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來不及…
好友的母親出門倒垃圾,一輛急駛摩托車猛然撞擊,就此倒地不起。這位伯母原本有心臟宿疾,家裡隨時準備著氧氣筒。然而萬萬沒有料到,她是用這種方式離開。
子女完全不能接受,哭著說:「媽媽一句交代都沒就走了!」他們以為,媽媽即使心臟病發作,也總還有時間跟他們說說話,交代幾句,怎麼可以一聲不響就走呢?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人文社會志業 (1241)
- Jan 18 Fri 2008 12:35
非常感人的故事:「太多的來不及」
- Jan 18 Fri 2008 12:32
諸葛亮的十課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今山東省沂南縣)人,是中國三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及軍事家,也是古代著名的智者。
讓我們一起向諸葛亮老師學習十堂課,在變局中安身立命,在逆境中找到力量:
第一課:寧靜的力量
- Jan 14 Mon 2008 08:42
換個心情找快樂
本文作著為TVBS電視主播蘇逸洪)
回憶一下,在你的職場經驗中,同事跟同事相處,最常聊起、也最容易產生共鳴的話題是什麼?是不是抱怨共事的公司;那個長官不公平?那些制度不合理?別人多麼小頭銳面?自己多麼任勞克苦,然後結論就是:真想辭職不幹了!
但是抱怨最多的人往往也最下不了決心,老是一邊罵又一邊做,於是,就陷入永無止境的工作心病輪迴中。
- Jan 11 Fri 2008 10:27
跟著時代的腳步走
反應遲鈍:遲鈍
從事商業活動的經營者,必須具備有根據社會變化而變化的新思維和新觀念,絕不能對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產生恐懼,相反地,還應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應變計畫,以備不時之需,使自己能夠敏銳地把握住生活中那些稍縱即逝的機會。
例如不斷留意世界經濟的人,一般都會知道什麼農產品今年豐收,什麼今年減產,萬一他所經營的產品中,有以減產農產品為原料的,就應及早找出應變的方法,最好的辦法就是趕快找出可以替代該農產品作為原料的副產品,或是趕緊推出另一種新產品上市,將消費者的注意力吸引過去。
- Jan 07 Mon 2008 10:23
選擇你個人的管理風格
如果你回顧管理風格的演變,將會注意到兩種主要類型。管理者要不是獨裁者,就是外交家。然而,今天公認的最佳管理者很清楚,管理風格已經不止這兩種,而且他們需要能精熟各種不同的風格。在我們討論靈活多變的管理風格前,首先來看獨裁型和外交型風格。
獨裁者vs.外交家
從時代的角度看,真的很難相信迄今仍有那麼老派的獨裁管理風格。你必定大惑不解。其實,部分原因就在於,許多主管並沒有受過良好的訓練。他們從一開始就被放著不管,導致他們想當然爾地揣摩當主管應有的做法。他們的思考是從「我是老闆」的角度出發。獨裁者也相信,如果他們對部屬太好,員工就會爬到頭上來。他們認為柔性作法會被看成是示弱。
- Jan 06 Sun 2008 11:20
壓力就是甜點
上天絕不會把人逼到死角,而不給他一條生路!真的,人都有其潛力、適應力,只要有信心、有勇氣,必能「絕處逢生」,老天一定會給人一線活下去的生機!
人在遇見挫敗、事事不順、或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定很沮喪,甚至覺得老天不公平—「天哪,天下如此廣大,怎會沒有我容身之處?」有些人更是想自殺算了,一了百了,活得這麼苦、沒尊嚴幹什麼?
十八年前,在印度的米爾納德邦,有一個單身漢叫做斯瓦米,他沒受過什麼教育,只能以做苦力為生。後來,經濟不景氣,他的工作機會愈來愈少,最後窮極潦倒、三餐不繼,生活面臨危機,只好四處乞食謀生。
- Jan 04 Fri 2008 10:43
心態決定人生命運
自我貶低:自卑
兩個具有不同心態的人從牢房的窗口同時向外望著:一個人看到的是黑夜和天空中的烏雲,而另一個人看到的卻是黑夜裡朦朦的月色和雲縫裡點點的星光。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成為富豪?成為富豪者首先即在於他具有積極的心態。心態不同,所看到的夜景是如此的不同。成功的創富者總是運用積極心態的黃金定律去支配自己的人生,用積極的心態來面對這個世界,面對一切可能出現的困難和險阻。他們始終用積極的思考、樂觀的精神、充實的靈魂和瀟灑的態度來支配、控制自己的人生。他們不斷地克服困難,從而不斷地走向成功。
- Jan 02 Wed 2008 09:38
抓住心靈的震顫.....文/劉墉
餐桌上的燭光,好像幸福的光輝,沐浴著小鄭和他結褵十年的妻子小珍。
十年了,他們總是從這個餐館門口過,看賓士轎車裡走下的紳士和貴婦,昂首闊步的進入餐館。
『進去吃一頓?』他們想都不敢想。
倒是經濟最緊的時候,小珍曾經想去裡面兼個差。只是再想想,那裡面的女侍有多年輕、漂亮,就沒勇氣了。
- Jan 02 Wed 2008 09:33
父母永遠只有一個
- Dec 28 Fri 2007 09:15
現在式-------李家同
現在式-------李家同【2006/04/16聯合報】
老張是我的高中同學,他的一大特點是英文非常好,也常常教我們一些英文文法的規矩,在那個時候,我老是搞不清楚現在式和現在進行式的差別,也更搞不清楚現在式和過去式之間的差別。我到現在還記得老張警告我們不能輕易地用「現在式」,因為現在式往往有永垂不朽的意味。比方說,假設有人已經去世了,我們如果說:「 He was a good writer.」,是指他生前是一位好的作家,但如果我們說:「 He is a good writer.」,是指他雖然已經去世,世人仍然認為他是好的作家,頗有他已永恆的意思。所以我們在用現在式時,必須非常小心。
由於老張非常聰明,他的事業也就很順利。他在五十幾歲以後,所累積的財產已經相當可觀,因此他在五十五歲左右,就幾乎已是半退休狀態,將他創立的公司交給了專業人員經營,他和他太太兩人到處遊山玩水,世界上有名的地方,他們都去過了。
老張唯一的遺憾是他太太在晚年時心臟不好,令他完全沒有料到的是,他太太居然有一天在睡夢中過世,雖然死得很安詳,可以說毫無痛苦可言,但是老張所受到的打擊,當然非筆墨所能形容。他太太在家裡過世,在送到殯儀館之前,必須等檢察官和法醫來驗屍,這種情況之下,只有檢察官才能開立死亡證明,沒有死亡證明,一切殯葬事務都無法進行的。檢察官不是隨傳隨到的人,老張等了好久,才拿到他太太的死亡證明。
- Dec 28 Fri 2007 09:13
虛榮使人損失錢財
臉皮太薄:虛榮
一個哲學家應邀去參觀朋友富麗堂皇的新居。當他走進寬敞漂亮的客廳時,他問朋友為什麼把客廳弄得這麼大,那個富有的朋友說:「因為我支付得起。」
然後,他們又走進一間可容納六十人的餐廳,哲學家又問朋友:「為什麼要這麼大?」這個人再次說:「因為我支付得起。」最後,哲學家憤怒地轉向朋友說:「你為什麼戴這麼一頂小帽子?你為什麼不戴一頂比你的腦袋大十倍的帽子?你也支付得起呀!」
- Dec 25 Tue 2007 11:05
與其冀望別人 不如改變自己
不肯面對現實 比窮更可怕
寒冬來臨了,一個窮光蛋只著單衣,在寒風中冷得渾身發抖。他知道單衣過不了冬,但他實在沒錢去買棉襖或皮夾克。有一個朋友問他:「這麼冷的天,我穿毛衣都感到冷風直往頭頸裏鑽,你為什麼只穿單衣呢?難道不覺得冷嗎?」
窮光蛋擔心被看出來自己很窮,自以為很巧妙地回答道:「我從小得了一種奇怪的病,不能穿很厚的衣服。」
- Dec 21 Fri 2007 09:36
公平貿易企業創業者土屋春代的大愛人生
- Dec 18 Tue 2007 11:53
別人禮遇的只是頭銜
摘錄自《別跟自己嘔氣》 周祖秋
沒有永遠存在的權力,與其緊抓著頭銜不放,倒不如好好的修養自己;如此一來,你能得到的,會遠比頭銜給你的還要多。
有很多人因為自己的頭銜很高,就因此而目中無人,以為每個人對他的禮遇和尊重是理所當然的,可是一旦卸下了這個頭銜,以往的尊重和禮遇就全都不見了。
- Dec 17 Mon 2007 09:29
善念的流轉是宇宙安定的力量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來我們醫院,醫院發現他需要作骨髓移植。雖然他是流氓,基於人道主義,仍然必須讓他接受治療。於是我們去國家骨髓庫裏配對,居然配對到了。
因為他是惡性重大的流氓,我們心裏也不是很想救他,所以讓捐贈者知道病患的身分時,我們告訴他:你可以說『不』!如果說不,這件事就算了。非常令人驚訝的是這位捐贈者說:「我願意。哪怕是即將槍決的死刑犯,只要他還有活著的一天,只要用的到我,我還是願意。」
一個平凡的人竟有這麼大的智慧,我們只好為他做骨髓移植。移植後他的反應極為良好,當他知道捐贈者清楚他是犯人,還慷慨地捐贈骨髓時,他非常感動,於是開始悔悟。他在監獄裏奮發圖強,後來考上護士學校,從護士學校畢業後,他申請來我們醫院當骨髓移植的男護士。
- Dec 12 Wed 2007 09:41
是誰種的蘋果林
在很久很久以前,曾有這樣一個故事。
據說有一位住在深山中的農民,時常感到環境艱險,難以生活,於是,四處尋找致富的好方法。
有一天,一位從外地來的商販,給他帶來了一樣好東西,雖然在陽光下,那只是一粒粒不起眼的種子。
但據商販講,這不是一般的種子,而是一種叫做蘋果的水果,只要種在土壤裡,種上二年時間後,就能長成一棵棵蘋果樹,結出好多的果實,拿到市集中,可以賣好多錢呢。
- Dec 09 Sun 2007 10:08
高牆裡的春天-最後一堂課
高牆裡的春天-最後一堂課
摘錄自《高牆裡的春天》)最後一堂課 作者丘榮襄2003.04.13
我在監獄講課,常有機會與受刑人做直接的互動和溝通。
- Dec 06 Thu 2007 08:52
人生無常,當下最真
【人生無常,當下最真 】
一位企業家談及他的生死觀。他說,他曾生過大病,住過加護病,在生死一線間被拉回人間。從此思索著:「我還有什麼是還沒做,要及時做?」他說:「現在我的每一天,都過得很感恩的生活。以前怕死,之後不怕了。像前些時候常摔飛機,我卻照樣搭飛機來去國內外。事業上越來越放下,志業越來越提起。」
他從死亡邊緣回來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回饋社會。他說:「真正的歡喜,是親身投入。」
- Dec 04 Tue 2007 10:37
每個挫折都有它的意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