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NLP職場樂活系列(一) - 尋找行為背後的「正面意圖」
林君衡撰
「我快要受不了這個上司了,他對我在工作上的要求根本就是苛求了!」
你可能有這樣的經驗:對於同一個上司,只要你建立了對他的固定觀點或是想法後,就很難再有什麼改變,比如:
「老闆總是對我嘮叨、也不知怎麼地,他就是對我的工作表現有意見。」
「明明結的案子顧客都很滿意了,但老闆總是在公開的場合,挑流程裡的小毛病。」
這些大概是最常裡聽到的員工抱怨上司的內容之一,多數人(包括偶爾的我自己)都會從自己的角度中來解讀對自己「不利」的事,然後擴大這種負面的情境,久而久之到一但講到「老闆」一詞,整個人所連結的都是負面的情緒。
這些大概是最常裡聽到的員工抱怨上司的內容之一,多數人(包括偶爾的我自己)都會從自己的角度中來解讀對自己「不利」的事,然後擴大這種負面的情境,久而久之到一但講到「老闆」一詞,整個人所連結的都是負面的情緒。
如果你能從另一個當事人的角度來出發呢? 你有可能發現這些行為背後的「正面意圖」嗎?
「我知道他是最有潛力的人才,我得用盡我的力量來培育他、提醒他,讓他更快速的成長!」
「他的表現真的太棒了,但是總不能只誇他的長處,讓其他同仁太過妒忌他,樹立更多的敵人。」
這些很有可能就是你的老闆心中的OS,但是你是否知道呢? 如果你能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正面意圖」,那麼你會覺得在工作中更加愉快。
神經語言程序學(Neuro - Linguistic Programming,NLP)的假設前提:
「一切行為的背後都有其正面的意圖」。
當我們開始運用這樣的前提在職場中,你會發現:換個角度來看,你可以更中立地去察覺事件的詳細經過,並且獲得情緒上的調適。
作者為海彙企管顧問有限公司專任講師,有關NLP(神經語言程序學)的應用與問題,敬請參見www.magicnlp.com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