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屈就於眼前的蠅頭小利,覺得便宜就買。想一想,每多買一個康師傳,也
> >
> > 許日後就多了一個你(妳)認識的人失業了。關於康師傅
> >
> > 請轉寄給你身旁每一位愛台灣的人吧~~
> >
> > 參考!參考!那些搶購康師傅泡麵的人...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人文社會志業 (1237)
- Oct 17 Tue 2006 15:12
為了你我的工作與未來,珍惜台灣!
- Oct 17 Tue 2006 11:15
M型社會來了!
中產階級消失,台灣將有80%的人,落入下層社會
「歡迎來到新世界!」這是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最近送給台灣人的一句話;你別再以為,只要咬牙忍一忍,好日子還會回來,你可能已經從中產階級淪落到「下流社會」而不自知......
文/曠文琪
- Oct 17 Tue 2006 09:55
單車大對決
單車大對決 ◎侯文詠 (2003.08.09) 我的朋友是個單車運動熱愛者,這個關於單車比賽的真實故事就是他告訴我的。他強烈地希望我把故事寫出來,讓大家看到。 今年夏天我最著迷的事情莫過於七月在法國舉行的環法單車賽了。環法單車賽可以 說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比賽之一,特別是今年,眾所矚目的阿姆斯壯( Lance Armstrong)能不能再度拿到冠軍,成為繼西班牙選手英度連之後第二位擁有五連霸紀錄的選手,更是眾所關切。 |
- Oct 17 Tue 2006 09:42
誤會是很容易造成的
文 /104 人力銀行董事長 楊基寬
>
> 我沒有這樣的意思
>
> 公司某單位來了一位新人,該單位經理發了一封介紹新人的
>
email給在同一樓層的同事。我也收到這封介紹函,並為該經理高興,因為新人的資歷看來不錯。
>
- Oct 17 Tue 2006 09:40
~『感激不盡』與『視而不見』~~
>
>
陌生人請一碗麵,我都那麼感激,而我媽一個人辛苦地養我也煮了二十多年的麵和飯給我吃,我怎麼沒有感激她呢?
>
>
>
別人給予一點小惠你就「感激不盡」,卻對親人,父母的一輩子恩情「視而不見」!
- Oct 17 Tue 2006 09:39
別人的嘴巴,自己的道路
>
>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
有一群青蛙在比賽誰能爬上最高的鐵塔,比賽開始了,一大群的青蛙
>
> 看著那高大的鐵塔議論紛紛:
>
>
- Oct 17 Tue 2006 09:27
一日一生過 人生不迷惑
─ ─
>
幾天前在家裡有線電視頻道「清涼音」正在播一場演講,看了以後獲益良多,迫不及待的想跟別人分享,講給老婆、同事們聽,大家也都覺得心有戚戚焉。講題內容是最有效率的潛能開發。
>
>
我是從中間看的,這位教授問現場觀眾三個非常好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想要活到幾歲?」然後把答案寫下來。
>
- Oct 11 Wed 2006 09:19
母親的智慧
帶給我平穩的生活態度,養成努力不懈的學習精神
●鄭石岩
我的母親是一位普通的鄉下人,不曾上過正式學校,卻靠自修學會讀誦佛經;不曾出外就業,卻懂得許多待人接物的道理。她生長在農家,和父親結婚後,家境清苦;她上山工作、操持家務,帶大六個孩子;她採取火車頭策略,鼓勵大哥當火車頭,一個拉著一個,大家都受到良好教育。
她今年八十五歲,身體健朗,耳聰目明,神情愉快。她喜歡上街買菜,徒步去參加佛寺法會,每天運動,生活的興致很好。她天生有著生活的智慧,開明內斂、勤奮樂觀,我從她身上學到許多寶貴的生活態度。
她對子女的教育,完全落實在生活上。我排行老大,受到的期待多,磨練也多。她就像一位高明的教練,以簡單的教訓、包容的關愛和認真的要求,帶出每個孩子。以下隨興說幾則她教導我的故事:
- Oct 11 Wed 2006 09:05
對媽媽的感謝
當妳二歲時,她教妳走路,妳會謝謝她,當她叫時溜得特別快
當妳三歲時,她滿懷愛心的做飯給妳吃,妳則以滿地食物來謝謝她
當妳四歲時,她教妳繪畫,妳則以滿間的彩色來謝謝她
當妳五歲時,她在假日將妳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妳則以噗通掉到一塘泥淖裡謝謝她
- Sep 28 Thu 2006 17:21
台灣的未來---- 落後而不自知
發行人語:落後而不自知─────────
《天下雜誌》發行人 殷允芃
搖頭、嘆息、無力、沉默。
「講也沒用,我已經懶得講了。」
這幾乎是企業界私下普遍對政治人物的反應,帶著不信任和輕睨的表情。
與政治人物層層溝通無效後,一位電子新貴忽然領悟:「原來我們不同類,難怪語言不通。」
商人是動物,政治人物是植物
- Sep 28 Thu 2006 17:20
打開效率開關,不當埋頭苦幹族
打開效率開關,不當埋頭苦幹族 |
![]() |
在原始非洲大陸還沒有發達的交通工具前,一位西方傳教士雇了一隊黑人,幫他挑大批補給穿越叢林。傳教士奉命必須在三天內抵達目的地,由於時間緊迫,傳教士一路上不斷地催促大家加快腳步。
第三天清晨,傳教士照例要把沈睡的黑人們叫醒,但他們就是不肯起床。傳教士忍不住問大家理由,他們才氣若游絲地說:「雖然我們的身體已經在這裡了,但是還得等緩慢的靈魂趕上來才行。」
這則非洲故事的寓言,凸顯了世界不同文化的人,對於時間的價值,有著迥然大異的看法。今天,有著不同價值觀的 30世代,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時間?
速度加快未必是好事
科技的進步更加速了人們對速度的渴求,無論是透過電話、傳真、手機、電子郵件、網際網路或衛星通訊,大家都能在第一時間和位於世界各個角落的人聯絡。同時,員工也被賦予更高的期待,要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工作績效、承擔更重的責任。
- Sep 27 Wed 2006 17:08
退休不必焦慮
- Sep 27 Wed 2006 16:49
度過人生的難關
文╱吳若權
人生有好多難關,課業的難關、感情的難關、工作的難關、健康的難關……
想要過關,的確需要很多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
但別忘了一個小小的訣竅:及早把人生的路拓寬!
個性像個傻大姐的她,人緣極佳。常常「人未至,聲先到」,腳步還沒跨入辦公室,就聽到
她「哈哈哈」的笑聲傳進來。一位剛畢業的年輕美眉問她:「大姐,你看起來好像很快樂,
- Sep 20 Wed 2006 08:49
學貸癥結體現高學費政策的矛盾
作者:蔡依伶(反高學費行動聯盟成員)
隨著各級學校紛紛開學,九十五學年度上學期的學貸業務,將於本月(九月)底截止。按去年申請學貸達七十五萬人次預估,本學期申貸人數恐不會低於三十七萬人,然而年來各項物價不斷調漲,中經院預估今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達2.19%,而行政院主計處也表示這已是第三年經常性薪資成長趕不上物價調漲,然而,此時就連學貸利率都將由3.43%上漲至3.48%。
作者:蔡依伶(反高學費行動聯盟成員)
隨著各級學校紛紛開學,九十五學年度上學期的學貸業務,將於本月(九月)底截止。按去年申請學貸達七十五萬人次預估,本學期申貸人數恐不會低於三十七萬人,然而年來各項物價不斷調漲,中經院預估今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達2.19%,而行政院主計處也表示這已是第三年經常性薪資成長趕不上物價調漲,然而,此時就連學貸利率都將由3.43%上漲至3.48%。
物價漲,實質薪水大幅縮減,大多數學生、家長苦不堪言,為何此時連學貸都來踢上一腳?原因在於學貸其實與市場機制掛鉤,按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就學貸款作業要點」規定,學貸利率為郵政儲金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機動利率為指標利率再加碼計算:目前一年定期郵儲機動利率為2.08%,加上1.4%加碼利率,因此目前學貸利息已漲至3.48%。民眾薪水沒增加、學貸利率卻漲,這使原本被教育部視為「德政」的學貸政策,已失去其意義與功能。
就學貸款本來名為「助學貸款」,意思很明顯,以貸款方式「幫助」學生就學:由全體納稅人即國家稅收攤付學生就學期間的利息,使該政策具有社會福利性質。因此早年對申貸條件限制嚴苛,中低收入戶才得通過申貸。孰料,學貸此後卻成為教育部在執行高學費政策時,意外衍生的「副產品」,教育部為了緩和各方反對高學費的聲浪,只好被迫放寬學貸申請條件──以增加學生負債而非降低學費、減少學生家長負擔的方式來支應──突然間,「助學貸款」之名便魔術般地改成「就學貸款」,教育部聲稱這是為了提醒學生,此非社會福利政策,而是必須償還的人生債務。
- Sep 19 Tue 2006 11:12
在家教狀元 孩子怎麼教,你要有主張!
孟母好不容易三遷到學校附近,讓孟子在耳濡目染下讀書,最後成為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在台灣,今年有六百一十六個小孩,被父母從學校裡拔出來,帶回家自行教育……
清晨三點的冬夜,台北市文山區的木新路上漆黑一片,多數人仍在睡夢中。有一戶人家的房間燈卻亮了,這是徐家兄弟的房間。兩人簡單漱洗,穿上外套,開始了一天的課程。
徐淑航、徐淑鴻兩兄弟分別從國小四、五年級開始在家自學,現在已是國二、國三的學生。他們過著舊時代古人黎明即起的生活,家中沒有電視,每天晚上八點就寢,在凌晨三點起床,趁著早上記憶力好,複習功課到六點。七點半開始上「品德課」,一家人談論「怎樣的人格是良善的」、「一個人的學習態度該如何」、「學生該有的身分地位」。他們的老師是父親徐志田。
- Sep 19 Tue 2006 11:11
思考,深思考
「窩闊臺如果沒有死,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 試從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這是美國高中的考題。同樣範圍,台灣的考題卻是:「窩闊臺死於哪一年?最遠打到哪裡?」兩者差別,就在思考力。
文/陳雅玲、張毅君
教授「教」教授的場面,並不常見。而且,主題是怎麼教書。
- Sep 19 Tue 2006 11:10
沒有獨立思考,就像留著別人屁股印的坐墊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苦思」思考學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是台大管理學院教授湯明哲最推崇的思考者。他的思考能力究竟是如何培養出來的?他如何將所學內化為自己的思想?
口述/張忠謀整理/陳雅玲
- Sep 19 Tue 2006 11:09
社會轉型 夫妻角色開始互換
趨勢篇》台灣家庭主夫,四年增加一‧七倍
回歸家庭當主夫的趨勢,開始從歐美席捲全球,從此,男人們開闢出了另一種新「工作機會」,是謂第三百六十一行。
文/林正峰
二○○五年底,德國出現首位女總理;遠在萬里之外的賴比瑞亞,也選出第一位非洲女總統;而在大西洋另一端的智利,極可能在明年初誕生第一位女總統。
- Sep 19 Tue 2006 11:08
傾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