抱療效:續命,每天四抱;保養,每天八抱;除病,每天十二抱

5、家庭優先:和樂家庭最高指導原則:日常體貼,遇事幽默。家庭關係是你這輩子最有意義的投資。試著每天用十五分鐘,和配偶、孩子,甚至寵物,共同分享回憶、經驗、想法、夢想和創意。

6、別為小事抓狂:你為什麼生氣?塞車、買票插隊、同事爭執、服務生態度惡劣……生氣之前,思考哪些才是真正值得生氣的情況,例如:虐待兒童、人民遭受飢 餓之苦、戰爭……相較之下,就可以知道這些事是多不值得生氣。將怒氣轉向值得生氣的事上,並且想想自己可以為這些情況做什麼。

7、找尋老友:愛情常來來去去,朋友總是越陳越香。曾經同甘共苦的朋友是上帝給的禮讚,花點時間列出老朋友清單,撥個電話聊聊或訪友,尋回那曾有的感動與契合。

8、創意生活家:別讓一成不變的生活,腐蝕生命的熱力,試著吃半飽、花一半,使用比平時少一半的源。試試看即使有樣東西不夠用了,是否能夠找到替代品,既可以發揮創意,也能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9、練習冒險:無數的第一次造就了你,生命就像一輛十段變速的單車,大部分的人只用到低速檔。你應該嘗試新事物,先從小冒險做起,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同時不忘讚美自己的勇氣。

10、說謝謝你:一日平安,一日感謝。培養強烈的感恩心,每天至少謝謝一個人,告訴他們你喜歡、仰慕或欣賞他的地方。

11、別對你的人生說沒空:日常生活需要良性循環,人生只有一次,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每個月定出一天可以徹底休息,放自己一天假。

12、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一定只在學生時代,學習是更好生活的開始。無論是選一門不算學分的課,還是向同事學習某些嗜好或興趣,甚至邊開車邊學習隨身攜帶書籍,試著從不同方向找出興趣,生命會更開闊。

13、奉獻給予:奉獻能讓你花小錢擁有極大快樂,助人度難關的方式很多,給予食物、衣物、工作、金錢、時間,你可以由簡單的方式開始,比如捐出收入的5%,仔細考慮哪些是真正需要你幫助的人,把有限的錢放在最需要幫助的人身上,最能產生無限的功效。

14、與敵人和好:抱持寬容態度,以傾聽來代替爭吵,讓自己變得更溫柔與仁慈。不要把問題過度放大,試著問自己:一年後,我還會在意這件事嗎?

15、活出健康的人生:分析自己的飲食習慣,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讓營養更均衡。每週至少三次運動,持之以恆,至少上一次恢復精力的課程(如瑜珈或太極)身心健康,精力充沛。

16、讓快樂貼身相隨:快樂的人會微笑或哼唱,甚至吹口哨有快樂的想法,你就會飛起來。專注地想快樂的事,讓自己產生向上飛躍的力量。日積月累,快樂會變成一種習慣。

17、年輕不老心:忘記身份證上的年齡,找出自己覺得重要的,以及會讓自己心跳加速的事物,讓這些點點滴滴充滿生活,就能讓自己的心態變年輕。

18、磨亮想像力:要更有創意,就要像孩子般地思考,比如重看一本最喜歡的童書,學習小孩子的思考式;或者讀一首詩,在心裡想像它的意境;一邊聽廣播的古典音樂、爵士樂或世界音樂,一邊想像音樂所傳達的景致……都可以提升想像力。

19、笑紋比皺紋重要:兒童平均一天笑500次,成人只笑15次,任何小事都可以讓小孩樂不可支,鼓勵自己在笑聲中享受人生。

20、救救地球:減少物品使用量,減少用水,減少用紙,減少開車,減少包裝,少用清潔劑,避免用過即丟,減少用量,重複使用,環保回收,自然就在你心中。

21、救一個生命:找尋失蹤兒、受虐兒,施捨金錢或付出時間、體力、可以改變別人的生命,個人視野也會因瞭解另一層面的生活而提升,更可以為這些孩子帶來希望與遠景。

22、試試雙手的力量:人生的意義在於創造,藝術可以提升人的生命境界,每做一件事,記得多加些巧思,在每件所做的事情上,發揮報告才能,加入你自己親自動手做,享受四肢勞動的樂趣,即使是簡單的維修工作都是原創的藝術品。

23、記得多玩玩:利用余遐時間享受遊玩的樂趣,重新學習遊樂技巧,徹底享受自由的快樂。

24、三人行必有我師:和各方面的人保持聯繫,增加從他人身上獲得情報的機會。同時擁有會批評的朋友,因為對方擁有你缺乏的部分,學習接受建設性的批評,忽略瑣碎的批評。

25、適當的自私:你有權主導自己的生活,你有全權對別人的要求說不,你有權對批評你或貶低你的人表示意見,你有權和別人分享你的感情,收加生活控制權。



--------------------------------------------------------------------------------





位置:122.125.137.140 時間:2008/11/10-18:12:38

sodo 第 1 篇回應

26、分享:不論是分享閱讀心得或是生活偶得,讓東家長西家短
的無聊變成豐富彼此生命的啟發。經由感受每個人不同的經驗,
賦予生命全新的刺激與成長,世界將轉得更好。

27、重回孩提時代:拋開一些已養成的大人行為或習慣,不要剝
奪與天俱來的純真特質,與小孩相處(擔任孩子的課外營老師、
自願當兒童球隊教練);重讀一些小時候聽過的故事,可以回憶
小時候的情景,看看舊時留下的物品,如成績單、勞作或禮物;
到念過的小學走一遍,發現自己曾發生過的事或當時的夢想。

28、向自然學習:自然中蘊含生活哲學,是生命的指示燈,能幫
助你發現自己的定位與熱情所在。從四季的替換,我們學會從悲
傷中復元,因為生命是週而復始,生生不息的。而自然的多樣化
風貌,都我們學會拒絕大眾壓力,教我們學會表達真實的自我。

29、心靈慢跑:心靈激勵可以預防精神疾病,讓心靈保持思考,
也會減慢老化的速度。編一本夢想書,做做白日夢都是可行的。

30、活出熱情:支離破碎的靈魂得到的往往是乏味的成功,對生
活的興趣應高於購物,用最小的時間工作,將大部份的時間給自
己感興趣的事情做自己愛做的事,做你想做的,說你想說的,學
習享受生活,享受你做的任何事情。

31、可以不完美:每個人天生不同,接受自己,也同樣接受別
人,用慈悲心訓練自己愛缺憾中美麗的事物。

32、勇闖生命難關:有人為工作而生活,有人因夢想而生活,有
人因為要找出究竟為什麼要活著而繼續生活,生是上天賦予的權
利,活則要靠自我的智慧與勇氣。

33、打開地圖去旅行:到任何你有興趣或好奇的城市旅行。旅
行,潛藏著一份改變自己和生活的渴求,在旅行中可以得到不可
思議的收穫,變得不容易害怕,遇到問題時較能從容應付,知道
自己離農在外時最想念、牽掛的是什麼,最可有可無的是什麼。

34、簡單乾淨就是品味:不論是掃地抹桌子,晾衣服曬被單,都
能特別仔細,特別用心,讓延長使用年限的心,取代用過即丟的
習慣;用全新的戀舊心情,與日常生活建立恆久感情。用材質
好、式樣大方的傢具取代三五年就必須汰換的三夾板;用設計簡
單、質地宜人,可以一穿再穿取代追求流行的穿衣風格。

35、在家做義工:慈善事業可以先從家裡做起,可以先把服務心
用在家裡,把家裡整理好,花些時間和家人相處,為別人做些事
可以讓生活更添樂趣與價值,也會讓你的人生更有成就。

36、再試一下:人生最大的壓力來源是怕壓力,當你相信自己
能、而能面對事情時,這已是一個好的開端,一切的多慮都將消
失,你終會發現:事情並不棘手難辦,別人能、當然,你也能。

37、命運操之在我:一塊錢、一句好話、一件善事、一點知識、
一些方便、一個笑容,都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38、生命的財富:時間就是財富,但是時間的意義在於(運
用),而非(節省)。好好運用上天給予每個人的同等財富。

39、為生命加油:你此生最大恐懼是什麼?最擔心最害怕的是什
麼?是害怕應該表達的心意來不及表達?這是害怕心願不能實
現?把今天當作最後一天來活,知道此生擔優會常在,恐懼就已
不中懼。

40、多為別人想一想:愛有多深,包容與體諒就有多深,敢愛的
人才敢去包容和體諒他所愛的人。做個善於體諒的人,多給對方
時間與空間,做個有智慧與愛心的人。

41、隨時等著被利用:讓服務變成生命中的一部分,用生命服
務、肯定自己。

42、化不幸為助力:自己是態度的主宰,而態度決定未來,從跌
倒中站起來,化悲痛為力量,每種不幸都蘊含同等或更大利益的
種子。

43、優點轟炸:每個人都有優點,但習慣看別人缺點,試著做好
話連篇、用心說好話的人,勇於表白,要去掉別人身上的刺,最
好的方法是拍拍他的背。

44、和自己賽跑:學習和自己比,忘記曾經擁有的分數,現在要
關注的是,如何讓今天過得比昨天好,用心去發現,能看到生命
更寬廣的藍天。

45、換個角度,心中一片天:別人也許是對的,不要讓自己受執
著的困惑,便能瞭解萬物,欣賞及認同世間一切。

46、樂觀:處於痛苦時,最有效的事物就是樂觀。凡事往好處
想,樂觀的人可以發明飛機,悲觀的人就只能發明降落傘。

47、真心聆聽:通往內心深處的是耳朵,專心聆聽並適當回應,
對別人是一種很大的鼓舞。

48、好奇心不打烊:世界上只有愚人,沒有愚問。對所有的事物
保持一顆敏感的心,好奇是所有人類文明進步的開始。

49、情緒急轉彎:事情沒有變,變的是你的觀念。改變想法,就
能改變情緒,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

50、我真的很不錯:每個人都是一座寶藏,凡人也有超人力量,
成功在於喚醒心中的巨人,開發自己的寶藏。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戀愛四階段

有位心理學家曾寫道,一個成熟稱得上真愛的戀情必須經過四個階段,那就是

第一個階段:共存Codependent。
這是熱戀時期,情人不論何時何地總希望 能膩在一起。

第二個階段:反依賴Counter dependent。
等到情感穩定後,至少會有一方想要有多一點自己的時間作自己想做的事,這時另外一方就會感到被冷落。

第三個階段:獨立Independent。
這是第二個階段的延續,要求更多獨立自主的時間。

第四個階段:共生Interdependent。
這時新的相處之道已經成形,你(妳)的他(她)已經成為你(妳)最親的人。
你們在一起相互扶持、一起開創屬於你們自己的人生。
你們在一起不會互相牽絆,而會互相成長。

階段之間轉換所需的時間不一定,因人而易。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通不過第二或第三階段,而選擇分手一途,這是非常可惜的。

很多事只要好好溝通都會沒事的,不要耍個性,不要想太多,要互相信任,這樣第二、三階段的時間就會縮短。和所愛的人相遇相戀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要輕言放棄。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五句真心話

第一句話:優秀是一種習慣

這句話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的。如果說優秀是一種習慣,那麼懶惰也是一種習慣。

人出生的時候,除了脾氣會因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後天形成的,是家庭影響和教育的結果。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積月累養成的習慣。 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習慣,有的人形成了很壞的習慣。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就要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使我們的優秀行為習以為常,變成我們的第二天性。讓我們習慣 性地去創造性思考,習慣性地去認真做事情,習慣性地對別人友好,習慣性地欣賞大自然。

第二句話:生命是一種過程

事情的結果儘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過程更加重要,因為結果好了我們會更加快樂,但過程使我們的生命充實。人的生命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死亡,我們不能因此說我們的生命沒有意義。世界上很少有永恆。

戀愛中的人們每天都在信誓旦旦地說我會愛你一輩子,這實際上是不真實的。最真實的說法是:「我今天,此時此刻正在真心地愛著你。」明天也許你會失戀,失戀後我們會體驗到失戀的痛苦。這種體驗也是豐富你生命的一個過程。

第三句話: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並不一定是直線

在人與人的關係以及做事情的過程中,我們很難直截了當就把事情做好。我們有時需要等待,有時需要合作,有時需要技巧。我們做事情會碰到很多困難和障礙,有時候我們並不一定要硬挺、硬衝,我們可以選擇有困難繞過去,有障礙繞過去,也許這樣做事情更加順利。

大家想一想,我們和別人說話還得想想哪句話更好聽呢?尤其現在這個比較複雜的社會中,大家要學會想辦法諒解別人,要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很成熟,很不錯,你才能把事情做成。

第四句話: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速

我有位朋友在學滑雪的時候,最大的體會就是停不下來。他剛開始學滑雪時沒有請教練,看著別人滑雪,覺得很容易,不就是從山頂滑到山下嗎?於是他穿上滑雪 板,溜一下就滑下去了,結果他從山頂滑到山下,實際上是滾到山下,摔了很多個跟斗。他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停止、怎麼保持平衡。

經過反覆練習,終於學會了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這個時候他就發現自己會滑雪了,就敢從山頂高速地往山坡下衝。因為他知道只要想停,一轉身就能停 下來。只要你能停下來,你就不會撞上樹、撞上石頭、撞上人,你就不會被撞死。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進。

第五句話:放棄是一種智慧,缺陷是一種恩惠

當你擁有六個蘋果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它們都吃掉,因為你把六個蘋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個蘋果,只吃到了一種味道,那就是蘋果的味道。

如果你把六個蘋果中的五個拿出來給別人吃,儘管表面上你丟了五個蘋果,但實際上你卻得到了其他五個人的友情和好感。以後你還能得到更多,當別人有了別的水 果的時候,也一定會和你分享,你會從這個人手裡得到一個橘子,那個人手裡得到一個梨,最後你可能就得到了六種不同的水果,六種不同的味道,六種不同的顏 色,六個人的友誼。

人一定要學會用你擁有的東西去換取對你來說更加重要的事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