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調查顯示:巧克力是女性渴望度排名第一的食物。一般而言,巧克力獨特的化學作用、口感與誘發味覺的特性,都是讓它成為美國和西方文化中最熱門食物之一的原因。
在美國,平均一個人一年會吃進11.7磅(約5.3公斤)的巧克力。
不論這當中隱藏了什麼魔力,人們對巧克力的喜愛與日俱增,絲毫沒有終止的跡象。全球的巧克力消耗量每年都成長3%-4%!
瑞士的巧克力消耗量居世界之冠,平均一個人一年會吃進19磅的巧克力。挪威人和英國人則並列第二,一個人一年平均的消耗量為17.5磅。緊接著是比利時人、荷蘭人、德國人與澳洲人,他們每年也都吃下14磅以上的巧克力;而日本人每年攝取的巧克力則只有3磅。要嚐到巧克力的最佳品質,關鍵就在於:「
趁它尚未經過加工、還是天然的可可豆時食用!」
當可可豆被過度加熱、融化、加工、化學化及加入乳製品後,它們最關鍵的營養成分組織、會刺激精神的特性、供給大腦的營養等更多東西就會失去了。而可可豆的其他特性,例如:黑巧克力風味、抗氧化劑、催情功效、使情緒亢奮的作用等等,雖然都還具有,但卻會因為烹調過程而減少。
而且反而因為烹調的關係,巧克力還會產生諸如過敏、強烈渴望或上癮等某些不好的特性。
科學的巧克力:巧克力的作法
現 今的巧克力製作過程是——大型機器從四面八方把可可豆以攝氏120-130℃的高溫加熱。經過烘焙後,這些可可豆會被放涼,然後為了讓豆子的薄殼與豆子本 身分離,會再放進機器裡滾動、壓碎。鼓風機會把生產線上那些烘焙過的可可豆的殼渣吹走,而這些去掉薄殼的可可豆就稱之為可可粒(cacao nibs)。接著再把這些可可粒拿去磨碎。高溫的磨碎過程會使可可油液化,也就是讓可可粒變成「可可漿」,這樣就可以放涼了。
製作過程的下一個階段 就是把「可可漿」送進壓榨機。可可油或可可脂(大多數人稱其為可可脂)就會被壓榨出來,然後再經過過濾和分裝。這些剩下的可可固狀物就會被壓成塊狀,然後 再被製成可可粉。接著可可粉中會加入碳酸鉀,使其鹼化(以提高PH值),這麼一來,這些粉就能溶解在水裡,否則這些粉會在水中結塊。
典型的商業巧克力成品包含了鹼化的可可粉、可可脂、基因改造的大豆卵磷脂、香草萃取物和精製糖。牛奶巧克力裡則包括具有有害特性的奶粉(此特性會阻擋抗氧化物)、大量的殺蟲劑殘留物,以及常用來餵養動物的人造賀爾蒙殘餘物。
奇幻的巧克力:刺激精神的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