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自網路
文摘 ~
10歲的時候,希望快點長大,可以談戀愛,可以騎車兜風不被碎碎唸;
20歲過後,希望快點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最好在30歲左右擁有一間小套房,
40歲之前當上CEO。
人生似乎就是這樣,在不斷縮短的跑道上,在注定變老的節奏中,
人生似乎就是這樣,在不斷縮短的跑道上,在注定變老的節奏中,
眼看著歲月如沙漏,少年時期等待暑假到來的日子可能只有一個禮拜,
卻像十年那麼久;而30歲過後的十年,卻又像一年那麼短。尤其離開校園、
成為上班族之後,時間座標不再由學期與寒暑假切割,而是由年資與經歷計量,
感覺上,蒼老的速度來得既凶猛又無情。職場前十年,
工作狂熱與升遷誘因或許讓人卯起來衝刺,接下來的十年,有人收割,
有人反芻,也有人重新起步。當工作不再只是收入與成就感的唯一宿主,
生命除了打卡、升官、業績、進度、紅利之外,是不是還有什麼夢想,
等著你去闖一闖呢?
最近,很多人都在談論一部電影,「The Day After Tomorrow」,
最近,很多人都在談論一部電影,「The Day After Tomorrow」,
對於未來,也就是明天過後,雖然有諸多不確定,但有些事,總可以提前想想的。
我很喜歡看詹怡宜製作主持的「一步一腳印」,之前,我曾經讀過一篇報導,
我很喜歡看詹怡宜製作主持的「一步一腳印」,之前,我曾經讀過一篇報導,
敘述詹怡宜製作這個節目的動機,她曾經有機會成為許多記者羨慕的晚間新聞主播,
也曾經在收視率與理想之間掙扎,最後她選擇卸下螢幕前的濃妝,
換下套裝與高跟鞋,跟著一群喜愛鐵道的高中生搭普通車探訪東部
最接近太平洋的小站;或蹲在田間跟一個執著將草莓移民到東部的
阿伯談論箇中酸甜滋味。
某集節目介紹兩個奇特的人,一位從平面媒體攝影記者退休、
某集節目介紹兩個奇特的人,一位從平面媒體攝影記者退休、
現在是領有國際執照的專業爬樹人,他在樹上觀察鳥類棲息,
觀察樹木紋路,也協助遲緩兒透過爬樹的訓練,增加他們的自信心;
另一位則是老鷹守護者,他不看電視,長年赤腳不穿鞋,講起基隆地區的老鷹,
目光炯炯有神,撰寫專業生態記錄報告,是他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日子過得清貧卻自在。
爬樹人在正規職場退休之前,就已經盤算好出國接受訓練的計畫,
爬樹人在正規職場退休之前,就已經盤算好出國接受訓練的計畫,
而老鷹職人也早就決定把觀察自然與鳥禽當成終身志業。不曉得是不是節目刻意安排,
這兩個離開職場之後,反倒走進人生的「特殊人物」,恰好都過了50歲。
當我們以為那些被媒體吹捧的菁英新貴才是楷模時,卻忽略了這些在島嶼生活、
當我們以為那些被媒體吹捧的菁英新貴才是楷模時,卻忽略了這些在島嶼生活、
「安靜,卻幸福的窮人」,其實才令人羨慕,於是我開始思索,
50歲以後,要變成什麼樣的人。
許多人在職場環境中,也許像詹怡宜一樣,曾經有機會坐在同儕羨慕的位置上,
許多人在職場環境中,也許像詹怡宜一樣,曾經有機會坐在同儕羨慕的位置上,
很拚,很辛苦,在業績或收視率的數字間搏命。職場前二十年,或許要成家,
要養小孩,要付貸款,工作是保障,也是飯碗,不是率性就可捨棄。可是,
二十年過後,早婚的人,小孩也許成年,不婚的人,手頭積蓄可能不差,
至於晚婚的人,養兒育女的擔子雖然還未卸下,但職場人力汰換的齒輪
可能在幾步之隔的身後頻頻追趕,除非你是張忠謀、王永慶、或是許文龍,
否則多數人在50歲前後,大都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職場角色轉型。
50歲其實還很年輕,但無形中就是一道殘酷的門檻,倘若在這之前跨進領導核心,
50歲其實還很年輕,但無形中就是一道殘酷的門檻,倘若在這之前跨進領導核心,
就是菁英,在這之後還在中下階層浮沈,很容易就遭到後輩排擠,成為怪物。
許多人因此感覺失落,總是拿過去的光輝歷史當成嘴邊反覆憑弔的素材,
不知不覺,成為自怨自艾的白頭宮女。
可是,越來越多人懂得在這個微妙的渡口,替自己的人生轉個彎,
可是,越來越多人懂得在這個微妙的渡口,替自己的人生轉個彎,
遠離高速折舊的場域,做開心的事情,不必過度動腦,不必心力交瘁,夠溫飽就好。
也就是說,很多人在公司強迫他們退休之前,就打算好怎樣將公司fire掉了。
有個45歲的朋友,寫了將近二十年的會計程式,腦汁都快搾光了,她說,
也就是說,很多人在公司強迫他們退休之前,就打算好怎樣將公司fire掉了。
有個45歲的朋友,寫了將近二十年的會計程式,腦汁都快搾光了,她說,
50歲以後,她要去住家附近的生鮮超市當收銀員,那些抓程式bug、
聽user抱怨的日子,她是怎麼都不願意繼續了。
另一個剛過39歲生日的朋友,長久在廣告界賣命,他已經看好故鄉大溪一片地,
另一個剛過39歲生日的朋友,長久在廣告界賣命,他已經看好故鄉大溪一片地,
打算50歲過後,在那裡開闢一處昆蟲復育博物館。
而不到40歲就接下外商公司財務長的朋友,早就決定50歲以後,
而不到40歲就接下外商公司財務長的朋友,早就決定50歲以後,
當一個專業國家公園嚮導,那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
我居住的社區,有一位笑口常開的管理員,他曾經是一家中型成衣廠的負責人,
我居住的社區,有一位笑口常開的管理員,他曾經是一家中型成衣廠的負責人,
收入最多的時候,都在跟不斷到期的支票賽跑,50歲過後,他結束工廠,
脫掉西裝,應徵管理員,收信、澆花、看門兼打屁,事業雖然結束,但人生仍舊繼續。
就好像「一步一腳印」報導中的爬樹人與老鷹守護者一樣,從企業體退場的人,
就好像「一步一腳印」報導中的爬樹人與老鷹守護者一樣,從企業體退場的人,
頭銜、薪資、配車、休假、分紅,可能不是成就感的來源,
清楚自己想做的事情,似乎比較重要。
也許你才25歲,也許剛過36,以為50歲以後的人生,還很遠。但是想想看,
也許你才25歲,也許剛過36,以為50歲以後的人生,還很遠。但是想想看,
農曆新年是不是剛過,可是下一個春節,很快就來了,50歲,其實不用等太久。
The Day After 50歲!
The Day After 50歲!
你即將變成什麼樣的人?
想過什麼樣的日子?
有空,不妨想想吧!
有空,不妨想想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