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人物及事件特寫 (14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小米科技執行長雷軍/縱橫網路心法:專注、極致、口碑、快! 身為中國網路界響噹噹的人物,你無法用一句話說完雷軍的豐功偉業。做為企業經營者,他是卓越網創辦人和金山軟體董事長;做為天使投資人,他投資了凡客誠品、UCWeb等10多家火爆的創業團隊。 【撰文/陳怡如】 網路不僅是一個工具,更多的是一種觀念。我認為用網路思想武裝自己後,你做任何事都可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它的核心思想是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 第一「專注」。我對專注的理解就是八個字,第一個「少就是多」,不是做很多事就可以做好,往往我們把要做的事裁掉90%,只做10%,認認真真地把那10%做好就足夠了。第二個「大道至簡」,越簡單的東西越難做。前幾天我才跟朋友說,最難做的生意就是礦泉水,因為做100年也是礦泉水。 蘋果已經是這個星球上最貴的公司,市值超過6000億美元。可是iPhone和iPad兩款產品占了蘋果75%的銷售額,就算把iPhone獨立成一個公司也是世界500強,市值也是好幾千億美元。 1997年蘋果離關門只有90天的時間,董事會請賈伯斯回來,三個月後賈伯斯給出的藥方就是畫了一張圖,上面有四個方格,把蘋果業務分成PC和筆電,把使用者分成大眾客戶和專業客戶,將產品線精簡成四塊。賈伯斯上任的第二年,蘋果獲利就超過3億美元以上,這就是賈伯斯剛回蘋果時最有名的一張圖。 我做小米時,就下定決心只做一款手機,因為沒有人記得住那些手機型號,比如諾基亞6300,為什麼不可以給它起一個名字,叫小米就可以了。我們回想一下iPhone,Phone是一個通用詞,前面加一個i,這就是iPhone第一代的名字。當很多手機公司出有數字、有型號的手機,這真的是很突破的一件事,我認為小米知名度高跟這個策略也是息息相關的。 用極致打造競爭力 第二「極致」。極致就是做到自己能力的極限。有次一個創業者給我發了一個短訊,說他想明白了什麼叫極致,就是「把自己逼瘋,把別人逼死」。你是否真的竭盡全力做到極致的產品,才具備真正的競爭力。 Instagram用兩年時間、13個人,做到了5000萬用戶,把產品做到極致時,Facebook出了10億美元收購。暴雪創辦20多年只做了幾款遊戲,遊戲行業裡說「暴雪出品,必是精品」,《暗黑破壞神3》在5月15日上市,我記得玩《暗黑破壞神2》已經是13年前的事,這就是用精益求精的態度在做產品。 做小米的時候,我也在想怎麼可以做到極致?我說一定要做全球首發,很高興我們完成了全球首款雙核1.5G手機的首發,價格相當於同行40%的價錢,這就是極致的力量。很多人對手機不了解,認為這很簡單,但全球首發為什麼不是HTC?為什麼不是華為?而是中國一個剛剛成立的小公司呢?裡面的技術難度我就不講了。 超越用戶預期才是口碑 第三「口碑」。很多人理解口碑就是好的產品,但我認為好的產品不一定有口碑,口碑的核心是超越用戶的預期,用戶希望得到什麼,你給了他更多才是真正的口碑。海底撈相信大家都去過,但海底撈真的比五星級酒店的服務要好嗎?不一定。 可是當我們走進一個裝修相對比較差的地方吃火鍋,我們不是五星級酒店的預期。 美國賣鞋的網站Zappos,它們做得非常出色,承諾四天送到,往往第二天就送到了,而且你買一雙鞋,它們送來三雙鞋讓你挑選。所以用戶的預期才是關鍵,當我們無限制提高用戶預期時,會使市場變得異常難進入。 小米在口碑上也下了很大工夫,4月底我們做了一件回饋30萬老用戶的事。當小米剛上市時,有30萬人預定,等最久的人等了3個月又10天才拿到。這些「米粉」不離不棄,我們就給這30萬用戶一人100塊的現金券,不附加任何條件,可以在小米網上買任何東西,最後有超過70%的用戶拿了禮品。 當他們收到禮品時,我們還寄了一張卡片,上面寫著:「感謝你當初的支持,才有今天的小米」,我在微博上看到很多米粉轉發。其實用戶要求並不高,要超過今天中國用戶的需求,是比較容易的,關鍵在於我們是不是下工夫去這麼想、去這麼做。 最後一個是「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裡,快速反應是最核心的競爭力,當新浪潮過來時,你能不能快速跟上,已經是基本能力了。比如說幾乎沒有一個人懷疑行動上網就是未來,順勢而為是關鍵。 過去我就是用這七字訣指導20多家公司,也是用這思想創辦小米。我真的想透這些東西,是2004年把卓越賣給亞馬遜時,我當時花了很多時間思考,為什麼網路公司這麼可怕?當我想通後,我就意識到網路是一種觀念,用網路的方式改造傳統產業,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完整內容請見《數位時代》6月號】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身難民家庭 經濟評論牽動歐美財經決策 【文/莊 芳】 前言 他的文章,各國財經官員必讀;美國財政部長推出新政,親自致電希望得到他的撰文支持。馬丁沃夫靠著深度專業的評論贏得世界尊重;而出身難民家庭的他,最希望的其實是用手中之筆,讓世界變更好。 倫敦泰晤士河畔,有許多新舊交替的建築物佇立。在具有百年歷史、黃綠顏色交錯的南華克橋旁,一幢棕褐色玻璃帷幕、七層樓高的低調建築,正是歐洲重要財經媒體,擁有一二四年歷史的《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總部據點。 儘管歷史悠久,這份報紙在商業與金融人士心中,一直都是接觸國際財經新聞的主要途徑。其中,首席經濟評論家馬丁沃夫(Martin Wolf)更是二十多年來報社的金字招牌,擁有廣大且重量級的忠實讀者,如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brIMCO執行長伊爾艾朗、英國央行總裁金恩等,都對他的專欄讚譽有加,前美國財長桑默斯還稱他「全球最有想法的專業財經記者」。 美國財長看重的《金融時報》評論家 不只撰文引起各界注意,自一九九九年起,他已是達沃斯年度世界經濟論壇的固定參與成員,金融大鱷索羅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皆是座上常客。 一輩子埋首於經濟,今年六十六歲的馬丁沃夫,人生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擔任記者、專欄作家中度過,靠著手中的筆不停轉動,從一句一句字裡行間贏得世界尊重。 「其實,我從沒想過要當記者。」馬丁沃夫站在辦公室窗邊,緩緩說出這句話。他剛結束兩個月的美國行,回到倫敦接受訪問。這天,倫敦收起連日陽光,氣溫驟降至十一度左右;望著窗外陰雨濛濛,他有些感觸地說,「我從不覺得我能改變世界,但我想,至少可以幫助人們更了解世界。」 二○○九年,美國政府為了解救國內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蓋特納緊急推出俗稱「排毒計畫」的「官民合作投資計畫」(brublic-brrivate Investment brrogram,brbrIbr),當他宣布這項計畫之後,立即撥電話給人在倫敦的馬丁沃夫,在電話中向他解釋整個原意。想當然耳,蓋特納期望獲得這位媒體好友的肯定與支持,但想不到隔日刊出的專欄,卻受到嚴厲抨擊。 馬丁沃夫在自己的專欄中批評,這項政策簡直就是「禿鷹基金援助計畫」,恐怕對銀行本身效益不大。他的看法立刻引起業界大量引用。即使如此,蓋特納對他依舊十分推崇,今年六月接受媒體訪問時,舉凡提到歐債相關問題,他都一再端出馬丁沃夫的觀點來加以解釋。 小小年紀就想改變世界的革命家 事實上,馬丁沃夫多數專欄總是圍繞在經濟與政治議題打轉,這與其出身背景有很大關係。 他的父親是奧地利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從維也納逃到英國避難;母親則是荷蘭猶太裔,在歷史著名的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事件失去了三十位近親,一路逃至英國後,才與馬丁沃夫的父親相識。「我從小發現,自己和別人不太一樣,身邊幾乎沒有任何親戚。」 但也因此,父子倆感情極好,在他懂事以後,父親即經常和他談起早年的落難故事。上一代經歷了無數的動亂、戰爭,整個家族幾乎滅絕,隨後又面臨經濟大蕭條。這樣特殊的生長背景,讓生長在冷戰初期的馬丁沃夫對政治產生極大興趣,「應該說,我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思考『如何能讓世界更好』這個問題。」 小小年紀就碰政治?「沒錯,因為爸爸、媽媽告訴我,他們之所以搬到英國,世界之所以有二次大戰,社會之所以有蕭條,都與政治有關。我還不到十歲,就感受到政治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十六歲那年,他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讀大學時,馬丁沃夫又想盡各種方式,希望能更加了解政治事務,參與籌組牛津大學民主勞工俱樂部。「直到一次,我無意間讀到自由主義學者海耶克的書,忽然發現,原來經濟比政治更有趣,自由市場的經濟,甚至可以改變政治體制。」 凡事先打問號的世銀資深經濟學家 馬丁沃夫曾在著作中提到,父親是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就連選擇職涯也不例外。他父親曾為劇作家,後來曾為德國當地報紙擔任駐倫敦特派員,以及多年的紀錄片製作人,「他總是教導我,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馬丁沃夫在年輕時即經常投稿,發表對於社會與政策的看法,企圖說服他人。 說服別人很難,「首先,你至少要說服自己,把腦袋裡所有的問號都一一解決。」馬丁沃夫說,從這時開始,「我慢慢養成了凡事先打問號的習慣,不相信太容易得到的答案。」...【全文請見今周刊809期】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忠謀最賞識的外資分析師 首度職涯大 【文/簡羽威】 前言 縱橫外資圈十餘載的陸行之,兩年前轉赴巴克萊證券後光芒依舊不減;鮮少接受媒體採訪的他,接受本刊獨家專訪,暢談在外資圈打拚的甘苦,揭開他成為外資圈長青樹成功的祕密。 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正準備要到巴克萊資本證券上班的陸行之,在缺席一季的台積電法說會後,再度坐進第一排法人桌,準備向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提問。會場司儀孫又文以「不知接下來要到哪裡高就」的介紹,幽了陸行之一默,當天,張忠謀還「破例」讓陸行之問了三個問題。 除了半導體產業大老闆對這位「外資金童」禮遇三分,連續五年稱霸《機構投資人》雜誌(Institutional Investor)與《亞元》雜誌(Asiamoney)票選亞太區最佳半導體分析師,也成就了陸行之「喊水會結凍」的地位。剛竄起的高科技企業渴望他來拜訪,就連張忠謀在法說會上也特別在意他。 用熱情趨動努力 大咖分析師馬步一蹲十幾年 明星分析師光環,未曾讓陸行之沉醉在掌聲中而有一絲懈怠!十幾年如一日的分析師生涯,到現在陸行之依舊是早上七點前進辦公室,忙到晚上八、九點才回家。 受訪時,他指著自己的臉說:「前陣子我的半邊臉全垮了,醫生說是病毒感染,有好一陣子,我連笑都不能笑!」「這種從早操到晚的生涯,若非我有高度興趣與熱忱,怎麼可能撐到現在?」 陸行之的報告一出手,財經媒體爭相引用,但他對媒體刻意保持距離。不過,他道出想當分析師的一段陳年祕辛。在美國念研究所時,他常常將自己對科技事物的想法,投稿到台灣財經媒體,「每當看到自己的文章登出來,心中雀躍之感莫名,更加深了我擔任產業分析師的信念。」 父親從事直銷生意的陸行之,家境不錯,但離「家世顯赫」還有一大段距離。從美國留學回台的他,與大多數人一樣,四處投履歷找工作。 陸行之回憶:「當時找我面試的只有四家公司,最後我選擇日盛證券。為了報答日盛慧眼識英雄,我把自己當好幾個人用,一年內,從傳產業看到科技業;那時台灣還不流行『供應鏈』的概念,但我會根據美股收盤剛發生的事情,連動到台股,老闆對我的積極表現另眼相看。」 深具潛力的陸行之很快嶄露頭角,一年後,在恩師平博威力薦下加入柏克萊證券(BZW),也就是巴克萊資本證券的前身,正式踏入外資圈。之後,柏克萊證券被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證券合併,他與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夏鮑文(Bhavin Shah)共組團隊,鋒芒初露。 睿騰管顧總經理王安亞回憶,二○○○年他在花旗集團全球資產管理部門時,就對當時在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證券的陸行之印象深刻。他當時不太懂亞洲市場,台灣科技業消息大多是陸行之提供,「陸行之研究模型做得非常仔細、基本功夫扎得很深,是個非常用功的人。」 陸行之聲勢逐漸與夏鮑文平起平坐,只是,一山通常容不下二虎,適逢所羅門美邦證券(花旗環球證券前身)欲建立亞太區半導體研究團隊,在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陳衛斌的盛情邀約下,陸行之跳槽所羅門美邦證券,開啟職場生涯的黃金十年。 日商大和證券亞太區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陳慧明不諱言指出:「陸行之是個非常會行銷自己想法的人。」一位與陸行之關係非常好的國際機構投資人就形容:「要是讓陸行之逮到機會介紹最近所看好的IC設計標的,他可以花一個小時不停地講,講到眼睛發亮!」 研究不分大小 放下身段拜訪小公司,建立高層人脈 一○年,陸行之毅然決然離開一手建立的花旗環球證券亞太區半導體研究團隊,來到巴克萊資本證券,重新打造一支團隊。轉到新東家,陸行之發揮拚命三郎個性,研究報告一篇接著一篇,震撼外資圈。 例如,今年甫上櫃掛牌的電子束檢測機廠漢微科,以三○六.五元收盤價成為半導體設備商股王。當時法人圈傳閱一份漢微科的研究報告,即是由陸行之與同事侯明孝兩人操刀,讓人見識到陸行之與其半導體研究團隊點石成金的功力。 再將時間點拉回到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當天法人圈也傳閱著一份由陸行之與吳秉恆兩位分析師聯手掛名的「砷化鎵」產業研究報告,所納入追蹤的個股股價更是連番大漲,成為去年底最具爆發力的中小型股。 一個是「電子束檢測機」、一個是「砷化鎵」,外人怎麼看,都不會將這兩項產業與外資圈聯想在一起。原因很簡單,現階段這些產業規模實在小到不行,成交量太有限,對大部分的外資投資機構而言,都不願投入資源,納入研究範圍。 喜歡挑戰的陸行之,顯然不甘於僅針對大型權值股進行「產業消息追蹤與投資價值判斷」,在小型股當中尋寶的挑戰,現在成為他的最愛之一。他詼諧地說:「我很喜歡看小公司,我甚至還看過年營收與我年薪差不多的公司!」...【全文請見今周刊809期】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亞洲科技公司由騰訊險勝百度,拿下龍頭寶座。這家早在2007年就成為中國第一個市值超過100億美元的網路公司,高速發展13年之後,面對可能到來的發展高原期,5月18日進行七年來最大的組織調整,將著力於行動市場、電子商務。 中國網路服務一軍的騰訊,2011年是豐收的一年,總營收超過45億元美元,較2010年成長45%。雖然營收僅在亞洲科技公司中排行24,但高達35.81%的獲利率,加上比對手百度較為多元的營收動能,成功將騰訊推上亞洲科技100強的龍頭寶座。 成立於1998年的騰訊,由工程師背景出身的張志東和馬化騰所創立,馬化騰看中即時通訊ICQ的潛力,推出中文版的QQ搶市。當年馬化騰只是想將QQ經營壯大後,售予大企業,獲利出場,「我們曾險些把ICQ軟件以60萬元的價格賣給別人,現在有點慶幸當初沒有貿然行事。要在互聯網上掘金,就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許多很有才華的網絡人才往往沒有注意這一點,而失去了長遠機會,」馬化騰曾經如此表示。 如今13個年頭過去了,騰訊躲過網路泡沫化、金融海嘯,當年的QQ已經是註冊用戶超過10億、活躍用戶高達7.2億、同時在線人數達到1.53億的超級網路社群!深深影響中國5億網路人口。擁有QQ這支迷人的糖葫蘆,騰訊以黏著度很高的會員為基礎,發展出橫跨全部網路服務類型的大型企業,包括:遊戲、社群、電子商務、金流系統、入口網站、搜尋、網路安全、手機應用等全方位面向,建構出員工數高達2萬人的大型企業,分布在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天津、武漢等20多個城市。 另闢成長活水:行動應用 從2011年財報來分析騰訊的營業模式,營收來源有80.9%來自網路加值服務、11.5%為行動網路加值服務、7%為網路廣告。網路加值服務主要可細分為社群、電子商務、遊戲領域。社群包括QQ企業版、QQ空間、QQ會員等額外的收費制服務。電子商務除了拍賣類型起家的拍拍網,還有金流系統「財付通」,其市占約為20%,僅次於支付寶,以收取交易手續費為收益。 遊戲部分則是來自消費動能更強大的虛擬寶物。目前騰訊代理與自製超過20款遊戲,從重度玩家等級的角色扮演多人在線遊戲,到輕薄有趣的網頁版休閒遊戲,布局非常嚴密,占總營收55.5%,是騰訊持續擴大發展的命脈。儘管網路加值服務是騰訊最老牌的營收管道,但持續開發新產品使得營收維持大幅成長,較去年同期增長45.4%。 QQ活躍人數已破7億,早就突破中國網路人口的天花板,高原期即將來臨,該從哪裡另闢活水?全世界都瞄準了行動商機。 從騰訊2011年財報來看,行動帶來的營收僅占11.5%,但是行動網路發展不過短短三年,11.5%已能看出成長潛力。目前騰訊的行動策略一部分來自PC服務的延伸,如手機QQ、手機騰訊網,也有針對行動網路開發的通訊App微信,其中微信上線短短433天,使用人數就已突破1億,讓馬化騰非常振奮,「過去PC網路是Web為王的年代,未來行動網路則是App為王!」 提升反應速度:組織再造 為了因應行動網路時代來臨,以及龐大人員的網路帝國,騰訊於5月18日進行組織架構調整,這是2005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改制。馬化騰對員工的公開信指出,「調整是為了更好地挖掘騰訊的潛力,擁抱互聯網未來的機會。目標包括:強化大社交網絡、擁抱全球網遊機遇、發力移動互聯網、整合網絡媒體平台、聚力培育搜索業務、推動電商揚帆遠航,並且加強創造新業務能力。」 將組織重新畫分成六個事業群,避免業務重疊、分門別類細部管理,馬化騰直言改制是為了重塑「小公司的創業特質」,激發激情、快速響應,引領技術和體驗的創新。新架構之中,最受矚目的是提升行動網路的重視度,並將電子商務分割成獨立子公司,可看出騰訊對兩者寄予厚望,如同飛向未來的兩只翅膀。 新組織架構之中,目前行動網路的「微信」看來是發展的重點項目,有機會在行動網路之中,重新複製QQ在PC電腦的成功模式──先創造社群再發展其他營利業務。而且微信很快地推出多國語言介面,全球化布局很早,再加上短小精悍、使用便利、擴散容易的App特性,讓微信比起繁重的騰訊其他產品,更適合帶領騰訊跨出中國市場。 而獨立出去的騰訊電商控股公司,更是得到更多集團直接資源。在組織改制一周過後,5月24日騰訊公告將投資10億美元給騰訊電商公司,這筆資金大部分將會用以提升賣家的服務體驗,並且整合拍拍、QQ商城、易迅、移動電商、生活服務等旗下電子商務業務,實現「B2C+優質商戶開放平台」的新一代購物網站。 跳脫產品類型的分類,大如騰訊,所有類型的事業都能經營,所到之處無往不利,就連小米科技執行長雷軍都感嘆地說:「沒有跟騰訊競爭過,你不會知道騰訊有多強大,我認為騰訊是反應速度最快的公司。」馬化騰也了解產品類型越多元,越是需要往更核心的地方走,也就是建構如同Facebook應用程式平台,或是蘋果電腦的iTunes、App Store的「生態圈」,靠數以百萬的外部開發商繁榮自家平台,建立自己的產業鏈。 擴大產業影響力:擁抱開放 因此,平台策略是騰訊現階段的開發主軸,已經上線的有電子錢包「財付通開放平台」,提供串聯轉帳付款。「社區開放平台」是基於社群網站QQ空間、QQ校友的人際溝通功能。「WebQQ開放平台」則是騰訊第一個以應用程式App為核心的市集。 2011年5月推出「Q+平台」,架構更廣大,Q+是支援Windows系統的開放式應用平台,使用者可以一鍵式地切換到Q+,它將接管原有的Windows桌面,使用者透過它,就能夠運用Q+平台上的第三方應用程式商。再加上平台性格明確的拍拍網,以及剛剛推出的微信開放平台,從大螢幕到小螢幕,從聊天到買賣,騰訊一步步打造正向循環的生態圈。 1998年馬化騰受到英文ICQ啟發,開發出QQ,騰訊集團也從QQ開展出旁枝錯節的業務,13年來一直受到外界「抄襲」的批評,42歲的他對於批評越來越淡定。「模仿是最穩妥的創新。其實抄可以理解成學習,是一種吸收,是一種取長補短,」他說,擁有龐大用戶的平台並不少,許多遊戲、郵箱、門戶都擁用,但為什麼成功複製其他業務的卻幾乎沒有?「所以我不盲目創新,最聰明的方法肯定是學習最佳案例,然後再超越。因此可以說,抄襲的目的是創新。」 2012年亞洲科技100強之中,有多家中國網路公司入榜,騰訊、百度甚至分別包辦前兩名,主要是因為中國市場擁有龐大人口的先天優勢,可以數量堆疊出可觀的營收。雖然騰訊的發展始終圍繞著抄襲的耳語,不過馬化騰的看法不無道理,抄襲人人都會,但能夠做大、做好,確實也是騰訊難以取代的獨門武功。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6月號《數位時代》,全省書店及便利超商熱賣中!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紫瓊以愛為名迎接生命轉折 完美詮釋仰慕20年的英雄

 

從影多年,楊紫瓊從家喻戶曉的武打明星到闖蕩國際影壇,直到爭取演出緬甸民主鬥士翁山蘇姬的故事,才是她最有自覺的一個決定,透過電影傳達感動的力量,讓她對生命有更深的體悟。

 

【文/鄭淳予】

 

三月八日婦女節這一天,楊紫瓊的最新電影作品《以愛之名:翁山蘇姬》(The Lady)在台北首映,亮麗如昔的她對著此起彼落的鎂光燈堅定地說:「我們是這樣的lucky(幸運),不需做出像翁山蘇姬這樣(在國家與家庭間)的選擇。」此話一出,彷彿在旖旎喧譁的首映會上,響起一記破曉鐘聲。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沈春華 告別二十二年主播台的金鐘主播

 

拿到十三座金鐘獎的「金鐘主播」沈春華將在 一月二十日 告別中視主播台,為何她選擇在此刻離開長達二十二年的工作崗位?而回顧近三十年的工作職涯,看似平步青雲的沈春華,曾面臨過哪些職涯煎熬?

 

【文/林讓均】

 

勇於割捨 才能開拓人生新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仁哥」陳柏霖:人生可以不只是個棋子,而是下棋的人

 

【文/方沛晶】

 

很多人說,我因為「李大仁」而翻紅,作為一個演員,這個角色是成功的,觀眾在李大仁的身上,看不見陳柏霖的樣子。但我不等於他,他不之於我,除了把李大仁這個角色詮釋好之外,「陳柏霖」這個符號還有別的可能性。

 

我最近接下《BBS鄉民的正義》,它講的是網路霸凌和言論自由,雖然片酬不高,但我覺得這部電影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因為它而修整一些社會亂象,遠比我維持一個很帥的李大仁形象,或是得金馬獎重要多了。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島科董蔡國洲:每天被笑一點,就每天進步一點!

 

蔡國洲,一位來自彰化鹿港小鎮的鞋匠之子,如何靠50萬元起家,變成身價超過200億元的眼鏡大王?海昌隱形眼鏡,又如何從幾乎退出市場的美國品牌,最後在他的手裡起死回生,變成打敗嬌生、博士倫的中國第一?

 

【文/方沛晶】

 

鞋匠之子變身兩岸眼鏡大王 50萬拚出200億身價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月天:財富是追逐夢想的「紅利」

 

五月天,這個陪伴許多人走過青春歲月的樂團,一直都是成就夢想的最佳代言人。他們擁有的成功,是靠著挫折與失敗累積得來;他們懷抱的夢想,是憑著堅持與熱情才能實現。

 

【文/莊

 

在「不安全感」中成長 用最務實方式追夢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清海自認五十九分 才能邁向一百分

 

馬來西亞出生的謝清海,曾是街頭流浪的孩子、市場裡賣鳳梨的小販,如今卻晉升為身價百億的投資名家。

 

【文/莊 芳】

 

赤貧流浪兒靠苦學與投資 變身百億香港新股神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雅妮:高爾夫球場就是我掌控的世界

 

 

高爾夫世界球后曾雅妮:「現在踏上高爾夫球場,我就覺得好像進入到自己的世界裡,我覺得我能掌控球場裡的一切,歡迎其他球員一起來我的世界和我競爭。」

 

【文/聿 辰】

 

年僅二十二歲的「世界球后」曾雅妮,今年用不可思議的方式,統治了世界女子高壇,先在LPGA(美國女子職業高爾夫巡迴賽)系列賽中拿下七場冠軍;另外還在歐巡賽包辦三場冠軍,以及兩場台灣女子巡迴賽的勝利,讓她整年下來豪取十二勝,年度獎金收入破億元,成了名副其實的「小富婆」。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康永打開人生背後故事 創造十倍身價


 

《康熙來了》長紅八年的祕密是什麼?答案除了是蔡康永和小S搞怪麻辣的主持風格之外,還在於蔡康永總是能引導來賓說出好故事的過人本事。

 

【文/林讓均】

 

贏在好故事 說出好錢途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政治決心 新加坡金融奇蹟的關鍵/拚政策就不要擔心圖利之名

 

【文/楊紹華】

 

前言

 

二○○一年,新加坡決定以資產管理業為主軸,打造國家成為亞洲金融重鎮;十年後,這裡成為全球競爭力第四強的金融中心。打造金融重鎮的過程中,政府或許祭出不少政策手段,但真正的關鍵,還是在於拚經濟的決心。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達電執行長海英俊:做品牌,毛利可以成長一倍

  「Smarter、Greener、Together」,發展自有品牌的第二年,台達電定義出清楚的訴求,並將在大歐洲地區增加至56個經銷商。做為一家成立40年的台灣科技業先驅,台達電正努力讓自己變得年輕有活力。

「做品牌好比在堆磚塊,要像金字塔那樣一個個疊上去,」台達電副董暨執行長海英俊說。在4月底全球最大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展上,台達電首度一口氣整合所有事業群產品展出,其中背後推動的那股力量便是品牌。

海英俊表示,今年是台達電發展自有品牌的第二年,當前最重要的任務便是輔佐前線的業務同仁在跟客戶做生意時,能清楚傳達台達電的品牌價值,也因此必須把品 牌定位清楚,並展現其獨特性。「一開始最困難的是組織人員觀念的改變,如何將各事業部的零碎意識,凝聚出一個對台達電的共識並非易事,」他說,品牌管理部 光對內溝通起碼花了至少半年的時間,到處聆聽、擷取、整理大家的意見,然後形塑出最符合台達電的品牌精神。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書豪:興趣為支撐 夢想為目標

【文/王盈雅;攝影/陳盈全】

樂在其中的金工設計之路

穿著簡單的T恤與看起來洗舊的牛仔褲,垂掛的腰鍊晃呀晃的,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要年輕的許書豪就像時下總被說成「草莓族」的大學生,看似對這世界不怎麼在乎,也許還有著點「自以為是」的傲氣,說起未來,談起夢想,卻意外讓人感受到那份誠懇與認真。

目 前在金工設計公司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許書豪,大學主修外語,當其他同學都還在想著怎麼「由你玩四年」的時候,他已經開始規劃自己的出路。網路環境的成熟, 讓許多網拍業者日進斗金,許書豪也選擇以網拍為夢想的起點。因為喜歡歌德龐克搖滾風的服飾與配件,他運用自己還不錯的外語能力,與英國的服飾廠商聯繫下 單,開始做起網拍生意,雖然因為資金不多,僅能說是小本經營,喜好歌德龐克風的消費群在台灣也算是小眾,但忠誠度高,黏著度自然也不錯,營收雖稱不上大 賣,倒也算是穩定的外快收入。

大 學畢業後,許書豪也曾短暫進入貿易公司當業務助理,負責與國內外客戶聯絡,但網拍事業一直未曾間斷。之後因為對飾品配件越發賣出興趣,想要自己動手設計, 他於是辭去貿易公司的工作,開始全心投入金工設計學習之路。完全沒有設計基礎的他,在文大推廣部按部就班的課程安排學習下,目前已經有獨立完成的作品,對 於日後想要自創品牌的夢想,即使還有很遙遠的路程,至少已經跨出一大步。

「放棄」從來不是選項

設 計這條路說起來需要一點天分,當然更重要的是恆心與毅力。不諱言很多同學上過課程之後才發現自己不適合,或者因為工作關係常缺課,能夠持續不間斷的同學的 確是少數,幾乎沒有缺過課的許書豪說:「應該是因為我很早就確定自己想要做什麼,也對這一行很有興趣,所以不會覺得上課很辛苦。不過因為金工設計常常需要 用火,也需要工具切割,常受傷倒是真的!」即使手上傷痕累累,有興趣支撐,有夢想為目標,「放棄」從來不是他的選項。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闆默默觀察你的33件事/好咖哲學 隨時讓你的主管意外驚喜

 

 

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大學畢業就一腳跨進飯店業,薪水還比同學少一半,但因為比別人「用力」上班,經常是所屬單位升遷最快、最年輕的主管。他如何以「好咖哲學」,讓他的老闆稱他為「非比尋常的CEO」?

 

 

 

【文/林讓均】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鈕承澤:成名要趁早,接著一炮而紅來的只是一場場災難

【文/熊毅晰 圖片/鍾士為】

「成名要趁早,」若把作家張愛玲這句話,放在導演鈕承澤身上,那得補上一句「得先準備好」。

十七歲的鈕承澤,因為演出《小畢的故事》嘗到一夕爆紅的滋味。但就像他的外公過去對他的評價:「成也小畢,敗也小畢。」成名甚早的鈕承澤,迷失自我,過著年少輕狂的放縱生活。

第一次成名的代價,是沒有準備好的鈕承澤,在影視圈載浮載沉了十多年。

第二次成名,是在二○一○年,鈕承澤拍了《艋舺》後。他得到了從演員「小畢」轉換跑道,當了「豆導」以來,最響亮的掌聲。

正當外界好奇,這位昔日給人狂放不羈印象的「小畢」,這次成功後會有什麼做為時,「豆導」卻變得更謙卑、低調。

回絕了絡繹上門的一筆筆拍片資金。鈕承澤默默地完成了自編自導自演的新作《愛LOVE》,戲還沒上映,已有各方好評。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方雲集食品董事長林家鈺》貧窮能翻身,不要失敗就想不開!

文/楊育浩 攝影/許文星、蔡睿縈

鍋貼、水餃就像尋常人家的美食,不過,八方雲集在用心經營下,水餃真的變成元寶。「賺吃」是個辛苦的行業,秉著「沒有暴利,但絕對足以溫飽」的信念,八方 雲集的創辦人林家鈺期望將自己的成功,複製給更多中年失業的人參考。他曾經負債2000多萬,如何靠著水餃翻身,在事業成功後,又遇到罹癌的打擊,他是如 何看待自己宛如戲劇化的人生……

走進淡水的後山,抬頭遠望,還可看到櫻花季節熱門的景點天元宮。不過在清幽處的一端,有一棟新穎的廠辦大樓矗立著,這裡是八方雲集的總部,一樓整齊排列著生產工具,原來這裡也是中央廚房,供應著每天到各連鎖店,食客必點的水餃、鍋貼、豆漿等。
待搭上電梯到辦公室,電梯門一開,窗几明淨,新穎的裝潢設計、還有歐式的餐桌吧台,時尚的質感讓人以為到了外商或高科技公司。但總部的主人,並非衣錦奢華,反而是簡樸的穿著,有點鄰家伯伯的靦腆與親切,他是八方雲集的創辦人林家鈺。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訪龍應台:我要讓文化成為國力

像豹一樣,經過三個月沉穩勘察、熟悉地形,龍應台已準備起步奔跑、掠奪獵物

 

【文/馬岳琳 圖片/鍾士為】

她的獵物有三:人才、資源、版圖。

五月二十四日,中華民國文化部成立的第四天,十二人在藍紫色牽牛花的識別標誌下一字排開,身為第一任文化部長的龍應台,鄭重介紹她的執政團隊:三位次長、一位主秘和七位司長。

打造一批專業的文化事務官團隊,恐怕是龍應台最迫切的工作。

文建會雖然成立三十年,但過去一直體質孱弱,不但角色邊緣,而且經常成為服務政治的承辦單位。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一年 我拚一件比讀書重要的事

楊虔豪,成大政治系大四學生,年紀輕輕,卻是國內首位面訪「脫北者」(編按:從北韓逃出,到南韓接受政治庇護的北韓人)的人,也是目前台灣「脫北者」研究的權威

【文/張婉怡】

人生,是由一連串的決定所組成。最初的決定,早在青少年時期就開始。

六月,一批批的高中學子,正在指考考前衝刺階段,許多家長與孩子,聚焦在分數、排名、可能進哪所大學。將生活與考試緊扣,這,是一種決定。但,有年輕人做另一種決定。他們的思考焦點在於要怎樣的未來,成為怎樣的人。他們把「決定」之鑰握在手上,也為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

台灣親訪脫北者第一人楊虔豪》自學韓文,做獨立記者

楊虔豪,成大政治系大四學生,年紀輕輕,卻是國內首位面訪「脫北者」(編按:從北韓逃出,到南韓接受政治庇護的北韓人)的人,也是目前台灣「脫北者」研究的權威。

很難想像,就讀東海大學附屬高中時,他原本是個性格孤僻、精通日文的哈日族,在日本社群網站上經營部落格,是他生活的全部重心。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